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c.修學勝境 (a)行道自在 ① 在平地   下面第二大段,「修學勝境」,殊勝,好地方,遍法界虛空界,修學最殊勝的環境就 是極樂世界。它分三段,第一段,「行道自在」。我們看經文:   【中有】   這極樂世界中的,有:   【在地講經。誦經者。有在地受經。聽經者。有在地經行者。思道。及坐禪者。】   這幾個,舉個例子。這些地方我們要特別注意,極樂世界的人修行,他怎麼個修法? 有在地面上,像我們這個世界一樣,在地面上,『講經、誦經』。這是最重要的一句話。 「講經」,對自己是提升,為什麼?遍遍不一樣,遍遍都有進步。「誦經」就是祖祖相傳 ,教我們讀書千遍,專心讀經。誦是背誦,讀得很熟了,不需要經本,沒有經本跟有經本 一樣,念得字字分明,沒有念錯,沒有念漏掉,一遍一遍重複,這是修念佛三昧;換句話 說,我們修清淨心、修平等心、修覺心。清淨心是阿羅漢,小乘最高的果位;平等心是大 乘,菩薩的果位;覺是開悟了,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才叫覺。沒有明心見性不算覺,那算 是第二個,菩薩,就是平等。真正覺了,大徹大悟,明心見性,法身菩薩,在實報莊嚴土 。無論在什麼地方,你都能看到,每個人都非常用功。這是在地面上的。   『有在地受經、聽經者,有在地經行者,思道,及坐禪者。』我們看念老註解,上面 這一段「表境,此下表境中人,諸往生者各依其品位,隨其意樂,自在修習,或在虛空, 或在平地,各各隨意」,在講、在誦、在聽受,受經是在聽經,接受;或者在坐禪,或者 是行道,行道就是經行,他走動,經行。走動幹什麼?也是誦經,念佛、念咒都可以。   我們再往下面看,「經行,舊云行道,乃於一定之地區旋轉或直往直來,用以防睡, 並可養身療病」。這是一種運動,經行是運動。我們現在住在這個地方,這個地方是鄉村 ,建築的密度還可以,還有空地給我們散步。我們在這邊天天都在繞著這個大圈子散步, 繞一圈十分鐘,繞六圈就一個小時,我們每天大概不會少過一個小時。這是運動,特別對 年老的人,年老的人不動不行,不動問題就出來了。所以中國這些名詞術語都很有味道, 活動,活就要動,不動就不能活了,一定要活動。五十歲以上的人就要注意,經常保持一 定時段的活動,對身體健康有很大的好處。尤其是經行,這個在修行人活動裡頭最主要的 一種方法,因為經典他都能背誦了,不背誦經典的人,那就是念佛號,或者念咒都可以。 經行的時候,保持著清淨心、平等心,沒有雜念,沒有妄想,沒有分別執著,這個好。坐 在那裡坐久了,有時候打瞌睡,昏沉,遇到這種現象趕緊起來,不要再坐了,起來繞佛, 就是經行。   底下《玄贊》第二卷說,「於中往來,消食誦經」,消食是幫助消化,這個散步(經 行)幫助消化,誦經他不中斷。「如經布綃之來去,故言經行。」這個布綃,現在我不知 道了,抗戰時候有。抗戰時候我在鄉下,住在鄉下,看到農民織布,還是中國土方法,那 個綃纏著線,來往的織布,這布綃就是說的這個,這是中國古老的方法。那個時候農民穿 的這些衣服,布都是自己織的,都是自己紡織,紡棉花,這個是織布的布綃。用這個來形 容經行。   「又《法華經序品》云:未嘗睡眠,經行林中。」這是說佛陀在世,確實這個團體挺 大的,你看常隨眾就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這是佛到哪裡跟到哪裡。他們晚上在什麼地方休 息?在樹林下面,森林。古時候森林多,到處都有,所以樹下一宿,日中一食。坐也不能 坐太久,佛規定的時間,印度是一天六時,白天三個時辰,叫前日分、中日分、後日分, 晚上叫前夜分、中夜分、後夜分,睡覺的時候是在中夜,吃飯的時候是在白天中午。托缽 ,不能說托在手上,一面走著一面吃,這個威儀不好看,也不是團結。托缽托回來之後集 合,大家把所托到東西統統歸納在一起,把它調勻,每個人吃多少到裡面去拿。所以一缽 千家飯,是真的,不是假的。不是我各人托來各人吃的,這叫真正公平,在現在講共產。 佛法真正是共產,托來的飲食大家合在一起,再分了吃。有多的餵鳥,鳥雀,餵小蟲,布 施給牠們,不能留到第二餐。缽一定洗乾淨。經行。晚上睡覺中夜,中夜是現在我們晚上 講十點鐘到兩點鐘,兩點鐘就要起床,就不能再睡覺了。他們睡覺不是躺在床上,是坐著 睡的。兩點鐘就要起來經行,在樹林裡頭轉圈經行,行道。背誦經典可以,念佛可以,念 咒可以,大概念佛、念咒的最多。   只有學教的,他是背誦經典,為什麼?