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140集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 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 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三百八十二頁第六行,從「六、世間解,從這看起:   我們看念老的註解,「又譯知世間」,另外一個翻譯翻作知世間。『世間解』,這兩 種翻譯合起來看,意思就很清楚。下面念老引《甄解》,這是日本的淨宗祖師,他說:世間者,名為五陰。解者名知。諸佛世尊善知五陰,故名世間解。」諸佛如來他們對於五 陰了解得最透徹,五陰是世間的奧祕,科學家認為宇宙的奧祕。五陰是什麼?色受想行識 ,世間一切法離不開五陰,五陰是世間法的元素。它究竟是什麼?科學家用了四百年的時 間,在最近的二十年,把這個色搞清楚了。色是什麼?物質,受想行識是心法,心理,色 法是物理,物理這個問題現在解決了。物從哪裡來的?物從念頭生的,受想行識都是念頭 。這個念頭是心法,心理,心理學專門研究這個東西,現在科學還沒有正確的答案,我們 相信科學再有十年、二十年,非常有可能把這個問題揭開了。這是宇宙的奧祕,一個物理 、一個心理,還有一個自然現象,科學把宇宙歸納為這三大類。   佛法也是講這個三大類,名稱不一樣,佛教稱物質現象為色法,心理現象稱心法,色 法跟心法。阿賴耶三細相還有一個,色法、心法從哪裡來的?業相來的。業是什麼?業, 用今天的科學來說,波動現象。宇宙之間這個波動從哪裡來的?現代哲學與科學都在追蹤 這個現象,佛在大乘經上告訴我們,業相是從一念不覺產生的,叫無明,佛家講無明煩惱 就是指的這個。從無明煩惱生轉相,轉相就是受想行識,從受想行識生出物質現象。   誰把這些事情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佛陀,大乘經上常說八地以上,八地菩薩、 九地、十地、等覺、妙覺這五個位次。八、九、十、等覺這四個位次是菩薩最高的位次, 往上去就成佛了,往上去叫妙覺。諸佛世尊都是證得妙覺,所以他善知五陰,不但知,知 上加個「善」知,他這個知得太巧妙了,出乎我們意料之外的。這個善就是言語道斷、心 行處滅,他徹底了解,也就是了解世出世間一切法的根源,一念不覺。一念不覺就是波動 現象,一定要知道,自性是不動的,本無動搖,六祖能大師見性的時候告訴我們真心不動 。妄心是動的,一念不覺是妄心,妄心變現出世間;如如不動的那是出世間。世間有有情 世間、有無情的世間,在我們佛門裡面稱之,六道是世間,十法界是世間,一真法界實報 莊嚴土是出世間。如來對世出世間都明瞭,所以方東美先生告訴我們,佛法是世間最高的 哲學。今天我們也明白了,不但是最高的哲學,也是最高的科學、究竟圓滿的科學,這叫 世間解。   《淨影疏》,隋朝遠公大師的解釋,「世間解者,是化他智」,這個智慧它起的作用 是教化眾生。「善解世間,名世間解」,跟前面《甄解》裡面說善知五陰,這裡講善解世 間,是一個意思。《會疏》又說:「謂世間出世間因果諸法,無不解了,故名世間解。」 這個意思更明顯了。世間跟出世間究竟真相如何?世間的真相是指十法界依正莊嚴,出世 間是指實報莊嚴土,究竟是一回什麼事情,佛知道,所以佛是大哲學家、大科學家。   下面是念老為我們總結,綜上三種解釋,「故世間解者,乃化他之聖智」,真的是大 智慧,究竟的科學、究竟的哲學,「謂如來如實知世間與出世間種種因果諸法」。這叫世 間解,我們一般講無所不知、無所不能。在這裡我們一定要清楚,這是自性本有的德能, 明心見性就證得。釋迦牟尼佛在菩提樹下入定,開悟了,證得了。六祖惠能大師在五祖方 丈室裡頭聽講《金剛經》,聽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他開悟,證得了,世出世間法一 切全通達了。