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126集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 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 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三百五十八頁,我們從第六行第二句看起,從《法華》:   「《法華》中龍女成佛,八歲之龍女,能立即成佛,確極特殊,但特而非奇。因眾生 本來是佛,人人有分,個個現成,故龍女成佛並不名奇。」前面我們學到這個地方,接著 往下面看。「唯此經中之淨宗一法,既是最奇,又是最特。下依經中《寶蓮佛光品》從依 正、因果、主伴、一多等說明之。依常情而論,池中蓮花,應是依報。」每一個往生到極 樂世界都是蓮花化生,蓮花從哪裡來的?因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願力變現出來的,這是因 ;緣是十方世界眾生信願持名,真信切願,七寶池中就會生一朵蓮花。你看有因有緣。將 來往生,佛就用這朵蓮花來接引你,這個蓮花有你的名字,絕對錯不了的。我們念佛,真 正相信,真正發願求生淨土,七寶池裡頭的蓮花已經生出來。我們念佛功夫很勤,念得很 踏實,這朵蓮花愈來愈大,光色愈來愈美;如果我們念佛懈怠,或者改變,不念佛了,改 用別的法門,這蓮花就枯了,枯了以後就不見了、就消失了。我們就明瞭,寶池裡頭的蓮 花應該很多,無量無數,裡面大小、枯榮不定。念佛的人多,蓮花多,往生的人少,那就 是說明寶池的蓮花很多都會枯謝掉,沒有了。到什麼時候緣成熟了,來生後世又遇到這個 法門,他有善根、他有福德,如果遇到緣,寶池裡頭蓮花又生起來。這非常奇怪,也非常 特殊。所以它應該是依報,往生的人是正報,這是依照常規來說的。   「若說是依,但一一花出三十六百千億光,一一光中出三十六百千億佛;可見佛從花 現,故云花外無佛,故不能說是依」,花中現佛。「若說是正報,經中說花有百千億葉, 明明說是花葉,而非佛身,故不能說是正」。不能說它是依報,也不能說它是正報。「若 說是因,但此乃如來果德之成就,故不是因」,是阿彌陀佛四十八願的成就。剛才說過了 ,蓮花是從四十八願來的,果德裡頭現出來的,它不是因。你要說它是果,「然此花是十 方世界所生之物」,十方世界的人,念佛的人,沒有人發願求生淨土,老實念佛,這個池 裡頭不生花,沒有這個花,「不待行人果覺功圓,則不是果」。說它是因、說它是果都不 能把這個事實講圓滿,又像因、又像果,又像依、又像正。   「若說是主,則能含十方三世無量慧,含攝一切,其伴甚多」。這是從主伴上講的。 如果說它是伴,「則心外無法,唯是如來正覺。極樂之依正主伴一切一切,唯是阿彌陀如 來自心所現」。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展現出西方極樂世界,而極樂世界又跟十方諸佛剎土有 密切的關係,分不開。關係為什麼這麼特殊?有原因,原因是什麼?遍法界虛空界就是彌 陀如來的法身,就是十方世界一切眾生的自性。就跟我們平常講的五蘊一樣,五蘊是色還 是心?你要說它是心,它有物質現象;你要說它是色,它原本就有受想行識。受想行識是 心,色法是物質,心跟物融合成一體,不能分。明白這個道理,極樂世界的依正莊嚴就有 一個概念了。   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願力現出來的,阿彌陀佛現出西方極樂世界目的何在?是接引十 方一切諸佛剎土裡面的十法界眾生,主要是要度這些眾生的,幫助這些眾生一生圓滿成佛 ,這個東西真正不可思議。所以,極樂世界你說什麼都不是,也什麼都是,不能說它是依 ,不能說它是正,也可以說它是依、是正。