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二零一四淨土大經科註-第241集   諸位法師,諸位同學,請坐。請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寶,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 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阿闍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從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 陀,兩足中尊;皈依達摩,離欲中尊;皈依僧伽,諸眾中尊。 d.如實嚴淨   請看《大經科註》第五百八十五頁第三行,科題「如實嚴淨」: 【如實安住。具足莊嚴。威德廣大。清淨佛土。】   前面我們學過,法藏比丘經營西方極樂世界「功德無量」,第二段講「於法自在」, 第三段講「誓願成就」,今天接著講「如實嚴淨」。   佛在三千年前就告訴我們,用現在的話來說,是科學、是哲學,宇宙從哪裡來的?宇 宙這一切現象究竟是一回什麼事?科學家在最近二十多年,把物質現象這個祕密揭穿了。 宇宙三樁大事情,物質現象、精神現象(也就是心理現象)、自然現象,這就把整個宇宙 全部歸納了,一般稱之為宇宙的奧祕。現在物質搞清楚了,這個祕密揭穿了,物質從哪裡 來的?從念頭來的。一切法從心想生,那麼西方極樂世界從哪來的?還不是念頭嗎,阿彌 陀佛的四十八願。所以,真的,惠能大師說得不錯,都是從自性變現出來的。他開悟最後 一句話告訴我們,「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萬法是宇宙,你看他這麼簡簡單單一句話, 說清楚、說明白了。   自性怎麼生的宇宙?這是大問題,怎麼生的?大乘經教裡頭詳細說明,這部經別看它 分量不大,講清楚了、講明白了。裡面深妙的部分,黃念祖老居士在註解裡頭補充了,讓 它成為一個完全的本子,這經本。他用了八十三種經論,一百一十種祖師大德的著作,註 這一部《無量壽經》,字字句句都有出處,不是胡造的。我們今天看這一段,如實嚴淨, 如實是如四十八願,實實在在莊嚴清淨,跟他的願望沒有絲毫差別。   我們到極樂世界憑什麼?憑我們是同一個自性,憑這個。我們的自性跟阿彌陀佛的自 性無二無別,所以叫如,如如。只有一個自性,這個自性是宇宙萬有的本體,哲學裡頭所 說的本體。哲學家沒找到,佛找到了,三千年前就找到了,而且講得清楚、講得明白,世 間這些研究典籍累積起來,比不上佛說得這麼明白。佛是為什麼說得這麼清楚?佛告訴我 們,自性裡頭本來具足的智慧無量無邊,用心外這些知識來求,求不到,差距很大。要用 什麼?要開發自性的般若智慧。用什麼方法開發?戒定慧。因戒得定,所以諸位要知道, 持戒的目的是什麼?持戒最後的目的是叫你得定,用意在此地。得定的目的是什麼?得定 的目的叫你開智慧,開悟,大徹大悟、明心見性,見性就成佛,你對於整個宇宙的想法看 法跟佛完全一樣,佛知佛見。這是真智慧,不是向外求的,外面沒有,就是大乘教裡常說 「心外無法」。   一切萬法是自性變現出來的,只要你見性,性,你看,能現能生;還有個能變的,能 變是阿賴耶,妄心。這裡頭說兩個心,一個真心,一個妄心,真心能現能生,妄心能變。 