告訴我們,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這個世間解 是德能,佛用這個德號來教化九法界的眾生。   下面第七,『無上士』「士者,人也。人中最勝,名無上士」。這幾句話,在古人 讀起來一點問題沒有,現在人都不懂了。士者,人也,士是什麼人?中國古代把我們社會 分成四大類,叫士農工商,士是讀書人,用現在話說知識分子,這個在社會上地位最高, 受人尊重。其他的,士下面農夫、工人,最後是商人。農、工都要靠勞力生活,商人是販 賣圖利。在大眾當中,大概在過去,擁有財富的是商人,但是商人排列在最後,為什麼? 說他不勞而獲。但是在佛法裡面講,人在社會上,他有過去世,他有未來世,功名富貴有 因果關係,命裡沒有,用什麼方法也得不到;命裡有的,到時候自然就來了,攔也攔不住 。佛教傳到中國,把這個問題為我們解決了,如果不知道這個事實真相,以為富貴是憑自 己頭腦、憑自己的技巧可以能夠獲得,在佛法、在中國聖賢教誨裡面都不承認。 (s:前幾天看到兩則新聞,一則是婦人中十幾萬樂透,但彩票被貓咪刁走,過期才找到; 另一個是加拿大,差七秒,中了上一期的大頭獎,打多年官司,還是不行。外國還有 被人插隊結果中頭彩,外國年輕掃地工撿到頭彩彩券,還真的可以領。這種新聞看 多了,真的會相信「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努力修因才是真的。)   特別佛講得清楚,世間人希求的富貴、財富、聰明智慧、健康長壽,這世間人求的。 一直到今天,今天世間人大概只有這種欲望,我要錢、我要聰明智慧、我要健康長壽。佛 告訴我們,這三種都屬於果報,果必有因,因是什麼?因是布施。他命裡有財富,這個不 假。我們香港首富李嘉誠,他有個顧問,是個看風水算命先生,前幾年過世了,以前常到 我這兒聽經,陳老。陳老告訴我,李嘉誠先生三十歲的時候,他是潮汕人,潮州那邊人, 到香港來做生意,經商,他們兩個碰到了。碰到,這個陳老看相、算命、看風水一把手, 他就看到李嘉誠,給他算命。然後問他,你自己心裡頭想擁有多少財富你就滿足了?李嘉 誠告訴他,我能有三千萬我就滿足了。陳老告訴他,你命裡的財庫是漫出來的,財庫平平 的就不得了了,你這是漫出來的,你將來是香港首富。所以李嘉誠就一生照顧他,等於說 是把他當作顧問,大小事情都向他請教。陳朗,前幾年過世的,好像三、四年前。命裡有 ,他命裡財庫太多了,漫出來了;換句話,他無論做什麼生意都賺錢。你跟他同樣去做, 可能你蝕本,他賺錢。「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不要勉強。   佛教人,你要想發財,你沒有財,財布施,有多少就布施多少,愈施愈多,真的。我 命中財庫空空,李嘉誠財庫是滿的,我的財庫裡頭空的,一文也沒有,那一生要過貧窮的 生活。章嘉大師教我一定要修三種布施:財布施、法布施、無畏布施。那個時候我沒錢, 生活都非常艱難,大師問我,一毛錢有沒有?沒有問題;一塊錢有沒有?還可以。他就告 訴我,你就從一毛一塊開始修布施,要有布施的心,常存布施的心,有多少布施多少。我 聽話,我真照幹,果然沒錯,真的愈施愈多。老師教我學釋迦牟尼佛,釋迦牟尼佛一生從 事於教學,開悟之後就教學。教學是三種布施都有,你用你的體力、用你的精神、用你的 時間,這叫內財布施。內財布施的功德比外財布施的功德還要殊勝,能得外財,很殊勝。 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真有效果。   我的壽命不長,很多算命看相告訴我,過不了四十五歲,我相信,一點都不懷疑。沒 有學佛之前,我相信好像有遺傳,我家裡,我記得的,我祖父四十五歲過世的,我伯父, 我父親的哥哥,大我父親十歲,也是四十五歲走的,我父親也是四十五歲。