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續:佛十號:「明行足」)   所以明前面講過了,通常講明,三明,宿命、天眼、漏盡。這三種,宿命是你知道過 去世,知道自己的過去世,阿羅漢能知道自己過去五百世;那你要是成了菩薩,過去無量 劫都知道,知道自己也知道別人,別人生生世世幹些什麼全曉得,所以你跟他說法契機, 一說他就相信。天眼,觀察沒障礙,能夠看到不同維次空間。這個東西科學家曉得了,還 沒做到。佛法做到了,證得初果,也就是說佛法這個學校裡,小學一年級,你的天眼、天 耳就比一般人強。一般人隔著這個牆壁看不見,你能看得見,跟再遠距離的人通信息,天 耳通了,不需要用手機。天眼通了,不需要用屏幕,直接就能看到,至少在這個地球上沒 有問題。這是什麼?初果。二果,大概在太陽系沒有問題。三果,可能在這個銀河系裡頭 沒有問題,都能觀察到,所以它真有作用。   這就是我們一般講的神通,神通是本能,佛法說本能,人人都有。我們的智慧本能跟 釋迦牟尼佛、跟阿彌陀佛沒有兩樣,只是他們沒障礙,統統顯示出來了。我們有障礙,障 礙就是煩惱、雜念、貪瞋痴慢、妄想分別執著,障礙,這個東西統統放下就通了。於是我 們就曉得,海賢老和尚用的方法,這是大乘佛法裡最妙的方法、最高明的方法,就是一句 阿彌陀佛。心裡面除一句阿彌陀佛,什麼都沒有,道心真正清淨、真正平等,什麼都通了照見,不問你不知道,問你什麼都知道,隨問隨答,沒有思考的。我想想怎麼答覆你, 沒有,想想那屬於知識,智慧裡頭沒有想想的,照見。   今天這一段《淨影》,《淨影疏》裡頭引用經文,「又謂:明是證行」,明是明瞭。 如果你沒有證得,你怎麼能明瞭?所以它有證法顯了這個意思,所以叫做明。佛法是科學 ,為什麼?佛法講證,拿證據來,沒有證據不算數,你沒有證得。佛法講四個階層,第一 個相信,第二個理解,第三個你把它落實,第四個證明了,沒有證得不算是真的,證得才 是真的。海賢老和尚這一句佛號,我們問他,他有沒有見到阿彌陀佛?有沒有見到極樂世 界?如果沒有見到他是假的,不能算數。他真的見到了,這是感應。在什麼時候?念佛念 到功夫成片,阿彌陀佛就會給你送信息來,讓你信心、願心增長,你不會退心。告訴你消 息,等於說是在極樂世界已經報名、已經註冊了,等到我們這個世間壽命到了的時候,佛 一定來接引你。   一個念佛人,往生到極樂世界,像《楞嚴經》上所說的,「現前當來,必定見佛」見多少次?至少三次,現前見佛。當來是到極樂世界,那不用說了。我們講現前,功夫成 片的時候,佛來送消息給你,這第一次;第二次的時候,是你壽命快到了,一般人都在命 終前一個月到三個月,他送信息給你,讓你還有這一段時間料理後事;第三次是他來接引 你帶你走,至少三次見佛,你一點都不懷疑。海賢老和尚,他功夫成片在什麼時候?我估 計他大概在二十五歲左右。他二十歲開始念佛,一般三年到五年,一定到這個地位,那佛 就告訴他了,他年輕而且修得很好。再加上三、五年的功夫,三十歲前後,我估計他得事 一心不亂,事一心不亂相當於阿羅漢,生方便有餘土。他還沒走,老和尚,這是老佛爺阿 彌陀佛囑咐他,在人間多住幾年,做一個好榜樣給學佛人看,尤其是給念佛人看,囑咐他 住世,什麼時候走聽阿彌陀佛安排,這一住住到一百一十二歲。   最後遇到這本書,《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這部書出現了。他看到了非常歡喜 ,像是盼望很久的寶貝,這一下得到了,無比歡喜,趕快穿袍搭衣,拿著這書照相。原來 是什麼?這是最後一個表法。這個表法之後,你看,三天,阿彌陀佛帶他走了,歡歡喜喜 。他對於什麼時候走清清楚楚,就是什麼時候佛來接他,一點都不懷疑。他走的時候是晚 上走的,應該說是清晨,夜晚十二點以後,十二點以後是第二天的清晨,他是這個時間走 的。