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189集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 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 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四百八十頁,最後一行第二句看起:   「如《圓中鈔》曰:娑婆眾生,雖能念佛,浩浩見思」,浩浩是廣大的意思,見思煩 惱,「實未伏斷」,不但沒有斷,伏都沒有伏住,「而能垂終心不顛倒者,原非自力而能 主持,乃全仗彌陀而來拔濟」。《圓中鈔》,幽溪大師的著作,《阿彌陀經》三種註解裡 面的一種。三種最重要的,學《彌陀經》沒有不學這些祖師留下來的資料,第一個是蓮池 大師的《疏鈔》,第二個是蕅益大師的《要解》,第三個就是幽溪大師的《圓中鈔》。這 是《圓中鈔》裡面的文,大師說得好,娑婆眾生指的是我們,特別是我們現在的眾生,雖 然能念佛,也很用功,甚至於佛號一句接一句,還可以不中斷,但是怎麼樣?見思煩惱不 但沒斷,伏都沒有伏住,境界現前,習氣就現前了。但是他臨終的時候能夠心不顛倒,那 一剎那之間,他就能得到佛來接引他。這什麼原因?不是靠自力,自力沒做到,而是全仗 彌陀而來拔濟,來拔苦、來救濟,這個地方顯示出名號功德不可思議。   確實,說到名號功德,真的是「唯佛與佛方能究盡」,即使法身菩薩、等覺菩薩都沒 有辦法把它講清楚,讓我們這些凡夫接受,所以這個法門叫難信之法。可是它容易修成, 條件,蕅益大師在《要解》裡頭講得好,只要真信,決定沒有懷疑有懷疑就不行,佛沒 有辦法幫助你;一點懷疑都沒有,真正願生淨土,不願意再搞六道輪迴,把三界六道統統 放下,心裡頭專注這一句佛號,我們就能感動佛來接引。   「雖非正念,而能正念」,正念,像海賢、海慶、老德和尚,這些人是正念。為什麼 ?他不會被外面境界轉動,叫正念。我們凡夫沒有得到正念,可是臨命終時,這個時間很 短,就在這幾分鐘的時間之內,念頭能歸正。念頭歸正是什麼意思?要記住,這個時候就 是一句阿彌陀佛,除一句阿彌陀佛之外,萬緣放下了,這就是而能正念。實際上在這個關 鍵時刻,能正念的人也不多。這是說什麼?凡夫可以做得到的,一個小時正念做不到,十 分鐘可以做到,十分鐘當中這一句佛號不夾雜妄想、不夾雜妄念,就這麼短的時間,它就 能產生效果。而這種方法一定要在平時鍛鍊,臨終才有把握;平時要不鍛鍊,臨終還是沒 把握。我們念佛念一個小時、念兩個小時,能不能有個十分鐘裡頭沒雜念?這個自己要留 意,我們能不能往生全靠這一招,兩個小時念佛當中,裡頭能有個十分鐘沒雜念。有雜念 的,不是正念;沒有雜念的,這是正念。正念不能維持長時間,十分鐘可以維持,好!慢 慢時間會增長,十分鐘到十五分鐘,十五分鐘到二十分鐘,這就進步,功夫進步。它的根 全在放下,真能放下,絕不留戀。   佛告訴我們這個諸法實相,我們總要記住,諸法實相是什麼?「凡所有相,皆是虛妄 「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要牢牢的記住,《金剛經》上說的,常常用這個回光 返照,讓我們對這個世界沒有留戀。肉身還在這個世間,還關心大眾這些事情,這是菩薩 的慈悲,不忍眾生苦,暫時放在心上可以,不能長久放在心上。長久放在心上是佛號,暫 時這個念頭不障礙佛號,這是大悲心。我為什麼往生西方?為成佛。成佛為什麼?成佛為 來度眾生。現在我想幫助他,心有餘而力不足,我辦不到,我到極樂世界去留學,成佛之 後再來普度眾生。這就對了,跟你的心、跟你的願完全相吻合,「故得心不顛倒,即得往 生」。   「證諸小本唐譯與《悲華》兩經,此意益顯」。這句話是黃念老說的,幽溪大師在《 彌陀經》註解裡面說的這段話,我們再用小本唐譯,玄奘大師翻譯的本子,跟《悲華經》 。你看看,「小本唐譯,名為《稱讚淨土佛攝受經》」,經文裡頭這麼說法,「臨命終時 ,無量壽佛與其無量聲聞弟子、菩薩眾俱」,跟著佛一起來接引的有聲聞弟子、有菩薩弟 子,「前後圍繞,來住其前」,住在求往生的這個人面前。