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236集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 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 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c 成就眾生 (a) 現生成就 ① 無住生心 Ⅰ 一切無著   請看《大經科註》,第五百七十二頁最後一行,科題,「成就眾生」,分兩科。庚一 ,「無住生心」,也分為兩段。辛一,「一切無著」。請看經文:   【所有國城。聚落。眷屬。珍寶。都無所著。】   這一段經文,告訴我們成就自己的德行。前面善護三業是就事上說的,日常生活當中 對人對事,身口意的三業要守住,這個是莊嚴清淨三業的德行。成就眾生,這一大段是菩 薩教化成就眾生的德行。有人問,釋迦牟尼佛為什麼要出現在這個世間?他來幹什麼?我 們這些眾生到這個世間來是業力來的,前世造的業因,這要酬償業報,不來不行。佛早就 超越了,無始劫以來的業障習氣他都斷盡,再也不造業了,為什麼要來?佛菩薩之來是應 感而來的。眾生有感(眾生苦,求佛菩薩),眾生起這個念頭,佛菩薩就感應到了,所以 他來現身。現法身、應身、報身完全看機感,他的德行。法身菩薩求佛加持,佛現報身; 真正有修養、有德行的人,求佛菩薩加持,佛現應身;像我們這些眾生沒有德行、沒有智 慧,遇到苦難的時候,沒有遇到苦難把佛菩薩都忘掉了,心上沒有,遇到苦難的時候就臨 時抱佛腳求佛菩薩,佛菩薩非常慈悲,來了多半是化身。經上說的這些,佛菩薩為我們示 範的,我們應當認真努力學習。   『所有』是都說到了。下面舉幾個例子,舉了四個例子,這四個例子包括所有一切。 『國城』,國城是都會,都市;『聚落』是村莊,鄉鎮;『眷屬』是人事;『珍寶』是物 質,玩物。都取一個代表,統統都不著。這個不著,最重要是心不著。註解裡頭說,「著 者,執也。有所執著,則難離捨」。佛菩薩沒有執著,所以用這些東西布施,沒有一樣不 可以布施的。布施是四攝法裡頭的第一法,是度眾生的手段。四攝法是佛菩薩度眾生的手 段,這四種裡頭頭一個就是要布施,不布施怎麼行?自己對於這些世間法,如果有貪戀, 你就捨不得布施,你度化眾生的緣不深。所以一定要學布施,什麼都能施,自己才自在, 統統可以放下。所以這一段,「一切無著」,我們的科題,世出世間一切法都不執著。如 果究其真相,諸法實相,那是像經上所說的「一切法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這四句 要常常記在心上,布施的時候很管用,什麼都能施,最愛的、最喜歡的都可以施,為什麼 ?無所有,畢竟空,不可得。真正能得到,永遠屬於你的,那可以,說得過去;假的,包 括身體都得不到。   修行人,教下學的是止觀,天台是止觀,華嚴五止六觀。止觀就是看破放下,觀是看 破,止是放下。看清楚了,看明白了,自性有沒有?有,真的,不生不滅,它是真的,永 遠不會變化。它是什麼樣子?它是一片光明。在哪裡?無所不在,無處不在,為一切萬事 萬物的本體。惠能大師說得好,「何期自性,能生萬法」。我們相信他這句話,自性是真 的,不生不滅,本自清淨,本自具足,本無動搖,能生萬法。你能不能抓得到它?抓不到 。六根緣不到,六根沒離開它,它是六根、六塵、六識的本體。它變的現相,現相是假的 ,剎那生滅。說剎那的時間很長了,現在我們看了彌勒菩薩的報告,用現在的方法計算出 來,一切萬法住世時間多長?實際上它是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秒。換句話說,一秒鐘它 已經生滅二千二百四十兆次,你說哪一次是自己?哪一次是你能夠擁有的?不可能。不但 我們不可能,諸佛菩薩也不可能。八地以上把這個事情搞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他有沒 有能把這個東西掌握住?掌握不住。常作如是觀,你就能放下,你就能捨得。捨得,跟戒 定慧相應,跟善護身口意相應。放下不難,看破很難。看破是智慧,真實智慧,從戒定慧 裡面流露出來;眾生的煩惱習氣,是從阿賴耶裡頭流露出來,不一樣。阿賴耶是習氣種子 ,種子起現行,現行變成種子,那個速度也是二千二百四十兆分之一秒,沒有例外的。