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192集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 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 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四百九十二頁倒數第五行,我們從頭看起:   「又如《阿彌陀經》曰:其佛國土,尚無惡道之名,何況有實。」這是佛第二十八願 ,「國無不善願」,我們前面學的這一段。念老在這裡舉出《阿彌陀經》這個例子來說, 在《彌陀經》裡頭有這麼幾句經文,「其佛國土」,就是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尚無惡 道之名」,三惡道的名稱都沒有,「何況有實」,也就是說,極樂世界聽不到畜生、餓鬼 、地獄這些名字,名字沒有,哪裡會有這些事情?極樂世界有凡聖同居土,凡聖同居土只 有兩道,我們這邊是六道,它只有兩道,只有人天,阿修羅、餓鬼、畜生、地獄統統沒有 。經上講的有鳥,那些鳥經上說得很清楚,「皆是阿彌陀佛,欲令法音宣流,變化所作」 。那些鳥會講經,什麼經都會講,你喜歡聽什麼經,牠就給你講什麼經,都是阿彌陀佛變 化的,不是真的畜生道。所以變化所作,佛以這個善巧方便,變化這些鳥來說法。   「靈峰大師」,蕅益大師,我們淨土宗第九代的祖師。「於此更有妙解」,他解得很 妙,這就是《阿彌陀經要解》。《彌陀要解》曰,這假設一個問答,「問:白鶴等,非惡 道名耶」,人提出這個問,有白鶴、孔雀、鸚鵡、舍利,這不都是畜生嗎?這不是惡道名 嗎?「答:既非罪報」,牠是阿彌陀佛變化出來的,不是真的畜生道。所以「則一一名字 ,皆詮如來究竟功德。所謂究竟白鶴等,無非性德美稱,豈惡名哉!」說得好,蕅益大師 有智慧。   這個意思下面念老給我們講,他說「經云」,先舉經,「彼國常有種種奇妙雜色之鳥 ,白鶴、孔雀、鸚鵡、舍利、迦陵頻伽、共命之鳥」,有這些,在極樂世界到處都看見, 牠們都在說法。為什麼?佛說法,見到佛一定很嚴肅,坐在那裡,站在那裡,規規矩矩的 ,不敢輕慢;如果鳥說法,那就輕鬆多了,你可以很自在的在那邊享受,這是阿彌陀佛無 比殊勝的方便。所以善巧方便,這我們要感恩。「故或問曰:彼國既有白鶴等鳥,則白鶴 之名豈非惡報之名耶?」這就是《要解》上假設這個問題,提出問題。「《要解》答曰: 經云汝勿謂此鳥,實是罪報所生」,牠不是真的,牠不是罪報生的。我們這個地方畜生道 ,是造了畜生道的罪業,才墮在畜生道。極樂世界不是的,那些鳥是阿彌陀佛,是阿彌陀 佛的化身,應以什麼身得度,就現什麼身,善巧方便到究竟處。所以答覆說,「白鶴等, 既非罪報所生,則其假名亦非惡名。是諸鳥等皆如來性德所顯」,是從如來性德裡頭變化 出來的,「焉可視為惡名」,怎麼能把它看作是畜生的名號?這《要解》說得好,是諸名 字都是稱性而現的。   下面又舉《觀經》的例子,「《觀經》曰:如意珠王,涌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為 百寶色鳥」。《觀經》上也有這個例子,有眾鳥,這些鳥是如意珠王微妙光明當中變化出 來的,不是真正的畜生道。「可見極樂依正,悉是如來果覺之所莊嚴。是諸眾鳥,皆是彌 陀變化所作。彼土(就是極樂世界)一色一香,一塵一名,無非中道」,它是從法性變現 出來的。所以極樂世界人的身是法性身,國土是法性土,跟我們這不一樣。我們這個地方 人身是怎麼回事情?阿賴耶的相分,法相身。我們居住的環境,整個宇宙無量無邊的星球 ,統統是阿賴耶的境界相,假的,不是真的,阿賴耶是有生有滅。所以整個宇宙,我們能 看到、聽到的,能聞到的,能接觸到的全是阿賴耶的相分。   