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續:【我作佛時。十方佛剎。諸菩薩眾。聞我名已。皆悉逮得清淨。解脫。普等三昧。 諸深總持。住三摩地。至於成佛。】)   『普等』者,「普者普遍,等者平等。《悲華經》謂之遍至三昧」,遍就是普;至, 這就是平等。「《芬陀利經》謂之普至三昧。《宋譯》謂之普遍菩薩三摩地。《唐譯》謂 之平等三摩地門」。你看這段經文都不離清淨、平等、覺,就是經題上的一句話「清淨平 等覺」。我們怎麼學?學佛要得受用就有法喜,那就是功德,身心自在,一句佛號綿綿不 斷,法喜充滿。那你就要學會,我對佛真誠恭敬,在日常生活當中我對一切人、對一切事 、對一切萬物,跟對佛一樣的真誠恭敬。你把真誠恭敬做到,是你的日常生活,無論在什 麼環境裡面你沒有煩惱,你很快樂,你很自在;跟一切人接觸,人家會感覺你充滿智慧, 你不生煩惱。海賢老和尚一生沒發過脾氣,這是我們要學的。五戒十善,是在生活當中, 是在工作裡頭,在處事待人接物,身口意三業清淨不染。這個就是平等三摩地。   下面《會疏》說,「若依諸師,但是菩薩所得三昧名也。憬興云:普者,即普遍義。 等者,即齊等義」,等,也就是平等。「所見普廣,佛佛皆見,故所住定,名為普等」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你統統見到,你怎麼見到的?念阿彌陀佛見到的。因為阿彌陀佛的名號 是真實大總持法門,念這一句名號,十方三世所有諸佛名號都在其中。佛號是果號,菩薩 是因號,果上圓滿,因上哪能不圓滿?這就是告訴我們,這一句阿彌陀佛,不但諸佛都在 其中,每一尊菩薩也在其中,一個沒漏掉,這叫總持法門。你不念彌陀,念誰?念其他的 ,真叫掛一漏萬;念阿彌陀佛,全念到了,一個都不漏。這個意思說得好,所見普廣,佛 佛皆見,故所住定,名為普等。三摩地就是定,這個定的名字叫普等三昧。   「玄一云:由此三昧力,普見諸佛世界,故言為普。平等現見無所不見,故言為等」 。這些都是告訴我們,極樂世界依正莊嚴,功德不可思議。我們要選擇,應該選擇這個地 方,選定之後一心嚮往,沒有二念,這就決定得生。下面接著說,「若約選擇本願正意, 則是念佛三昧德號也」,普等是念佛三昧。「普謂普遍,凡聖通入之義」,凡夫、聖人平 等通入。「等謂平等,念一佛功德,等同一切佛之義。《菩薩念佛三昧經》曰:譬如眾生 若依須彌金色之邊,其身即與彼山同色;所以然者,山勢力故。譬如諸水悉入大海,同其 一味;所以然者,以海力故」,這是給我們說明。前面一個比喻,《菩薩念佛三昧經》裡 頭的比喻,眾生是凡夫,他如果站在須彌山的旁邊,須彌山是金色的,看他的身跟山的顏 色好像相同,為什麼?山色照著他。又有個比喻,比喻水,陸地上的水、江河統統流入大 海,流入大海之後同其一味,全變成鹹味,為什麼?海的力量。下面這才合法,「若人得 念佛三昧,亦復如是。是普遍義也」。   我們念佛得念佛三昧,功夫成片就是念佛三昧剛剛得到。什麼叫功夫成片?一切時、 一切處,你心裡只有一句阿彌陀佛,除這一句阿彌陀佛之外沒有雜念,這就叫功夫成片。 我前面跟諸位報告過,一般人有這個功夫就會見阿彌陀佛,為什麼?這功夫是感,阿彌陀 佛是應;我們有感,阿彌陀佛就有應。最普遍的,你在夢中見阿彌陀佛,這個夢似夢非夢 ,好像很逼真,但是它是個夢。阿彌陀佛現身給你看,會透信息給你,告訴你,你還有多 長壽命,等到你壽命到的時候,佛來接引你往生。你這個心踏實了,定了,為什麼?極樂 世界已經註冊,有你的名字,你的信心、願心非常堅定,不會再有絲毫動搖。何況功夫更 深的,那就不必說了。   