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續:分釋十號:一、「如來」。)   「又天臺《壽量品疏》」,天台是智者大師,對大師的尊稱不稱名,也不稱字,也不 稱他的號,稱他居住的地方,他住在天台山。「壽量品」是《法華經》裡面的一品,他有 《法華經文句》,就是《法華經》的註解,智者大師所作的,現在留在《大藏經》裡面。 《壽量品疏》裡頭有說,「如者,法如如境,非因非果,有佛無佛性相常然。遍一切處而 無有異為如」。這解釋得很清楚,什麼叫如?法如如境,如如就是這個樣子,這個樣子是 從自性裡頭流出來的,它沒有因果,它沒有生滅。這個要怎麼講?我們才能有一個概念。 一定要懂得彌勒菩薩所說的,「一彈指三十二億百千念」。這一彈指,也就是三十二億百 千我們乘出來,三百二十兆。一彈指有三百二十兆個念頭,每一個念頭都現相,現全宇宙 ,整個宇宙,不是現局部的。像我們看電影幻燈片一樣,每一張幻燈片都是跟整個屏幕相 應的,不會是一半,不會是一部分。每一個念頭都是一個完整的宇宙,但是每一個念頭的 裡面,那個宇宙並不完全相同。我們看到很小的範圍,好像是一樣的,今天跟昨天沒有什 麼改變,你看整個地球就不一樣,你再看銀河系更不一樣,再看大千世界那差別太大了。 所以我說叫大異小同,不是大同小異,大異小同,這真的,一點都不假,我們才能看得懂 這個意思。法如如境,這個境界就是這樣的,沒有因果,它是念頭變現出來的。而且時間 太短了,一秒鐘裡頭,它一秒鐘二千一百兆次的生滅,我們根本就無法想像。因為我們才 動一個念頭就三百二十兆個波動,一秒鐘是二千一百兆次,你看多快速。每一個波動現象 是一個宇宙,完整的,每一個念頭都不相同,構成現前這個畫面。我們生活在其中,完全 不知道,不是佛用這個善巧方便給我們說明,我們不能相信。沒有今天科學家給我們做證 明,我們的信心不踏實,還有懷疑,不是我們境界。   我今天看到科學報告,納米相機可以能捕捉千萬分之一秒,那麼短的現象能捕捉到。 所以我相信,十年之後,不要到二十年,宇宙奧祕第二個會被科學家揭穿,那就是念頭是 什麼。物質是什麼明白了,跟佛經上說的一點沒錯。現在第二個,念頭是什麼?物質是念 頭變現的,念頭是什麼?科學家再有十年的努力,應該可以搞清楚。佛在經上告訴我們, 我們凡夫用第六意識,第六意識的極限,對外可以了解整個宇宙,對內可以能夠緣到阿賴 耶,阿賴耶三細相,業相、轉相、境界相,緣不到自性。也就是說,他不能明心見性,他 要明心見性,他就是佛菩薩,他只是一個科學家,了解事實真相,不得其用。學佛的人不 用科學儀器,用禪定功夫,用放下的功夫。徹底放下,人在禪定當中,能證得自性本具的 般若、智慧、德相,像《華嚴經》所說的。佛法是教我們親身證得,得受用,受用就是法 身、般若、解脫。解脫是大自在,沒有障礙,在遍法界虛空界隨時隨處都可以現身。現身 還是沒有起心動念,對方起心動念,順著對方的念頭現身說法,不隨順自己,隨順自己沒 有念頭,真妙,妙到極處!所以應化身,像釋迦牟尼這是個好的樣子,他沒有因果,他不 造業。我們有因有果,有因有果就造業。沒有因果,不造業。   下面說,「有佛無佛性相常然」,有佛是現,無佛是隱,隱現一如,性相不二,常然 ,它就是這個樣子的。「遍一切處而無有異為如,不動而至為來」,他來現身,當處出生 ,隨處滅盡,這叫來。這是智者大師在《法華經》給我們解釋如來,說得好!「指此為法 身如來也」「蓋佛有法、報、化三身,故如來之釋亦有法、報、應(即化)之異」,應就 是化身。「具如《會疏》所釋」,《會疏》是日本淨宗大師《無量壽經》的註解,他說, 「一、無來去者為法身」。法身沒有來去,當處出生,隨處滅盡,這是法身。「二、正覺 於第一義諦、真如實相如是而來,是為報身」。他從哪裡來的?他從實報土來的。「三、 乘真如實相之道而成正覺,如是而來,是為應身」。釋迦牟尼佛在我們地球上所示現的, 應身如來。「諸釋皆可依《會疏》之說,而知其意。」上面這些解釋統統可以依照《會疏 》,《會疏》說的這三種,我們了解這個名相的概念,它是自性流露出來的。   自性隨緣不動,緣有勝有劣,最殊勝的是實報土法身菩薩。這個一定像阿彌陀如來, 在極樂世界所現的身是從常寂光裡面流露出來的。常寂光就是真如,常寂光就是實相,常 寂光是一切法的理體,這裡頭有圓滿的智慧、圓滿的德能、圓滿的相好,一切眾生個個相 同,沒有例外的,所以生佛平等。我們明白這個道理,稍稍有這個概念,對極樂世界阿彌 陀佛四十八願,大智大德大能會生起信心,不再懷疑了。