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85集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 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 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三百零八頁倒數第四行,科題「出家」,請看經文:   【棄位出家。苦行學道。作斯示現。順世間故。】   我們看念老的註解,『棄位出家,苦行學道』。「此表出家之第四相。《魏譯》甚詳 ,康僧鎧的本子,這個說得比較詳細。經文上說,「現處宮中」,示現居住在皇宮裡面 ,「色味之間」,這說的是過榮華富貴的生活。「見老病死」,這是世尊做太子的身分, 外出去遊玩,在城外遇到老人,看到生病的人、看到死亡的人。看到這些事情,他有感悟 ,覺得這個世間是生滅法,不是長生不老,找不到不生不滅永恆的這些現象。所觀察到的 、耳聽到的、身體接觸到的,無非都是生老病死,生住異滅,成住壞空,這給他很大的啟 發,動了出世修行的念頭。這個裡面還有一個,老病死,還有一個修道的人,想想修道是 有道理的。   「棄國財位」,國,他是國王,離開這個國家。那個時候的國跟中國周朝晚年相同, 這個國君,中國春秋戰國的國君領土並不大。在周朝的時候有八百多個國家,叫諸侯國, 大國還沒有現在一個縣大,小國大概比一個鄉村大一點,它也是個國家,也就是說不是統 一的。當時講天下,也就指中國這一塊疆土,八百多個諸侯,分布在黃河流域、長江流域 、淮河流域這一帶,就是中原這個地帶,南部大概到福建、廣東,北面,北面有長城。諸 位知道,長城外面是匈奴,長城裡面這才叫中國。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亦如是,他的父親 是個國王,就是大國大概也只有現在一個縣差不多,這大國。印度當時有十六個大國,這 是大國王,把國家捨棄了,財產捨棄了,位是王位,王位也捨棄了。「入山學道」,到山 上找這些修行人,跟他們學習。佛陀那個時代,印度的宗教很發達,哲學也很發達,他都 去參學,學了十二年。他入山學道,「服乘白馬,寶冠纓珞,遣之令還」。交給他的隨從 ,把他身上穿的衣服,騎的馬,戴的寶冠纓珞,讓伺候他的人帶回去,出家修行用不著這 些東西。   「捨珍妙衣,而著法服」,法服就是今天所講的袈裟,今天的袈裟比那個時候的服裝 ,質料要好多了。那個時候的法服叫糞掃衣,是一些人家的衣服穿破舊了不要,當垃圾丟 掉,出家人把它撿起來,把它洗乾淨,還有可以用的地方保留著,不能用的地方才丟棄掉 ,積到可以做一件衣了,把它縫起來,像我們現在穿這個衣,那是一塊一塊縫起來的。縫 起來的,質料不一樣,一件衣服,顏色不一樣,不好看,所以縫起來之後要去染,染色。 染什麼顏色?五種正色,紅黃藍白黑,五種顏色混合在一起,染出來就這樣的顏色,像咖 啡色一樣,避免正色,紅黃藍白黑都是正色。佛穿雜色衣,叫袈裟,袈裟就是很多不同顏 色混合在一起。吃飯每天到外面托缽,一缽飯不是一家人供養的,一家人供養一點點,佛 的戒律准許托七家,七家的飯菜不一樣,要混合在一起,也叫袈裟,袈裟味。袈裟就是混 合的,很多混合在一起的叫袈裟,這叫法服。   頭髮剃掉,鬍鬚也剃掉,我們想到釋迦牟尼佛很年輕,十九歲捨棄皇宮,剃頭髮是有 ,剃鬍鬚那是以後,以後出家有三、四十歲的時候,有鬍鬚。「端坐樹下」,就是樹下一 宿,日中一食。「勤苦六年,行如所應」,他曾經修六年苦行,跟印度宗教學的。《普曜 經》裡面也有一段記載,「爾時太子日服一麻一麥。六年之中結跏趺坐」,這經典上有記 載,他曾經有六年的苦行。「修習艱難勤苦之行」,在那個時代,如果不是這樣修苦行, 一般社會大眾不尊重。所以釋迦牟尼佛要教化一切眾生,要教化那些不同的宗教、不同的 學派,必須要做到,他們能做到的,釋迦佛全做到了,釋迦佛能做到的,他們還有許多沒 做到,大眾對他就有信心,就聽他講經說法,跟他在一起修行。這個就是要教化眾生,給 我們很大啟示,必須要跟這些人在概念上完全相同,他認可,這個教化才能展開。   