海賢老和尚見阿彌陀佛,想見就見,為什麼?人家得到理一心,想見就見,極樂世界 想見也就見,他見多少次。他求往生,阿彌陀佛勸他,你修得真好,真不錯,可以給念佛 人做好榜樣,勸他在世間多住幾年,到時候佛會接他往生。到什麼時候?到他看到一本書 ,《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見到這本書,阿彌陀佛就來接他往生。他什麼時候會看 到這書,他自己不知道,他是念佛人,從來不看書的,也不聽講經的,就是念佛,一句佛 號念到底。雖然不看書、不聽經,他什麼都知道,是真的不是假的,你問不倒他,世法、 佛法全都通,這是明心見性了,他沒有障礙。所以有這麼一天,有幾位居士上山去看他老 人家,就帶了這本書。老和尚一看到這幾個人帶本書,口袋裡有本書,就問他這什麼書? 人家告訴他,這個書叫《若要佛法興,唯有僧讚僧》。他聽到之後非常歡喜,好像天天在 盼望寶物,寶物真的來了。穿袍搭衣,恭恭敬敬,手上拿著這個書,叫人家給他照相。這 個舉動在老和尚是非常不平凡,老和尚一生沒有主動叫人給他照過一張照片,這一天突然 要求別人給他照相,生平第一次。這張照片照完之後第三天,老和尚就往生了,自在往生 。《永思集》這個小冊子裡面寫得很清楚,希望諸位多看。多看,你會增長信心。   黃念祖老居士晚年最後的這本書《淨修捷要報恩談》,我也希望大家多看,多看這部 書,你會把對佛教所有的疑惑統統斷掉。《永思集》生信,《報恩談》斷疑,斷疑生信, 我們的功夫才得力,往生極樂世界才有把握;應付現前這個時代的災變,你有能力,你有 智慧,你能平平安安度過。加上我們這個《無量壽經》會集本,這三寶,我們淨宗學會的 三寶,真的足夠了。所有問題,不要去問別人,別人不知道。信願不切,往生沒把握。要 深信切願,一向專念阿彌陀佛。第十八願說得好,臨命終時,一念、十念都能往生,決定 不是假話。潮州謝總的父親,上個月往生的,人是好人、善人,沒有學佛,兒子學佛,兒 子學佛把學佛修行的功德迴向給他。他就在臨終斷氣兩個小時之前,就是那麼一點時間, 謝總就勸他爸爸,跟他爸爸講,極樂世界真有,你能不能相信?平常他都搖頭,這個時候 他點頭。謝總很高興,告訴他,真有阿彌陀佛。他點頭。他說:我念佛,你跟我一起念。 念了兩個小時,真往生了,瑞相稀有。往生之後,面目如生,全身柔軟,比活的時候還柔 軟。當時看到的大概上千人,沒有不感動的。他來做榜樣給大家看,臨終最後兩個小時還 來得及,給我們增長好大的信心。   下面說,若人得念佛三昧,亦復如是。得念佛三昧,人得阿彌陀佛本願威神加持;得 佛加持,同時你必定得到護法龍天的加持。這是普遍義。《文殊般若經》裡頭有這麼一句 話,「念一佛功德無量無邊,亦與無量諸佛功德無二」,《文殊般若經》。文殊是七尊佛 的老師,他的學生當中有七個成佛,他還會說錯嗎?他說的話我們要相信。念一佛功德( 這個一佛就是指阿彌陀佛)無量無邊,跟念無量無邊諸佛的功德不二。真的是千經萬論都 勸我們念佛,我們很可憐,就是不老實、不聽話、不肯真幹。   《讚阿彌陀佛偈》裡面說,「我以一心讚一佛」,一心是真心,這一佛就是阿彌陀佛 ,這是他的修行,一心讚一佛就是念一佛,念阿彌陀佛就是讚阿彌陀佛,「願遍十方無礙 人」,這是平等義。這一聲佛號遍滿十方世界,隨著你願力大小,隨著你願力淺深,果德 不一樣。《會疏》說,「以清淨三昧、解脫三昧、普等三昧為念佛三昧」,下面說,「蓋 念佛三昧為寶王三昧。具是一切三昧功德,自當同具種種三昧之名也」「三昧,即三摩 地」,翻成中文意思是「正定、正受」。正,說明它不偏不邪;受是享受。這個名詞詳細 解釋在前面第二品。   這些話說得這麼多,目的只是一個,無非是幫助我們要真信、要真發願。