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115集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 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 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三百四十四頁,我們從第五行看起,科題「護佛種性」。請看經 文:   【受持如來甚深法藏。護佛種性常使不絕。】   經文就是這十六個字。我們看念老的註解,這四句,『受持如來甚深法藏』,有二解 ,第一種是《淨影疏》裡面所說的,他認為明心見性是甚深法藏,「明修勝解如來藏性, 是如來甚深法藏。闇障既除,明現己心」,這叫明心,「故曰受持。是以明心為受持甚深 法藏」。前面我們學到此地。現在再看第二個講法。   「(二)《甄解》曰:即聞持三世一切如來法藏也」。聞是聽到,持是保持,這個裡 頭有受持的意思,有肯定的意思。三世一切如來法藏,過去、現在、未來這叫三世,一切 如來的法藏,不是一尊佛,這一句話含攝過去、現在、未來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所說的 經教。這個境界無法想像,這是如來甚深法藏。下面這兩句話非常重要,「多聞歸一聞, 一聞即是聞其名號」這個名號就是阿彌陀佛,日本淨宗祖師所說的。他們從哪裡學來的 ?從中國唐朝善導那個地方學來的。善導大師,我們淨宗第二代的祖師。在那個時代,有 日本的,有韓國的,有越南的,許許多多留學生到中國來學習,多半是善導跟天台宗的智 者大師。天台宗傳到日本去了,淨土宗傳到日本去了。念老後面有句話說,「是以聞佛名 號,為受持甚深法藏也,彌合淨宗」。跟淨土宗所說的完全相同。   淨宗這個法真正是難信之法,它無比殊勝,在一切法裡真正是第一殊勝。得人身,聞 佛法,能聞到阿彌陀佛的名號,就等於你親自聽到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所說的一切法。 你相信嗎?不相信,那怎麼可能?一尊佛所說的法,釋迦牟尼佛一生所說的,四十九年講 經教學,我們把一切法縮小,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戒律也在其中,禪宗、 密宗都在其中,沒有離開。這一切法就是一法,聽經四十九年,多聞歸一聞,你能相信嗎 ?這一聞什麼?就是聽到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你不相信,有人相信,誰相信?海賢老和 尚相信。二十歲出家,師父就教他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囑咐他一直念下去。他有沒有會通 三世諸佛一切法?他有沒有會通?通了,真通了。為什麼?一切法不離自性,這個道理要 懂。   惠能大師說得好,「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萬法跟自性的關係是一不是二。那阿彌 陀佛這句名號就是性德的名字,念這一句就把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一切法全念到了,一條 都沒漏掉。不但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法,乃至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所說的一切法 ,也沒有漏掉一法,這一法就是真誠、清淨、恭敬心。念這一句名號等於把一切諸佛的名 號都念到了,一個不漏,把一切諸佛所說的一切法全包括在其中,也是一法不漏。所以號功德不可思議,無法想像,你想像不到,它是真的,它不是假的。