所 以海賢老和尚說得好,簡單明瞭,常常勸人,凡是見人的時候都會給他一句,「好好念佛 ,成佛是真的,其他啥都是假的。」這句話好!全是假的。   我們這個科題上,這一段說「無住生心」,首先這一段是教你無住。你看,後面這一 段就生心了,「六度化眾」,就生心了。無住當中生心,生心時候就是無住,這就是菩薩 。凡夫無住就不能生心,生心就不能無住,只能管一個,不能管兩個。菩薩有本事,無住 跟生心融成一體,修六度萬行,幫助一切苦難眾生。心裡面呢?沒放在心上,無住就是不 放在心上,把所做的東西都不放在心上。好,乾淨,作而無作,無作而作,作跟不作又畫 成等號。利益眾生的事情要做,做完了怎麼樣?心裡乾乾淨淨,一塵不染。阿賴耶裡頭不 落謝種子,就是法身菩薩,權教菩薩做不到,沒有轉識成智,圓初住以上轉識成智,就是 這段經文所說的境界。 Ⅱ 六度化眾   下面這一段,「六度化眾」。教化眾生,感化眾生,就是用這六個方法,不必再求多 。這個方法,是十方世界一切諸佛都用這個方法。這是六個科目,每個科目裡面包羅萬象 。我們把經文念一段:   【恆以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六度之行。教化安立眾生。住於無上 真正之道。】   佛教真正可以救人,個人的身心,可以救家庭,可以救社會,可以救國家,可以救全 世界。用什麼?這一條就夠了。我們看念老的註解,「於布施下」,接著說的是持戒、忍 辱,五度。「因諸度咸以無著為本」,不執著,不執著就是無住,修這六樁事做得非常認 真、做得圓滿,不放在心上就是無住、就是不執著。執著怎麼樣?執著就變成福德,來生 人天福報。不執著是功德,來生呢?來生就作菩薩;不是普通菩薩,大徹大悟、明心見性 的大菩薩。我們是願意求明心見性,還是願意享人天福報?人天福報,不離開執著,我做 了多少多少好事。袁了凡先生每一天寫功過格,哪些事情做錯了,哪些事情是好事,統統 記載,天天比較,善比惡多,惡少善多,這是對初學。對真正發大菩提心的不是這個,惡二邊都不住,斷一切惡,修一切善,心上沒有念頭,無住為本我們修淨宗的是心上只 准許一尊阿彌陀佛,比其他法門容易,其他法門什麼都不能住,難修。淨宗的妙處就是用 一法代替一切法,這一句名號,只要名號二六時中不曾丟失,功夫就成片。功夫成片,真 信切願就保證得生,這個法門多簡單、多容易。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決定一生成佛。經 上所說的,真的,不是假的,四十八願第十二願「定成正覺」,到西方極樂世界決定成佛 ,正覺就是成佛,而且快速,不必三大阿僧祇劫。我們幹什麼都迴向求生淨土,這就對了 。   「是即《金剛經》宗旨,遠離四相,修一切善法,故能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這 《金剛經》上說的。《金剛經》前半部離四相,後半部離四見,得要從四相下手,然後熟 了(四相破了),四見自然現前,不但四相沒有了,四相那個念頭都沒有了。前半段聲聞 、緣覺的境界,後半段是菩薩。「此六度,乃菩薩究竟自他兼利之大行,能到涅槃彼岸。 菩薩自行此法,亦以此教導利益眾生」。自行,身行。釋迦牟尼佛在世,示現的是應化身 (應身),在我們這個世間住世八十年,八相成道,給我們做榜樣。生在帝王家,世間人 所希求的功名富貴,他一出生垂手而得,樣樣得到。得到怎麼樣?放下,教給我們能捨, 國城、聚落、眷屬、珍寶統統能捨,十九歲捨了,給我們表演的。十九歲懂事了,成年了 ,出家去了,過苦行僧的生活。三衣一缽,日中一食,樹下一宿,過這種生活。到處去參 學、去拜訪,印度所有的宗教、所有的學派,統統親近過。這種生活過了十二年,到三十 歲,知道不究竟,為什麼?親近許多這些宗教學派,最高的能到四空天,出不了六道輪迴 ,大多數欲界天跟色界天。所有宗教這些修行,大概都是以色界天為主,修禪定,四禪八 定。知道這個什麼?示現告訴人,這個東西不究竟,捨棄了,到菩提樹下入定,畢缽羅樹 ,在這個樹下夜睹明星,大徹大悟,見性了。   這一見性,一切通達明瞭了,就是惠能大師所說,第三句講的,「何期自性,本自具 足」。具足什麼?智慧(無量無邊的智慧是自性本有的,心外去求求不到,心外能求知識 ,不能求智慧,智慧跟知識是兩樁事情)、德能、相好。把一切萬法分為這三大類:智慧 、德行、相好,三大類全包了,自性統統具足。