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195集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 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 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請看《大經科註》第四百九十六頁,倒數第四行,從第二句看起,「《往生論》云: 遠離我心貪著自身,遠離無安眾生心,遠離供養恭敬自身心」,從這裡看起。   這一個多月,我們訪問了日本、法國、英國。在日本講經半個月,講的是《無量壽經 》第六品,四十八願。在法國參加今年的衛塞節活動,斯里蘭卡主辦的,也給了我們十幾 個小時,我們有很多報告,也都受聽眾們的歡迎,很成功。英國訪問八天,也很有成就, 我們漢學院的構想得到學術界的認同,而且還非常有意要跟我們合作,我們正在談判當中 。這些在佛法裡面講,佛法的正業是講經教學,這些似乎是不務正業,可是於正業有幫助 。我們希望佛法跟傳統文化將來做得愈做愈好,確確實實幫助社會化解衝突,幫助世界促 進安定和平。唯有在安定和諧的社會,傳統文化才能復興,大乘教學才能夠發揚光大。   今天我們接著學習這段經文,第三十一願,「不貪計身願」。經文:   【若起想念。貪計身者。不取正覺。】   經文雖然不長,意義很深。學佛功夫不得力,原因在哪裡?沒有把身放下。修淨宗法 門,這身不放下行嗎?我們昨天下午學習自了法師的報告,他完全用的是《印光大師文鈔 》,告訴我們,念佛功夫不得力就是沒有把身放下,念念都為這個身著想。身固然重要, 不能擺在第一。擺在第一,它障礙我們往生,我們修一生的淨業,念一生的佛,將來到哪 裡去?人天兩道。修得好的,積功累德大的,欲界天去了;一般普通的,這又到人間來了 。人間很辛苦,也不過就是幾十年而已,活到一百歲的人不多。我們這一生受這麼多年的 苦,希望來生還來受苦嗎?這樁事情是大事,要很認真的去思惟,好好去想想。世尊為我 們介紹極樂世界,究竟樂,能不能去?能去,把身體擺在第二位,把念佛擺在第一位,你 就能去了。所以決定不能把自身擺在人生第一位,錯了。   大家都知道,小乘他是怎麼樣證得初果?見惑放下了,這才能證得初果。證得初果向 ,也就是我們淨土宗所講的功夫成片,決定往生。功夫成片的人一定見佛,阿彌陀佛會現 身給你看,來給你做證明,來安慰你。也就是告訴你,極樂世界已經有你的名字,七寶蓮 池有一朵蓮花是你的,阿彌陀佛講堂裡頭有一個座位是你的。蓮花標名,經上有;座位上 有名字,經上沒提,我想像當中肯定有名字。他的座位,不會亂坐,有秩序的,有秩序就 得有名字。現在名字是一個空在那裡的,我們還沒去,如果我們把念佛這樁事情擺在第二 ,時間慢慢久了,那名字就不見了,就真可惜。   念佛人總要知道生死事大,知道這個事情功夫才得力。不論怎麼樣,都要把身體擺在 第二位,佛號不能間斷。口裡頭間斷,心裡頭沒有間斷,一句接著一句,心裡不斷。海賢 和尚給我們做最好的榜樣,《永思集》裡頭講了四個人,海賢的母親、他的師弟海慶法師 ,還有一個老德和尚,跟他們也是同時代的,他們靠什麼成就的?一句佛號;沒有經也沒 有咒,一天到晚、一年到頭就是一句佛號不離心。心上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 麼也沒有,也就是說什麼都不要放在心上,要把阿彌陀佛放在心上,我們就決定成功。這 是大事,其他的都是假的,這海賢老和尚的話。   我們今天看《往生論》上這段話,遠離,遠離是放下,放下什麼?放下貪,貪著自身 。非常喜歡自己的身體,非常愛惜自己的身體,唯恐身體受了委屈,這是第一個必須得放 下的。剛才說了,須陀洹五種見惑都放下了,第一個就是這個,「身見」。第二個「邊見 ,邊見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對立,相對的。