把真心變出來的這個境界,叫一真法界,把它扭曲了,把一真法界變成十法界,把十法界 又變成六道輪迴,那是妄心,不是真心。十法界裡面的眾生,真心有,但是真心不起作用 ,起作用的全是妄心,妄心是什麼?是起心、是動念、是分別、是執著。十法界的眾生都 是用這個心,所以不能見性,對於宇宙這個奧祕永遠揭不開。   雖然今天的科學家,他是用第六意識,用的阿賴耶、末那、意識,用這個心,能夠把 阿賴耶的三細相搞清楚、搞明白。大乘經上有,佛說過,他們只達到這個,這是最高峰, 再不能提升,他緣不到自性,緣不到真心。必須把妄心捨掉,真心才能現前。用真心,這 個人我們就稱他作佛陀,就成佛了。沒用真心,用一部分,用得不圓滿,菩薩、聲聞。六 道凡夫完全用妄心,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這個心能求知識,沒有智慧。知識也是智慧變 質了,變成知識,知識不能解決問題。所以佛走的路子是智慧,智慧能解決問題,超過科 學、哲學太多了。   所以方老師告訴我,大乘經論是這個世界上哲學的最高峰,他是個哲學家。我們學佛 學了六十四年,今天我們知道,大乘經論不但是哲學的最高峰,還是科學的最高峰,科學 今天的成就,是佛經裡面所講的科學的邊緣。我們有理由相信,再過二、三十年,大概這 個世界上的科學家承認了,佛法是高等科學。他們只要把念頭到底是怎麼回事情,為什麼 會有念頭?念頭怎麼產生的?我相信這個問題,二、三十年可能會有答案。佛在經上說, 用我們的頭腦去思惟、去想像、去觀察,最高可以對內看到阿賴耶的三細相,對外能看到 宇宙的邊緣,實際上宇宙無窮大,但是阿賴耶也是無窮大,不能小看它,就不能見性,這 個事實真相我們能夠體會。   我們看念老的註解,「實者,真實」,就是實相,就是真如、法身。這是佛學的名詞 。真就決定不是假的,佛法,真、妄有個絕對的定義,什麼是真?永遠存在,不生不滅, 沒有改變,沒有動搖,這叫真。如,是講從真心變現出來的整個宇宙,實際上跟真心沒有 兩樣,就是我們見不到,我們見到是妄相,幻相。這個一定要知道,這個不知道,這佛不 能入門。真是自性,真心,真心是什麼樣子?淨宗法門裡面,用常寂光三個字來形容它, 常寂光就是真心,就是自性。中國老祖宗有說,沒有佛法說得這麼清楚。   佛法沒傳到中國來之前,你看,中國堯舜禹湯、文武周公、孔子孟子,不是凡人,他 們知道。他們講性,講本性,本性本善,還把它寫在《三字經》上,童蒙初學讀《三字經 》第一句話,「人之初,性本善」,這兩句話意思可深了。佛法傳到中國來之後,用佛法 來解釋就講得非常圓滿,善不是善惡的善,善是稱讚,就是它太好了,好到無法形容,用 一個善來形容它。所以這個不是善惡的善,不是真妄的真,它是絕對的,它不是相對的, 它沒有對待,跟一切法都沒有對待。無論是什麼法,佛法、世法它都是融入的,一切法如 其性,一切性如其法。這是真實,實實在在,所以叫實相,真實相。也叫真如,真,這個 字是指的自性;如,是指的萬法。萬法是真如所生所現,萬法跟它能生能現的真心,或者 是自性,完全相同。   自性在哪裡?無處不在,無時不在,大徹大悟的人他就看到,沒有徹悟的人他看不到 ,迷糊,不知道這個東西存在,其實這個東西一分一秒都沒有離開過我們。學佛學什麼? 就是把這些事實真相搞清楚、搞明白。換句話說,佛、菩薩,用今天學術界的名詞來說, 他是科學家,他是哲學家,他們的科學、哲學達到登峰造極,沒有比他更高的了。這個話 能講得通,你們看看湯恩比他的一些研究報告,他說在古代,宗教跟哲學是劃等號的,平 等的,特別是佛教。