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173集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 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 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Ⅶ天眼通願   請看《大經科註》,四百五十頁,第三行看起,品題,「七、天眼通願」。七是第七 願,四十八願裡面第七。這一願,夏蓮老會集確實很精簡,只有四個字:   【皆能洞視。】   下面念老給我們註解。『洞視』,「洞者,深也,通也」。他看得深,他能通達,沒 有障礙。「天眼通,又名天眼智通」。可見得通靠什麼,根據什麼?完全是智慧,這是自 性本具的般若智慧,在眼就是天眼,在耳就是天耳,天耳能聞,叫天耳通,下面會講到。 「又名生死智通」。六道裡頭的輪迴,死生,不是死了以後就沒有,死了以後他又生,生 了之後他又死,死生可以說是沒完沒了,苦不堪言。下面給我們說,「天眼,天趣之眼」 。這個趣也講天道,五趣或者是六趣,跟五道、六道的意思相同。天人的天眼,「能見粗 細遠近一切之色」,眼的功能是見色,他的功能比我們大,你看他能見粗,粗顯的,細是 細微的。我們人道的眼睛非常有限,粗色,距離遠了就看不清楚,我們要用望遠鏡來觀察 ;細微的也看不清楚,要用顯微鏡來幫助。天人不需要工具,無論粗細遠近,他統統能看 得清楚,不但能看清楚,而且還能看到「眾生未來生死之相」。能夠看到你未來,當然也 能看到過去。《大智度論》第五卷說,「天眼所見自地及下地」。自地,如果他是欲界天 ,欲界天就是自地,欲界天以下的叫下地。   中國人民間都拜玉皇大帝,玉皇大帝在佛教裡屬於哪一層天?佛說天有二十八層,玉 皇大帝在第二層。第一層四王天,四王天上面就是忉利天,忉利天主,中國人稱他作玉皇 大帝,他屬於欲界。所謂欲界就是七情五欲沒斷,比我們人間要淡一點,沒有我們這麼執 ,淡一點。欲界有六層天,一層比一層淡。往上去有夜摩天,第三層。第四層兜率天, 彌勒菩薩住在兜率天,兜率是梵語,翻成中國的意思叫知足,他在那裡等待時節因緣到了 ,他就到我們這個地球上來示現八相成道成佛,像釋迦牟尼佛那個樣子。什麼時候來?他 現在在兜率天,兜率天壽命終了的時候,他就下來了。兜率天的壽命很長,有時差,兜率 天的一天是我們人間四百年,一年也算三百六十日,壽命四千歲,是兜率天的四千歲。所 以要合我們地球上來算,這個數量大得驚人,大概是五十六億七千萬年,彌勒菩薩到這個 世間來示現成佛。有人說現在彌勒已經來了,這個是不確實的。世尊在《彌勒上生經》、 《下生經》講得很清楚。   學佛的同學要依教不依人,世尊給我們的四依法。佛滅度了,離開我們,佛在的時候 以佛為師,佛不在了,以什麼人為師?佛告訴我們「以戒為師」,又告訴我們四依法。四 依法第一個「依法不依人」,法是佛所說的經論,決定可靠,依照經論修行,跟依佛在世 沒有兩樣。我們世間凡夫總有懷疑,釋迦牟尼佛留下這些經典,翻成中國文,可靠嗎?我 在年輕的時候,這是很重的一個疑問,不能解決,我們對經典總是存疑。為什麼?很明顯 的例子,古文,中國古人的文章,像古文裡面隨便選一篇文章,把它翻成白話文,十個人 翻就十個樣子,絕對找不到兩個人相同的,《古文觀止》大家常念的,裡面只有三百多篇 ,古大德替我們精選的文章的代表。佛經是梵文,傳到中國來了,在中國有不同的譯本, 像《無量壽經》,它有十二種的譯本,每一本都不一樣,這可靠嗎?