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87集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 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 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三百一十二頁倒數第六行,最後一個字看起:   「又《探玄記》解法輪曰」,《華嚴經探玄記》是《六十華嚴》的註解,賢首國師造 的,他對於法輪兩個字有解釋,「法是軌持義」。前面我們學過,軌是軌範,持是保持「通有四義」,一般來說它有四個意思,「謂教、理、行、果」。這通常講佛法,佛法經 典文字是屬於教法,這教裡頭有理,有道理,根據這個理論方法去修行,所以經有教經、 有理經、有行經,通過修行最後證果,證就是契理,契入理,或者是悟入,開悟。從教理 行果這個意思來看,佛陀的教育是真實的,它有果。如果只有教、理、行,後頭沒有果, 這就不是佛法。跟我們中國古聖先賢所說的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意思完全相 同。老祖宗教我們學習,前面四個是學問,後面一個是篤行,如果不能把所學的變成生活 、變成工作,這個教學就不是真實的。中國的學問叫實學,真實的學問,學了之後管用。 佛法亦如是,佛法不但有行,而且有證,就是契入所說之理,理是一切法的依據,一切法 是事,有理有事,事從哪裡來的有理論的依據,這個理就是自性。一切法是自性所生所現 ,阿賴耶所變,沒有阿賴耶問題就解決了,有了阿賴耶就麻煩。阿賴耶是虛妄的,不是真 實,迷失了自性,自性就現一個妄心,真心就現出一個妄心,這個妄心叫阿賴耶。阿賴耶 能變,真心不變,真心所現的身體無量壽,永恆不變,阿賴耶,你看把無量壽的身體變成 有量。原本自性不生不滅,就是法性身。我們這個身剎那生滅,一秒鐘生滅多少次?彌勒 菩薩告訴我們,二千一百兆次,就在面前,我們毫無感觸,完全不知道,它太快了,快到 我們沒法子想像,我們想像跟不上,跟不上它的速度。往生西方極樂世界,這個問題就解 決了。極樂世界妙,好!生凡聖同居土下下品往生也是法性身,這是難信之法,法性身, 不是肉身。居住的環境法性土,法性土裡頭沒有災變;法性身不會生病,沒有生老病死, 往生到極樂世界就得到了。這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威神加持,彌陀久遠劫就成佛了,無量 無盡稱性功德加持給我們。要靠自己修,那得修無量劫又無量劫,這是靠自力。淨宗是靠 他力,就是阿彌陀佛本願功德產生的能量,讓我們生到極樂世界就跟法身菩薩平等。   下面說,「輪是所成義,亦有四」,法輪,法有教、理、行、果四法,輪也有四個說 法,有四個意思。第一個「圓滿」,表圓滿的意思,沒有缺減。第二個「具德」,它有轂 、有輻、有輞,轂是圓心,這個輪它有圓心,輻是圓心到外面的輪的支柱,外面的輪叫輞 ,所以這個在器具裡面它是圓滿的,它統統具足第三個「有用」,佛法這個法輪是比喻 ,能幫助我們破除迷惑,我們通常講破迷開悟,佛法有這種利益,有這個好處。第四個「 轉動」。科學技術所有的轉動都是輪相,如果離開這個輪,所有機械都不能動,機械完全 能動全靠輪的作用。「謂從此向彼」,佛教導我們,把佛所覺悟的、行證得的教導我們, 這從佛轉到學生;「亦從彼向此」,從眾生向佛,眾生有感佛有應,也是轉法輪的意思。 法輪兩個字簡單解釋到此地。   下面,我們看佛是怎麼樣轉法輪,這就是「說法」  【常以法音。覺諸世間。】   諸佛菩薩徹悟之後,他明心見性以後做什麼?就是教學,所以佛法是教育。『常』沒有間斷。釋迦牟尼佛為我們做的示現,三十歲開悟,開悟之後就在鹿野苑開始教五比丘 。這五個人是他離開家庭,他的父王派遣的,都是跟他自己有親戚關係,派他們來照顧他 的,跟他一起修行。