我跟人對立,我跟事對立,我跟一切物對立, 就是有自、有他,這個心障礙,障礙我們往生。那不對立呢?不對立就是有個概念出來了 ,我跟一切眾生同體,一體,真的是一體。你看《六祖壇經》,能大師最後一句話告訴我 們,「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個萬法是什麼?是宇宙,宇宙包括我的身體,你要把這 一句真正懂得了,你會開悟。遍法界虛空界跟我什麼關係?一體,一體沒有對立。須陀洹 證得一體,他為什麼不成佛?一體的道理明白了,沒有融入一體,所以叫小乘。誰融入? 菩薩融入了。阿羅漢還沒融入,阿羅漢跟辟支佛知道,是遠離、放下了,可是沒有融入, 菩薩融入了。第三種、第四種,「見取見」「戒取見」,我們中國人把它合起來叫成見 。某人成見很深,這個成見就是今天我們再換句話說,主觀的觀念,自以為是。戒取見是 因上的成見,講因果,見取見是果上的成見。為什麼要放下?《般若經》上說得好,「一 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經上又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虛妄要放下。阿彌陀 佛是真實的,你看賢公老和尚說得多好,勸人好好念佛,成佛是真的,是大事,其他都是 假的。我們的見思煩惱全是假的,假的就應該放下,不要執著,這就對了。末後一個「邪 見」,錯誤的見解,這個怎麼放下?這要讀佛經,讀多了、讀久了,自然明白了,自然不 會把這些東西放在心上,這就對了。這是對自己。   下面是說幫助眾生,遠離無安眾生心。這個說到我們現在的社會非常恰當,現在這個 社會人心不安,普遍存在著富而不樂,擁有很多財富,他不快樂;貴而不安,地位很高, 他沒有安全感,今天社會普遍現象。他為什麼不安?最明顯的,我們看到的,社會動亂, 犯罪率非常高。倫常、道德、因果、聖賢教育完全放棄了,一個世紀之前還有。民國初年 ,縱然在戰爭混亂當中,這些舊的道德概念還都有,我們親見的。二戰之後,壞了,科學 技術突飛猛進,社會的動亂愈來愈頻繁,到哪裡去找一個安全地方?找不到了。人與人相 爭,他不相讓,也造成地球上的災難非常頻繁。   這一次我在巴黎聯合國會議,我們是小型會議,十幾、二十位大使,我們圓桌會議, 在教科文組織一個大廳,平常是休息的地方,我們就在那個地方交流。教廷,就是羅馬天 主教的一個神父,他是教廷駐聯合國的大使,跟我坐在一起,就坐在我的左手邊。他發表 談話,有一句話我覺得非常有價值,他跟我們大家說,整個地球動亂的根源都在無知。這 意思好,動亂根源在什麼?是無知。無知就是佛法裡面講的愚痴,貪瞋痴。因為無知,他 才有貪婪、才有瞋恚、才有傲慢。所以,釋迦牟尼佛度眾生的目的是什麼?不僅釋迦牟尼 佛,一切諸佛如來教化眾生的目的是相同的,令眾生離苦得樂。苦從哪裡來的?無知來的有智慧他就不苦,為什麼?他不做錯事、不做壞事,無論在什麼環境裡頭心安理得。所 以離苦得樂是果,果必有因,因就是迷悟,那個迷就是無知,覺悟就是明白了。   所以佛陀的教學,理念就是幫助眾生破迷開悟,迷破了他就離苦,開悟了他就得樂。 用什麼手段?用教育。所以釋迦牟尼佛一生講經教學四十九年沒有一天中斷,這是如來的 正業。所以我說我們這一個月離開這個小演播室,我們不務正業。但是這些事情與正業有 密切關聯,不能不顧,也都要照顧到。跟聯合國這些大使們交流,把佛法介紹給他們,特 別是宗教聯誼,我們利用這個場合。天主教教廷很特殊,它也是個國家,所以神父是他們 的代表,他是駐聯合國大使,其他宗教沒有。宗教的教育,我們要格外的重視,我們多交 流,終極的目標希望全世界宗教回歸教育,互相學習,把救苦救難這樁事情我們認真承當 下來。利用宗教教學,宗教教學幫助眾生破迷開悟,佛教如是,其他宗教亦如是,好!   有人發起在英國建一個大道場,就是世界宗教活動的場所,我聽了很歡喜,但這不是 一樁容易事情。