我跟大家介紹,把這 個比喻作一棵大樹,這一句阿彌陀佛是樹根,佛說的一切法那是枝葉,這一棵大樹枝枝葉 葉很多。為什麼不相信?根埋在地下沒看見,枝葉長在上面,枝葉很容易看見,你就相信 ,說它有根,我不相信。這枝葉從哪裡來的?地上長的,地下有根不知道。這一句阿彌陀 佛名號,就是那棵大樹地下的根,它能生,它能長,這是我們自己的本性「十方三世佛 ,共同一法身」,那一法身就是一棵大樹。如何能夠體會得?體會得一分,你得一分受用 ;體會得二分,你得二分受用;你完全不能體會,你學一輩子的佛,不得受用。   有同學來問我,持戒跟念佛,是一不是二,念佛就是持戒,持戒就是念佛。為什麼? 持戒的目的是什麼?得定。定是什麼?小定是清淨心,大定是平等心。你持戒心清淨了沒 有,心平等了沒有?如果心不清淨、不平等,你沒有持戒,你拿著佛的戒律在造業。為什 麼?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拿著戒律的標準,像一把尺一樣,到處去量別人、去找麻煩,釋 迦牟尼佛看到了會流眼淚。你自己的果報在三途,你學錯了,你不是當機者。進了淨土學 了念佛法門,再學了戒之後,對念佛不相信了,念佛不能消罪業,持戒能消罪業。那麼你 今天,遠公大師的這個開示,跟《甄解》裡面祖師大德所說的,你相不相信?   佛法是圓融的,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它沒有獨一,它是任一。這個我給你講真話, 一門就是一切門。這一句阿彌陀佛名號是不是一切門?是的。這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如來 都承認的,都是這麼講的。一門即是一切門是理,對什麼人講?對法身菩薩、明心見性的 人講,他點頭,他承認,沒錯。不是法身菩薩不能講,為什麼?不是他的境界,他有分別 ,他有執著,他起心動念,他用妄心,他不用真心。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是對明心見性 的人講的,你千萬不要誤會了。但是沒有明心見性的六道凡夫,他相信淨宗法門,他等於 明心見性的菩薩。我們相不相信?我們相信。為什麼?往生到極樂世界,皆作阿惟越致菩 薩,阿惟越致就是法身菩薩,所以對他講可以,對修別的法門講,不可以,理上講得通, 事上有差別。   但是淨宗法門,像海賢老和尚,一門深入,九十二年不轉彎,跟他講行,他很快就通 達了。上上根人,一聞千悟。早年六祖惠能大師開悟了,他說出一部《壇經》。海賢老和 尚老實,師父跟他講了:你明白了,不能說。明白了是什麼?開悟了。這一句阿彌陀佛會 開悟。怎麼叫老實念?怎麼叫至誠心念?心裡只有這一句阿彌陀佛,對一切世出世間法不 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叫老實念,這叫用真心念。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是妄心 ,妄心念佛也很好,念久了,不知不覺的妄心就變成真心了,祕訣就是要一直念下去,不 能拐彎。拐彎,這個境界你得不到;不拐彎,肯定會得到。   海賢老和尚得到了,我們看他的稟性,看他那種真誠恭敬,那是孝敬,把這兩個字都 做到了。把孝順父母、尊敬老師的這個心,用在對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他孝敬兩個字做 圓滿了。這個真難得!我們要向他看齊,向他學習。這麼好的榜樣,我們在這一生能夠遇 到,能說沒有福報嗎?沒有福報的人遇不到。遇到了又不相信,這冤枉!不能冤枉別人, 是自己善根福德因緣,不能說沒有,有,有,不夠深、不夠厚,才有這樣的情形。這個深 厚如何在我們這一生把它補起來,這就重要了。補起來沒有別的,像海賢老和尚一樣,一 心專念,放下萬緣,那就恭喜你,你會很快補足了。   我們看古往今來念佛的大德,無論在家出家,三年五載,他就補足了。從什麼地方看 ?從他往生了,三年五載他就往生,足了,不在這個世間受苦了,他有本事往生。