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續:【高才勇哲。與世超異。信解明記。悉皆第一。】)   「解者,了解,開解,解了」,有這些意思。「《華嚴經》以信解行證為綱要」。一 部《大方廣佛華嚴經》講什麼?就講這四個字。清涼大師判《華嚴》全經為四分,就用這 四個字,信解行證。「蓋因真實信解,方能生起真實行證」。這四個字最重要的信。沒有 真信就不能真解,為什麼?你有懷疑,雖然你講經,會把經講偏了,會把經講錯了,那就 是你有疑惑。方老師在早年,我跟他學習的時候,他講這些大乘經用哲學來解釋,是很高 明,但不是如來真實義。又二十年,方老師是真幹,一天不離開經本,終於搞清楚搞明白 了,這信心才生起來。雖然晚,用那麼長的時間,信心一生起來,非常可貴。如果遇到淨 土法門,廣欽老和尚學禪的,但是一生勸人念佛,因為我在香港講經,那一段時間沒有在 台灣,我不知道方老師臨終是不是念佛求生淨土,如果是念佛求生淨土,他決定能得生。 這是什麼?這是他的信心提升到這個階層,能信能解能行能證。他最欣賞的是《華嚴經》 ,當時給我介紹的《華嚴疏鈔》,清涼大師的,李長者的《合論》,要我去讀這兩種註解 。以後我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講《華嚴經》,我所用的參考資料就是《疏鈔》跟《合論》 。所以真信真解才有真行真證。   下面「又明記者,記憶分明也。於所聞法,記憶不忘,了了分明,故云明記」。記得 很清楚。人的記性,記憶,年輕的時候好,年老的時候衰退了,記憶力衰退了。我們看到 有不少人臨命終時病苦,記憶喪失了,自己的兒女都不認識了,來看他,他還問他,你是 誰?你叫什麼名字?還問,這是說明記憶會喪失。怎樣保持記憶?清淨心管用,平等心管 用。我們這個經題上特別提醒我們,人生在世要用清淨心,不要被世間法染污,也不要被 佛法染污。《金剛經》上說得好,「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非法是世間法。世出世間法 都要放下,為什麼?它不是真的,真的就是自性。一切放下,自性就現前。我們自性不能 現前,就是因為沒放下,沒有放下障礙。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都是自性的障礙 ,這三樣東西放下就明心見性。明心見性那就無所不知,像此地所講的,「信解明記,悉 皆第一」。悉皆第一也有兩種解釋,一種,「至高無上,人莫能超」,沒有人能夠超越他 ,這是一種解釋;第二種解釋,「所信所解所契」,契就是入,就是證得的境界,「悉契 第一義諦。故云悉皆第一」。這第二個意思深,為什麼?跟自性相應了,這叫契第一義諦 。第一義諦就是真如自性,本性,六祖惠能大師稱自性,「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真 正叫第一。 c.行願精進   我們再看下面這一科「行願精進」,前面說信解,這個地方講行願。   【又有殊勝行願。及念慧力。增上其心。堅固不動。修行精進。無能踰者。】   『無能踰』,沒有人能跟他相比。我們看念老的註解,又有殊勝的大行大願,還有念 慧力,『增上其心,堅固不動』。念,念念相續,五力裡頭的念力、慧力現前,所以堅固 不動。「殊勝者,佛教術語」。殊,特殊;勝,超勝。「事之超凡絕俗,世間希有者曰殊 勝」,這是這兩個字的意思。「行願者,乃身行與心願相資」,資是互相增上。「《菩提 心論》曰:求菩提者,發菩提心,修菩提心。發者,信願也,修者,行也」。行是真幹, 我們現在講落實,將我們所發的心行,所發的願,落實在生活當中,落實在工作當中,落 實在處事待人接物,這叫行。我們看到很多信解,很少看到行證,如果只有信解沒有行證 ,佛法就變成世間法了。