他還有這句話,特別是佛教,你說它宗教可以,你說它是科學也可以 ,你說它是哲學也可以,都是達到了尖端,再不能夠超越。   所以,我們在學術界裡面跟大家介紹佛法,我都說佛法是釋迦牟尼佛的教育,教什麼 ?五個科目。對我們現實社會教世間法,佛教倫理,佛教道德,佛教因果,這三樣東西, 跟儒家、道家乃至於全世界其他宗教相同的。那向上一著,向上提升,它是科學、它是哲 學。我加兩個字,叫究竟科學、究竟哲學,就是不能再有超過它的,它達到究竟,它達到 圓滿,這是佛的大乘經。小乘經裡面確實倫理講得多、道德講得多、因果講得多,那個東 西可以幫助全世界安定和諧,讓一切眾生都能過到幸福美滿的生活。好!真正稱之為寶, 可惜沒人學。   修學的困難,經是宋朝以前翻譯的,實際上唐朝的時候就圓滿了,宋朝很少很少的分 量,完全翻成了漢字、文言文。佛經的文言文是最淺顯的文言文,最接近白話的文言文, 這是翻經的這些大德們慈悲,不能翻得太深,翻得太深那就沒有人能理解。這個是恆順眾 生,經典要眾生能夠看得懂,能夠生歡喜心,能夠認真去學習,慢慢遍數多了,這裡面的 奧妙就都出來了。所以義理沒有窮盡的,你活一百年,讀一百年,年年有進步,年年有提 升,妙!妙義無窮。為什麼?它從自性出來的,自性不可思議,自性裡頭無量無邊智慧。 你什麼時候才把它完全明白?那就是明心見性,才完全明瞭;沒有到明心見性,你只是明 瞭裡頭的一部分。   這一部分有深有淺,所以菩薩有五十一個階級,淺深差別次第不一樣。同樣一部《無 量壽經》,初學,小學一年級的,聽得懂,有他的受用;中學一年級,也聽得懂,也有他 的受用,他的受用比小學就高多了。所以菩薩有十信,好比小學,一年級到十年級;有十 住,好比是初中,也有一年級到十年級;十行菩薩,高中,也是一年級到十年級;十迴向 菩薩好比是大學,也是一年級到十年級;十地菩薩好比研究所,也是一年級到十年級;等 覺菩薩好比是博士班,他往上再升一級就成佛,就圓滿了。但是,到初住就見性,就大徹 大悟、明心見性,見性之後還有四十一個等級,才達到究竟圓滿。這五十一個等級要在我 們這個世間來學習,時間太長,咱沒有那麼長的壽命。   阿彌陀佛知道這樁事情,特別發了個無比的殊勝的大願心幫助我們,他在西方建立一 個極樂世界,極樂世界妙極了,我們如果遇到這個法門,都能往生。往生的條件就兩個字 ,信、願,真正相信西方有極樂世界,沒有懷疑,真相信,真正想去,我要想到極樂世界 去,親近阿彌陀佛,做阿彌陀佛的學生,就行了。極樂世界,像剛才講的,菩薩有等級的 ,從十信的一年級到等覺,五十一個等級,就是五十一個班,可以插班。我都不想插班, 我想到極樂世界從小學一年級讀起,根扎得穩,靠得住,我是這樣的選擇法。這是太容易 去了,真信切願,一念、十念就能往生,一天念一句佛號、念十句佛號就行。這到極樂世 界是一年級,從根學起的,好,這根扎得牢。   在歷史上,蓮池大師、蕅益大師都是這個想法,不跟人家爭這個位次,我們從最低這 個班級開始,一直念上去。雖然極樂世界有五十一個等級,它最特別地方,待遇是相同的 ,不像我們這個地方,待遇不一樣,小學、中學、大學待遇不一樣。它同等待遇,都是最 高的待遇,等於說研究所的待遇,小學也是研究所的待遇。這個,遍法界虛空界一切諸佛 剎土裡頭找不到,只有這一家。所以,一切諸佛如來讚歎阿彌陀佛「光中極尊,佛中之王 ,讚歎到極處,無以復加。   十方確實有許許多多的菩薩想求這個法門,沒有緣分。想求是打妄想,想想不可能, 這是妄想。因此這個法門變成難信之法,誰難信?菩薩不相信,聲聞、緣覺不相信,哪有 這麼便宜的事情!