跟阿彌 陀佛通了,佛來看他,他要求佛帶他到極樂世界去,雖然還有壽命,不要了。在這個世界 上多住一天,就多受一天苦難;早一天到極樂世界,就早一天去享樂,那是有智慧的人, 是聰明人。對這個世間還有留戀,不是聰明人,不是真正覺悟的人。在這個世間美其名度 化眾生,其實在活受罪,哪裡是度化眾生?度化眾生這樁事情是生生世世沒完沒了,聰明 人怎麼樣?趕快到極樂世界,在那個地方成佛之後,倒駕慈航來度眾生。為什麼?他不受 眾生這些苦惱,這個東西都不受了。他住在此地,跟住在極樂世界沒兩樣,他得大自在, 他不會迷失自性,這樣到這個世間倒駕慈航普度眾生,行菩薩道。哪些人?釋迦牟尼佛是 這種人,大菩薩、大阿羅漢都是這種人,在中國人心目當中,歷代一些祖師大德是這樣的 人,世出世間一切法,沒有不通達明瞭的。有些時候你不是這種根機,裝糊塗,不是真糊 塗,像海賢老和尚有時候也露一、二手給你看看,讓你去反省。這個老和尚不是普通人。   這甚深法藏,如來甚深法藏,兩個說法都好,明心見性沒錯,一句名號更殊勝!這甚 深法藏。名號統攝一切經、一切法,這是智慧。識貨,認識了,認識之後怎樣?下頭一句 ,『護佛種性常使不絕』,護佛的種性。「護者,維護。佛種性者,有多說」。下面念老 不厭其煩,把這些說法全部抄在這個地方。《探玄記》第十一卷,是賢首國師《華嚴經》 的註解,這個註解所用的本子是晉譯的《華嚴經》,那個時候《八十華嚴》還沒有翻出來 ,東晉時代所翻的《六十華嚴》,《探玄記》是他註解的名稱。這個裡頭說:「菩薩所行 ,名為佛種」。佛種是什麼?是菩薩的行為。菩薩的行為,四攝六度,十大願王。「又《 淨影疏》曰:法界諸度,是佛種性。兩說正同,均以菩薩所行之六度萬行,為佛種性」。   下面繼續為我們解釋,「所謂度者,即度生死流,登涅槃岸,故以度為佛種性也」, 我們學佛的目的就在此地。生死流就是六道輪迴,如何能夠永遠脫離六道輪迴?脫離六道 輪迴,小乘就登涅槃岸。小乘涅槃,阿羅漢證得;大乘菩薩還要不斷的向上提升,達到究 竟涅槃,究竟涅槃是法身菩薩證得的,最後,法身菩薩最後證得,這也叫回歸自性,圓滿 的回歸,不是局部,在淨宗就是回歸常寂光。融入常寂光裡面,這是究竟涅槃,證得圓滿 的法身佛果。佛所說的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終極的目標都是一樣的,就是度生死流 ,登涅槃岸。所以法門平等,無有高下。雖然平等當中,這是理上平等,事上是因眾生根 性不一樣,有的法門適合你修,有的法門不適合,不是叫你一起都修,不是的。佛是教人 學一門,無量法門裡頭你選一門,一門深入。到什麼時候一起修?明心見性,法門無量誓 願學。沒有到明心見性,法門無量,你也無從下手。明心見性就通了,障礙沒有了。   我們學一部《法華經》多難,學了十年,《法華經》的玄義不知道,學都是學了文字 、常識,佛說《法華經》的精髓,邊都沒摸到。六道輪迴沒出去,涅槃岸很遙遠,這是很 多很多學《法華》、學《華嚴》的都是這樣的。能說不能行,不是真智慧。我們看六祖惠 能大師學《法華》,法達禪師向他請教,法達是學《法華》的,應該學了十幾年了,向六 祖請教,學了十幾年沒開悟。《法華》是一乘法,六祖說這個經我沒聽說過,你學了這麼 多年了,念給我聽聽。《法華經》二十八品,大家都知道,他念到第二品「方便品」,六 祖說行了,別再念了,我全知道了。這就是法門無量誓願學,要有這個功夫才行。所以龍 樹菩薩把釋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說的一切經教,他還用了三個月,完全通了。   四弘誓願排的順序,我們要會看。學佛第一個發菩提心,不發心,佛法跟你沒有緣, 一定要發心,特別是大乘。淨宗是大乘。菩提心是什麼心?救度一切眾生的心眾生無邊 誓願度,這是菩提心。發了之後怎麼度?先度自己,然後才能度眾生,自己沒有度,你度 不了眾生。那怎麼度自己?煩惱無盡誓願斷。用什麼方法來斷煩惱?持戒修定是斷煩惱的 。我們現在持戒生煩惱,它不斷煩惱。