《金剛經》大家熟讀 的,知名度很高,這一部經有六種譯本,全都傳下來了,現在在《大藏經》裡面諸位都可 以看到,不一樣。不完全一樣,叫大同小異。如何能叫我們相信,這是大問題。   所以大乘教裡佛說:「佛法無人說,雖智莫能解。」一定要有人說,什麼人說?說的 人、解的人都要開悟。佛法不是從我們思惟當中流露出來的,不是的。凡夫言語文章都是 從意識裡頭流出來的,第六意識的分別,第七識的執著,阿賴耶識的種子,阿賴耶識是記 憶,從這流出來的,這是妄心,不是真心。佛法呢?佛法不從這些地方流出來的,它是從 自性流出來的,這點我們要知道,自性就是真心,真如本性。真如本性凡聖同體,它是真 的,它不生不滅;意識念頭有生有滅,前念滅後念生,念念不住,它停不住。生滅心流出 來的東西全是假的,全不是真的,一定要從真心流露。古時候講究,現在沒有了。古時候 譯經,參與譯經的人員很多,譯經院的規模很大,它有組織。主譯的這個人一定要大徹大 悟,明心見性,為什麼?不會翻錯,他所說的跟佛所說的沒有牴觸。所以一定要大徹大悟 ,明心見性。古時候講經、註疏的標準就是要開悟,沒有開悟的人不可以講經、不可以註 ,這個要求很嚴格。一直到滿清初年,在家居士參加譯經、給經做註解也都要開悟。這 個開悟,也是古人留下來學習重要的理念,所謂「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得定;「讀書 千遍,其義自見」,自見就是開悟。   古人教學生,真正有天才、有智慧,這個學生老師看重。老師教他,教他什麼?教他 ,幫助他開悟。所以教他念書,用讀誦的方法修定,不要解它的意思,儒家的典籍、佛家 的經典都沒有意思,就是叫你讀誦。讀誦的目的在哪裡?把你的妄想念掉,把你的分別執 著念掉,目的在此地。所以經有沒有意思?沒有意思,有意思不就有執著、有分別、有妄 想了嗎?那就開不了悟。所以讀書的目的,它不是求知識,它求智慧。智慧從定中來的, 定就生慧。用讀書的方法修定,讓你每天讀這個書讀得很熟,沒有念錯,沒有念漏掉。用 這個方法,時間久了,老師不講,一定要等你自見,其義自見,豁然開悟了,定久了開悟 ,悟了之後你把你悟入的境界向老師報告,老師給你印證,點頭,沒錯,你真開悟了。這 個法子,釋迦牟尼佛用。佛法傳到中國來之後,儒家接受了,道家也接受了,所以中國傳 統文化無不講求要遵循這個理念,就是「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還寫在《三字經》上, 「教之道,貴以專」。「法門平等,無有高下」,你喜歡學哪一樣東西都可以,但是要專 一,不能雜亂。海賢老和尚常說「天下無難事,只怕心不專」,還特別強調「真沒有難事 」。他老人家過來人,他就一句南無阿彌陀佛,專,專一。   他有沒有開悟?他開悟了。你看他平常跟人談話,你細心去體會,那是開悟的人,那 不是普通人。淨土宗的開悟,大徹大悟,明心見性,叫理一心不亂。他老人家說得很好: 「念佛沒有念到一心不亂,那都不算念佛。」你看他把念佛的標準定在一心不亂。一心不 亂有事一心,有理一心。事一心,清淨心恢復了。我們這個經題上「清淨平等覺」,清淨 心現前就是阿羅漢,平等心現前就是菩薩,覺現前就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所以經題上 這五個字是你證得佛法,等於說現在的是拿到學位,第一個學位是清淨心,清淨心現前生 小智慧,平等心現前生大智慧,平等心是菩薩。佛陀、菩薩、阿羅漢都是佛教學位的名稱 ,人人都可以拿到。