阿賴耶每一個相分,極其微小的相分,佛經裡面講叫極微色,現在科學家發現了。佛 告訴我們,極其微小的這個物質單位,它不能再分裂,它再要一分裂就沒有了,這個物質 現象就沒有了。科學家今天發現了,搞清楚了,科學家叫這個小物質,叫做微中子。微中 子多大?科學家告訴我們,聚集一百億個微中子,一百億個把它聚集在一起,它的體積等 於一個電子。原子打破之後,發現原子裡頭有電子、有中子、有原子核。就是原子裡面的 一個電子,一個電子的體積是微中子的一百億倍,這麼小。我們看不到原子,應該可以說 ,這個原子,佛經上講的微塵應該是這個東西,佛說阿羅漢的天眼能看見,阿羅漢以下, 阿那含看不到,要證到阿羅漢果才能看到。這是極微之微,這種極微色很不單純,雖然那 麼小,它有見聞覺知,它有受想行識,就是佛家講的五蘊。   《心經》同學們念得很熟,《心經》上說,「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 見五蘊皆空」,這個五蘊就是指極微色,整個宇宙是它組成的。《金剛經》上講的一合相 ,合,聚合起來,全宇宙都是這一個極微之微聚集變現出來的,所以整個宇宙是同一個體 性,就是極微色。極微色,每一個極微色都有受想行識,這就五蘊,色受想行識,色受想 行識不能分家,是一不是二,分不開的。所以科學家發現這個,才知道科學在地球上發展 四百年,犯了一個最大的錯誤,就是把它分家了。科學把它分成物理跟心理,物質現象這 是物理,受想行識是屬於心理,把它分開了,跟佛不一樣。佛沒有分開,佛說它是一不是 二。這個不能分是什麼現象?凡所有的物質都有見聞覺知,這再小的物質,小得不能再小 了,極微色,它有感受,它有受;它有想;它有行,行就是生滅繼續不斷,前念滅,後念 就生了,它不會中斷的,這個現象叫行;最後一個叫識,識是本識,也就是它的自體。我 們通常講的記憶,記憶就是阿賴耶,能夠記得過去,能夠想像未來,這都是阿賴耶識所起 的作用。   科學將整個宇宙分成三大類,佛法也把它分作三大類,名字不相同,意思是一樣的。 物質現象這是第一類,佛經裡面叫境界相,阿賴耶的境界相;念頭,起心動念就是受想行 識,科學把它稱為信息,我們一般人講念頭,心理現象;另外一類是能量,自然現象,分 這三類。佛法講業相,就是能量,轉相就是心理現象,所以名詞不一樣,意思都相同,這 是科學跟哲學家所謂的宇宙的奧祕。現在科學可以說是進步得相當可觀,這三個宇宙奧祕 ,第一個被揭穿了,物質被揭穿了;精神這個層面涉及到了,還沒講清楚。佛經上講清楚 了,比科學報告講得還清楚,所以佛經不簡單。我有理由相信,科學不斷在進步,三十年 之後,它可能把這三細相統統搞清楚,這是了不起的成就。但是科學是用數學,是用儀器 觀察發現的;佛法不是的,佛法沒有這樣,沒有數學,也沒有儀器,佛法用什麼?用禪定 ,完全用禪定功夫。到甚深的禪定,像《華嚴》,《華嚴》把禪定說五十二個層次,一個 比一個深。能看到宇宙的這三種現象,是在什麼層次?經上常講,八地以上,那我們就有 個概念了。這五十二個階級,前面五十一都稱菩薩,最後一個稱佛,總共五十二個階級。 從初信位起,它分為十信、十住、十行、十迴向、十地這五十個,上面有等覺,等覺上面 有妙覺,妙覺是佛。等覺還是菩薩,菩薩最高的位次是等覺。八地是頂尖第五個位次,你 看八地、九地、十地、等覺、妙覺,好像我們蓋大樓,五十二層大樓最上面的五層,他們 統統知道,他是從禪定裡修的,跟科學家不一樣。科學家發現,說得也沒錯,但是不得受 用;佛法得受用,佛法在這個大定上面,生滅的現象沒有了,就是輪迴這種現象沒有了, 十法界也沒有了,他得六種神通,而且這六種神通非常不可思議,我們無法想像。科學家 雖然發現,沒有神通;佛法是證得的時候,神通受用統統現前,這不一樣。佛法了解是真 的,他們雖然看到了,還隔一層。