印度像婆羅門教,比釋迦佛要早一萬年,在印度的地位根深蒂固,要想轉變它談何容 易。好在佛陀不是宗教,它是教育,我們可以稱釋迦牟尼佛的教育。那是一種什麼教育? 是明心見性的教育,印度所有宗教沒有達到這個境界,學術也沒有這麼高的成就。佛用什 麼方法?戒定慧三學。婆羅門教有定,佛經上所說的四禪八定,是婆羅門教的,它的定只 有八個層次。佛教裡面定高了,阿羅漢修的第九定超過它,超越六道輪迴,八定沒有超越 ,九定超越了,緣覺、菩薩,菩薩有權教、有實教。佛法能夠幫助人恢復到自性本定,這 是佛所證得的,菩薩還沒有到,到邊緣,再向上提升就到了。所以對於世出世間一切法的 真相完全通達明瞭,諸法實相。這是世間沒有的,六道裡頭完全沒有,人間沒有,天上也 沒有。天上有四禪八定,所以婆羅門教有能力到四禪天、四空天,他出不了輪迴。菩薩修 到八地以上,對世出世間一切現象瞭如指掌,他完全看到,完全接觸到,這是圓滿的真相 教育,它的目的就是要了解宇宙人生的真相。   後面這兩句,『作斯示現,順世間故』。把八相成道,為什麼要作八相成道?恆順眾 「以上二句,出自《唐譯》。深顯《法華》玄旨」《法華經.壽量品》裡面說,一切世間天人及阿修羅,皆謂今釋迦牟尼佛,出釋氏宮,去伽耶城不遠,坐於道場,得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印度所有宗教、學派,都希望能達到這個境 界。這句話全是梵文音譯,不是不能翻,是為了尊重不翻。大乘佛法就是求這個,菩薩學 習的也就是學這個。翻成中國字,阿翻成無,耨多羅翻成中國意思是上,三這個音翻成中 國字是正,藐是等,平等的等,下面三又是正,後面菩提是覺,翻成中國意思是覺悟,合 起來,無上正等正覺。這句話就是佛教終極的目標,最後我就是要把這個東西找到。這就 是什麼?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沒有比這個更高的,沒有能夠跟它相等。   正覺,無上正等正覺,在佛法裡面,它這裡有三個階段,最下面的是正覺,阿羅漢證 得。在古印度大家有這麼一句話,但是沒有人能證得。佛出現在世間,阿羅漢證得三菩提 ,菩薩證得正等正覺,就是三藐三菩提,佛所證得的就加個無上,無上正等正覺。是以這 個成就取得學位的尊號,取得三菩提,得三菩提的,他就是阿羅漢;得三藐三菩提的,他 就是菩薩;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的,他就成佛了。所以,佛、菩薩、阿羅漢是佛陀教育 裡面三個學位的名稱,他不是神,也不是仙人,這個學位是每個人都可以拿到的,是平等 的。所以佛在《華嚴經》上說,「一切眾生本來是佛」,本來成佛,他本來是的,而現在 我們變成六道眾生,什麼原因?我們迷失了自性。無上正等正覺是自性本具的智慧,本有 的,不是外頭來的,迷失了自性,這個智慧變質了,變成什麼?變成煩惱,我們把這個智 慧全用錯了。佛到這個世間來幫助我們、糾正我們,讓我們把這個錯誤改過來、修正過來 ,這叫修行,教導我們正知正見。正知正見的反面是邪知邪見,六道苦,苦從哪裡來的? 從錯誤的知見裡面產生的。大乘教裡頭常說,「一切法從心想生」,我們想錯了、說錯了 、做錯了,六道輪迴出現。六道本來是一真法界,就是實報莊嚴土,把實報莊嚴土變成六 道輪迴,苦不堪言。   佛陀出世,不少有緣人覺悟過來了,跟著佛陀學習。有少數上上根人,時間不久就得無上正等正覺,我們稱他作法身菩薩。為什麼不稱他為佛?因為他還有無明習氣沒斷。 無明習氣很難斷,一般經典上所說的,菩薩要斷無始無明習氣需要三個阿僧祇劫,因為無 始無明習氣沒有方法斷,不像見思煩惱、塵沙煩惱。見思煩惱斷了證阿羅漢果,阿羅漢見 思習氣沒斷,他證得阿羅漢,在阿羅漢這個階段當中要把習氣斷掉。習氣斷掉之後,他就 不叫阿羅漢,叫辟支佛,辟支佛比他高一級,不但見思煩惱斷了,見思煩惱習氣也斷了。 辟支佛在他位置上他要斷塵沙煩惱,塵沙煩惱斷盡了他就升等,菩薩了,他成菩薩。雖然 成菩薩,塵沙煩惱的習氣還在,所以菩薩必須把塵沙煩惱習氣斷掉,斷掉之後他就成佛了 。