他們吃多少苦頭,用多長的時間,才提升那麼一點點,你這個毫無功夫 的人,一步就登天,不能相信。這是諸佛如來所說的,易行難信之法。我初學佛,懺雲法 師勸我,我沒接受。以後跟李老師,我跟他十年,至少他勸過我六、七次,把這個法門介 紹給我,我也沒接受。甚至於他把《無量壽經》,就是這個會集本,自己講這部經典的講 義,他是用毛筆寫的,就寫在經本上,叫眉註,這個本子送給我了,我非常歡喜,我願意 傳淨土宗,自己沒有發願往生,你就曉得多難!我跟大家講過,我完全接受淨土,沒有懷 疑,是從《楞嚴經》《法華經》《華嚴經》,這是大乘法裡頭最高峰。我從這些經典裡面 看到什麼?看到文殊、普賢、許許多多諸佛大菩薩,都是念佛往生到極樂世界才成就的, 包括我們的本師釋迦牟尼佛,他也是念佛生淨土成佛的。我看到這些我才相信,這些沒人 告訴我。李老師早年要把這些事情告訴我,我就相信了。   年輕,心目當中最崇拜的,文殊、普賢,文殊智慧第一,普賢菩薩行門第一,也就是 說,他把大乘佛法圓滿落實了。普賢菩薩提倡的第一法門是什麼?就是念佛求生淨土。《 華嚴經》最後,十大願王導歸極樂,我是講《華嚴經》講到這個地方,不能不信,真回頭 ,完全回頭了。《華嚴》停了,《華嚴》講了幾十年,講了四千多個小時,我自己想我沒 那麼長的壽命。因為這部經依我的講法,我講得比較詳細,四千多個小時才講到「初住品 」,全經的五分之一,如果說是把全經講完,至少要兩萬個小時,沒這個壽命。我沒有這 麼長的壽命講,同學也沒有這麼長的壽命聽,所以把它停下來,講這部經。這部經叫中本 《華嚴》,內容跟《華嚴》沒有兩樣,精簡了,所以還是沒有離開《華嚴》。但是《華嚴 》的精華是十大願王導歸極樂,這個要認識,要承認,真回來了。   真如、法身,「如實安住,即如實而安住於此真實之際。簡言之,即安住於諸法之實 相」。這句話說得好。諸佛菩薩示現在世間,釋迦牟尼佛,照咱們中國人算法,佛法是漢 明帝永平十年傳到中國來的,是漢明帝派兩個特使到西域去請法,遇到摩騰、竺法蘭兩位 法師,他們是印度人,在西域傳法,就是現在的新疆。這兩個人到新疆遇到這兩位法師, 帶著經書、佛像、兩位法師到中國,這正式把佛教傳過來。漢明帝接觸之後,還有文武大 臣,現在所謂的專家學者,跟法師見面,聽法師說法非常滿意。   法師在中國講的就是《四十二章經》,最初翻譯的。《四十二章經》不是佛所說的, 是佛經裡面擷取四十二段做個簡單的本子,契合中國人的根性來介紹,像我們現在選《群 書治要36O》這種方式,節錄裡面的精華,同時就展開譯經的工作。從此以後,佛跟中 國特別有緣分,歷朝歷代的帝王都歡喜。從那個時候開始,到隋唐,鼎盛的時代,許許多 多的大乘經典都傳到中國來,我們要能想到。傳到中國來之後,翻成中國的漢文,文言文 ,在中國文學史裡稱之為變文,就是特別為佛教翻譯經典的一種文體。比文言文淺,沒有 文言文那麼樣的謹嚴、拘束,它很通俗,讓一般稍稍有點文學基礎的人都能夠看得懂,都 能接受,所以把這個水平降低了。   安住於諸法實相,這是世尊在世如是,世尊那些弟子裡頭,菩薩弟子也都是安住諸法 實相。諸法實相是什麼?宇宙萬物的真相。真相是什麼?通常用一個字做代表,。這底 下說了,這是念老講的,「實相者,正本經之體也」。又實相就是真如,如實就是是如如 。「如實安住」,就是《金剛經》上所說的「如如不動」。這個話怎麼講?我們用個很淺 顯的例子,凡夫心不能定,就是六個門都開的,眼、耳、鼻、舌、身、意這六門,眼張開 了會看,接觸外面的色法;耳打開了聽,接觸外面的音聲;鼻聞到香臭;舌嘗到酸甜苦辣 鹹;身體的接觸;意是什麼?意是胡思亂想,妄念始終不停,這叫六道凡夫。