我在澳洲試驗著在做,規模很小,是一個城市,圖文巴這個城市,這個城 市有十幾個宗教,現在團結在一起。這個團結,用了十三年,十三年的交往,變成朋友, 彼此都了解,都有一定程度的認知。英國要辦這個,好。規模大,全世界的,沒根柢,很 難。你看我們在這小城上,十幾個宗教,十三年扎的根,交了朋友,現在大家團結起來, 真能團結,所以我建立一個活動中心,就是一個大道場,讓十幾個宗教大家在一起活動。 我在英國真是感到意外,他們有這種想法,建那麼大的道場。那規模太大了,回過頭來看 我們的,太小了。但是我們有把握做成功,他能不能做成功?還得要看以後怎麼做法。有 這個發起,有這個意念,好,是好事情,這是智慧。我自己的經驗,是從小慢慢做到大。 根,根深蒂固才能禁得起考驗,禁不起考驗很難成功。總而言之,怎樣才能禁得起?放下 ,不貪計身就可以做得好。如果還有我、還有我的名聞利養、還有我的利害在裡頭,就很 難成就。每個人都為我想,沒有為團體想,沒有為眾生想,這就很難。如果真正做得很如 法,會成功,為什麼?每一個宗教都是由愛為核心價值觀。上帝愛世人,神愛世人,我們 如果都是用上帝的愛心、神的愛心,會做得非常好。如果只愛自己、愛自己的宗教,跟別 人對立,這事情就很難辦好。   所以,必須要在經教上面扎根。每個宗教經典都是好的,我給他們建議,首先在一年 當中從他們的經典上節錄三百六十段最重要的經文,學習宗教的必須把《三六O》背熟、 念熟,為什麼?時時刻刻觀照自己起心動念、言語造作與經上講的相應不相應,那這個宗 教大團結會有很大的成就,真正帶給世界安定和諧。如果還有為自己想、為我自己的宗教 想,總是我的宗教第一,別人比我差一等,這個不行,這很難做得成功。不是做不成功, 想法是正確的,要小心、要扎根。首先,真的,第一步節錄《三六O》,然後熟讀《三六 O》、細講《三六O》,把它講透。不但學自己的,也學別人的,宗教與宗教之間的矛盾 就解開了。所以我們在這個場合當中提出,「眾神是一體,宗教是一家」,簡單的說,「 神是一體,教是一家」八個字,這是我送給宗教團體的。真正到神是一體、教是一家,問 題解決了,這個世界上可能出現千年盛世。永遠不能有戰爭。所以,要怎樣安眾生心?現 在眾生心不安,無安眾生心這個要遠離,我們要有安眾生心。   下面,遠離供養恭敬自身心。這是遠離供養恭敬自己,自己要謙虛、要忍讓,人與人 才能長久相處;如果只求別人恭敬我、只求別人供養我,這個不能長久。每個人都存這種 心,就不能相讓,那就變成什麼?現在西方人所談的競爭、鬥爭,再升級就是戰爭。所以 供養恭敬要遠離。釋迦牟尼佛做得很徹底,供養只有四種,每天出去托缽,你去供佛一缽 飯,這個他接受;衣服破損,不能穿了,供養一件衣服給他,可以;睡眠,給他一個被單 ,晚上可以鋪在地上,臥具;在生病的時候接受供養醫藥,其他的都不接受,供養限制很 嚴。   現在供養很多,過去台灣的佛弟子供養多,現在大陸的佛弟子供養也不少,這怎麼辦 ?供養不收是錯誤,他來種福田的,你不讓他種福;是應該收,收了你要幫他修福,這點 很重要。印光大師接受四眾供養,只做一樁事,印經、印善書。他自己搞了個印刷廠,在 蘇州報國寺,現在還在,諸位到那邊去可以看到。我學佛出家之後學印光法師,十方供養 我統統拿來印經,小部經很多,大部的就是《大藏經》,我們印送《大藏經》超過八千套 ,我們的目標希望達到一萬套。另外,現在斯里蘭卡建佛教大學,我把四眾給我的供養幫 助它建學校,這是真正福田。除了佛教大學、宗教大學,還有辦傳統文化的學校,目的是 在培養漢學家,這也是我供養的對象。它培養學生,將來幹什麼?把中國的《四庫全書》 、《四庫薈要》,有能力閱讀,有能力講解。他要是在裡頭取一種、兩種,一門深入,將 來都是漢學家,中國漢學可以復興。要知道,漢唐盛世是文化造成的,不是政治、不是武 力、不是經濟貿易,也不是科學技術,文化造成的。我們希望漢唐盛世能再出現在這個地 球上,而且不是局部的,全球性的,這要漢學家,漢學家多了,能有幾百人、幾千人,就 成功了。   