如果有懷疑怎麼辦?疑一定要斷 掉,為什麼?它會障礙我們往生。斷疑生信的方法無過於經教。經教有人講,好;沒有人 講,念,讀書千遍,其義自見,意思自己見到,障礙就沒有了。這第一個號意思。   接著看第二,「應供」。《大論》是《大智度論》,《大智度論》裡面說,「佛諸結 使除盡」,用我們現在科學的話來講,回歸零點能量點,零點能量點就是真如自性。結使 是煩惱的代名詞,總的來說,不外乎前面我們所說的,起心動念叫無明煩惱,分別叫塵沙 煩惱,執著叫見思煩惱,煩惱無量無邊,歸納起來不外乎這三大類。真正修行人,就是在 現前境界相當中,把煩惱放下。眼見色不起心不動念,這是法身菩薩的境界,你要到極樂 世界去,決定生實報土。如果不能,他還會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這是菩薩,生方便 有餘土。如果妄想分別執著全有,這是六道凡夫,生凡聖同居土。不過我們一定要知道, 不能小看極樂世界的凡聖同居土。為什麼?雖然是下下品往生,到極樂世界得阿彌陀佛本 願(就是四十八願)威神加持,皆作阿惟越致菩薩。這句話可不得了!你的地位雖然不高 ,你的智慧神通道力跟法身菩薩沒有兩樣。不是你證得的,阿彌陀佛加持你的,加持管用 ,不是不管用。所以你就有能力到十方一切諸佛剎土,跟你有緣的眾生,你跟法身菩薩一 樣,可以現身說法去度他們,有這個能力。有能力到十方世界去拜佛,佛一定會接受你, 你是阿彌陀佛的學生,諸佛看到都另眼相看,特別歡喜。你供佛修福,聞法是修慧,福慧 雙修。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剎土,想去就去,想回來就回來,得大自在。這是我們夢寐 以求而求不到的,到極樂世界心想事成,所以不能不去。佛所有煩惱都斷盡了,「得一切 智慧」,圓滿的智慧,無所不知,無所不能,這不是讚歎的話,這是事實真相,「故應受 一切天地眾生供養。以是故佛名應供。」應供就是應該接受供養,為什麼?為眾生種福。 眾生沒福,到哪裡去修福?供養三寶是大福報,這一點不能不知道。所以往生到極樂世界 ,每天修的福慧在我們這個世間無量劫也辦不到,在極樂世界天天辦到。我們對於這個事 實真相搞清楚、搞明白了,不再迷惑,真正會發心,早一天往生,早一天成就。往生就是 成就,憑什麼成就?就憑這一點,福慧雙修。在這個世界哪一天才能圓滿?在極樂世界天 天圓滿。   「又《淨影疏》曰」,這是我們中國法師,隋朝時代淨影寺的慧遠法師,他為《無量 壽經》有註解,叫《無量壽經義疏》。他說,「證滅相應,故名為應」。滅是滅煩惱,證 是證得自性本有般若智慧現前,應有這個意思,這叫應。「又證滅故,合應供養,故云應 供。」因為他有證、他有滅,證就是自性裡面的智慧德能相好自在現前;滅,滅三種煩惱 ,起心動念、分別執著統統滅掉,這個時候應該接受供養。供養如來得無量無邊的福報, 不能不知道,所以叫應供。「又《會疏》曰:萬行圓成,福慧具足」,跟上面意思差不多 ,上面講證滅相應,此地說萬行圓成,圓滿成就,福慧具足,具足也是圓滿的意思,「應 受天上人間供養,饒益有情,故號應供。」在中國,大的寺廟每年有舉行供僧,千僧齋, 供養一千個出家人,請他們來應供,就是中午請他們吃飯。這一千個人裡頭很有可能,如 果家裡修供養的人真誠,如理如法,會有佛菩薩、阿羅漢來應供。供齋的人應該把每一個 來應供的出家人都看作真佛、真菩薩,這個功德無比殊勝。   下面第三個德號,「等正覺,梵語三藐三菩提」,這完全是音譯的,具足的說,「阿 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阿翻成中國的意思是無,「耨多羅為上」,這就是阿耨多羅是無上 ,三翻成正,藐翻成等,菩提翻成覺,等正覺就是無上正等正覺。所以等正覺就是無上正 等正覺。「菩薩因行圓滿而成等正覺」,菩薩在因地,佛是成果了,所以佛在果地,菩薩 因行修圓滿,他就成佛,成等正覺是成佛。「舊譯」,新舊是在唐朝,玄奘大師以前的都 稱為舊譯,玄奘大師建立譯場,稱為新譯,這個新舊是這麼分法的。「舊譯為無上正遍知 ,正是正確,沒有錯誤,遍知就是什麼都知道,遍法界虛空界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就 這個意思。   「《維摩經肇註》」,肇是僧肇大師,鳩摩羅什大師的弟子,他說,「阿耨多羅,秦 言無上」。