這個佛是十法界的佛,很像佛,不是真佛,天台大師稱他作相似即佛,很像,為什麼? 他還是用阿賴耶,依舊是用妄心,他沒有用真心。也就是說,見思、塵沙煩惱斷了,無始 無明煩惱習氣沒斷,無始無明煩惱也沒斷,他在佛的位置上斷無始無明煩惱,煩惱斷了他 就脫離十法界,往生到一真法界,就是實報土,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個位置上,六根 接觸六塵境界,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但是他有起心動念的習氣,決定沒有 起心動念,他有這個習氣在。這個習氣我們凡夫看不出來,他的智慧、神通、道力,好像 跟佛差不多,但就是不能融入常寂光,除這一樣事情之外,他的智慧、德能、相好跟佛沒 有兩樣,所以稱他作法身菩薩。天台大師說分證即佛,真佛,不是假佛,但是不圓滿,就 是因為他還有習氣。這個習氣斷乾淨,就是真的無上正等正覺,他不在實報土,他在哪裡 ?他在常寂光。常寂光在哪裡?常寂光無處不在,常寂光無時不在。遍法界虛空界就是一 個法身,法身佛,法身佛就一個,報身佛可以變很多個,法身只有一個,法身是一片光明 ,裡頭什麼都沒有。惠能大師明心見性用了二十個字形容法身,「本自清淨,本不生滅, 本自具足,本無動搖,能生萬法」,這才真正到究竟圓滿。實報土裡面這些法身菩薩無始 無明習氣怎麼斷?沒法子斷,不要理它,三個阿僧祇劫之後,自然就沒有了。古人對這樁 事情,常常用酒瓶來做比喻,盛酒的瓶子,把酒倒乾淨,確實沒有,裡面擦乾淨了,一滴 也沒有,聞聞有味道,這味道怎麼除?沒法子除,只有把瓶蓋打開放著,放個半年,放個 一年,再去聞沒有了,時間久了自然就沒有了。   可是釋迦牟尼佛告訴我們,許許多多諸佛剎土裡面的法身菩薩,都願意到極樂世界去 ,他們住的是諸佛如來的實報莊嚴土,釋迦牟尼佛的實報莊嚴土,就是《華嚴經》上所說 的華藏世界,實報土。這些人他願意到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可能阿彌陀佛有特別的威神加 持,能讓他無始無明煩惱習氣提早消失,他在別的地方要三個阿僧祇劫才能消失掉,到極 樂世界可能一個阿僧祇劫,可能不需要一個阿僧祇劫。如果沒有這個好處,法身菩薩到極 樂世界就毫無意義。這名號功德不可思議,極樂世界不可思議,阿彌陀佛不可思議,我們 要從這些地方去體會。如果沒有這種利益,菩薩沒有必要到極樂世界,所以我們相信,肯 定有不思議的能量。也因為彌陀不可思議,所以感得十方諸佛,以菩薩身分到極樂世界協 助阿彌陀佛教化眾生。   我們看下面經文,「然善男子」,這《法華經》上說的,「壽量品」裡面講的,釋迦 牟尼佛透消息,「我實成佛以來,無量無邊百千萬億那由他劫。……自從是來,我常在此 娑婆世界,說法教化。亦於餘處,百千萬億那由他阿僧祇國,導利眾生」,我們就看到這 裡。釋迦牟尼佛透消息,他不是在印度真的成佛,早就成佛了,在這個舞台上表演,八相 成道是表演,不是真的。因為這個表演,讓大家對他生起信心,你看釋迦也是父母生的, 也是一生修行,三十歲成佛,成道了,十九歲出家,修了十二年,成功了,這是做給人看 的,讓別人生起信心。如果他要是一個化身來的,人家說你是神,天神,我們凡夫做不到 ,對他沒有信心,就不會跟他學,示現跟普通人完全一樣,他能成功,我們也能成功。十 九歲出家,三十歲成道,十二年,然後講經教學,跟他的人愈來愈多。這些弟子當中,菩 薩弟子、聲聞弟子、凡夫弟子多,這裡面許多凡夫弟子當中,有佛菩薩化身來的,聲聞亦 如是,菩薩亦如是,像文殊、普賢、觀音、地藏、彌勒菩薩,都是久遠劫已經成佛了,在 釋迦會上做影響眾。真正的凡夫小乘,聽佛說法很難理解,這些同學就幫他忙。這些同學 都是古佛再來,有人資格比釋迦佛還要老,在釋迦佛成佛之前成佛的。《法華經》上開權 顯實,佛到最後大家都成熟了,可以把事實真相說出來。所以他常常在娑婆世界說法教化 ,為什麼?這個地方人跟他有緣。娑婆世界眾生念釋迦牟尼佛,佛就現身,應該現什麼身 就現什麼身,隨眾生心,應所知量。除了娑婆世界之外,十方諸佛剎土裡面的眾生,跟釋 迦牟尼佛有緣的不少,人數比我們多,世尊哪個地方有緣,哪個地方現身。