那佛菩薩, 佛菩薩不動。體是常寂光,沒有物質現象。法身沒有這個身相,法身就是自性,沒有物質 現象,沒有念頭,沒有念頭產生,也沒有波動現象,波動屬於自然現象,沒有。所以本體 不可得。那現象?現象也不可得。現象的真相我們不知道,我們只知道現象的幻相,現象 的虛妄相,這些東西全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的。菩薩見到了,什麼菩薩?要明心見性的 菩薩,也就是初住以上,圓教,那別教,別教是初地以上,他們安住實相,安住實相就是 安住在自性本定。   惠能大師開悟的時候說了五句話,第一句話,「何期自性」,沒有想到自性,「本自 清淨」,真心從來沒有染污過,不可能受染污的。妄心有染污,真心沒有染污。「本不生 滅」,所有的現象都是有生有滅,你看,動物有生老病死,植物有生住異滅,礦物有成住 壞空。所以假的,不是真的,它不是不生不滅。真心不生不滅,妄心有生有滅,妄心是念 頭,你看前念滅後念生,一個接著一個,沒有中斷。但是要知道,每一個念頭,就是每一 個生滅,不相同,絕對找不到兩個生滅的畫面是相同的,沒有這個道理。這就是假的。這 個生滅相續相,前念滅後念生,相好像相續,不是真相續,真相續是相同的,前面畫面跟 後面畫面兩個相同,那是相續,相似相續。我們看這一秒鐘,我們看這個世界,一秒鐘沒 變化,可是你要看整個地球上,一秒鐘就很大變化,你看整個宇宙,變化就更大。你看我 們身體,一秒鐘好像沒變化,實際上很大的變化。為什麼?生滅頻率多高不知道。   我們這個年齡,曾經看到過,這個是電影的底片,電影的底片每一張不相同,這個我 們知道,張張不一樣。它在放映機裡面,一秒鐘放多少張,我們看到好像就被它吸引住了 ,它只放二十四張;換句話說,它的生滅時間是二十四分之一秒,它存在的頻率,二十四 分之一秒。現在我們的電視一秒鐘多少個畫面?這個我們知道,一秒鐘一百張。所以比電 影逼真多了,一百張。佛經裡頭告訴我們,在《菩薩處胎經》裡面,釋迦牟尼佛跟彌勒菩 薩的對話,釋迦牟尼佛問彌勒菩薩,凡夫起了個念頭,「心有所念」,這個念頭有幾念、 有幾相、有幾識?佛這一句話問了三個問題,幾念,是由多少個微細念頭組成,讓他感覺 有個念頭;相是物質現象;識是心理現象,就是受想行識。你看一句話問三個問題。   彌勒菩薩答覆的,說這一彈指,一彈指時間很短,一彈指有「三十二億百千念」。百 千,一百個千是十萬,三十二億乘十萬,三百二十兆,這一彈指。三百二十兆個,單位是 兆,這麼多的念頭一彈指,我們今天是用秒做單位,一秒鐘能彈幾次?年輕、體力好,彈 得很快,可以彈七次,三百二十兆乘七,二千二百四十兆,一秒鐘。一秒鐘,換句話說, 它生滅的次數是二千二百四十兆,我們怎麼知道?這就叫諸法實相。所以,所有一切現象 ,物質現象、心理現象、自然現象,統統都是在二千二百四十兆的這個頻率之下產生的, 這是真相。就是說明我們感官當中這個世界,它真正生存時間多長?是一秒鐘的二千二百 四十兆分之一。不是真的,假的。假的怎麼樣?假的就放下了。   所以安住實相是什麼意思?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對能生能現的自性,跟所 生所現的萬法,統統都不起心不動念、不分別不執著,這就是安住諸法之實相。所以,我 們看到佛是什麼樣子?佛都盤腿打坐,打坐沒有念頭,不起心不動念,這叫安住在實相。 誰有這個本事?每一位大徹大悟、明心見性的菩薩都是這個樣子,他們都是安住實相。