「慈悲加祐,令心不亂」。你 看這句話就在此地,是佛的慈悲加被保佑你,幫助你這個心不亂,就是一心,就是正念「可見凡夫臨終心不顛倒,亦不散亂,正念持名者,全因彌陀慈悲加祐之力也」。這個是 念老提醒我們,我們對彌陀要感恩,真正感恩就是求生淨土。你真求生淨土,縱然業障嚴 重,他還是來接引你。在接引那一剎那之間,他以威神加持你,讓你雜念、妄想不起,短 暫的那一念就往生了。經上講的一念、十念,一念的時間短,十念的時間不長,就能往生 ,這是彌陀威神加持。   下面引《悲華經》文說,「又《悲華經》曰:臨終之時,我當與大眾圍繞」。這個我 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與聲聞、菩薩大眾圍繞,「現其人前」,這就是我們講病危之人。 「其人見我」,他見到了,他還沒斷氣,看見佛在他面前,也看見菩薩、聲聞圍繞著彌陀 ,「得心歡喜」,看到佛來接引,歡喜心。「以見我故」,就是他見到佛了,「離諸障閡 ,即便捨身,來生我界」,他就能捨身,跟阿彌陀佛走了。這是佛力加持,慈悲到極處。 這是人人可以做得到的,只要你真發心、真發願,對這個世間沒有留戀。所以功夫是什麼 ?真正的功夫就是放下,放下萬緣,一心正念,正念就是一句佛號,除這句佛號,什麼也 沒有。這樣就對了,就能感得在臨終那個時候,讓你看到阿彌陀佛,看到佛周邊的菩薩、 聲聞大眾來接引你。證明經上所說的一點沒錯,不是妄語,是真話,這種狀況你真的見到 了。見到你歡喜,跟佛走了,身體不要了。   「又說願曰」,這也是《悲華經》上的,「所有眾生,若聞我聲」,這個聲就是名, 就是名號,「發願欲生我世界者」,這個世界就是極樂世界,我是阿彌陀佛自稱,「是諸 眾生臨命終時,悉令見我與諸大眾,前後圍繞。我於爾時入無翳三昧,以三昧力故,在於 其前而為說法。以聞法故,尋得斷除一切苦惱,心大歡喜。其心喜故,得寶窴三昧。以三 昧力故,令心得念及無生忍,命終之後必生我界」。這是世尊在《悲華經》上說的話,這 話不是假的,說臨終的狀況,佛來接引,你看得很清楚,菩薩、聲聞圍繞在佛的周邊。佛 這個時候入定,這個定叫無翳三昧,翳是眼睛長病,看東西看不清楚,無翳是個好眼睛, 沒有生病,也就是說看得清楚、看得明白。以三昧力在這個人面前而為說法,說什麼法? 這種關頭,他說的法我們聽見了。我們在哪裡聽見的?我們在海賢老和尚光碟裡頭聽見的 ,我相信阿彌陀佛在這個時候所說的話,跟海賢老和尚完全相同,那就是「好好念佛,成 佛是真的,其他都是假的」。這個是最關鍵的時刻,最重要的一句話,不必說別的,別的 囉嗦,直截了當,好好念佛,求生淨土,成佛是真的,其他的都是假的,假的統統要放下 ,不能再放在心上。我相信在這個關鍵時刻,佛就說這句話,海賢把這個信息透給我們了 。   這個人以聞法故,尋得斷除一切苦惱,真放下了。聽佛這麼一說,真放下,一聲佛號 念念相繼,心大歡喜。其心喜故,得寶窴三昧,這個三昧力令心得念,就是你的正念,你 的這個佛號念念不斷。及無生忍,什麼叫無生忍?一切法不生,一切法不滅,這是事實真 相、諸法實相。忍就是你同意、認可了。為什麼?你見到了,確實看到一切法不生不滅。 這是什麼現象?現代量子力學家看到了微中子,微中子是什麼?是一切諸法的物質現象的 根本。《金剛經》所說,整個宇宙一切萬法一合相,是一個東西組合起來的。這個一,佛 經上叫極微色,極其微小的物質現象,把這個物質現象再把它分開,物質就沒有了,它不 能再分,一分就沒有了。這麼小的一個物質,整個宇宙都是這個物質組合的。它有多大? 科學家給我們一個概念,其實我們對這概念都很模糊,科學家告訴我們,原子,把原子打 破,發現有原子核、有電子、有中子,這些東西組合成為原子。原子我們肉眼看不見,經 上說阿羅漢的天眼能看到微塵,我們人間,天人都不行,天人的天眼見不到,它太小了, 應該就是原子。原子打破了,你看到原子核、中子、電子;再把這些東西打破,看到了基 本粒子;基本粒子還能打破,打破看到了夸克;夸克還可以打破,再打破叫微中子;微中 子打破沒有了,物質現象不見了,所有物質現象就這樣組成的。   