不學戒,他不知道什麼叫煩惱不煩惱,他活得很自 在;學了戒之後不得了,這一動就覺得犯戒,動個念頭就犯戒,一舉一動也犯戒。這怎麼 辦?聽說戒是清涼,戒是自在,我學了戒怎麼不自在?怎麼不清涼?你沒有學到戒,你對 戒完全不懂,所以你在那裡受苦受難,受到老死還繼續搞輪迴,還沒有個完了。不是戒不 好,戒律是圓融的,大乘教裡叫大開圓解,你在戒律裡頭得大自在。你要是不知道,不能 夠圓融,那戒律給你帶來很多麻煩,帶來很多障礙。你的心沒有被戒律把它清洗乾淨,反 而多了染污。什麼?戒律染污你了,戒律動搖了你的心了。本來持戒可以得到清淨心、平 等心,你現在把戒律執著,堅固執著,造成了另一種的染污。你看,世間法染污你了,佛 法現在染污你了。   戒律帶給人是清涼、是自在,現在你學了戒律煩惱多了,顧慮多了。煩惱、顧慮是疑 惑,你沒有能圓解。在這個情形怎麼辦?我想學,老師都找不到,老師是不是圓融通達的 人,開悟的人?持戒,通達戒律,沒有開悟還是不行,沒有開悟他講不圓,他解決不了我 們問題。所以煩惱無盡誓願斷,用戒律斷煩惱,就像這棵樹一樣,我們不要這棵樹了,怎 麼辦?先把樹葉拿掉,再把長樹葉枝條拿掉,慢慢的拿到根,多費事。淨土宗怎麼樣?從 底下把根挖掉,一棵樹馬上拿走。你要從枝枝葉葉的慢慢拿,拿一個星期都拿不完。你從 根把它鋸掉,你馬上就拿走了。為什麼?淨宗是大總持法門,知道一法就是一切法,一切 法就是一法,從一那裡下手很容易解決,從枝葉上去下手可麻煩了,累死人了。   所以煩惱要斷盡,開悟了。悟是本有的,為什麼會迷了?煩惱障礙住了,蓋覆住了, 現在把煩惱習氣統統去掉,覺悟了。所以持戒目的是得定,得三昧,就是得清淨心、平等 心。清淨平等是定,有定就會開悟,下面那個覺就是開悟了。清淨心小悟,平等心大悟, 清淨、平等完全回歸,覺悟了,叫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見了性之後,四弘誓願第三條, 法門無量誓願學。廣學多聞在什麼時候?在斷煩惱之後,開悟了。不開悟,只能學一門學一門是什麼?是得定。一門容易得定,門學多了就亂了,你得不到定,你得到是知識、 是常識,你沒有辦法得定,更沒有辦法開悟。定,定久了就開悟,開悟之後才能夠學法門 ,廣學多聞。最後圓滿成佛,佛道無上誓願成。   我把四弘誓願搞清楚、搞明白了。你們問我走什麼路子,我接受阿彌陀佛的教誨,我 走阿彌陀佛的路子。阿彌陀佛路怎麼走?四弘誓願我只修兩願,前面兩願。眾生無邊誓願 度,我有這個願望,我盡心盡力,能做多少就做多少,一點都不勉強。用一句佛號斷一切 煩惱,念頭才動,不管它是善念、是惡念,第一個念頭起來了,第二個念頭阿彌陀佛,不 容許妄想冒出來,不容許有雜念生起來。你們的戒律很多,好多條,我的戒律就一條,彌陀佛,這就是我的戒律。海賢做成功了,我也是走這個路子,簡單明瞭,三聚淨戒全在 一句佛號當中,念念是阿彌陀佛,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清淨平等我得到了。這 個道理要懂,你才真正學到佛,佛的祕訣你掌握到了。不但世間法放下了,佛法也放下, 所有一切經論,過去喜歡這個、喜歡那個,現在全放下了。現在就剩一句阿彌陀佛,一部 《無量壽經》,一部註解,這是幫助別人的,我要把淨土介紹給別人,這是我的材料。我 問我自己,我自己連這個都沒有,我自己就一句佛號,跟海賢老和尚完全一樣,念念不捨 這句佛號,這我幹的。一絲毫懷疑沒有,這才是真信,有懷疑不行。願願念念都是求生淨 土,對這個世間沒有留戀。這個世間是究竟苦,極樂世界是究竟樂,我們要放下究竟苦, 我們要取究竟樂,人人都能做得到,平等法,問題就是你想不想,你要想你就會得到。   在這個世間,無論是順境,無論是逆境,平等對待,和睦相處。怎麼平等?統統等於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這在作夢,夢醒了之後,夢中境界沒有了,永遠找不 。所以知道一切法不是真的,是假的,假的放在心上就變成障礙,真的放在心上就是智 慧,假的放在心上是煩惱。放真的不放假的,什麼是真的?