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三十年之後,佛教不叫宗教了, 是什麼?高等科學、高等哲學。   我在六十多年前(六十四年前),我二十六歲跟方東美先生學哲學,這是台灣一個大 哲學家,我非常感激他,他替我講了一部哲學概論,最後一個單元是佛經哲學。那個時候 我不知道方老師研究佛教,不知道,講這個單元的時候我就問,問他老人家,我說佛教是 宗教,而且是多神教,多神教就意味著是低級宗教,高級宗教只有一個真神,佛教什麼都 拜,拜偶像,這是低級宗教,它怎麼會有哲學?方老師告訴我,釋迦牟尼,他沒有說佛, 他就說釋迦牟尼,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哲學家,佛經哲學,尤其是大乘佛教,是全世界哲學 的最高峰,學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是在這個單元裡面認識了佛教,接受老師的教誨。   我向他請教,我說,你老人家,這佛經哲學從哪裡學來的?他告訴我,抗戰時候,八 年抗戰,他在四川,那個時候中央大學搬到大後方,在四川,他在學校教書。有一段時期 他生病,有朋友介紹,最好到峨嵋山去修養,峨嵋山那個地方非常好,他就去了,在山上 養了幾個月。山上沒有報紙,沒有雜誌,這些東西全沒有,只有經書。他天天把這經書翻 來看,愈看愈有味道,中國古人講,「讀書千遍,其義自見」,他從這麼來的。我們相信 ,他也會跟那些和尚討論這些經典,但是這些和尚真正深入經藏的人不多。他很聰明,他 能看得懂,非常難得。   我的佛法是從這裡來的,從哲學裡頭來的。老師告訴我,他說你要是想學佛,兩百年 前,中國寺院庵堂裡面住的這些出家人,很多都是真正有學問、有德行,你確實很容易學 到。他說現在不行,現在出家人不學了。我說那要到哪裡去學?他說寺廟你學不到了,從 經典學,他就告訴我,一定要從經典。經典當然有一定的深度,有困難,告訴我看註解; 古人的註解看不懂,看今人的。今人在我這個時代還有幾位,像諦閑老和尚、倓虛老和尚 、虛雲老和尚,都有很豐富的著作;太虛大師,都留了有大量著作留給後人。太虛東西比 較淺顯,對初學的人來講很有貢獻,接引初機好。現在這些大德都不在了,在目前這一代 太少了。   有一些學者研究佛學,把佛經當作一種知識來研究,沒有見性,沒有功夫,也就是一 般講沒開悟。沒開悟,學習的全是知識;開悟了,這佛經是智慧。智慧能解決一切問題, 沒有後遺症;知識不行,知識不能解決問題,它有侷限性,而且有後遺症。這到今天困難 了,我們辦個佛教大學不難,可這佛教大學裡教學就會有問題了。如果找一般佛門裡頭的 學者專家來教,那全變質了,所有經典變成佛學知識,自己當然得不到受用,不能解決煩 惱,不能了生死,不能出三界,這肯定的,而且會把經典講錯,講錯你自己不知道。   所以中國傳統學術跟大乘佛法,他們學習的目的是開悟。悟有小悟、有大悟、有大徹 大悟,大徹大悟是明心見性。中國古時候講經的法師、註疏的法師,所要求的是要見性, 沒有見性沒有資格講經,沒有資格註疏。我們看《大藏經》裡頭,經,那是佛說的,當然 沒話說;歷代祖師的註疏,有收到《藏經》裡面去的,那就是證明他有大徹大悟,才能收 進去。沒有明心見性,沒有大徹大悟,這個東西是決定不能入藏。所以祖師大德的著作, 標準的是入藏,《藏經》裡面有的,沒錯;沒有選入《藏經》的,都有問題,這老師教導 我們。不但是方老師告訴我,以後我親近的李老師,我跟他十年,他也是這樣告訴我。我 們學講經,出來講經,沒開悟,哪有資格?老師鼓勵我們上台,我說我們不敢上台。老師 就說了,你們這一代不上台,佛法就滅了。為什麼?沒人講經了,以後再沒人講經了。那 要我們講經,我們所謂錯下一個字轉語,墮五百世野狐身,這個太可怕了。