所以我自己在 那個時候,出家學佛了,就把壽命定在四十五歲,四十五歲以後沒有了。怎麼辦?求生淨 土,真正念佛求生淨土。四十五歲那年,我講經十二年,壽命延長了。那年害了一場病, 那是我一生最嚴重的一場病,一個多月才好。我那個時候準備往生,我也不找醫生,我也 不吃藥。我那個時候想著,醫生只能醫病不能醫命,命到了,找醫生幹什麼?所以我只是 念佛求生淨土。當時有四個同學照顧我,台灣大學一個、政大一個、師範大學兩個,他們 抽出時間輪流來照顧我,一個多月好了。   第二年,參加一個法會,遇到甘珠活佛。甘珠活佛跟我也很熟,他是章嘉大師的學生 ,是密宗一個好的上師,我很佩服他。他告訴我,他說淨空法師,我們在背後都是討論、 談你。我說說我什麼?說你這個人很聰明,經講得不錯,聽眾很多,可惜的是沒有福報, 又短命。我說這個事情當面說可以,我完全承認,我了解,我沒有忌諱。大師說,現在你 不一樣了。怎麼不一樣?你這十二年講經功德,你的壽命延長了,你的壽命很長,你的福 報很大。全是講經功德,我沒想到,我講經沒有求長壽,也沒有求財物,也沒有求,什麼 都沒求,自然的。經上講的一點都不錯。   海賢老和尚這次一表法,我心裡很清楚,我這一生全是阿彌陀佛照顧的、阿彌陀佛安 排的,順境逆境都是來成就我的。所以我什麼都能接受,順境沒有貪戀,逆境沒有怨恨, 都歡喜;無論什麼人,都是我的善知識,都是幫助我、成就我。我們對世法一無所求,唯 一想求的就是天天祈求阿彌陀佛來帶我到極樂世界。我比不上海賢老和尚,海賢老和尚見 阿彌陀佛至少十次以上,我這一生當中只有一次,真有,不是假的。我這一次是在七十九 歲,七十九歲那年。所以極樂世界真有,阿彌陀佛真有,六道輪迴真有,到你自己親自見 到,你完全相信,再不懷疑了。這個時候要提高警覺,世間財色名利、五欲六塵現在你面 前,你要是一動心,就退轉了,非常可怕。怎麼辦?一句阿彌陀佛能夠把它抵住,念念阿 彌陀佛,我們就能夠如如不動。再想到經上教訓,「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對於虛妄的 境界決定不理會它,不生歡喜心也不生怨恨心,保持清淨平等覺就對了。時候到了佛一定 來接引我,心就安了,心就定了,這比什麼都重要。   士是讀書人,知識分子,知識分子裡面最高的叫無上,這是稱佛陀。佛陀是知識分子 裡頭至高無上,人中最勝,沒有人能跟他相比,稱無上士。「《涅槃經》曰:如來者,名 無上士。譬如人身,頭為最上,非餘肢手足等也。佛亦如是,最為尊上,非法僧也。」這 底下說三寶,法比不上佛,僧也比不上佛,佛法僧三者佛最上,取這個意思。「又曰:所斷者,名有上士。無所斷者,名無上士。」阿羅漢還有塵沙煩惱、無明煩惱還沒斷,他 還要斷,他有所斷。佛陀連無始無明煩惱都斷乾淨了,所以他無所斷,這稱為無上士。我 們現在有斷,我們現在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一樣也沒斷掉。我們現在的一點功 夫,就是憑這句佛號,煩惱起來的時候,這句佛號能把它伏住、把它控制住,不讓它過分 的發作,我們只有這點功夫。這一點功夫,證果不可能,往生行臨命終時,最後一聲是 阿彌陀佛,不是煩惱起現行,他就能往生,叫帶業往生。四十八願第十八願,臨命終時一 念十念都能得到阿彌陀佛來接引,所以這個法門無比的殊勝。   「《會疏》同上二說」,跟上面這兩個意思都相同,「疏曰:業惑淨盡,更無所斷, 於三界天人凡聖之中,第一最上無等,故號無上士。」這二個意思都包括了。你看,三界 天人凡聖當中,凡是凡夫(六道凡夫),聖是聖人,聖人裡面包括阿羅漢、辟支佛、菩薩 。在這些人當中,縱然是菩薩,無明煩惱還沒斷,他還有斷,成佛了就斷乾淨了。所以成 佛才是第一最上無等。   「又《智度論》曰:涅槃法無上。佛自知是涅槃,不從他聞,亦將導眾生令至涅槃。 涅槃是梵語,古時候翻譯的翻作滅。滅什麼?滅煩惱。見思煩惱、塵沙煩惱、無明煩惱 統統都滅盡,這叫涅槃。