所以我們要相信中國古人所謂的無師自通 ,要相信這句話是真的,這不是假的。釋迦牟尼佛是自通的。開悟之後,三十歲,到鹿野 苑把五個陪伴他的人找回來,給他們說法。憍陳如就證阿羅漢果,第一個開悟的,以後沒 多久,這四個統統證阿羅漢。這三寶具足。他所說的這些法跟誰學的?往後四十九年所說 的一切經教,大乘小乘,顯教密教,宗門教下,沒人教他,全都是自己通了。弟子們學他 的,都是學一樣、二樣,那是表法表給我們看的,老師是無師自通的。   所以我這些年來跟很多宗教往來,我把這個道理講給他們聽,他們都相信,相信到最 後神是一個,眾神一體。伊斯蘭教穆罕默德無師自通,他也是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你看 他說出一部《古蘭經》,他不認識字,跟我們能大師一樣,寫出來是旁人給他寫的,叫無 師自通。我們再想耶穌,耶穌跟誰學的?摩西跟誰學的?他們當年在世教化眾生,跟佛陀 在印度示現沒兩樣。再回過頭來看看中國,咱們中國往古代去,三皇五帝,文武周公,堯 舜禹湯,孔子孟子,都是大徹大悟。你把四書打開來看看,那跟佛的大乘經沒有兩樣,用 佛法可以解釋經典,用經典可以解釋四書五經。一通一切都通了還有障礙那是沒通,通 了哪有障礙?一切法不離自性,自性是一切法的本體,只要見了性,哪有不通的道理!   於是我們就知道了,從印度傳來的這種教學的理念方法,佛教傳來的戒定慧三學,中 國的儒接受了,道也接受了。所以這些大儒都學佛,用佛經來解儒家的經典,把儒家經典 提升了。《大學》,你看開頭「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這句就統 攝全經,全經是細說、註解,解釋這些。明德就是本性,明明德這個意思跟佛法講的,德不明,不明就是迷惑,就是無始無明煩惱,現在要怎樣?要把它恢復光明。所以明明德 ,第一個明字是動詞,第二個是名詞,明德不明了,現在把它恢復明德。怎麼恢復?恢復 的目的何在?目的是親民,就跟佛陀出世目的是幫助眾生離苦得樂,親民也是這個意思。 終極的目標是止於至善,要做到盡善盡美,那就是佛家講的,止於至善就是離究竟苦、得 究竟樂。離究竟苦就是決定要脫離六道輪迴,不離開六道輪迴,苦是受不完的,一定要幫 助眾生脫離六道輪迴;得究竟樂,那就是極樂世界,你能幫助他往生極樂世界,這個教化 眾生叫圓滿,叫止於至善。你看用這個解釋,用佛法來解釋講得通,把儒家東西提升到佛 法,提升了。所以圓人說教,無法不圓,他圓通。下面八目,跟佛法講的修行旨趣完全相 同。   學佛從哪裡開頭?從放下,就像經上所說的,「所有國城、聚落、眷屬、珍寶,都無 所著」。這是什麼?格物。這都是欲望,物欲。格是什麼?格鬥。要把欲望打敗,統統放 下。這個東西放下之後,智慧就現了,所以致知。智慧是本有的,不是從外來的,就是這 個東西障礙了,這個障礙的去掉,智慧就現前。這個東西用什麼東西放下?用戒律,戒律 就是對付這些的。三昧就開智慧了,心地清淨,心地平等。清淨平等生智慧,不生煩惱; 妄想分別執著生煩惱,不生智慧。所以你慢慢細心去觀察整個世界,無論在學術,聖賢的 學術跟宗教都能夠貫通,沒有矛盾,沒有對立,沒有衝突。那些衝突、對立都是人不通, 執著經教,對經教不能執著。「法尚應捨,何況非法」,法是教化眾生的手段,佛菩薩教 化眾生的手段,這個要知道。手段用完了,下一次遇到的時候,要另換方法,不是一個方 法可以做到底的,方法是活活潑潑的。你說它真的,不是真的,把病治好了就是真的。病 治好了,藥就不要了,那叫無住。如果藥還要保留著還會生病,就又生病了,必須要把它 捨掉。   所以這六個科目,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智慧,是菩薩自他兼利的大行, 菩薩為我們眾生表演的,就是表演這六種。眾生吝嗇,菩薩不吝嗇;眾生作惡,菩薩持戒 不作惡;眾生狂妄自大,菩薩能忍辱;眾生懈怠,菩薩精進;眾生心地散亂,菩薩禪定; 眾生生煩惱,菩薩生智慧。智慧從哪來的?從布施來的,從持戒來的,從忍辱來的,從精 進來的,從禪定來的,他這六樁事情自行化他。他自己教別人這六個科目,這六個科目他 做得很圓滿,大家相信他,不會懷疑他。如果他教別人做,自己沒有做到,別人就不會相 信了。所以這是教導利益眾生,「教化安立眾生」。教導跟教化安立,一個在因上,一個 在果上。開頭是教導利益眾生,久而久之,自自然然就教化安立眾生。