老師教我們講 註解,不要把註解講錯,註解錯了有負責的人,我們可以不背這個因果,所以我們是學講 註解。學講註解也要真誠心,要清淨心,要恭敬心,對於註解這個人,我們要把他當作佛 菩薩看待,要有恭敬心,才能得到真正利益。   開悟,古人所用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都是走開悟的道路,跟現在人不一樣。現在是講 廣學多聞,教你看得多、記得多,所謂記問之學。記問之學,連孔夫子都不以為然,《論 語》裡頭有說,「記問之學,不足以為人師也」,可見得從前人請老師,不找記問之學的 。現在完全變成記問之學,到哪裡去找開悟的人,太難了。但是我們要培養,一定要培養 開悟的,才能把佛教再救起來。什麼樣的人能開悟?得有先天條件,先天的條件就三個, 第一個老實,第二個聽話,第三個真幹。具備這三個條件的人,有開悟的可能,可不能把 他放棄,要幫助他。老實、聽話、真幹,這是德行,這也是智慧。這樣的人,他必定具備 佛家上所說的,三皈、五戒、十善,他一定具足,這就有福德的人,有智慧的人。要用中 國儒家的倫常道德來說,他一定具足五倫五常、四維八德。這四科把它歸納起來,重複的 去掉,實際上就十二個字,具足這十二個字,這是中國人。這十二個字是「孝悌忠信、禮 義廉恥、仁愛和平」。有這樣的德行、有這樣的修養,加上他真幹,他能把這些德行落實 在生活,落實在工作,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這樣的人就可能,他要是遇到緣,遇到世間 的緣,儒家這個緣,他能成聖成賢;遇到大乘佛法,他就能成佛作祖。需不需要其他的基 礎?不需要。   我們在中國看到惠能大師,不認識字,沒有念過書,他具足這三個條件,老實、聽話 、真幹,生活,待人接物,他謙虛恭敬真誠,用真誠心、恭敬心、清淨心,他就能成就, 這些他具足了。所以他能夠跟五祖忍和尚,我們在《壇經》上看到,實際上他跟五祖忍和 尚只見過兩次面。第一次是有人介紹,你到黃梅去參訪五祖,跟他學習。他到黃梅見到五 祖,五祖問他,你來想學什麼?他說我來學作佛。他是真的,他不是開玩笑,他是要來作 佛的,這個對話都在《壇經》前面。五祖分配他的工作,知道他是樵夫出身,還幹老本行 ,到碓房裡面去舂米破柴,幹這個工作。   他在黃梅住了八個月,我們在《壇經》記載裡面,發現他很老實,因為神秀寫的偈子 貼在牆上,他不知道在哪裡,要請人帶他去看,這就他老實。要是一般不老實的,這寺廟 不會太大,拐拐角角上早就搞清楚,摸清楚了。怎麼搞了八個月還不清楚,這就說明他老 實。五祖叫他工作,柴房,他的工作就是那個地方,沒有離開過那個地方,這麼個老實人 。他聽神秀的偈子,知道沒開悟,把這個偈子改了,這引起一些人轟動了。五祖趕緊出來 ,看到,把他偈子擦掉,告訴大家沒開悟,讓大家平息下來。   到下午五祖巡寮,巡寮就是這個寺廟裡頭,所有地方都去看一下,巡寮。實際上巡寮 是幌子,最重要的是要找惠能。到柴房,他正在舂米,問他米舂熟了沒?他們兩個在對話 ,禪機,別人聽不懂。他回答,早就舂熟了,就差篩,還沒有篩一篩,就欠了這一道,最 後這一道手續。那意思就是說他早就見性了,就開悟了,等待證明,等待老和尚給他做證 明,就差這一著了。所以老和尚拿了拐杖,在他碓上敲了三下就走了,這是告訴他,三更 ,半夜三更到方丈室找他,旁邊的人都不知道,只有他們兩個人能會意,體會到。   他半夜三更去了,第二次跟祖師見面,祖師在方丈室裡頭給他講《金剛經》,講到「 應無所住,而生其心」,大概還不到一半,他就開悟了。悟的什麼?見性了。性是什麼? 他說了五句話,「何期自性,本自清淨;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 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五祖聽到這裡,好了,別說了,別說了,衣 缽就給他,打發他趕緊走。