我們今天對《金剛經》上所說的一合相,有概念了。雖有概念,這概念不深,在日常 生活當中沒用到,就很可惜。怎麼用法?萬緣放下就用到了。為什麼說它不生不滅?你說 它生,它已經滅了;你說它滅,它又生了,前念滅,後念生。但是前念跟後念不是一念, 不一樣,念念都不一樣,假的不是真的。它存在的時間多長?經上有,彌勒菩薩跟釋迦牟 尼佛的對話,佛問彌勒,「心有所念」,說凡夫心裡起個念頭,這個念頭裡頭有多少微細 念頭?有多少個物質現象?有多少個念頭生滅?彌勒菩薩講,「一彈指有三十二億百千念 。這一彈指,太短的時間,一秒鐘能彈多少次?有人告訴我,七次。我們今天是用秒做 單位,一秒鐘有多少個念頭?這一彈指乘七,三十二億百千念乘七,二千二百四十兆,單 位是兆,二千二百四十兆。這就是不生不滅的意思,你不能說它有生,也不能說它有滅, 它實在太短促了。你看一秒鐘二千二百四十兆次的生滅,我們怎麼能夠知道?誰知道?大 乘經裡佛常說,八地以上。   我們看《華嚴經》,菩薩從初發心,初信位的菩薩到等覺,五十一個位次,要到什麼 樣位次的菩薩才能看到真相,宇宙真相?一秒鐘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是宇宙真相,八地 能看到。八地是五十一個階級裡,最高的第四個階級,你看八地、九地、十地、等覺,菩 薩到頂頭了,再上去成佛了,成佛叫妙覺。我們有理由相信,最上面這五個位次,他們在 常寂光淨土,八地以上就融入常寂光,妙覺是究竟圓滿。常寂光是法身如來,不是一般法 身菩薩。一般法身菩薩,華嚴圓教初住以上,四十一位法身大士,那叫法身菩薩。這五十 一個階級,從第十一個階級起就是法身菩薩。七信位是阿羅漢,八信位是辟支佛,九信位 是權教菩薩,十信心滿叫成佛,十法界裡面的佛。再向上提升一個位次,圓教初住,初住 就是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四十一品無明破了一品,證法身,稱為法身菩薩。   這些常識我們有,要熟。為什麼?時時刻刻提出來觀照,這一觀照曉得,假的不是真 的,就放下了;真的就這一句佛號,佛號提起來了。這觀照幫助這個用處,這叫真修行。 所以真修行在哪裡修?六根接觸六塵之處,是菩薩學處,在這裡修。修什麼?最高的修行 是不起心不動念,看得清楚,聽得明白,知道是假的。知道不是分分秒秒,是二千二百四 十兆分之一秒這個頻率在生滅。所以說生滅就是不生滅,生也好,滅也好,全放下,這句 佛號住定了。心裡頭就一句佛號,除一句佛號之外什麼也沒有,這個成就就是決定得生。   我們要學會了,真會用功,十法界依正莊嚴都是假相,不要被它欺騙了,要統統放下 ,隨緣妙用。隨緣是隨喜功德,妙用是什麼?不放在心上就妙了。放在心上就造業,業有 善惡,就是造六道輪迴的業,善業就造三善道,惡業就造三惡道。無論是善惡,統統是自 作自受,這個要知道,不能怪別人,與任何人都不相干,怪別人是罪加一等。要回光返照 ,統統自己做主。自己真正做得了主,就是說佛在當中坐,這真做主了。   所以說令心得念及無生忍,一切法不生不滅,真能放得下,不再把它放在心上,真心 裡頭沒有,什麼都沒有。這個放下,放下妄心,妄心就是起心動念的心、分別心、執著心 ,這個都是妄心,一切虛幻都是從它生的,從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所生的。起心動念是阿 賴耶識,執著是末那識,分別是第六意識,阿賴耶起作用,這些作用全是負面的。菩薩清 楚,法身菩薩非常明瞭,八地以上徹底放下了,這就是無生忍,放下了就是無生忍。命終 之後必生我界,你看這個字,文字,必,肯定到極處,必定往生極樂世界。   「是經所顯他力妙用,彌為明顯」。《悲華經》上跟《圓中鈔》上所說的,還有小本 《彌陀經》,玄奘大師翻譯的,真講得好。所以,「《稱讚淨土經》是本經小本,《悲華 經》說彌陀因地及極樂莊嚴,均明彼佛臨終接引攝受往生之殊勝願力」。這個話說得好, 真難得,增長我們的信心。「可見彌陀願王,妙德難思,大恩大力,不可稱量」,這是必 生。   我們再往下面看,「阿惟越致」,這一句經文也非常重要。