明白了,說是、說不是都對;不明白的時候, 說是、說不是全錯。所以它具足奇妙、特殊,奇特達到極處。彌陀自心就是眾生的自心, 它是一不是二,這個自心就是自性、就是真如、就是本性,生佛是一體。所以,彌陀運同 體大悲、無緣大慈來加被眾生。這段意思深,念老特別做個簡單的解釋。   下面說,極樂之依正主伴一切一切,唯是阿彌陀如來自心所現。「欲說是一法,但一 花中有無量光,其中出生無量法」,這一即是多;「若說是無量,則只是一句名號」,多 即是一,一多不二。「三種莊嚴,入一法句」。這個三種莊嚴是《往生論》上說的,依報 莊嚴說了十七種,正報莊嚴,正報分主、伴,主是佛,阿彌陀佛,八種莊嚴;伴是每一個 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人,就是菩薩。生到極樂世界,無論是實報土、方便土、同居土,只 要你到了極樂世界,見到阿彌陀佛,花開見佛,皆作阿惟越致菩薩,這句話真正不可思議 !對實報土的人來說沒話說,阿惟越致就是法身菩薩,生實報土。方便土也是阿惟越致, 這就奇妙了。方便土是聲聞、緣覺、三乘菩薩,沒見性,雖然證得位不退、行不退,但是 他念還退,這就奇特了。尤其奇特的是同居土,同居土是凡夫往生的,沒證果,連小乘初 果都沒有證得,也作阿惟越致菩薩。換句話說,極樂世界雖然有四土三輩九品之名,有這 個名,實際上?實際上沒有,實際上是平等的阿惟越致菩薩,皆作阿惟越致菩薩,統統都 是的,那就是統統都是法身菩薩。這個也是奇特之一,奇中之奇,特中之特。   三種莊嚴,入一法句,這一法句就是這一句名號,一句名號統攝一切法。「所以說此 ,這個此是說這個法門,「乃奇中之奇,特中之特,不可稱、不可說、不可思議之法。 亦不可安名,只是勉強名之為奇特法」。這個奇特法就是這一部《大乘無量壽經》。「今 日世尊欲宣彌陀弘願一乘、最奇特之法」,所以佛要「住於彌陀之所住,佛佛相念。故曰 住奇特法」。彌陀、我心本是一體,說法如是,聞法亦如是。   我們再看下面這段,這一段給我們說明的是一體,住佛所住,下面這段是講導師之行 。『住諸佛所住導師之行,最勝之道』。「導師」是引導眾生成佛之行,這才稱為導師。 狹義專門對佛稱的,菩薩稱師,不稱導師,導師是對佛的稱呼。「最勝之道」就是信願持 ,本經說的八個字,「發菩提心,一向專念」八個字。蕅益大師在《要解》裡,把八個 字省略成四個字,更簡單。「信願」就是發菩提心,真正相信有西方極樂世界,真正相信 極樂世界有阿彌陀佛,一點懷疑都沒有。我們自己要發真心真誠的大願,願生西方極樂世 界,不做第二種想法,我這一生就這一個目標、一個方向,沒有第二個方向,這叫無上菩 提心。「持名」,執持名號。像海賢老和尚一樣,師父教他這一句佛號,這傳授給他的法 ,他一生九十二年未曾丟失,念了九十二年。他給我們做證明,這光碟諸位要細心看,要 用恭敬心、真誠心,你去看他。   他給我們證明西方極樂世界真有,阿彌陀佛真有,他見佛很多次,常常見佛。光碟上 他老人家說,好幾次要求阿彌陀佛帶他到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沒答應,說他修得不錯,留 在這個世間表法,給念佛人做個好樣子。這就說明他見阿彌陀佛不是一次。往生之前,他 老人家又說,這幾天阿彌陀佛來告訴我,叫我趕快往生。這給我們作證,老和尚決定沒有 妄語,句句話都是真話。為什麼人家跟阿彌陀佛那麼熟悉?感應,清淨平等覺的感應。我 們的心,念到清淨平等覺,就會跟老和尚一樣,跟阿彌陀佛起感應,我們念佛,佛就現前 ;我們求生,佛就帶我們去。不帶我們去,那就是海賢老和尚的樣子,你有能力表法,要 做一個好榜樣給大家看。   我們在傳記上曾經看到,我們淨宗初祖慧遠大師,這是東晉時代在廬山建東林念佛堂 ,就是現在的東林寺。他老人家四次見佛,見到極樂世界,從來沒有跟人說過。最後一次 ,就是第四次,他才跟大家宣布,極樂世界又現前,阿彌陀佛來接引我,過去曾經見過三 次。