走的這一天,白天他還工作了一天,他給我們示現的是農夫,種田的,沒有念過書, 不認識字,是個農民。一百一十二歲還在農田裡幹活,整地、拔草、澆水,幹了一天。到 黃昏的時候,人家還跟他講,天快黑了,可以收工了。他跟人說,快幹完了,幹完了我就 不幹了,那天晚上走了。這就是顯示趙州老和尚所說的,「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表演 給大家看,可以不幹了,不幹還是很認真的幹一天,真正是所謂「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   走的是晚上走的,那天晚上也特別,但是沒有人警覺到。老和尚晚上拜佛、繞佛、念 佛,通常都是不打法器的,不動法器的,只燒香。這天晚上他敲引磬,拜佛、繞佛、念佛 都敲引磬,廟裡面幾個住眾都睡覺了,他還在拜。等到他們睡醒起來,再看老和尚,老和 尚走了。這給我們做證明,證明阿彌陀佛真有,極樂世界真有,四十八願是真的不是假的真正想求往生,一句佛號就夠了,佛法不礙世間法,在世間無論做什麼工作都不妨礙, 心裡頭念阿彌陀佛就行了。有工作的時候,全心全力去做工作,把佛號放下,工作完了之 後佛號提起來,真念佛人,真能往生。心地清淨,一塵不染,所以他有智慧,他看東西比 別人看得清楚,道理在此地,他沒有染污。古人所謂「旁觀者清,當局者迷」,當局什麼 ?他有思,他有想。旁觀的人沒有,沒有利害得失,所以看得清楚。學佛,佛教給我們, 永遠做一個局外人,你就清楚,時時刻刻保持清淨平等覺。   《淨影疏》的解釋意思比較深,我們再往下看。「蓋《華嚴》一經唯是信解行證。若 於行法顯了明證,如是方為明也。」這一句是黃念祖老居士他給我們解釋的,他來解釋, 還是用《華嚴經》來解釋《淨影疏》。《華嚴經》上全經講的四個字,也就是全部經文分 為四大科,講信、講解、講行、講證,所以它是圓滿法輪,沒有到證果不圓滿。證的什麼 果?證的是法身菩薩,生實報莊嚴土。這個證,要不起心不動念才能證得,起心動念不行 。我們的修行,六根在外面六塵境界上,起心動念當然有,那個太高了,我們做不到。分 別執著要愈淡薄愈好,一年比一年淡薄,到最後一個月比一個月淡薄,那你就決定得生淨 。要放下,知道這個世間一切所有都是虛幻的,不是真的,《金剛經》上所說,「凡所 有相,皆是虛妄」,可別當真,才能看出真相。如果我們有分別、有執著,有名利夾雜在 裡頭,那就是造業。善的業三善道果報,不善的業三惡道果報,很可怕,這個要提高警覺 。   菩薩念念為一切眾生,沒有一個念頭為自己,這什麼?這不造業,這叫淨業,自己完 全放下了,絕對沒有名聞利養的想法。在這個世間如何幫助眾生離苦得樂?苦,究竟苦是 六道輪迴,所以幫助眾生脫離六道輪迴,這叫離究竟苦;幫助眾生往生到極樂世界,那叫 得究竟樂。這個功德跟諸佛如來是平等的,沒有比這功德更大的。幫助一個人功德就不得 了,要幫助幾十個人、幾百個人、幾千幾萬人,那個功德跟佛就平等。所以有機會要做。   今天蓋寺廟,花那麼多錢埋在土地上,不值得。應該幹什麼?建電視台。建一個電視 台,請法師天天來講經說法,全世界都聽到。這個功德,這個世界上沒有一個人能跟你相 比,不但人間不能相比,天上的天王也比不上你。好!我們要看得很清楚、很明白,我們 今天要幫助這個世界,就跟湯恩比所說的,湯恩比說的話我們很感動,他說的真話。如何 能夠防止這個世界第三次世界大戰,怎麼防止法?那就是真正從教育下手。我在國外,認 識國家的領導人不少,但是沒有深交。關係比較深的是陸克文先生,他澳洲總理一屆沒做 滿就下去了,他辭職就不幹了,我們倒是很談得來的。   建一個電視台,每個宗教有二、三個頻道,全天二十四小時不斷的去傳播。這個裡頭 ,各個宗教經典都有人在講解,都有人在指導修行,這個多好。所以辦一所宗教大學,培 養各個宗教的傳教師,就用電視台對全世界來播講。宗教教育內容主要講什麼?