這 是佛法修行進入博士班,學位還沒拿到,成佛拿到學位,現在是念博士班;也就是圓教初 住菩薩就念博士班,妙覺就拿到博士學位,就畢業了,這個比喻大家好懂。沒有明心見性 的,他們住在什麼地方?他們住在妄相裡頭,不是實相,幻相,假相。住在這個裡面,是 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那就是菩薩,雖然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如果有分別 ,沒有執著,這是阿羅漢,小乘,小乘確確實實他不執著,但是他有分別,所以他不能見 性。   這些原理原則我們都懂得了,我們對佛教的修行證果沒有懷疑了,那問題,我們自己 要如實學習,這個重要。那就是什麼?這就是練功夫,真正學佛,真正修行,修是修正, 行是行為,我們的行為錯了,把它修正過來。什麼錯了?我們見外面的色,裡面生什麼? 我喜歡、我討厭。這就是什麼?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都有了。現在先練,先練怎麼?我看 得很清楚、聽得很清楚,有起心動念,我不去分別它,不去執著它。不分別,平等心就現 前;不執著,清淨心現前。有執著,心不清淨;有分別,心不平等清淨、平等會開悟, 不清淨、不平等生煩惱,生情執,喜歡、不喜歡,想控制、想佔有、想支配它,這都是造 業,這生煩惱,不生智慧;清淨平等生智慧。 == 現在我們的電視一秒鐘多少個畫面?這個我們知道,一秒鐘一百張。 所以比電影逼真多了,一百張。 這陣子我家第四台後面一百多台收訊不良,常常在聽講經時突然就lag 有時是一格一格、一頓一頓,有時乾脆一片黑,告訴你收不到訊號。 有時訊號又來了,影像又正常了。 那應該就差不多是這個意思。 當影像又來了時,一秒鐘一百多張訊號過去,我們完全沈迷在影像裡, 講經也好、戲劇也好,完全一點都沒想過這些都是電子訊號。該哭時哭該笑時笑。 不管是罵是評論是專心,就是整個進入到影像的訊息裡。 只有在他lag 或失去訊號時,才會突然好像彷彿看到螢幕。 (嚴格說起來我們也沒意識到他是螢幕,只覺得就是一片黑。) 而我們這個六道世界,是從來也不 lag、收訊也一直都非常清晰的。 一秒鐘兩千兩百四十兆次的連續電子訊號世界。 而我想真正修行的人在如實修行中,他的訊號會lag,在那個剎那間, 他才能感受到真如(螢幕)的氣氛。 我們自己要如實學習 我們見外面的色,裡面生什麼?我喜歡、我討厭。這就是什麼?起心動念、分別執著都有 了。現在先練,先練怎麼?我看得很清楚、聽得很清楚,有起心動念,我不去分別它,不 去執著它。 念阿彌陀佛是不是就是練習盯一個點,不要受其他影像影響, 盯久了,影像就慢慢解體了,這才能轉變我們太過流暢去注意影像的習慣? 南無阿彌陀佛。 -- 脾氣嘴巴不好,心地再好,也不能算是好人。 — 證嚴法師《靜思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73.248.19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446281539.A.1AD.html
AaronEckhar: 阿彌陀佛 11/01 00:03
creative88: 阿彌陀佛 11/01 00:56
column: 阿彌陀佛 11/01 06:39
dakudai: 阿彌陀佛! 11/02 1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