早就預備好了,租了船,預備好,讓他上船,就走了。都有神 通,都清楚。不認識字,沒有念過書,年紀很輕,二十四歲,傳衣缽的時候二十四歲。五 祖告訴他,去找個地方躲藏,不要讓人知道。   躲藏十五年,十五年之後,這風平浪靜了,大家把這個事情也淡忘,也不再追究,這 人失蹤,不見了。十五年後,冒出來了,在現在的廣州光孝寺。光孝寺的方丈和尚在講《 涅槃經》,印宗法師,他坐到最後聽,坐最後旁聽。遇到兩個出家人在爭論,外面旗桿上 掛的幡,一個和尚說,你看外面風動;那個和尚說,幡動,不是風動,他們兩個在爭,一 個說幡動,一個說風動,爭論不休。他在當中插一句話,也很謙虛,說仁者,仁者是對菩 薩的尊敬,仁者,不是風動,也不是幡動,仁者心動。這一說出來,大家都很驚訝。   印宗法師講完經之後下來,問他,聽說衣缽,五祖的衣缽傳下來,他說是不是你?他 就承認了。他說請衣缽出來大家看看,把衣缽展示出來。這個時候六祖惠能大師就拜印宗 做師父,給他剃度,印宗是惠能的剃度師。剃度之後,印宗再拜惠能大師做傳法的師父。 你看印宗謙虛,印宗真的護法,如果沒有印宗,能大師要出來,要讓別人知道他,很難。 所以我們想到,印宗也是菩薩化身,絕對不是凡人,有這麼大的雅量,收了他,回過頭來 就拜他為師,中國人講水漲船高,他這個一抬舉,六祖的聲望就大增。這就是要開悟,不 悟不行。   悟怎麼開的?悟在放下。我學佛,我二十六歲親近章嘉大師,章嘉大師教我看破放下 。看破,了解事實真相,真相了解之後,就得放下,為什麼?真相是假的。「凡所有相, 皆是虛妄」,這是真相;「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是真相;「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 ,不可得」,這是真相。佛經上講真相的經句子太多了,你搞清楚之後就得放下,假的, 不是真的。   一句佛號能明心見性。近代,我們這一代,海賢老和尚,南陽來佛寺的老和尚,一百 一十二歲往生,自在往生,二O一三年一月往生的,這兩年多以前。這個人跟惠能大師一 樣,他二十歲出家,不認識字,沒有念過書。他的師父我們相信是再來人,不是凡人,為 什麼?師父認識他,知道這個人將來會成就,會成就,就是將來能證得明心見性。就如同 五祖認識惠能,一見面就認識,怕人嫉妒障礙要整他,所以把他放在碓房裡面做義工,每 天舂米破柴,他在那裡修禪,那就是他的修行方法,等待真正徹悟,再去找他。海賢老和 尚的師父,傳戒法師,那是個明心見性的人,要不然他不認識,給他剃了頭,就傳他一句 南無阿彌陀佛,囑咐他一直念下去。後面還告訴他一句話說,明白了,意思是真正大徹大 悟,「明白了,不能亂說,不能說」。   我看他的光碟,看《永思集》,看了幾十遍,我能看出來。他念佛得功夫成片,頂多 三年到五年,也就是他二十歲開始念佛,也不過就二十三、四歲,不會超過二十五歲功夫 成片。功夫成片就有資格往生,如果自己還有壽命,不要了,跟阿彌陀佛去,阿彌陀佛肯 定來接他。只要到功夫成片,阿彌陀佛一定會現身,給你送信息,你心就定了,你不會再 懷疑,你會勇猛精進。還有很多人,見了阿彌陀佛就不放手,多,不在少數,機會太難得 了,壽命不要了,要求阿彌陀佛現在帶我往生,佛很慈悲。所以我們看《淨土聖賢錄》、 看《往生傳》,裡面許許多多人都念佛三年往生,那絕對不是他的年歲,他不要了。有些 還有壽命的,他對經教了解清楚,真正了解透徹的話,他可以不願意早往生。為什麼?此 地修行比極樂世界修行還來得快,還殊勝。為什麼?這邊障緣很多,極樂世界沒障緣,所 以它就比較緩慢。   海賢和尚沒有,我相信他在二十五歲的時候,得功夫成片;往上提升,事一心不亂, 我相信他總在三十歲左右;理一心不亂,明心見性,我相信不超過四十歲。