印度,古印度,凡是出家修道都要修苦行。苦行一般是三年,釋迦牟 尼佛六年,六年苦行,之後覺得苦行不能解決問題,放棄苦行,這五個人認為釋迦牟尼佛 退心了,就離開他。到釋迦牟尼佛開悟之後,德行的感召,他們在鹿野苑修行,佛到鹿野 苑去,這五個人就來了,為他們講四諦苦集滅道,憍陳如尊者證阿羅漢果,僧團就建立了 。你看有佛,有弟子,有聞法、有開悟的,有證果的,這是最小型的僧團出現在世間。從 這之後佛教學沒有停止,一直到七十九歲,我們中國人算年齡算虛歲,虛歲就是八十歲, 外國人算實足年齡,七十九歲,講經教學沒有中斷過。一生沒有建道場,過的是游牧的生 活,居無定所,樹下一宿,日中一食,每天吃一餐,早晨出去托缽,中午在一起吃飯,吃 完之後講經教學,四十九年沒有中斷。所以我們從這個地方看到,佛是人,他示現的是人 ,在人道,用應身,應化身。用應身,應身是示現到人間來投胎,所以八相成道,這是八 相裡面的第七轉法輪,最後入般涅槃。   這八個字這總說,為什麼要說法?幫助一切世間眾生覺悟。法音用現在的話說就是教 學,教學的目的是幫助眾生破迷開悟,目的是什麼?是幫助眾生離苦得樂。苦從哪裡來的 ?苦從迷來的,迷失了自性,對於宇宙人間萬事萬物真相不知道,這就苦了,把一切現象 、一切萬法看錯了,想錯了。看錯了叫見惑,想錯了叫思惑,就是見思煩惱,這個錯了產 生的結果就是六道輪迴。如果我們明白了,真正覺悟,六道輪迴就沒有了。六道輪迴佛在 《金剛經》上把它比喻作夢幻泡影,它的存在不是真的,它是剎那生滅,前念滅後念就生 ,一個接一個。《楞伽經》上說得好,所有一切現象,整個宇宙真相是什麼?佛說自心現 ,是我們自己的心。他說的這個自心,就跟惠能大師講的自性是一個意思,真心,自心 現量。相似相續,它不是真的相續,前面一個相跟後面一個相完全相同,這叫相似,不同 。阿賴耶裡面所現的這個相,沒有兩個是完全相同的,找不到,所以說相似相續。不斷之 ,真相是什麼?真相是無,無就是空,什麼都沒有,它不間斷。這個不斷之無,像我們 看電影在銀幕上看的畫面,那個畫面就是不斷之無。不斷,一個接一個,不斷;無,確實 沒有,這事實真相。經教裡頭常講萬法皆空,跟不斷之無是一個意思。相從哪裡來的?我 們的心變現出來的,心外無法,法外無心。佛陀教給我們,從相上見到心性就對了,就見 到真相,那就是佛知佛見。圓滿的覺悟就成佛,覺悟了還沒有達到圓滿稱菩薩。   我們看念老的註解,『常以法音,覺諸世間』。從此句往下,一直到「而現滅度」以 前,這一段長的文全部都是第七相轉法輪,轉法輪相。這是佛出現在世間他所作所為的, 就為這樁事情來的,所以說得特別詳細。下面為我們解釋法音,「法音者,廣指如來教法 ,不局限於言語音聲」,佛教化眾生有言教、有身教、有意教,身、語、意是他教學的工 具,用身來表法,用言語來說明。意,我們凡夫叫意,在佛不叫意,佛叫自性,圓滿的教 學。諸佛菩薩念念為眾生,決定沒有念自己,念自己就迷了,念眾生是覺。入佛門難,我 們有沒有入佛門,不要問別人,要問自己,我覺悟了沒有?章嘉大師所說的,我看破了沒 有,我放下了沒有?真正看破,看破是了解諸法實相。實相是什麼?實相是空的,就是剛 才說的,自心現量,不斷之無,無是空的,什麼都沒有。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跟這兩句 的意思完全相同。既然是無,既然是空,就不應當執著,也就是說不應當放在心上。放在 心上錯了,放在心上就是凡夫,不放在心上就是菩薩。菩薩度眾生要不要現相?要現。釋 迦牟尼佛要教化地球上的眾生,他現八相成道,跟我們凡夫好像沒有兩樣。不同的地方在 哪裡?這些現象他不放在心上。為什麼?他知道沒有,空的。這個人就是佛、就是菩薩, 妙就妙在這裡。恆順眾生,隨喜功德,不著相就是功德,著相做再好的事情沒有功德。著 相是什麼?福德,把功德變成人天福報,六道十法界裡面的福報,變質了。如果不著相, 不分別、不執著,那就是菩薩,那就叫佛。