現在我們知道 ,法身遍一切處,法身就是常寂光。   我們看下面,佛怎樣教眾生,「如來見諸眾生,樂於小法」,喜歡小法,「德薄垢重 者」,這是說什麼?六道眾生,人道。給你講倫理、講道德、講因果,你很歡喜,就接受 了,給你講方等、講般若,聽不懂,講《華嚴經》,甚至三千比丘退席,聽不懂。所以佛 說法應機施教,為我們這些眾生,說我少年出家,得無上正等正覺。其實我實實在在成佛 到現在,「久遠若斯」,時間太長太長了。「但以方便教化眾生,令入佛道,作如是說」 ,八相成道,作如是現。   「兩經合參」,我們把《無量壽經》魏譯本,《普曜經》所說的,跟《法華經》所說 的,合起來看,「信知本師」,我們相信,知道本師釋迦牟尼佛,「作八相成道之種種示 現,只為隨順世間眾生之根機」,行善巧方便,普度而已。實在說釋迦牟尼佛久已成佛, 這個事實要認識。出家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下面一段,「降魔」  【以定慧力。降伏魔怨。】   前面出家這一段裡頭,我們要學習恆順眾生,隨喜功德,像佛這樣的慈悲幫助眾生。 你不隨順,他不聽你的,所以隨順就是大慈大悲的表現。大乘教裡頭佛常說,「恆順眾生 ,隨喜功德」,這兩句是普賢菩薩十願裡面的,「菩薩所在之處,令一切眾生生歡喜心」 ,這叫行菩薩道。讓一切眾生對你起反感,不喜歡跟你在一起,那就錯了,這個眾生有佛 的緣分,你把他趕走了。佛門裡頭有沒有這種人?有,很多。凡是幹這種事情的人,斷人 法身慧命,果報都不好。如果斷的這個人,這個法身慧命要斷得多,譬如說這個地方有真 正修行人在這裡弘法,你把他弘法的緣破壞掉了,讓這個地區許許多多有緣的眾生聞不到 佛法,這個罪過重。影響的面愈大,影響的時間愈長,他的罪就愈重,這個是無間地獄罪 業。為什麼?叫破和合僧,屬於這一條罪,破和合僧佛都不能救你。所以說,人學佛法的 機緣很難得,你要能成就他、幫助他,無量功德,這個人將來成就是你成就的。修福、修 慧的人,對於這樁事情不能不知道,你要不知道,你在這個地方隨自己意思,處處障礙別 人,這在佛門裡造的罪業,造無間地獄罪業。自己造的時候不知道,果報現前後悔莫及, 不可以不知道。   我們看念老的註解,『以定慧力,降伏魔怨』。此二句也是《唐譯》的,《大寶積經 .無量壽會》裡頭的。「是第五相之降魔。魔者,梵語魔羅之略稱」。翻成中國意思叫障 礙,「能為修道作障礙故」。魔就是障礙,魔事就是障礙人修行,障礙人聞法,讓人在佛 法裡面退心,這就是魔業。我們學佛,想一想,有沒有人障礙我?再想一想,我有沒有障 礙別人?細心去反省,就知道為什麼有人障礙我,因為我過去障礙他。這一生障礙我的善 根,障礙我的緣分,不可能是無緣無故,不可能,沒有這個道理。一定要懂得因果報應, 然後我們才能夠把這個業障消除。我們要真正懺悔業障,懺悔以後再不做障礙別人的事情 ,別人障礙我,我承受,我不再障礙別人,這個業障就能化解。   有人告訴我,魔王波旬現在對我沒有意見了,以前都是障礙,現在不障礙了。為什麼 ?自從他附體來找我,我給他供上個牌位,我那裡供波旬菩薩,我不跟他對立,我稱他菩 薩,請他來聽經。大概他聽清楚、聽明白了,現在的態度非常好。眾生苦,希望波旬發菩 提心,發慈悲心,護持佛法,普度眾生,將來往生極樂世界成佛去。成佛比當魔王殊勝太 多,波旬是欲界第六天的天王,比玉皇大帝高太多了。如果欲界天好比是個國家,波旬是 這個國家的最高領導人,忉利天主好像是一個縣長,一個縣的領導人,不能比,他高得太 多。所以希望波旬能夠放棄欲界天,往生極樂世界去作佛去,好! == 南無阿彌陀佛。 -- 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73.85.143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Buddhism/M.1412963562.A.81C.html
dakudai: 阿彌陀佛! 10/11 1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