現在的佛教,在現前社會上有很多不同的形式,我們不能不知道 。具足信解行證,這是釋迦牟尼佛所傳的。有信,沒有解行,這是迷信;有信有解,沒有 行,變成世間的佛學,現在合在哲學裡面,佛經哲學。他有信,他有解,研究,也講經教 學,甚至於著作等身,但是他沒有修行,來生依然在六道輪迴不能超越。這個我們不能不 懂,學術的佛法,哲學的佛法,將來很可能還會演變成科學的佛法,都不能了生死,都不 能出三界,這個我們一定要知道。   所以只有釋迦牟尼佛的法,具足信解行證,往生到極樂世界就是證果。講到證字,淨 宗法門最殊勝,無比殊勝。因為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全靠自力,自己斷煩惱證菩提。 菩提就是菩薩的階位,像《華嚴》所說的,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等覺、妙 覺,這是菩薩的階位。為什麼難?一定要斷煩惱才能證得。煩惱慢慢的斷,菩薩的階位慢 慢的向上提升,這叫通途法門。八萬四千法門都是這樣的,沒有例外的。淨土是例外的, 它不靠自力,完全靠阿彌陀佛的本願威神,通力,神通力,不靠自己,完全靠阿彌陀佛, 靠定了。有沒有效果?有不思議的效果。例子太多了,《淨土聖賢錄》裡面所記載的,《 往生傳》裡面所記載的,都值得我們效法。最難得的就是在我們面前,許許多多念佛往生 的,你看他往生的瑞相,最殊勝的瑞相無過於自在往生。誰不求?在這一生當中沒有病苦 ,沒有老苦,沒有死苦,真能做得到。在我們眼前,不算太遠,去年海賢老和尚往生。我 們沒有親眼看見,但是我們在光碟上看到了,這個過程都有人把它錄像錄下來,我們看到 了。還有在這麼長的時間裡面,跟海賢老和尚住得很近,在一個小鎮,一個鄉村,常常跟 老和尚接觸,他們這些人回憶老和尚生平點點滴滴,現在也有人把它記下來。這個資料非 常寶貴,為什麼?給我們作證轉,特別是信心不足,一知半解,對於這些人會起很大的作 用。   我們要不要離苦得樂?老和尚在世學佛九十二年,二十歲開始念佛的,一百一十二歲 往生的,一句佛號念了九十二年。你看他的效果,效果就是離苦得樂。他一生無論在什麼 時候,無論在什麼場所,你見到他,他都笑咪咪的,表現的是非常快樂。一生於人無爭, 於世無求,這兩句話他是百分之百的做到了,真的無爭無求。生活過得非常簡單,非常自 在,非常踏實。小時候生在農家,父親是耕田的,家境清寒,兄弟姐妹五個人,父母帶他 們多麼辛苦,所以沒念過書,不認識字,但是對於農作的經驗非常豐富,從小就在田裡面 長大的。所以出家之後,他也是以農耕為修行。因為寺廟貧窮,沒有香火,生活沒有來源 ,他年輕,懂得農耕,這方面知識非常豐富,而且又非常勤快,鄉下土地多,開荒,他一 生開了十四塊荒地,總面積一百多畝。種糧食,種蔬菜,種水果,還種樹,一生種樹種得 多,喜歡種樹造林。小廟只住了五個人,生活需求不多,多餘的糧食、蔬菜、水果,他沒 有拿去賣,完全救濟貧苦。周邊這幾個縣,哪個地方人沒有糧食吃的送糧食,沒有蔬菜的 送蔬菜,布施,內財外財,天天修布施。一句佛號念到底,這句佛號具足眾戒,釋迦牟尼 佛所說的戒律,全在這一句佛號當中,持戒精嚴。三學六度,十大願王,你細細去觀察, 每一條他都做到了,做得很徹底,做得很圓滿,確確實實是念佛修淨土的人最好的榜樣。 稟性溫和善良,有愛心,能幫助一切眾生,所以人都喜歡親近他,在這個地方上,雖然沒 念過書,不認識字,大家都稱他為善人。   念佛的感應很多,最常聽到的、見到的,阿彌陀佛,極樂世界,他很熟悉,為什麼? 見佛了。我們相信,《楞嚴經》上〈大勢至圓通章〉裡面說,「憶佛念佛」憶是心裡想 佛,口裡頭念佛,「現前當來,必定見佛」你真想佛,佛會現身給你看,甚至於極樂世 界被你看到了。我們在傳記裡面看到慧遠大師,我們淨土宗的初祖,東晉時代的,遠公大 師一生四次見佛,見極樂世界,他相信。