我這次到英國也就想看看這些,因為英國政府下令全國學校,從幼兒園、小學、中學 、大學統統要學中文,這是個好環境,我總得去看一看。學中文好,學中國古文就最好了 。我到那邊去,就是希望他們對中國古文、古典文學、哲學,在這上要特別留意,提醒他 們這個。這次去訪問很成功。他們問我辦漢學院的動機,辦漢學院的目標、目的,我很簡 單告訴他。正好我住在馬居士家裡,校長來訪問,馬居士的客堂裡頭放了一套《四庫全書 》、一套《薈要》,總共精裝兩千冊。校長當時就看到,我就問他,這套書學校有沒有? 他說沒有,我趕緊送他。這書沒問題了,現在印得很多,贈送給許多國家圖書館、大學圖 書館,這個書我們相信不會失傳了,這放心了。進一步,誰去讀?如果沒有人能讀,這一 大堆不是廢紙?這毫無意義。所以必須要培養一批年輕人,他們有能力讀、有能力講解, 把它講清楚、講明白。然後勸導他,在這書裡頭,他喜歡哪幾種,最好一種、兩種,不能 太多,用個十年、二十年的時間專攻,他到晚年就是世界第一流的漢學家。漢學才能夠發 揚光大,才能夠形成整個地球像漢唐一樣的盛世,不是局部的,全球的盛世。我勸導大家 ,現在中國習主席在幹,在他領導之下,希望真正落實到世界大同,這個多有意義、多有 價值。   我這個想法、看法,這幾個大學校長、負責課程的這些教授都同意,都能接受,而且 很希望我們合作。我說合作可以,我這是一個專修班,你們學校上面可以加兩個字「實驗 」,像劍橋大學,「劍橋大學漢學實驗專修班」。課程是《說文解字》,這主修的;訓詁 、音韻,這些是附帶在裡頭的。教材就是《群書治要》跟《國學治要》,就這兩種治要。 學成之後,學校同意發給學位的證書,就是可以拿到博士學位,漢學博士、漢學碩士,好 !那全世界都承認了。這是我這次訪英國的收穫,好事情。我年歲大了,做不動了,得讓 年輕人,我可以推薦你去,很值得做。有這個認知、有這種共識,大家一起發大菩提心, 這行菩薩道,這真正是菩薩道。所以自身像釋迦牟尼佛一樣,我願意把我的生活降到最低 ,每天能吃飽、能穿暖就夠了,恭敬別人,自己謙虛,來成就這個事業。   貪著、無安、供養恭敬,這三種法應遠離,為什麼?障菩提。菩提就是覺,不覺就是 迷、就是無知,無知造成今天世界的混亂,造成地球上的災難,菩提心可以拯救,菩提心 可以挽回。《往生論》上說,我們應該知道。「蓋謂貪執自身」,執是執著,「無安眾生 心,供養恭敬自身心,此三者皆障菩提心,故應遠離。本經以發菩提心、一向專念為宗, 若障菩提心,即不能往生。是故願曰:若起想念,貪計身者,不取正覺。」這個經文是阿 彌陀佛自己說的。所以這個必須要遠離。我剛才講了,我們在倫敦遇到這些善友,必須人 人能像這部經上所說的,我們的願望才會實踐、才會落實;如果還有貪瞋痴慢、還有名聞 利養、還有個人,有個人就不能隨順別人,這個事情就難,很難。他們還要到香港來找我 ,我們還有時間多談談這些問題。   貪瞋痴慢疑,這是五毒,感召我們環境上的災難。貪心感得水災,瞋恚感得火災、火 山爆發,愚痴感來的是風災,傲慢感應的是地震,懷疑所感應的是山崩地陷,這個我們也 常有所聞,山倒下來了,土石流,大地突然陷下去了。你看這五樣東西對居住環境的感應 。我們是不貪、不瞋、不痴、不傲慢、不懷疑,這五種災難就沒有,這個地區不會發生。 這就是佛幫助我們離苦得樂的道理,我們懂了就相信,不會懷疑了。 == 南無阿彌陀佛。 -- 一個人眼裡看到什麼,完全是他心裡煩惱的投射。 南無阿彌陀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73.85.21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435821339.A.A88.html
dakudai: 阿彌陀佛! 07/02 21:58
s8402019: 南無阿彌陀佛 07/02 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