《華嚴經》上說得很清楚,「一切眾生本來是佛」,你當然可以拿到 ;又說,「一切眾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跟佛平等,一切眾生。這是什麼?你的真心, 你有真心!妄心不是真心,妄心是迷了真心就叫做妄心。真心、妄心是一體,一個在覺, 一個在迷,在覺我們叫它做真,在迷我們叫它做妄,如是而已。佛陀教人、教眾生,只是 教他破妄顯真,破迷開悟,如是而已。悟了,跟一切諸佛如來沒有兩樣,智慧一樣的,德 能一樣的,相好也是一樣的,沒有絲毫差別。沒開悟之前有差別,開悟之後沒有差別,你 回歸到自性,自性是平等的。這六種神通,我們今天讀的這是第一個,天眼。六種神通, 佛說是我們的本能,每個人都有。六道凡夫為什麼失掉?那就是迷了自性。迷了自性,你 要修行,可以修得。修得,能得到,天人可以得到,但是不圓滿,成佛才真正達到圓滿。 你的性德圓滿現前,真的是無所不知、無所不能。佛法給我們講真平等,不是佛在這裡誘 惑我們,本來就是。   我們看念老註解,括弧裡頭,「例如天人,則天道為自地」,天人的天眼,這自地, 「修羅、人、畜生、鬼、地獄」,這五道叫下地。他得天眼,這底下的五道他看得很清楚 。佛弟子,佛教人信、解、行、證,你才能得到果位,沒有得到果位不算。我們說佛弟子 ,名字弟子,我們沒有證得,證得才叫入門弟子,咱們在門外,不在門內。門內,以《華 嚴經》說,有五十一個等級,這五十一個都叫菩薩。他是大乘,分為五個階段,第一個階 段十信,第二個十住,第三個十行,第四個十迴向,第五個十地,完全靠證來分。你能夠 拿到第一個,就是十信位的初信位。我們用個比喻來說,十信好比小學(一年級到十年級 ),十住好比是中學(初中),十行好比是高中,十迴向好比是大學,十地好比是研究所 ,咱們這樣講好講。你上它的小學一年級,小學一年級就有兩種神通現前,天眼通、天耳 通,你就得到。天眼通,我們在人道,人道上面是天道,我們通的能力知道自地,人道沒 有障礙,以下的修羅、畜生、鬼(餓鬼)、地獄,你統統都能看到;欲界天,我們能看到 ,看你的功力,功力好的欲界六層天全看到,功力差一點的,大概可以看到四王天、忉利 天。初果就有這個能力,這是十信初信位。二信位就又多兩個,有他心通、有宿命通,宿 命通是知道自己過去,過去一世、二世、三世、五世。阿羅漢能知道自己過去五百世,阿 羅漢的地位跟菩薩比,是七信位的菩薩,十信裡面的第七信他的斷證跟阿羅漢平等。這後 面能知道,愈往上提升,能量愈大。小乘提升到三果就有神足通,神足通就能分身、能變 化。孫悟空七十二變,跟三果羅漢,三果叫阿那含,跟他相比那很遜色,三果羅漢不止七 十二變,多多了。所以佛法講求的信、解、行、證,有行沒有證,這個沒有果位,有行一 定要有證。證,要老師給你印證。現在我們生在末法時期,生在這個亂世,我們相信有高 人,高人住在深山裡面、住在岩洞裡面,沒有緣分的人遇不到,遇到有緣分的真修行人, 他可以給你作證。所以我們看到,唐朝六祖惠能大師開悟了,一定要五祖給他印證。幫你 印證的人就是老師,你就是他的法子,傳法的弟子,師徒如父子。自古以來沒有例外的, 沒有無師自通的。沒有人印證,說自通的,這個不可以。你真正達到這個水平,就能感動 諸佛菩薩來給你印證。   我們接著往下看,「中六道眾生諸物」,這是講得天眼的,欲界天人得天眼的,「若 近若遠,若粗若細諸色,莫不能照」,他都能看見,他看得很清楚。「又天眼通者,《會 疏》曰」,《會疏》是日本淨宗的祖師《無量壽經》的註解,叫《會疏》,「能見六道眾 生,死此生彼,苦樂等相,及見一切障內障外、世出世間種種形色,無有障礙也。」