對於普世 教育不外乎三種,倫理、道德、因果,不外乎這三種。提升到上一層,那就是科學跟哲學 。有些宗教屬於神學,在佛教是哲學跟科學。所以佛教,我的老師教我的時候,就不承認 它是宗教。   但是現在佛教,在社會上至少有六種不同的形式。第一種,釋迦牟尼佛的教育,看不 見了,我們這麼多年走這個路子。第二種,變成宗教了,經懺佛事、法會,搞這個了,這 是宗教。第三種,學術,在大學裡面開課。我在早年還教了四年,文化大學教了四年,變 成學術,學術的佛法。以後又出現到,還有企業的,像連鎖店一樣,在世界上到處都有它 的分店,但是沒有講經教學,都是帶著信徒懺悔、拜拜,搞這些事情。另外一種,還有旅 遊的佛教,專門做觀光旅遊的。我都不反對。末後一個,邪教,那是錯誤的,打著佛教的 招牌不幹好事,滿足他個人的企圖。這個現在雖然得一點好處,未來的果報很可怕,必定 是三途。所以六種不同的形式都叫佛教,我們要把它搞清楚、搞明白,我們學什麼。   當年我的老師章嘉大師告訴我,你首先得認識釋迦牟尼佛,不要把路走錯了,這個非 常重要。我學佛六十三年,講經教學五十六年,也就是我學了七年出家,出家就教學,教 佛學院,在台灣各地方講經。由台灣走到國外,第一站是香港。   念老為我們舉《華嚴經》,《華嚴經》總的來說,就是講四樁事情,信、解、行、證 ,每個字都有相當大的分量,特別是解、行、證佔很大的分量。如果說於行法顯了明證, 要修行,唯有行才能證,沒有行不能證。到明證,這就是明行足裡面明的意思。這第二種 說法。   第三種說法,《涅槃經》上的,《涅槃經》第十八卷,經文上說,「明者,名得無量 善果」,這還是行證上所得的。「善果者」,什麼是善果?「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 就成佛了。這善果不是指別的,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每個學佛人所追求終極的目標。 全是原文,梵文音譯的,可以翻,為什麼不翻?尊重不翻。這一句翻成中國意思叫無上正 等正覺,阿翻作無,耨多羅翻作上,三翻作正,藐翻作等,那個三又是正,菩提翻作覺, 無上正等正覺,所以可以翻的,這個不翻是對它尊重。我們學佛終極的目標,是要恢復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無上正等正覺是自性圓滿功德,它不是從外頭來的,也不是我們修來 的,自性裡本有的,只是把障礙去掉。去什麼障礙?這個要去最麻煩的一個障礙,就是起 心動念。我們在日常生活當中,睜開眼睛會看,看什麼都看得很清楚,沒有起心動念,這 就是無上正等正覺。樣樣清楚、樣樣明瞭,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這是大乘佛法 最高的境界,所以心在定中。   我們達到這個定難,這個定用什麼方法修?八萬四千法門,統統都是修這個,無量法 門也是修這個,所以《金剛經》上說,「法門平等,無有高下」,任何一個法門都能夠修 得到,就看各人根性。我們這一般根性,尤其在現代的社會,最方便的法門無過於念佛。 海賢老和尚,來佛寺這三個人給我們做的榜樣,他母親跟他的師弟海慶,統統都是一句佛 號。沒有念過經,沒有聽過教,一句佛號念到底,他真念成功了,有這樣輝煌的成就,告 訴我們是真的不是假的。而且是現前,不是過去,我們現在人應該要向他學習,這個意思 多深!最後這個表法圓滿,他就走了。   我們非常感恩,最後的表法是什麼?是跟我們有關係。第一個證明,夏蓮居老居士會 集本,我們現在用的經本是真的,不是假的;第二個證明,黃念祖的集解,註解,這個註 解是正確的,沒有錯誤;第三個證明是我們這些人依照這個本子、依照這個註解來修行的 沒有錯,讓我們放心。因為這些年來,對這個本子、註解批評的人太多,讓很多人聽到之 後都退心,都改學別的法門去了。