所以涅槃法無上。小乘的涅槃叫偏真,它還有上,大乘涅槃無上 ,大乘必須要大徹大悟、明心見性,這是真實的涅槃。涅槃也翻作圓寂,圓是圓滿,寂是 清淨寂滅,圓滿的清淨寂滅,這是無上法。佛自知,證到這個境界自己曉得,釋迦牟尼佛 給我們表演的,祖師大德給我們示現的。後面這句很重要,不從他聞,不是別人教你的, 是你自己證得的,自己開悟了,其義自見。這個其代表萬法,一切法的真相自然明瞭,不 需要去問別人。   在中國,宗門、教下歷代都有契入這個境界的人,他們多數要找一個善知識給他做證 。像六祖惠能大師,他確實自己知道入這個境界了,還要請五祖給他做證明,有沒有錯誤 。五祖給他講《金剛經》,六祖不認識字,當然是講大意,講到「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他明白了,說出五句話,這五句話讓五祖給他印證。第一句,這五句非常非常重要,我們 雖然沒有見性,我們聽了很有受用。第一句「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是沒想到,沒 有想到我的自性本來清淨。有沒有染污?沒有,從來沒染污過。染污的是意識,意識是妄 心,妄心有染污,真心沒有染污。學佛,佛教我們用真心不要用妄心,用妄心造業。妄心 有善惡,真心沒有善惡,沒有善惡才叫真善、叫本善,中國老祖宗說本性本善,《三字經 》上說「人之初,性本善」。這個本善永遠沒有失掉,縱然墮地獄,本善還存在,還沒有 失掉。所以,佛看一切眾生都是佛,從哪裡看?從本善,從本性上看是佛,從真心看,不 要看他的妄心,妄心是假的。要相信自己本來清淨,我們只要把染污清除出去,把它放下 ,清淨就恢復了,就起作用。起什麼作用?生智慧,不生煩惱。   第二句說「本不生滅」,所以一定要知道,自性就是真心,是真正的自己,真正自己 是不生不滅的。身不是自己,身有生滅。那什麼沒有生滅?靈性沒有生滅,而不是靈魂。 靈魂跟靈性差不多,但是不一樣,靈魂是迷,靈性是覺悟;那個迷是生滅法,悟是不生不 滅。我們必須自己搞清楚、搞明白,要在日常生活當中讓它起作用,這真學佛。   第三句「本自具足」別向外求,外面沒東西,無量的智慧本自具足,無量的德能也 是本自具足,無量的相好,像極樂世界依正莊嚴,統統是本自具足。佛教導我們不向外找 ,向內。用什麼方法找?用戒定慧。持戒,目的是什麼?目的是得定,一定要知道。有些 人持戒,覺得自己很不錯,看到別人沒有持戒,笑話別人,拿著戒律去量別人,那叫造業 。他能不能得定?不可能。為什麼?他心都在外面飄,他怎麼會得定?持戒的作用完全搞 錯了,拿著戒律天天去批評別人,你說他造業多重。愈是戒律好的人心愈定,心清淨、心 平等、心慈悲,充滿了智慧。海賢老和尚那就是真正持戒的人,他只有讚歎別人,他沒有 批評過別人、沒有毀謗過別人,這是真正持戒的人。定的目的是什麼?定的目的就是開慧 ,就是大徹大悟。到什麼樣程度的定功就開悟?定是什麼?怎麼修法?六根在六塵境界裡 頭,不起心動念是如來的定,究竟圓滿的大定;不分別不執著,菩薩的大定;只有不執著 ,阿羅漢的大定。還有分別、還有執著,還有自己讚歎自己,毀謗別人,這人有沒有持戒 ?沒有。他要是持戒,那戒律全破掉了,哪來的戒?持戒的人心清淨、染污少,他雖然持 戒,他的染污比一般人還嚴重,搞錯了!   早年,道宣律師跟窺基大師的一個故事,是很能啟發人的。道宣,唐朝時候律宗初祖 ,南山律宗開山祖師,律祖,持戒精嚴,感動天人供養。他每天日中一食,日中的時候天 人送飯來給他,天人送供。窺基大師是真正有德行、有學問、有智慧,外號人家稱他三車 法師,用現代的話說,他是高幹子弟出家的。他的叔父尉遲敬德,是唐太宗的大將,像現 在元帥,貴族出身的。玄奘大師叫他出家,看中他,他說我出家,生活那麼苦,枯燥無味 ,我不願意出家。那要怎樣才能出家?他想了半天,我提出三個條件,第一個他要金銀財 寶,我要帶一車金銀財寶;第二個他要帶一車書,喜歡讀書;第三個是要帶一車美女,伺 候他。