障內 ,譬如我們在這個房間裡面,這房間是內,內裡面我們能看見,外面看不見。得天眼通的 人,他障內障外他都能看見,他能見到六道眾生。十信菩薩,如果能夠達到四信、五信, 欲界裡面他全看到了;達到六信、七信,他的天眼,六道他全部看到,能看到色界十八層 天、無色界四層天,他全都能看到。七信位,斷證功夫跟阿羅漢平等,這個時候他脫離六 道輪迴,他生到四聖法界,就是十法界的最上面的四層,再要能把無明煩惱放下,他就成 佛。   無明是什麼?我們今天講的起心動念。這個起心動念,一般人對它沒有概念。起心動 念很難懂,我們是在最近這十幾年看了不少科學報告,才有一點概念。佛在經上有說明, 講得最清楚、最明白的,世尊跟彌勒菩薩的談話。「佛問彌勒:心有所念」,是講凡夫, 六道凡夫,心裡起了個念頭,這一個念頭裡頭有幾念?有幾相?有幾識?這幾個字是經文 ,「心有所念,幾念幾相識耶?」這一句話裡頭問了三樁事情,多少個念頭成就一念,這 一念把它分析,有很微細的念頭,多少微細的念頭;有幾相,相是物質現象;識是精神現 象,就是念頭,佛問了三樁事情。彌勒菩薩回答是「拍手彈指之頃」,這一彈指,「一彈 指有三十二億百千念」。三十二億,一百個千是十萬,三十二億乘十萬,三百二十兆,這 一彈指。一彈指有三百二十兆個生滅,這念頭的生滅。他說「念念成形,形皆有識」,每 一個念頭都有物質現象,每一個物質現象裡面都有受想行識,就是佛家講的五蘊。我們看 到這個,才真正有了個概念,佛家講五蘊,原來是這麼回事情。   五蘊是什麼?是精神、物質現象最小的單位,這個不能再分,再分就沒有了。所以物 質跟精神是一不是二,物質裡頭一定有精神,就是有受想行識,受想行識一定有物質,它 分不開的。《心經》同學們念得很熟,「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 空」。五蘊是最小的物質單位,五蘊皆空,怎麼空?你掌握不住。它的速度是一秒鐘,我 們今天講秒做單位,一彈指,一秒能彈多少次?有人告訴我,可以彈七次。真的,確實可 以彈七次,三百二十兆再乘七,一秒鐘,二千二百四十兆,一秒鐘!一秒鐘,無論是精神 現象、是物質現象,已經生滅二千二百四十兆次,哪一個相是你?這個我們冷靜去思惟。 所以佛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一切法,畢竟空,不可得」。有相是假的,不可得, 這麼快的頻率之下它的生滅相。不生不滅的本性,它裡頭沒有物質現象,沒有心理波動現 象,也沒有自然現象,所以叫真空,不可得。妙有,就是真空隨緣生起相分。惠能大師開 悟的時候末後一句話說:「何期自性,能生萬法。」這是佛法,這宇宙從哪來的?佛沒有 說神造的,沒有說上帝造的,佛告訴我們,從心想生。這是什麼?十法界依正莊嚴,咱們 六道輪迴十法界,是從念頭產生的。整個宇宙,包括諸佛剎土,那就是能大師說自性能生 萬法。自性能生萬法是全體,不是局部的;阿賴耶變現是局部的,不是全體。所以《華嚴 》告訴我們,我們這個宇宙是心現識變。心現是真的,就是實報土;識變的,把實報土變 成方便土、同居土,方便土就是十法界的四聖法界,方便土,同居土就是六道。   佛家講整個宇宙的緣起,跟今天科學所發現的相同。所以我們有理由相信,科學技術 再不斷的發達,我們相信二、三十年之後,不要很久;現在科學家已經把物質現象是什麼 搞清楚了,這宇宙的祕密揭穿了,物質是念頭產生的,念頭的真相是什麼,現在還沒搞清 楚,我們相信一定能夠發現的。這佛在經上說的用第六意識,就是用我們的思想、用精密 儀器來觀察,我們製造這些儀器現在看到物質現象是假的,是念頭波動現象產生的。