老和尚來為我們表法,讓我們的心定下來,難得!對我 們現前的人有大恩大德。我們今天還有經做依靠,他就一句佛號,這是我們的善根福德因 緣不如他,他能信。我們要從經教裡頭找到許許多多根據才會相信,他不要,師父一講他 就相信,這個我做不到。   我在最初的時候,懺雲法師把淨土介紹給我,我沒有接受,那時好像我三十、三十一 歲的時候,沒接受。以後李老師又很多次的介紹,至少有五、六次,我也沒接受。我跟他 學《華嚴》、學《楞嚴》、學《金剛經》,這是在李老師會下主修的課程。《華嚴》的分 量大,《楞嚴經》我記得好像講過七遍,《金剛經》講的遍數比較多,《法華經》講過一 次大意。《華嚴經》講過兩次,兩次都沒講完。最後講的,講得很詳細,細說《華嚴》, 這個經給我們,其味無窮。我講到「初住品」就停下來了,全經大概五分之一用了四千多 個小時,所以我那時一估計,這個經講完需要兩萬個小時。哪個學校課程有兩萬小時的? 大乘經真是了不起。我到八十五歲,把《華嚴》停下來,專講《無量壽經》,就專講這個 本子,也就是專講黃念祖老居士集註。集註內容非常豐富,他引用的八十三種經論、一百 一十種祖師大德的註疏,等於我們學了這一部,好像學了一部小藏經。   所以無量善果是無上正等正覺,「是說最深」,這個意思講得深。「蓋以得無上正等 正覺為明也」,這個明只有一個人證得,妙覺。等覺沒有證得,等覺有五十一個菩薩,第 五十二才證得,究竟圓滿的法身如來,這才稱明。「今釋本經」,來解釋我們這部經,以《涅槃》之說為妥」,《涅槃經》就是此地講的,這個地方講的,這是最妥當的。   「又行足者,《涅槃經十八》曰:行名腳足」,就是我們兩隻腳。「腳足者,名為戒 慧」,這是戒定慧三學。「乘戒慧足,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名為明行足也」,這 就是說這個足就是戒定慧。我們修戒定慧,證得無上菩提,這叫明行足。這個說法說得深 ,確確實實只是妙覺才能證得,符合本經的教義、宗旨。   「《淨影疏》同之」,《淨影疏》裡面也是用《涅槃經》上這個解釋。「疏曰:龍樹 說,戒定慧等,名之為行」,行是修行,修行的標準就是戒定慧。戒有止作兩種,止是禁 止,譬如說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這是止,不准做的;另外還有什麼?還有 行的,就是你一定要做的。菩薩戒多半都是作持,譬如聽經,這個地方有法師講經,講經 的講堂四十里之內的,在古時候你能夠走得到,走到這邊來聽經,聽完了回去。如果你不 來聽經就犯戒了,為什麼?菩薩擁護道場。哪怕是個初學的小法師來講經,你這個老居士 、老人都要來聽經。為什麼?做影響眾,讓聽經的這些人看到,這些人都坐在這,大概講 得不錯,讓他們生起信心、生起恭敬心,做影響眾。現在交通方便,換句話說,開車應該 在一小時之內,應該要來聽經,超過一小時的可以不來。這是一類。戒律有這麼兩大類。 這是講行法。「此二(明與行)」,空慧,明與行,空慧,「圓具」,圓是圓滿,具是具 足,圓滿具足,這叫足。所以這個足是比喻,比喻明跟行,智慧跟德行圓滿具足,這是足 這個字的意思。   「又《會疏》稍異」,這都是日本淨宗古大德,他們《無量壽經》註解上所說的,行足者,謂身口意業,真正清潔。於自願力一切之行,善修滿足,故號明行足」。這個意 思也好,身口意,戒定慧,真正清淨。跟自己的願,自己的願,四弘誓願,「眾生無邊誓 願度,煩惱無盡誓願斷,法門無量誓願學,佛道無上誓願成」,跟這個願力,行願具足, 行中有願,願中有行,這樣善修滿足,稱為明行足。   「五、善逝。什麼叫善逝?「善者好也。逝者去也」,所以善逝「又名好去」。《 大論》是《智度論》,《智度論》裡面講,「好去者,於種種諸深三摩提(即正定),無 量諸大智慧中去」。