菩薩跟凡夫差別就在此地,一個覺了,一個在 迷。迷表現的就是分別執著,於一切法不分別不執著,這個人覺悟了。覺悟的作用大!   我們細心去觀察,在我們面前,去我們不遠的,海賢老和尚覺悟了。你看他一生多快 樂,我們一般人看到,好像他辛苦,他一點也不苦,他法喜充滿,常生歡喜心,無論在什 麼地方,無論在什麼時候,跟他接觸的人沒有不歡喜。為什麼?他沒有分別,沒有分別是 平等的,他沒有執著,沒有執著是純善的,純淨純善,都在自己一念這一念與自性相應 就法喜充滿,過的是佛菩薩的生活,法身、般若、解脫。如果起心動念就迷了,起心動念 分別執著,那就過六道凡夫的生活,苦不堪言。佛是為這個來到世間,幫助我們離苦得樂 ,幫助我們破迷開悟,破迷就離苦,開悟就得樂,這是佛陀教育。佛陀教育你真正懂得, 能不學嗎?能不接受嗎?苦樂不從外頭來,苦樂是從心裡的感受,迷有迷的感受,苦;覺 有覺的感受,樂。破迷開悟的教學,只有釋迦牟尼佛有,除他之外,世出世間找不到第二 家。尤其是佛陀慈悲到極處,他有特別法門,有無上的妙法,就是信願持名,一生成佛。 這個法門要給誰說?要給大善根、大福德、大因緣的人說才管用。為什麼?他相信,他能 接受。沒有善根、福德、因緣,不肯接受。不是佛不說,沒有說的必要,他不相信。所以 《彌陀經》上說得好,「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每一個往生的人都是善根具 足、福德具足、因緣具足,這個在淨宗叫根熟的眾生,每一個往生都是根熟眾生。   所以佛的教學,不限於言語音聲。「世尊說法」,法身菩薩亦如是,「乃塵說、剎說 ,這是形容多,「熾然說」,無比的熱忱來為你說,「無間說」,說法從來沒有間斷, 說的時候說,不說的時候也是說,不說你看他表演,身教,說的是言教,圓滿的表法,圓 滿的在教學,沒有中斷過,這個沒有中斷就是意教,身口意三業。我們起心動念有妄想、 有煩惱,佛沒有。佛起心動念是什麼?眾生有感,眾生有痛苦的信息往外發,佛收到這個 信息,收到信息看你善根、福德、因緣夠不夠,如果統統具足,佛一定給你講淨土念佛法 門,幫助你立刻成就。給你說一次,時間不長,你完全明白了,就發菩提心,信願持名。 一念頃,速度快,感得阿彌陀佛來接引你到極樂世界去。   我們天天都在念佛,天天在求往生,阿彌陀佛沒來,這什麼原因?我們真誠心不足, 佛來了怎麼樣?來了把我們嚇跑了。你這個道場打佛七,掛個招牌說七天決定往生,看看 有沒有人來?一個都沒有。七天死了,那還得了,誰也不幹。這就是什麼?假的,不是真 的。佛是真正有能力,《彌陀經》上絕對不是假話,「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一天 能往生。我們在《往生傳》上看到的,宋朝的瑩珂,三天。這一句佛號死心塌地念了三天 三夜,把阿彌陀佛念來了,阿彌陀佛告訴他:你還有十年壽命,十年之後,你臨終的時候 我來接引。瑩珂突然聰明起來了,跟佛說:我十年壽命不要了,我現在跟你去。佛很慈悲 ,帶他去了。從這個例子,我們就能夠體會到,許許多多往生的人,是不是壽命到了才往 生?不是的,都是還有壽命不要了,這樣的人佔大多數。壽命到了佛來接引你,有,不是 沒有,但是絕大多數壽命還沒有到,他自己放棄了,佛就帶他走了。另外一種就是能往生 ,隨時可以往生,他還不往生,這是什麼?像海賢老和尚一樣,是受阿彌陀佛囑咐,叫他 在這個世間表法,到他跟這個世間的緣盡了,表法任務圓滿,佛來接他。這個時間長短不 定,有延長一二年、三四年,有延長十幾年、二十幾年,甚至於有延長五、六十年,有。 在中國古時候出現的,好像是唐代,我記不清楚了,有一位法師一百五十多歲才走的。   我們今天所處的這個時代,非常時代,中國外國歷史上都沒有的,整個世界社會秩序 亂了,人多苦,災難多。佛菩薩慈悲。擾亂社會的妖魔鬼怪,什麼是妖魔鬼怪?左丘明在 《左傳》上告訴我們,他寫的,他的著作,他跟孔老夫子同時代,孔子作《春秋》,他給 它做註解,這個傳就是註解,這裡頭有句話說,「人棄常則妖興」。