阿彌陀佛是真的。你把這個放 在心上,肯定生智慧,這就是阿彌陀佛的加持。等到你得到一心了,就生智慧。沒有得到 一心之前,碰到問題了,豁然聰明了,不迷惑了,那是什麼?那是彌陀名號加持你。   所以念佛,會念跟不會念差別很大。會念就是海賢老和尚這三個條件。根性要開始培 養,養什麼?老實、聽話、真幹。意見很多的人不聽話,他有他的想法,他有他的看法, 佛的話他不聽,他也不相信。十年過去了一事無成,覺不覺悟?還沒覺悟,再過十年還是 一事無成,那個時候後悔來不及了。學習的態度,這是神聖的教育,神聖的教育要用神聖 的真心去學,你才學得會;你用妄心,邊都找不到。傳戒的法師沒有說錯,你們聽錯了意 ,錯會了意思。時間太短,他也沒有辦法詳細給你解釋,這個麻煩可能糾纏你一輩子。 怎麼解決?現在很多人有這問題,我告訴你一個解決的方法,黃念祖老居士有一篇不很長 的講演,好,《淨修捷要報恩談》,我們這個地方有這個光碟,大量拷貝,你們對於持戒 念佛有問題,可以看這個。根性利的人一遍就懂了,你問題解決了;根性差的人,希望你 看三遍,看三十遍,你問題解決了。講得好!我最近這一個星期天天在聽,還沒聽完,我 一天大概只能聽一個小時,沒那麼多時間,其味無窮,法喜充滿。尤其打開電視,好像老 人就坐在我們面前,他那個背景是他家的房間,那裡我去過,我跟他在一起面對面坐過, 看到這個畫面,就好像他真的現在眼前。講得太好了!這是一個開悟的人,不開悟,沒有 那麼簡單透徹,他講得透徹,不囉嗦,簡單扼要。我們聽了,多聽會開悟。怎麼樣去聽? 用真誠心,用清淨心,用恭敬心,你去聽,會開悟。決定不能有懷疑,對佛法不能懷疑, 對佛菩薩不能懷疑,對善知識不能懷疑,你就會開悟。如果有疑惑,那你不會開悟。疑, 障了你的悟門,傲慢也障了你的悟門,所謂貪瞋痴慢疑五種障礙,讓你不能開悟,讓你聽 不懂佛法。這五種障礙都沒有,你一聽就懂。所以斷煩惱重要!   我們再看下面,《會疏》裡頭又有,「據諸經論」,標舉佛種性一共有四個意思,今但舉其三」。第一個,「眾生所具佛性。眾生心中具如來性,本來不變能生過(過是超 過)恆沙功德,但為無明所蔽」,無明就是起心動念,「雖有同無」。真有,但是你得不 到它的用處。「菩薩為興教化,開發彼本具之如來藏,名為紹隆佛種」。這個意思深。首 先學佛要肯定一切眾生皆有佛性,也就是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佛陀教育,不但釋迦牟尼 佛一個人,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教化眾生立足點就在此地,是相同的。我們中國老祖宗是 聖人,不是凡人,為什麼?他們立足點也在這一點。你看看童蒙教學《三字經》,頭一句 ,「人之初,性本善」,本性本善,永遠是本性本善。現在?現在還是本性本善。那我們 為什麼變成這個樣子?習性造成現在的環境,不是本性,本性是佛,習性。「性相近,習 相遠」。性相近,大家是一樣的,我們跟諸佛如來平等平等,沒有兩樣。但是說習性,不 一樣了。為什麼?諸佛菩薩沒有習性,習性斷乾淨了。 == 南無阿彌陀佛。 -- 汝負我命,我還汝債。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死; 汝愛我心,我憐汝色。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纏縛。 ──《楞嚴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67.219.189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Buddhism/M.1418401274.A.99A.html
dakudai: 阿彌陀佛! 12/13 22:02
AaronEckhar: 南無阿彌陀佛 12/14 1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