那個時候中國也是在分裂的時候,這個秦就是姚秦,鳩摩羅什大師在中國翻經 的那個時代。「三藐三菩提,秦言正遍知」。這是舊譯,翻作無上正遍知,玄奘大師所翻 的是無上正等正覺。梵文是相同的,兩位大德翻的不一樣,但是意思上都通。僧肇大師說 ,三藐三菩提,秦言正遍知。「道莫之大,無上也」。這個道是佛所證得的道,就是真如 自性,真如自性大而無外,小而無內,無上。「其道真正」,其道真又正,「無法不知, 正遍知也」。這就是自性本具的般若現前,確確實實無所不知,無所不能,決定不是學來 的。這一點我們要細心去體會,對於古人教學的概念、教學的方法,我們才會歡喜接受。 譬如現在學校科目很多,廣學多聞;佛法不是的,佛法教你一門,一生就搞一門,不能搞 兩門,跟現在完全相違背,我們走哪個路子?走現在的路子是佛學,不是學佛,把佛的經 典都變成一種玄學、變成知識,甚至於講它是神學,是文化裡頭很有限的一部分。   我們搞了這麼多年,漸漸的明白、接受了,佩服得五體投地。佛法的修學,目的是教 你明心見性,明心見性就是成佛。所以佛陀這個名詞要用現在的話說,在佛陀教育裡面, 它是最高的學位,再沒有比這個更高的了,像現在博士學位。每一個人都應該拿到,為什 麼?因為你本來是佛,你迷失了自性。佛法是平等法,一切法都是自性變的,所以一切法 跟自己是一體。為什麼不能成佛?你不承認,你不相信自己是佛,不相信自己有無量智慧 ,不相信自己有無量德能,不相信自己有無量相好,你都不相信。你要相信了,極樂世界 是你的老家,往生極樂世界是回老家。我老家樣樣現成的,一樣都不缺乏,回到老家之後 ,你才真正有能力、有智慧、有道行,去幫助十方諸佛剎土裡面苦難眾生。你知道那些苦 難眾生跟自己一樣,自己現在破迷開悟了,那些眾生還在迷,還不知道開悟。他跟我們有 緣,我們有責任應該要去幫助他,而且是無條件的去幫助他,就像諸佛菩薩幫助我們,無 條件的。我們幫助別人也是無條件,真誠的愛心,無量的智慧德能相好,接引眾生,真是 無法不知。   末後一句,「又《淨影疏》曰:正者,理也。於理窮照」,括弧裡頭說(即徹照於理 體),理體就是自性,完全明白了,一絲毫迷惑都沒有,「故云遍知」。你看你一見性, 你要知道這個好處,我用一門見性,見性之後全明白了,不必要學的,完全通達。為什麼 ?這是你的本能,你完全回歸自性,完全恢復本能。你要不相信的話,你好好回頭想一想 ,釋迦牟尼佛是我們一個好榜樣,他一生所說的這些經典,我們在《大藏經》裡看到了, 他從哪裡學來的,誰教他的?沒有。雖然早年頭,十九歲離開家到外面參學,印度所有宗 教、所有學派,他都去學習過,而且學習非常認真。學了十二年覺得怎麼樣?覺得沒用處 ,不能解決問題,所以放下了。這個示現用佛學的術語來說,十九歲離開家庭,放下煩惱 ,七情五欲;三十歲不再參學、不再學習,統統放下,放下所知障。二障放下,他在菩 提樹下入定,豁然大悟,就能給我們講十二部經。十二部經自己通的,沒人教他,他能講 。那些外道都聽不懂,他以前參學的那些宗教、那些學派,對他所說的都不能完全通達。 那些人也學,把它當作一種知識來學習,為什麼?不開悟。為什麼不開悟?方法不對,一 定要一門深入才會開悟。同時涉獵很多門,你學雜了、學偏了,所以你只能學到知識,你 智慧沒有開。智慧是什麼樣子?智慧是不用的時候心地清淨,一塵不染,起作用的時候, 別人來問,你沒有不能回答的,而且都回答得非常巧妙,啟發人的智慧,這不一樣。我們 對這些地方要特別留意,培養我們自己的信心,對佛的信心,釋迦牟尼佛決定不會騙人句句話都是實話。實話就是從真實心中流露出來的言語,沒有通過思想,他不用阿賴耶、 不用末那、不用意識,轉八識成四智,他用的是什麼?大圓鏡智,平等性智,妙觀察智。 大圓鏡智就是大覺,平等性智就是轉末那識成就的,妙觀察智就是清淨心,轉第六意識成 就的。轉阿賴耶,用經題上的話來說就是覺;轉末那,平等;轉第六意識,清淨。自性本 自具足,不從外來。   我們要把佛教再興旺起來,要從這裡興,沒有幾個真正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佛法興 不起來。達摩傳到中國來的禪,一定要到第六祖惠能大師,不認識字,大徹大悟,明心見 性,從這個地方發揚光大。往上五代都是單傳,都是傳一個。在今天,學習有一定的困難 ,大家不相信佛所說的,把佛(釋迦牟尼)也看成一個普通的人,智慧比人稍微高一點, 而不能承認他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就難了。