在那個年代,淨土宗的經典就是一部《無量壽經 》,其他的,《彌陀經》、《觀無量壽佛經》都沒有翻譯出來。所以他老人家在廬山結社 ,志同道合一百二十三個人在一起念佛求生淨土,個個成就,不可思議。他四次見佛,前 面三次沒告訴人,最後一次第四次,阿彌陀佛接引他往生,他才告訴大家,佛來接我往生 ,這是我第四次見到阿彌陀佛、極樂世界。別人問他,極樂世界什麼樣子?跟經典上所說 一模一樣。遠公大師第一次見阿彌陀佛在什麼時候,他沒說,只是最後一次見到的時候告 訴大家,這個境界我第四次看到。   我們有理由相信,海賢老和尚念佛時間長,九十二年,九十二年一句佛號不中斷。你 要問他見佛多少次,說不清,我是最保守的估計,不會少過十次。我們也能夠體會到他念 佛的功夫。通常經上告訴我們,念佛人最淺的功夫,也就是說保證你往生,功夫成片。什 麼叫功夫成片?二六時中,我們今天講二十四小時,心裡面的佛號沒有中斷,除了阿彌陀 佛之外,心裡頭什麼都沒有,統統放下了,只有阿彌陀佛,這叫功夫成片。念佛人念到這 個功夫,就會見佛。大勢至菩薩講得沒錯,「現前當來,必定見佛」,現前是現在,當來 是往生極樂世界。我們重視現在,現前見佛。這個時候見佛,佛會告訴你,你的壽命還有 多久,到你臨終的時候佛來接引你。等於說給你授記,極樂世界已經有你的名字了,到時 候阿彌陀佛一定來。第二次見佛,也就是接近壽命終了,一般三個月、一個月,佛會來通 知你,告訴你哪一天什麼時間,這第二次。第三次就是接引你往生,跟你約定的時間佛真 來了,帶你到極樂世界去。所以,念佛人現前見佛至少是三次,第三次他來接引你往生。 到達西方極樂世界,你天天見佛,你就不離開阿彌陀佛了,那叫當來。   在功夫成片,有許多人見到阿彌陀佛,就向阿彌陀佛要求,帶我往生,壽命不要了。 阿彌陀佛很慈悲,一定答應你,帶你走。我們相信海賢老和尚,他念佛三年,頂多五年, 一定得到這個境界,這個人老實。老實、聽話、真幹,這就是他成就的條件。有這三個條 件,沒有一個不成就的。老實、聽話、真幹,所以他念佛五年,決定得功夫成片。他求不 求往生?阿彌陀佛告訴他,你修得不錯,在世間多住幾年,給佛門弟子、給淨宗學人做一 個好榜樣。佛給他的使命,不帶他往生。在這個基礎上,他繼續再用個三五年的工夫,肯 定得念佛三昧,就是事一心不亂,見思煩惱念掉了。如果要往生,生方便有餘土,功夫成 片是生凡聖同居土,這地位就高了。佛還是不帶他去,還是叫他在世間表法。再過三五年 ,會提升到理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就是禪宗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往生極樂世界生實報莊 嚴土。阿彌陀佛還是不帶他去。我相信他的壽命大概也就是七老八十,哪有一百一十二歲 !那佛為什麼還不帶他去?他說過,好多次向老佛爺要求,老佛爺都不答應他,說他修得 很好,留在這個世間給大家表法,做個好樣子,所以他有使命的。佛給他一個終極的使命 ,就是表這個《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這本書,應該是說,你看到這本書,我就來接 引你。我們有理由相信,他一定做到了《楞嚴經》上所說的,「憶佛念佛,現前當來,必 定見佛」,那就是說,他想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就在眼前,就給他現身。   什麼事情他都知道,開悟了,明心見性了,不是普通的開悟,這非常難得!佛知道, 佛法在現在這個世間有災難,俗話常說,「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在今天是真的,不是 假的。現在的人聽騙不聽勸,認假不認真,那有什麼法子?我們遇到了。