玄奘大師都答應、都同意了,沒法子,就出家了。所以號稱為三車法師,這是人家 送的,笑話他的。   剛好有一天從終南山經過,距離道宣律師的道場很近,順便去看看他。窺基法師來了 ,正好,這個雖然是名氣很大,法相宗的祖師,到山上來看他,讓他來看看天人供養我, 來表演給他看看。上山來接待,到吃飯的時候,天人沒來。窺基大師離開了。到第二天天 人中午送供來,道宣律師就問他,昨天中午為什麼你沒來,沒送供來?他說昨天大乘菩薩 在山上,滿山都是護法神,我進不來。道宣法師聽了流汗,慚愧,自己懺悔。   這個故事是對於學戒律的人一個啟示,學戒律決定不能輕慢人。不管這個人有沒有德 行,都不可以輕慢,為什麼?持戒要把傲慢斷掉貪瞋痴慢疑這五種煩惱,所謂地獄五條 根,一定要把它斷盡。怎麼會可以有這種念頭?要去考考別人,要在他面前誇耀自己持戒 精嚴,要來表演這個。這都屬於貢高我慢,都是錯誤。持戒的人心清淨平等,沒有染污, 沒有動搖。我們供佛,供佛最重要的供具是一杯水,沒有香花、沒有燈都可以,一杯水最 重要,水代表什麼?代表心。水要乾淨,代表清淨心;水平沒有波浪,代表平等心。清淨 心、平等心,這是戒的成就。我們要想想,我們的心清淨沒有?還有是非人我,不清淨; 還有高下,不平等。不清淨、不平等,這個戒是白修了,哪有這種道理!   在我們現代,學戒律的果清法師我很佩服他,為什麼?他沒有這些毛病。他對初學, 初學不懂戒律,他沒有輕慢心。為什麼沒有輕慢?他沒有學過,沒有學過就不能責備他。 這是什麼?這叫慈悲。自己怎麼辦?做好榜樣給他看,這是教化他,教化沒有貢高我慢的 念頭在裡頭。像海賢老和尚,真正是持戒精嚴,他沒有著持戒的相,但是他心地清淨平等 ,那就是戒成就。這個道理要懂,不懂的時候,學戒律,不知不覺造更重的罪業,那錯了 。在中國古時候,一個讀書人懂禮,不明禮,還有貢高的習氣,你的書就白讀了。   下面他舉《大智度論》,這一段我們把它念一念,「涅槃法無上。佛自知是涅槃,不 從他聞,亦將導眾生令至涅槃。如諸法中,涅槃無上,眾生中佛亦無上。復次,持戒、禪 定、智慧教化眾生,一切無有與等者,何況能過,故云無上。」無上是沒有法能夠超過他 的。佛菩薩用什麼教化眾生?戒定慧三學,持戒,這是戒律,禪定、智慧,佛用戒定慧三 學。釋迦牟尼佛身行、言教。後世,特別是我們現前,現前到哪裡去找善知識,找個好老 師?持戒、修定,講經教學是智慧。智慧從哪裡來的?從禪定裡來的。定從哪裡來?定從 戒來的。於是我們就曉得,沒有戒就沒有定,沒有定就沒有慧,他只有妄想,他沒有智慧 。這一條我們就學到此地。 == 南無阿彌陀佛。 -- 印光大師開示:無論在家出家,必須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勞 ,成人之美。靜坐常思己過,閑談不論人非。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 ,一句佛號,不令間斷。或小聲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別念。若或妄念一起,當下 就要教他消滅。常生慚愧之心及懺悔心,縱有修持,總覺我工夫很淺,不自矜夸。只管自 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果能 依我所說修行。決定可生西方極樂世界。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73.85.17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422768985.A.E09.html
dakudai: 阿彌陀佛! 02/01 1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