一定要知道 ,佛經上所說的是真的,世間所有一切法是假的,人間是假的,天上也是假的;六道輪迴 是假的,十法界也是假的;娑婆世界如是,他方諸佛剎土亦如是,沒有例外的。這意味什 麼?意味著徹底放下,這就對了,我們這一生的問題真正解決。我們自己真解決了,才能 幫助別人。幫助別人的方法就是身行言教,自己得真幹。像海賢老和尚,一輩子真幹,我 們有時候還懈怠懶散,比不上老和尚,這就是他能證得究竟圓滿,我為什麼不能證得。要 想跟他一樣,要奮發、勇猛精進如果不徹底放下,沒有放下的東西它會產生障礙作用。 也就是說,海賢老和尚徹底放下,他沒有牽掛,他沒有憂慮,他一無所有,只有幾件換洗 衣服。他一生沒有離開農耕,農具不少,在哪個地方耕種,農具就放在那個寺廟裡,他不 帶走,所以凡是他住過的寺廟,都有不少他用過的農具。這是給我們做榜樣。   他怎樣斷惡修善、積功累德?完全用自己的勞作,耕田。土地是沒有主的,叫開荒, 他把它開闢,種糧食、種蔬菜、種水果,盡他的能力。種得多,總計一百多畝。寺廟裡住 眾不多,受用有限,他沒有把它拿去變賣賺錢,沒有,收成之後去供養貧窮的人家,養活 人也成千上萬,九十二年當中。布施,財布施,內財布施、外財布施,內財是勞力,勤奮 工作;外財是收成,農作物的收成,布施供養貧窮沒有吃、沒有穿的人家,他照顧。別人 供養錢給他,他收集起來全做印經、做光碟,做這些東西,跟信徒結緣,弘法利生不遺餘 力。喜歡放生,這裡面一些鏡頭你們都看到。   我們無論在哪一個行業,盡心、盡力、盡分把我們的行業做好,在這個社會裡頭跟大 家一起合作,這樣就能夠造成太平盛世,讓這個社會人人是好人、事事是好事。中國人古 時候一句很不好聽的話,「不務正業」,這話意思很深。人人都能夠務正業,正業是士農 工商這四大類,這都是正業,正業要道德,要倫理道德做基礎。中國古時候世家,大家庭 ,傳十幾代,從小就要把小孩教好。小孩教好,非法的事情他不會做,他不會去爭名奪利 ,他不會去害別人,無論從事哪個行業,大公無私,為社會服務,為人民服務。中國的教 育是聖賢君子的教育,沒有讀過書,他也受過教育。中國人把教育下一代擺在第一位,世 世代代有聖賢君子出現,這個社會國家哪能不好?所以社會安定,人民和睦相處,這是真 正幸福。所以盡本分太重要了。   出家人本分是什麼?你去看看釋迦牟尼佛就完全明白了。出家人,人家喊你法師,在 名符其實,他自稱弟子,你教他什麼?出家人的本分是教學,釋迦牟尼佛當年在世為我們 做出的是榜樣,一生教學,沒有一天中斷。學生來自四面八方,他不分國籍、不分族群、 不分宗教信仰,你肯跟他學,他就肯教你,這個我們在經典上都看到。不但出家必須教學 ,在家也不例外。佛陀在世的時候,維摩居士做代表,居士講經教學。出家人去聽講,對 維摩居士要行弟子禮,為什麼?佛法是師道,師道我們一般講老師第一大;不是出家第一 大,老師第一大。維摩居士講經,佛常常派遣弟子,舍利弗、目犍連、大迦葉這些大弟子 ,到維摩居士那裡去聽經。他們見到老居士,都要頂禮三拜,右繞三匝,禮節跟見釋迦牟 尼佛沒有兩樣,這是為什麼?出家人來表演,做榜樣,尊師重道。他雖然是居士,他在講 台上,在講台上代佛講經教學,對他要行師生之禮,不能疏忽。這些現在都淡薄了。   學經教的人不能說不懂這規矩,雖然懂這個規矩,自己不肯做,居士講經最好不聽。 其實你要懂得這個道理,居士講經你去聽,你也能這樣恭敬,做影響眾,「這個居士講得 不錯、講得真好,正知正見」。現在講經的人少,我們要遇到了,我們去聽經,我們去給 這個居士頂禮,讓其他這些居士對這個老師信心增長,這是好事情。不能批評,縱然講錯 了也不可以批評。