修的這個智慧,修的這個大定,完全向著智慧。種種諸深三摩提,這 是正定。種種,所說的八萬四千法門、無量法門,無論是哪一種法門,都修到正定。怎麼 樣得定?就是放下。所以修行重在放下,放下起心動念、放下分別、放下執著,讓自己的 清淨心現前,戒成就了;平等心現前,定成就了。戒跟定成就之後,就會引發智慧現前, 自性的般若智慧自然現前,智慧現前,一切法的真相完全通達明瞭。   所以這是佛陀,也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教人明心見性的方法。這種方法傳到中國來之 後,我們中國的儒接受了,道也接受了,這就是教學的理念跟方法。所以中國儒家老師教 學,要學生有沒有慧根,講求什麼?悟性,這個重要。悟性很高,思惟敏捷,這種人將來 會有大成就。那就要在根上下功夫,養成習慣,古人所謂的「少成若天性,習慣成自然」 ,把他的習性用最好的方法培養,像本性那麼樣的善良。道家亦如是,儒家對於名利沒有 捨得乾淨,它畢竟還是世間法,道是出世間法,道可以說是完全捨棄了,比儒家的捨得還 要多,所以那個地位比儒還高。   佛是講得圓滿,它是世法跟佛法完全圓融在一起,真的作用廣大。每一樁事情都能做 ,他做的不是為自己,利益眾生,斷惡修善,斷一切惡,修一切善,為眾生不為自己。為自己就是出世間,出世法,做種種事情幫助人離苦得樂,這是世間法,世出世間圓融了 ,世間不妨礙出世間,出世間也不妨礙世間,圓融了,妙極了,真得大自在。從它的迴向 就具體可以看到,迴向裡頭沒有為自己,迴向眾生、迴向菩提、迴向自性,多妙!   無量諸大智慧中去。「如偈說」,下面偈子說,「佛一切智為大車」,比喻好像大車 ,「八正道行入涅槃」。這個車在哪裡?在八正道。八正道通入般涅槃的,般涅槃就是無 上正等正覺,它這個車是向著無上正等正覺,所以這好去,去的好地方,這個地方太好了 。又《合贊》曰:「善者,最初發心。逝者,大般涅槃。如來不捨最初發心,得大涅槃, 是故如來名為善逝。」這是如來給我們做榜樣,初發心就成佛道,發心就成佛了。這《合 贊》講了,如來不捨初發心,他成佛了,是故如來名為善逝。「是均以入涅槃為善逝」, 這就是回歸自性。佛教教學最後的目的是回歸自性,現在量子力學家講的零點能量點,如 何能夠回歸到零點能量點,那就圓滿了,佛法是真正達到這樣的境界。   「又《會疏》曰:善逝即妙往之義也。謂以無量智慧,能斷諸惑,妙出世間,能趣佛 果故。是以趣佛果為善逝。與上說亦無實異。至於佛無來去,云何名好去?」這個問題問 得好。「《淨影疏》曰:佛德圓滿,更何處去,而言好去,雖無去處,非不能去。如劫盡 火,雖非所燒,非不能燒,故得云去。」這個意思也說得非常好,佛確實在那個境界裡面 ,所有的相對的都不存在,哪有來去?可見得這個說法是方便法,是讓我們這些人,還沒 有學成佛道的,在中途走路的,提醒我們。佛確實來無所從來,去無所從去,《楞嚴》說 得好,「當處出生,隨處滅盡」,這就是好去的真正的意思。有沒有執著?沒有,心裡面 痕跡都沒有。佛說這個現象叫法爾如是,比自然還要自然,一切法本來如是。好,今天時 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 南無阿彌陀佛。 -- 脾氣嘴巴不好,心地再好,也不能算是好人。 — 證嚴法師《靜思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67.219.19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422688398.A.D12.html
AaronEckhar: 阿彌陀佛 01/31 23:07
dakudai: 阿彌陀佛! 02/01 1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