難到極處,佛法在這個世間滅掉了。這 是末法時期,末法一萬年已經過了一千年,這是第二個一千年,四十一年。我們必須從這 個老方法真幹,用自己來做實驗,我就一門深入。我們這個一門,實際上還是兩門,但是 兩門是一門,那就是一部《無量壽經》、一句佛號。以一句佛號為主,不以經為主,經幫 助,助修,佛號主修。   我們發心幫助這個苦難的世界,我們用什麼幫助?學習《群書治要》。學習來做什麼 ?把它講清楚、講明白、講透徹,奉獻給這個時代的地球上的居民,男女老少、各行各業 。我們奉獻給他們,幫助大家建立共識,目的是希望化解世界的衝突,促進社會安定和諧 ,帶給眾生幸福美滿的生活。自己一心一意求生淨土,沒有第二個願求。為什麼?往生到 淨土才是究竟圓滿,我們要發這樣的心,要立這樣的志。《群書治要》是分我們一點心, 不怕,我們用一句佛號把它彌補過來,放下書本的時候,阿彌陀佛就現前,不礙事。早晚 要拜佛、要念佛、要經行。經行我講散步,現在人講運動,畢竟這是個身體,身體需要運 動,需要活動,活就要動,不動就不能活了。拜佛是動,繞佛是動,我們有這兩樣就夠了 ,這兩種運動就夠了,時間愈長愈好。那我們這一生沒有白來,世間名聞利養、財色名食 睡徹底放下。我們的依靠是誰?阿彌陀佛、諸佛如來。我們起心動念、言行舉止,佛菩薩 知道,常寂光照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我們真幹,佛真加持,這一定的道理。海賢老和 尚給我們做出最好的榜樣,不能不知道。   下面第四,「明行足」。明有很多種的解釋,此地略舉幾種。第一個,「《大論》曰 :宿命、天眼、漏盡,名為三明。」宿命是知道自己過去生中,無量劫來生生世世,在輪 迴,在六道,在十法界,在行菩薩道,全都清楚。這是什麼?證得究竟果位的人他知道。 第二天眼,他沒有空間的障礙,也沒有時間的障礙,能看到過去無量劫,也能看到未來無 量劫。漏盡,漏是煩惱的代名詞,漏盡就是我們常說的,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全放下,沒 有了。不但沒有,連習氣也沒有,叫真漏盡。都是妙覺如來所證得的,這個叫三明,三明 六通。《會疏》與《淨影疏》說法相同,「均謂明即三明。」這個明就是前面所說的三明 。   第二段,「但《淨影》又謂:明是證行,證法顯了,故名為明。」這個意思是說,明 是你現前所證得的,行是行為。你在一切法裡頭,這個法就是惠能大師講的「何期自性, 能生萬法」,自性所生的萬法,你沒有一樣不明瞭,沒有一樣有障礙。你對這些法,體相 作用,因緣果,理上事上,沒有一樣不通達,沒有一樣不明瞭,這叫明。這個明的意思跟 前面說的是一樣,它說得更清楚,說得更深入。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 南無阿彌陀佛。 -- 印光大師開示:無論在家出家,必須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勞 ,成人之美。靜坐常思己過,閑談不論人非。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 ,一句佛號,不令間斷。或小聲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別念。若或妄念一起,當下 就要教他消滅。常生慚愧之心及懺悔心,縱有修持,總覺我工夫很淺,不自矜夸。只管自 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果能 依我所說修行。決定可生西方極樂世界。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67.219.12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422531291.A.6B0.html
dakudai: 阿彌陀佛! 01/29 21:40
AaronEckhar: 南無阿彌陀佛 01/29 23:28
a876352000: 阿彌陀佛 01/30 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