這個話說得有道理, 人要像個人,人有人的道德。什麼是人?仁義禮智信,這五個字具足,這是人。古時候讀 書人每個人都遵守,無論順境逆境、善緣惡緣,這五個字是不能夠離開的。仁者愛人,對 別人恭敬,愛人,為什麼?這是性德。這個性德從哪裡來?從父子有親來的。五倫是道, 五常是德。人生在世間不能離開道德,道德都脫離了,人就是妖魔鬼怪。你看古時候,有 仁、有禮、有義、有智(智是理智)、有信。現在的社會不仁、不義、無禮、無智、無信 ,五個字全沒有了,五倫也沒有了,現在父不父,子不子,君不君,臣不臣,朋友沒有信 ,全亂了,叫亂倫。五倫、五常沒有了,這個社會就叫妖魔鬼怪。   誰來救這個世界?大慈大悲,救苦救難,所以今天社會裡妖魔鬼怪多,佛菩薩也不少 ,如果沒有這些佛菩薩應化在其中,這個世界還能住嗎?我們看到不少,學佛的人、念佛 的人、誦經的人、參禪的人、持咒的人,這些人裡面有很多再來人,對於社會安全逐漸逐 漸上軌道,各行各業都有佛菩薩在裡頭示現。所以我們學佛明白這個道理,決定不可以輕 慢一個人。為什麼?說不定他是再來人,他是來示現的,我們輕慢就造了不善的業。他慈 悲,沒有關係,他不怪我們,我們自作自受,自己造不善的業,自己要受果報。所以我們 要學十善業道,我們要學十大願王,對於世出世間一切諸法真誠恭敬,與性德相應,也就 是與五倫、五常、四維、八德相應,我們要稱讚。中國古人教導我們這些東西,實際上總 的來說就十二個字,與這十二個字相應的,我們要讚歎。這十二個字是「孝悌忠信,禮義 廉恥,仁愛和平」,與這十二個字相應的,我們要讚歎;相違背的,不讚歎,不放在心上 ,這就對了,有禮敬,沒有讚歎,有供養。禮敬、供養都有,沒有讚歎,善財童子表演給 我們看的,五十三參。   我們講這麼一段經文,前面是十六正士,上官同學很難得,把十六正士的表法融入四 十八願、融入五十三參,讓我們又深一層的體會得。這就是同學在一起的好處,切磋琢磨 ,彼此都提升。這在教學裡頭是不能少的,同參道友要自己去找。我在台中十年,接受李 老師的教誨,他是身行言教,言教有時限的,一個星期三次。那我們修學怎麼辦?我找了 七個人,包括我自己,我們七個人是個小班,每個星期一次,晚上三個小時,我們在溫習 功課,交換心得,十年如一日。我離開台中以後,聽說這個班就沒有了。這個班對我的利 益太大了,我在老師那裡學教,在這個班上消化,多半的時間是我複講,做心得分享,這 六個同學在一起互相討論。我們用這種交流的方法,把老師所教的能消化,能體會得,最 重要的是用在生活、用在工作,待人接物,活學活用。 (s:上官居士—「四十八願」和「五十三參」濃縮為「十六正士」的表法 http://www.amtb.tw/baen/jiangtang.asp?web_choice=93&web_rel_index=3732 文字 http://blog.sina.com.cn/s/blog_86b6da140102v0ss.html ) == 南無阿彌陀佛。 -- 人在愛欲之中,獨生獨死,獨去獨來,苦樂自當,無有代者。 善惡變化,追逐所生。道路不同,會見無期。 何不於強健時,努力修善,欲何待乎?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無量壽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73.85.143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Buddhism/M.1413303976.A.F42.html
Bonaqua: 南無阿彌陀佛 10/15 00:57
dakudai: 阿彌陀佛! 10/15 10:10
cutekid: 讀經報到(Y) 10/15 1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