眾生都學會了,都 能夠依教奉行,都達到菩薩教學的目的,那就是破迷開悟,他不再迷惑,他開悟了。破迷 開悟,他自然修菩薩行,他住在這個世間,無論時間長短,幹什麼?就這六樁事情。運用 得非常活潑,有單獨用一科的,有兩科合起來的,有三科合起來的,有六個科目統統融合 在一起的,引導眾生。《會疏》裡頭說得好,「以道授他為教,轉惡成善為化」,這是教 化兩個字的意思。道是道理、是方法,真正轉惡成善、破迷開悟,「引導眾生安住正道, 建立大心」,發大菩提心,「故云安立」。   今天的社會問題,許許多多人關心,這個方法就提供給我們了。從哪裡做起?不要灰 心,要從自己做起。不從自己做起,研究這些方法教給別人,沒人相信,到最後你還是失 敗。我只從自己做起,不要問別人,這就對了。做到能感化人的時候,效果就出現了。別 人看到我們自己學習有成就,成就表現在哪裡?表現在日常生活,表現在法喜充滿。早年 我住在美國,有一段時間住在舊金山,我們住在鄉下小鎮,這個小鎮環境非常好。我們在 那裡買了個小房子,跟韓館長的房子住對門,一條街上。我們常常往來,歡歡喜喜,叫法 喜充滿。我們的鄰居看到我們,看了幾個月,有一天敲門來問我們,你們是幹哪個行業的 ,為什麼你們這麼快樂?問這個問題。我說:我們是學佛的,學淨土宗的。他說:淨土宗 是什麼?我說:淨土宗,學心清淨。他說:這個我也要。淨土宗講快樂,極樂世界。這個 我們也要。將來往生淨土。他聽了很歡喜,他看到我們了,看到我們在日常生活,見到都 是歡喜,從來沒有愁眉苦臉的,這樣我們給他講清淨快樂。然後我就告訴他,你既然喜歡 ,你邀你的朋友(他們都是基督徒),你們星期天上教堂,星期六到我們佛堂,我們給你 們開課。我們教什麼?教歡喜,教清淨,教身心健康。那些佛學名詞咱們不談,那個不好 懂。然後告訴他,佛教是教育,我們跟釋迦牟尼佛的關係是師生關係,跟你們信教不衝突 。你們跟上帝,上帝是天父,你們是父子關係,我們跟老師是師生關係,沒衝突。我相信 你們能夠學佛,你們的上帝一定很歡喜,你看我這個兒子跟釋迦牟尼佛學習,一定是很歡 喜的。我們在美國有一段時間,幫助他們,他們也有十幾個人,常常到我們的淨宗學會來 走動。時間久了,他看到了,他就真的想學。這叫安立。   「蓋大士以六度教導與攝受眾生,使之轉惡成善,發起大心,安住正道。此道非是小 道,蓋為無上真正之道」。大道,要從小處去接引眾生,讓他有興趣,不能讓宗教對立, 不能讓族群對立。我們告訴他,我們都是一家人。他們自私自利,我們非常大方,常常有 禮物送給他,送久了,他也會買禮物送我們。我們送給他的多,他送給我們的少,慢慢來 ,慢慢感化。這些都在經典上,可以學得到的。佛法是大道,開頭點點滴滴去接引眾生, 要恆順眾生,要隨喜功德,不能批評,批評他不能接受,他可能跟你對立,要尊重他。你 看我團結宗教的時候,跟很多宗教往來,這些人在宗教裡都有很深、很大的影響力。他們 常常問我,釋迦牟尼佛既不是神,那他是幹什麼的?也問我一個問題,你們佛教講人死了 以後,最後的審判,這怎麼解決?他們相信最後審判。我說最後審判是上帝的事情,不是 釋迦牟尼佛的事,釋迦牟尼佛是專管教育,教學這樁事情他管,好像他是管教育部的,那 個是司法部的,那是屬於上帝的。他們很高興,上帝有權。這樣就很好處,我們還是一家 人。 == 他說:淨土宗是什麼?我說:淨土宗,學心清淨。 他說:這個我也要。淨土宗講快樂,極樂世界。 最後審判是上帝的事情,不是釋迦牟尼佛的事,釋迦牟尼佛是專管教育, 教學這樁事情他管,好像他是管教育部的,那個是司法部的,那是屬於上帝的。 老法師真的非常有善巧智慧,無盡的慈悲去幫助眾生認識佛法。 在老法師的解釋裡,所有人都是一起的、平等的,沒有誰被對立被排除被批評。 從中也可以看到老法師的心,也是慈悲平等、充滿智慧。 南無阿彌陀佛。 -- 無瞋即是戒,心淨即出家。我性與你合,一切法無差。 -- 拾得‧普賢菩薩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73.85.125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445186291.A.B64.html
yuch: 南無阿彌陀佛 10/19 07:44
dakudai: 阿彌陀佛! 10/19 1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