人老實,佛所 說的條件,他身上統統具足,真誠、清淨、恭敬,恭敬裡頭有謙虛,這我們都看到。他自 己透了信息給我們,也偶爾透一句話,不注意的人不知道。我什麼都知道,他這樣說,我 什麼都知道,我只是不說。什麼都知道就是明心見性,不是明心見性,不可以說這句話, 說這句話是大妄語,那是阿鼻地獄。什麼都知道,佛法、世法,你去問他,他都知道,他 沒有不知道的。經典沒念過一次,沒念過一次經,也沒有聽過一次講,你把經文念給他聽 ,他會講給你聽,他講的決定沒錯。在我們這個時代,還出現這樣的人,太難得了!禪宗 在唐朝時候出了個惠能,淨土宗在今天,出了一個海賢老和尚。   他是開悟之後,接受阿彌陀佛的囑咐,他很多次要求佛帶他往生,佛告訴他,你修得 不錯,在這個世間多住幾年,給學佛的人做個好樣子,特別給念佛人做好樣子。所以他住 世是表法的,我們相信一百一十二歲,不是他本來壽命,本來壽命應該跟他的同參道友差 不多,七、八十歲。能夠活到一百一十二歲,這是阿彌陀佛加持的,阿彌陀佛要他來表法 ,要他來護持淨宗,他這個任務做到了。   佛一定是跟他約定,當你看到有一本書,這本書就是《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 宏琳法師編著的,你遇到這本書,佛就來接引你往生。所以他在二O一三年一月遇到這本 書,歡喜得不得了。有人帶了一本書到來佛寺,他就問人這書叫什麼名字,人家告訴他, 他馬上穿袍搭衣,捧著這本書,主動的要大家給他照相。這是他一生從來沒有過的,他照 相都是被動的,沒有主動要求人給他照相。這個照相照完之後三天他就往生。這我們想到 阿彌陀佛給他約定的,見到這本書佛就來接引,自在往生,沒有病苦、沒有老苦、沒有死 苦。生老病死苦是任何一個人都沒有法子避免的。他一百一十二歲,體力跟年輕人一樣, 往生這一天(他晚上往生的),白天還做了一天工,在菜園裡面種地、澆水、拔草,幹到 天黑。   他預知時至,他不告訴人,他不願意人家送往生。他告訴人,往生要別人助念這不牢 靠,我靠我自己就行了,我不需要靠別人。所以他晚上往生。別人感到昨天晚上跟平常不 一樣,因為平常老和尚他睡覺睡得早,起來也早。這一天晚上睡覺睡得特別遲,大家都睡 覺了他還沒睡覺,還在那裡拜佛,而且還敲引磬,這是不平常的。平常老和尚從來不敲法 器的,走的這天晚上敲引磬。到第二天早晨,大家做完早課之後,看到老和尚還沒出來, 去請他吃飯,推開門,一看老和尚躺在床上,走了,吉祥臥,走了。你看多自在,為我們 示現的,給我們做榜樣。   我看到這個光碟,我告訴大家,我說《無量壽經》點點滴滴,老和尚統統做到了,在 他日常生活當中做到了;工作裡頭,他的工作是種地,農夫,做到了,待人接物,他全做 到了。所以我讓同學們把這個光碟看作這是《無量壽經》的總結,希望大家每天看三遍, 念一萬聲佛號,一年不要中斷。不中斷,這一年你就看了一千遍,看一千遍目的在哪裡? 其義自見,你會有悟處,沒大悟有小悟,肯定有悟處。你會對念佛法門堅定信心,堅固願 心,這一生決定會成就,決定能往生。老和尚就是給我們做榜樣,這句佛號要怎麼念,淨 土法門怎麼修,為我們作證轉,太難得了。 == 南無阿彌陀佛。 -- 每一念都不是偶然的,每一句話、一件事情,也都不是偶然的。 都是我們自身習氣和修為的展現。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73.85.7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435310324.A.E76.html
dakudai: 阿彌陀佛! 06/28 14: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