我們往生到極樂世界是什 麼身分?我想大家都很關心。阿惟越致,「又作阿鞞跋致」,這都是梵語音譯的,翻成中 國意思叫「不退轉,是菩薩階位之名」。據《彌陀要解》,這就是蕅益大師說的,「阿鞞 跋致,此云不退」。不退有三種:第一個「位不退,入聖流,不墮凡地」,小乘人就得到 了。初果以上,雖然是初果,小小聖,他是真的聖人,他入了聖流,真佛弟子,他不墮凡 地。這經上給我們說得很清楚,他沒有離開六道輪迴,他決定不墮三惡道,人間壽命到了 他生天,天上壽命到了他又到人間來,天上人間七次,他就證阿羅漢了。證得阿羅漢之後 ,不到人間來了,就脫離六道輪迴了。脫離六道輪迴就是離究竟苦,離苦得樂,究竟苦是 六道輪迴,他出離了。我們不知道,以為六道還不錯,不知道六道是究竟苦,所以不想出 離;知道這是究竟苦,極樂世界是究竟樂,你決定是想離苦得樂。不知道,迷惑了,苦中 作樂,不想出離,大錯特錯,這個事不能幹。   第二種「行不退」,行不退是菩薩,菩薩不會退到二乘。「恆度生」,菩薩慈悲心重 ,不忍心看到六道輪迴這麼多眾生在這裡受苦,自己也不曉得,菩薩總是教化眾生。「不 墮二乘」,二乘是只度自己不度別人,叫自了漢,聲聞、緣覺。他也度眾生,教化眾生, 他不是主動的,他是被動的,他跟這個眾生有緣,他度他,他幫助他;跟這個眾生沒有緣 ,他不理他。不像菩薩,菩薩對眾生是作不請之友,只要你跟菩薩遇到就算是有緣,過去 有沒有緣沒關係,菩薩總不會捨棄你,總是會教你,這個就是行不退。   第三個「念不退」,念不退是法身菩薩,法身菩薩只有一個目標,念念趣向無上菩提 。「薩婆若海」就是一切種智,一切種智就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誰證得的?妙覺如來 證得的。這是說,譬如極樂世界實報土,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他們念念是究竟果覺,就是 這裡講的「心心流入薩婆若海」,如來究竟圓滿的智慧。這個智慧是自性裡頭本有的,也 就是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說了五句話當中的第三句,「何期自性,本自具足」,本自具 足就是薩婆若海,無量智慧、無量德能、無量相好,一樣也不缺。它沒有緣它隱,不現, 什麼都沒有,空空如也;有緣它就現。現不是生,隱不是滅,所以它不生不滅。隱現,自 己沒有起心動念,眾生起心動念,眾生有感,它自自然然就有應。像敲鼓一樣,大叩則大 鳴,小叩則小鳴,不叩則不鳴,不叩不能說鼓沒有聲音,叩也不可以說鼓有聲音,它的微 妙是六道眾生無法想像的。   下面再用《華嚴經》給我們具體說出來,「若約此土」,就我們娑婆世界,這個境界 是什麼境界?「藏初果」,藏通別圓,天台家的,藏教的初果就是小乘初果須陀洹,通教 是見地,別教是初住,圓教是初信位,這叫位不退,「名位不退」。行不退,通教是菩薩 ,別教是十迴向,圓教是十信位,叫「行不退」。這通教,通教是前面通小乘,後面通大 乘;別教專門是大乘,沒有小乘,所以別教十迴向;圓教十信位,這行不退,通教菩薩。 下面念不退的,別教初地、圓教初住,這叫「念不退」。   上面說「不退有三」,最上的是「念不退」「此土行者,別教須登初歡喜地,圓教 須至初發心住,方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始能念念流入薩婆若海。薩婆若海,即一切 種智海,即如來果海。雙捨二邊,全歸中道,始曰念念流入薩婆若海。可見念不退之難證 。念不退,在中國禪宗,要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在教下叫大開圓解,也是明心見性; 淨土宗叫理一心不亂,跟禪宗的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地位是平等的。海賢老和尚他證得 了,他漏了點風聲,我們在碟片上看到了,有一次他說,他不常說,他說我什麼都曉得, 什麼都不說。