所以他表這個法 ,表這個法是說什麼?肯定了夏蓮居老居士會集的《無量壽經》是真經,不是假的,字字 句句都是世尊所說的,原譯本上的話,沒有改動一個字,最忠實的會集本。第二個給我們 作證,黃念祖老居士的集註是正確的,沒有解釋錯,他所引用的八十三種經論、一百一十 種祖師的註疏來註解這部大經,是正確的導向,沒有錯誤。第三個表法,是我們這批人在 這十幾年當中,依這個本子修行沒有錯誤。依這個本子修行,有不少人往生,這我們都親 眼看到的,讓我們對這部經、會集本,對這部註解,對我們勤奮的修學,沒有錯誤。所以 表這個法第三天,老和尚就走了。走了的當天,他是晚上走的,白天還幹了一天活,沒偷 懶,在菜園裡面整地,澆水拔草,做了一天,晚上走了。給我們作證,為這三樁事情。那 更重要的,在根本上的,他為我們示現,告訴我們,西方極樂世界真有,阿彌陀佛真有, 四十八願度眾生是真的,不是虛假的。我們能夠真信,真正發願,老實念佛,求生淨土, 決定得生。一絲毫懷疑都沒有,成就我們的信願行,幫助我們真正往生極樂世界,親近阿 彌陀佛,這不可思議!   所以在此地講,「信願行三資糧,此三者如鼎之三足,缺一不可」,往生的條件。資 糧是什麼?古人旅行沒有現在這麼方便,到處有旅館、有飯店,古時候沒有。出門怎麼辦 ?資,就是錢財,身上總要帶一點,還要帶糧食,帶米,無論到哪個地方,自己煮飯,還 要帶一些醬菜,總要帶些這些東西,你才能走路。現在方便,只要帶錢,什麼都具足了, 在從前沒這麼方便。用這個來做比喻,我們從這裡到極樂世界,資糧是什麼?一句佛號信願行,真正相信有極樂世界,決定不是假的;願,我願生極樂世界,願意親近阿彌陀佛 ;行,是一心專念名號。阿彌陀佛這個名號,六個字、四個字都可以。平常我們念四個字 ,拜佛的時候我是念六個字,一拜正好念兩句,我念得很慢,南、無、阿、彌、陀、佛, 比這個還慢,因為配合動作,這一拜下去到兩個手翻掌,佛字,阿彌陀佛,起來的時候, 把這個掌翻過來是念南、無,起來,我是兩句佛號一拜。平常念,那個念佛要慢,為什麼 ?你能夠反聞聞自性,就是我的佛號念出來不出聲,默念,清清楚楚,自己聽自己念佛的 聲音,不要聽外面東西,這樣容易攝心。   我是一次拜一個小時,一個小時拜下來,心裡頭沒有雜念,沒有妄想。我用的是這個 方法。平常念佛默念,在心裡頭,也是專心聽心裡頭的,阿、彌、陀、佛,聽得清楚。要 不是專心去聽,外面的干擾就進來了。就是專心,海賢老和尚說,「世間無難事,只怕心 不專」。特別用在念佛上,心要專,心專聽不到外面的,注意力統統注意在佛號上。印光 大師還教我們計數,從一到十,從一到十,不要十一、十二,就是從一到十。要記不得, 分作兩半,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用這個方法。再記不住,那就用三三四,一二三, 四五六,七八九十,用這個方法。這是印光大師的十念法,很好用,能把妄想念掉,能把 雜念念掉,讓清淨心、平等心慢慢恢復。不要著急,不要害怕,穩穩當當念下去就好。好 ,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到此地。 == 南無阿彌陀佛。 -- 阿彌陀佛!~ 我喜歡這個人,我討厭那個人,大慈大悲沒有了! 我們的過失在哪裡?謙虛不夠,恭敬不夠,四攝法不夠!(慚愧懺悔!>"<) by 淨空法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73.85.1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423213019.A.CB7.html
dakudai: 阿彌陀佛! 02/06 17: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