念頭 波動現象從哪來的?佛說,這科學家都能發現,但是他見不到自性。為什麼?自性是真心 ,真心離念,沒有念頭才能夠見到,科學家有念頭,有念頭只能見到阿賴耶的三細相,再 深他沒辦法。再深不能用儀器,用什麼?用禪定,用甚深的禪定可以見到,那是真的,跟 佛完全相同。換句話說,明心見性他見到了,沒有見性的人見不到。   天眼,天眼好,能夠看到六道眾生生死。人道死了,修得還不錯,來生又作人,又到 人道來投胎。更殊勝的,修得好的,到天上去了,福報修得很大,人間沒這個福報,到天 上去享天福。如果修到禪定,四禪八定,四禪能修成功,他生到色界天;四空定能修成, 他到四空天去了,一層比一層高,一層比一層殊勝。《楞嚴經》上說,他能夠修成第九定 ,他就離開六道輪迴。六道輪迴只到第八定,四禪八定,第九定就超越六道輪迴。佛法證 得完全用戒定慧,戒是手段,目的是得定,定還是手段,目的是開悟,明心見性,見性成 佛,佛的教育圓滿了。佛教你什麼東西?什麼也沒教,你所得到的智慧、德能、相好全是 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不是從外來的。所以佛說了一句話,「心外無物」,沒有物。沒有 戒定,你所得來的那是科學技術。所以科學理念技術是有限度的,不是無限的,他能把阿 賴耶的境界相找到,這個解決了,轉相、業相他還沒找到。我們希望他二、三十年當中找 到,那個時候佛法不是宗教,佛法是高等科學。他所找到的,釋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就講清 楚、講明白了,我們不能不佩服。要知道,最重要的要知道是我們的本性,我們要相信我 們的自性跟佛的自性是一不是二。   一切眾生本來是佛,用什麼方法成佛最穩當、最快速,我們有這個條件,我們這一生 可以成就?那就是海賢老和尚用的,一句佛號。只要你專一就是修定,從早到晚二十四小 時不中斷,心上只有阿彌陀佛,除阿彌陀佛之外什麼都沒有,沒有善惡,沒有染淨,沒有 是非,沒有人我,乃至於連佛法也沒有。《金剛經》上說的「法尚應捨,何況非法」,那 個法是佛法,你心裡有佛法,壞了,心裡沒有東西,真心離念,沒有念頭,起心動念是無 明。所以六根在六塵上起作用,眼見色、耳聞聲,在這用功,用什麼功?不分別、不執著 、不起心、不動念,這就是佛知佛見;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這是菩薩;有起心動念 、有分別,沒有執著,這是阿羅漢;三個俱有就六道凡夫,你見色聞聲有起心動念、有分 別、有執著這就凡夫。佛法修行沒有別的,放下就是!就在生活當中,沒有離開生活,沒 有離開工作,沒有離開處事待人接物。海賢做出最好的榜樣,你要細細看,你能把他看懂 ,把他看明白,你就有受用了,真不難。 == 南無阿彌陀佛。 -- 月映萬川,眾生之心如水,阿彌陀佛如月,只要我們的心至誠清淨,阿彌陀佛就會應現。 南無阿彌陀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67.219.11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430060346.A.67E.html
dakudai: 阿彌陀佛! 04/27 16:35
s8402019: 南無阿彌陀佛 04/27 2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