什麼都曉得,那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不是明心見性的人,如果說我什 麼都曉得,那叫大妄語,大妄語的果報在阿鼻地獄。佛菩薩不能冒充,冒充佛菩薩罪太重 了,死了以後不是到極樂世界,是到無間地獄去了。   我們學經教,現在人根性跟古人相比,差太遠了。古人講經的標準,什麼人可以出來 講經?開悟了。開悟有小悟、有大悟、有徹悟,是哪一等的?是最高那一等的,就是大徹 大悟、明心見性,你才能出來講經,你不會講錯。經學不學沒關係,甚至於不認識字也能 講經。經是從自性裡頭流出來的,沒有通過阿賴耶識,也就是自性本具的般若智慧,自自 然然從自性裡頭流出來,這是經典。你見性了,你流出來的跟釋迦佛流出來的完全相同, 釋迦佛講的《法華經》、講的《華嚴經》,你要講《華嚴》、講《法華》,你從自性流出 來的,跟釋迦牟尼佛說的經文完全相同,一點差錯都沒有。惠能大師不認識字,沒念過書 ,人家拿著《法華》去向他請教,大師說你念給我聽。念個一段、二段,他說行了,別念 了,我全知道了。他能講給別人聽,叫別人聽了開悟。所以佛門這個教學方法很特殊,世 間沒有。它講的什麼?悟性,重視悟性,不重視別的,不需要記。這連中國孔老夫子都知 道,孔老夫子那個時候佛教沒到中國來,夫子在《論語》裡頭說到,「記問之學,不足以 為人師也」。你看,那是你學來的,你念得多、記得多,不行,不可以當老師,不能教人 。什麼人能教人?要開悟,中國古人也講開悟,聖人,不是凡夫。   中國古聖先賢,我覺得都是佛菩薩應化到這邊來的。《普門品》有證據,應以什麼身 得度,他就現什麼身,中國人喜歡聖賢,他就以聖賢身來得度;外國人喜歡佛菩薩,他就 示現佛菩薩身分。你喜歡什麼樣身分,他就現什麼身分,妙極了!所以我們也可以說,世 界上每個宗教的創始人都是佛的化身。這個話,日本一個老和尚中村康隆,我跟他見面去 拜訪他,那一年他一百歲,他告訴我一句話,「全世界每一個宗教的創始人都是觀世音菩 薩的化身」。我離開的時候,他的徒弟橋本送我到大門口,告訴我:老和尚今天說這話很 奇怪,他從來沒說過,他怎麼會給你講這個話?觀世音菩薩三十二應,中國古聖先賢老祖 宗又何嘗不是觀世音菩薩三十二相。中國人跟觀音菩薩特別有緣分,家家觀世音,戶戶彌 陀佛。他說的是真的,不是假的。所以薩婆若海是很不容易得到的。我們往生到極樂世界 ,身分就是阿惟越致,阿惟越致就是念念向著薩婆若海,這個在菩薩修行裡面最高階層, 所以第二十願這句話太重要了。 (s:以我讀書的心得,我也常常覺得這些聖賢都是佛菩薩來的吧?怎麼每一句都和佛法 相通呢?尤其讀《莊子》時,差不多完全可以用佛法去貫通。真如宣化上人說的, 是來給中國這些大乘根基的人先打底子來的。不然大乘佛法這麼不可思議,中國人 如何能立刻接軌,毫無障礙?佛菩薩真的無比慈悲!) == 南無阿彌陀佛。 -- 印光大師開示:無論在家出家,必須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勞 ,成人之美。靜坐常思己過,閑談不論人非。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 ,一句佛號,不令間斷。或小聲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別念。若或妄念一起,當下 就要教他消滅。常生慚愧之心及懺悔心,縱有修持,總覺我工夫很淺,不自矜夸。只管自 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果能 依我所說修行。決定可生西方極樂世界。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67.219.86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434736118.A.BE9.html
dakudai: 阿彌陀佛! 06/20 1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