批評、建議必須沒有第三者在場的時候,這個時候可以講,他也能接受 ,幫助他改正,這是愛護他。這要看人有沒有雅量,有人沒有這個度量,你一批評,他就 不高興,那怎麼樣?那只有恭維,別講了。決定不能毀謗,為什麼?講經的人太少。講得 不好,只要他肯講,他能夠不間斷天天講,他會有進步。我們都要知道,我們是這個路上 走過來的,很清楚。   經文後面這個五段,都是他方世界菩薩聞名,並沒有往生到極樂世界。聞名就能得到 佛力加持,何況真信發願,阿彌陀佛確實還要派護法神來保佑你。人同此心,心同此理, 想必沒有差錯。佛對眾生的愛護超過父母,真愛護,清淨平等心愛護。只要我們真正發心 ,斷惡修善,積功累德,就能得到佛菩薩的加持。每天能讀誦經典,比什麼都好。經典念 一遍,《無量壽經》從頭到尾念一遍,一個半小時夠了。   下面我們重念一遍,這一句很重要,「念佛三昧為寶王三昧。具是一切三昧功德」, 這一切是無量無邊,大乘經常講八萬四千,「自當同具種種三昧之名」,這就是常說的, 佛號不可思議。三昧就是三摩地,翻成正定、正受。「總持,即陀羅尼」,梵語稱陀羅尼 ,翻成中國意思叫總持,總一切法、持一切義。在整個佛法裡面講,真正總持就是一句佛 。因為一句佛號,包含一切法,包含一切諸佛菩薩的名號,它真是陀羅尼。「深妙之總 持,故曰深總持」,這個總持不是淺,深。「十方菩薩,因聞名故,得諸三昧,與深總持 ,安住定中,得成正覺」。這就說得很明白,十方菩薩聽到阿彌陀佛的名號,聽到西方極 樂世界,雖然沒有發心專修這個法門,求往生淨土;他修學自己這個法門修得很久,已經 成習慣,需不需要改?不需要,一心皈命阿彌陀佛,就得阿彌陀佛威神加持,所得的功德 利益就是末後這五願所說的。讓我們體會名號功德不可思議,讓我們明瞭之後,真正明白 了,你喜歡這個名號,你愛好這個名號,你會把這個名號當作寶,一句佛號接著一句佛號 ,念念不間斷。   海賢老和尚是念念不間斷,還有來佛寺的幾位大德、海慶老和尚。賢公的母親,她是 在家居士,晚年兒女都不在了,海賢老和尚把她請到寺廟裡頭供養、照顧,她在寺廟住了 二十七年,八十六歲往生,往生也是瀟灑自在,真不簡單,預知時至。與他們同時,南陽 還有一個老德和尚,也是個修苦行的,那也不是凡人。你看他的行持,是一個為我們示現 、表法修忍辱波羅蜜,我們的忍辱功夫要跟他去比一比。他往生了兩年之後,當地人有人 在武漢看到他。真的是他,叫他老德,他回頭看看。老鄉,碰到了。問他怎麼來的?來幹 什麼?他說化緣。要不要一道回去?他說你們先走,我過幾天再回去。人家回到家鄉去, 說這樁事情。老和尚走了兩年,墳墓上草很深了,怎麼會是他?真的是他,不是一個人看 錯,好幾個人遇到的,哪裡會看錯!不可思議。   所以我們對名號要認識透徹、要認識清楚,名號太不可思議。名號是宇宙之間第一真 實法,它真管用,讓我們永遠脫離生死輪迴,往生極樂世界,一生證得究竟大圓滿。我們 遇到,如果輕易疏忽了,那真可惜,要牢牢抓住。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 南無阿彌陀佛。 -- 每一念都不是偶然的,每一句話、一件事情,也都不是偶然的。 都是我們自身習氣和修為的展現。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73.248.25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437565512.A.38D.html
dakudai: 阿彌陀佛! 07/23 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