別人問他,極樂世界像什麼樣子?跟經中所說的一模一樣。遠公大師在世,他講的經 就是《無量壽經》,《彌陀經》、《觀無量壽經》都還沒有翻譯出來。他那個時候東林念 佛堂就依一部經,《無量壽經》,這最早到中國來。歷代一共十二次翻譯,所以它有十二 個不同的版本。非常可惜有七種失傳,現在《大藏經》裡面只有五種。   這五種仔細去校對,裡面出入很大,說明這部經是世尊當年在世多次宣說,不是說一 遍。一遍,那梵文的底本只是一種,無論怎麼翻譯,不會有很大的差錯。最明顯的,願力 ,四十八願,這決定不會有錯誤的。這五種本子裡頭有三種不同,有兩種四十八願,有兩 種二十四願,有一種三十六願。這麼大的差別,這就說明不是一次說的,多次宣講。阿難 結集的本子,這梵文原本也都傳中國來了。多次宣講說明這部經重要,釋迦牟尼佛講經沒 有講過第二遍的,唯獨這部經,叫你明顯看出來它不是一個底本,它是不同的底本。就說 明世尊在世不同的說法,多次宣說,才會有這種現象發生,也顯示出這個法門的特殊、奇 特。   這個法門,遇到有緣的,緣就是信願,死心塌地,絕無改變,阿彌陀佛來,教我再有 一個方法,我也拒絕,我就依照這個法就行了,我相信這個法字字句句是佛說的,決定成 。《觀無量壽經.上品上生章》要認真學習,我記得這一章,單獨這一章我講過。你真 明白之後,死心塌地,一門深入,很快就成就。我們在《淨土聖賢錄》、在《往生傳》裡 面看到,三年往生的人太多太多了。絕對不是他的壽命只有三年,他三年念佛功夫成就了 ,見到阿彌陀佛,會要求阿彌陀佛,我的壽命不要了,我現在跟你走。佛很慈悲,佛就帶 你走。三年,到極樂世界去作阿惟越致菩薩,還得了!還有哪個法門能超過這個法門,找 不到。你很幸運,遇到一切諸佛共同讚歎的奇特大法。只有善根福德因緣不足的人,雖然 遇到了,他懷疑,他不相信,當面錯過,真可惜。   這個地方念老引用《淨影疏》,淨影法師隋朝時候人,他也叫慧遠,跟我們初祖法號 完全相同,所以在歷史上稱為小慧遠。他有《無量壽經》的註解,就叫《淨影疏》,《無 量壽經義疏》。這裡面說,「住佛住者,涅槃常果,諸佛同住」。住就是心安住的所在, 心住無所住就是住佛住。為什麼?佛心清淨,佛心平等,佛見色、聞聲不起心、不動念, 起心動念尚且沒有,哪來的分別執著,這叫住佛住。我們也常常提到,要認識,眼見色、 耳聞聲、鼻嗅香、舌嘗味,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就是住佛住。有起心動念, 沒有分別執著,這是菩薩住;有起心動念、有分別,沒有執著,這是小乘住,阿羅漢、辟 支佛;六根在六塵境界裡面,有起心動念、有分別有執著,那就是六道眾生。六道眾生住 哪裡?住六道輪迴。   記住,起心動念分別執著全有,你住六道輪迴。你要是能夠把執著放下,我再也不執 著,我知道它是假的,不是真的,就是再也不把這個東西放在心上了,你就能證阿羅漢果 。不但不執著,分別也沒有這個必要,假的,分別它幹什麼,那你就升級了,你升菩薩。 真正覺悟了,雖然這個現象在面前,面對著它,起心動念都沒有,這就是佛住。修行修什 麼?八萬四千法門,法是方法,門是門道,修什麼?就是修這個東西,不起心不動念、不 分別不執著。   章嘉大師教我放下,放下什麼?就放下這個。真正放下了,事實真相就明白了,那叫 看破,看破是真正了解事實真相。事實真相是,體是空寂的,相是假的,體是空,一法不 立,連佛也沒有。自性是本體,所以不能執著,不能起心動念;相是假的,也沒有起心動 念的必要。無論是性、無論是相,都不起心動念,這就是住佛所住。住佛所住,你要有行 為,行為是什麼?眾生有感,自然有應,大叩則大鳴,小叩則小鳴,法爾如是,沒有起心 動念,還是住佛所住。那應幹什麼?應是幫助他解決問題。菩薩有感,則以佛身去度他; 二乘有感,就現菩薩去度他;眾生有感,現隨類身。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那是講三十二 類,每一類無量無邊身,與眾生感應道交不可思議。這都叫奇特。   「今日世雄」,世雄是指釋迦牟尼佛,今天釋迦牟尼佛「住彼所住」,住阿彌陀佛所 ,就是「住大涅槃,能起化用」。化是化身,是變化;用是幫助眾生破迷開悟,幫助眾 生離苦得樂。離開六道輪迴,離開十法界,叫離究竟苦;往生西方極樂世界叫得究竟樂。 十方諸佛跟釋迦牟尼佛一樣,個個面對他有緣眾生都能起變化的大用,教化眾生,佛不做 別的,就是教學。教學的儀式無量無邊,在我們這個世間,三千年前釋迦牟尼佛出現在印 度,以比丘的身分表法,表放下。放下名聞利養、放下七情五欲,過出家人的生活,日中 一食,樹下一宿。他的示現非常活潑,示現的意義,就是放下萬緣,身心清淨,為我們表 清淨平等覺,表這個法。有國王大臣禮請他老人家去講經,在宮殿裡面、在花園裡面,他 也答應,他不拒絕。所以在竹林精舍、在祇樹給孤獨園還講了相當長的時間一段經,幾部 大經,講完之後就離開了,又去過他遊牧生活。不呆板,為我們示現活活潑潑,佛,真的 現在人講通情達理,讓眾生生歡喜心。   男女老少、各行各業,只要你去向他請教,他都教你,包括所有宗教,這在經上能看 出來。他不排斥,他也不勸你,你那個宗教有問題,沒有說過這個話,對每一個宗教都讚 歎。我們要學,為什麼?法門平等,無有高下,不但佛說的八萬四千法門,包括其他宗教 ,所有一切的法門都是平等法。同一個道理,只要你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都能夠得定, 定深了不放棄,到最後都能見性。所以,用其他的宗教修行的方法,向世尊去請教,世尊 都幫助他破迷開悟,明心見性。他明心見性作了佛,有沒有捨棄他的宗教?沒有,他到他 那個宗教去做先知去了,他到那個宗教裡面去領導他們去了。外面看到是不同的宗教,裡 面都是佛菩薩,這是對的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修其他宗教也不例外,他本來是佛,他成 佛有什麼奇怪?不奇怪。龍女八歲成佛,龍是畜生道,八歲小女孩,善根深厚,聽聞說法 她開悟了、她證果了。   本經特別提到的是普賢菩薩,你看第二品「德遵普賢」,普賢菩薩專門講修行,落實 修行。落實裡頭最重要的一樣就是心量拓開,心包太虛,量周沙界。他的行門就是十大綱 領,普賢十願,願願都是用真誠心、廣大心來修,真誠廣大。面對的是遍法界虛空界,法不立,一法不捨,得大自在。禮敬遍法界虛空界一切眾生,眾生是廣義的,眾緣和合而 生起的現象都叫眾生。動物是眾生,植物也是眾緣和合而生的,礦物還是眾緣和合而生的 ,乃至虛空法界。所以眾生這個名詞含義非常非常廣大,普賢菩薩的恭敬心,圓圓滿滿統 統都禮敬到了。   我們今天對佛菩薩恭敬,對人就不恭敬,對好人恭敬,對惡人就不恭敬;普賢不是的 ,平等對待,沒有分別、沒有執著。他的眼裡、他的心裡看一切眾生都是諸佛如來,平等 平等,看一切眾生跟看阿彌陀佛完全一樣,對阿彌陀佛是用什麼恭敬心,對一切眾生用的 恭敬心完全相同,沒有絲毫差別。那叫普賢行禮敬、稱讚、供養完全平等。普賢行不容 易修,為什麼?我們沒有平等心。雖然說恭敬心,恭敬心不到位,達不到佛所要求的標準 ,我們還自以為是,不知道懺悔、不知道改進。所以普賢行對我們有名無實。這也是我們 念佛功夫不得力的因素之一,為什麼功夫不得力。 == 南無阿彌陀佛。 -- 一個人眼裡看到什麼,完全是他心裡煩惱的投射。 南無阿彌陀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67.219.253 ※ 文章網址: http://www.ptt.cc/bbs/Buddhism/M.1420300142.A.909.html
dakudai: 阿彌陀佛! 01/04 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