他要學講經教學。這種學生也必須要具備的一 些條件,必須具備的,第一個,記性很好,他聽佛講經,他能記住,他可以複講;第二, 理解的能力強,沒有這兩個條件很難。聽經增長你的信心,增長你的願心,時時刻刻提醒 你,不讓你退轉,有這個好處。有能力的要發心講經,為什麼?報佛恩。佛需要我們幹什 麼?需要我們把他講的法一代一代傳下去,這是報佛恩裡頭第一,排在第一的。所以有能 力學講經的時候,不能夠偷懶,不能夠放棄,一定要努力。這就是你要讀經,經讀得很熟 ,能背誦。所以讀經的時候都是主張一門深入、長時薰修,對你用功方便,你念上幾百遍 就會背了。   我在美國遇到一個記憶力很差的,是一位在家女居士,她背《無量壽經》。她告訴我 念多少遍才會背?六千遍才完全背下來。很難得,她有這個決心,有這個毅力,用了好多 年的時間。念完六千遍來告訴我,很歡喜,能背了。能背以後,她就不需要依靠經本,她 經行可以背經,打坐可以背經,那就方便很多了。再有六千遍,我告訴她,妳就能講這部 經,妳會講得很好,這是學佛得真實受用。所以《法華經》講的,「未嘗睡眠,經行林中 」。   「又思道,思維於道」,就是聽佛講經、聽菩薩講經、聽同學講經,聽完之後多去想 想。「思量於所對之境而了別之」,了是明瞭,清清楚楚,了了分明。不是分別,無需要 分,分別就造業了。為什麼不分別?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又要清楚,又要明瞭,又不分別 不執著,這就對了。「又《觀經》韋提希夫人請曰」,向釋迦牟尼佛請法,「我今樂生極 樂世界阿彌陀佛所,唯願世尊教我思惟,教我正受」。這是《觀經》上韋提希夫人向佛請 法,她請的法跟我們現在想求的完全相同。韋提希夫人遭遇家庭的變故,兒子不孝,要殺 父親,奪取王位,這個遇到災難。夫人也被她兒子拘禁,就是限制她自由,不准她出門, 受這麼大的災難。她求佛(他們夫妻兩個是佛的大護法,求佛),佛就來了,佛從空中來 的,帶著阿難、舍利弗,三個人一起。這個啟請,佛給她講求生淨土的方法,就是《十六 觀經》,給她講了十六種,由她自己選擇。她是覺得這個世間太苦,有沒有更好的國土, 她想求往生,不想在這個世間住了。佛用神力把十方諸佛剎土都現在她面前,讓她自己看 ,兩百多種,裡頭有極樂世界,她看到了,跟佛說喜歡極樂世界,怎樣才能夠往生?所以 求佛教她思惟,教她正受。   思惟,真信切願,對於極樂世界不能懷疑,對於阿彌陀佛要相信,真正相信有極樂世 界、有阿彌陀佛,這個叫思惟。正受就是一心專念。你看蕅益大師註解《彌陀經要解》, 他說得最簡單、最扼要,真的,一個字都沒有廢話,說得斬釘截鐵,能不能往生就是兩個 字,信、願,有信有願就能往生;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地位的高下(品位的高下),那在 念佛功夫的淺深。沒有功夫的人也能往生,那要看緣分,緣分是什麼?最後的一念,你還 沒斷氣之前,念十聲佛號、念一聲佛號都能往生,生凡聖同居土下下品。那平常功夫好一 點的,每天都念佛,功夫不間斷,都做早晚課,早晚課時間不必長,就是念十念都行,早 晨念十聲佛號,晚上念十聲佛號,一生不間斷,那是凡聖同居土,下品就不是下生了,總 是上中生,下品上中生。極樂世界很容易去,真的不難。   我們這一生當中看到了,我們看到潮州謝總,他爸爸往生,就表演這個給我們看。他 爸爸一生是個善人,但是不念佛。兒子勸他念佛,他不念佛,兒子著急。到最後,他爸爸 在病危的時候,他去看他爸爸,最後告訴他爸爸,極樂世界真有,你相不相信?他爸爸點 頭,他很歡喜。告訴他,阿彌陀佛真有,爸爸也點頭。這機會來了,他說我念阿彌陀佛, 你跟著我念。他爸爸就答應了。念了多久?一個多小時,他爸爸走了,全身柔軟,相貌比 不生病的時候還好,當時在場的有一千多人都看到。他現身說法,說什麼?臨命終時一念 、十念都能往生,第十八願。謝總來看我的時候,把這個狀況告訴我,一點都不假,老人 一生都不肯念一句佛號,臨終跟他念了一個半鐘點。這個就是正受,教我正受,一心專念 阿彌陀佛。所以往生跟品位是兩樁事情。你真的念到一心不亂,你沒有信願不能往生,有 信願就能往生。也得要念一句二句,下下品往生;如果有相信,根本不念,一句也不念, 那也不行,雖然我們曉得往生的條件是信願。所以信願持名,蕅益大師就講四個字,信願 是往生,持名是品位。   這兩句話善導大師有註解,就是《觀經四帖疏》,我們曾經講過一遍。善導大師說的 :「言教我思惟者,即是定前方便,思想憶念彼國依正二報、四種莊嚴也。」彼國就是極 樂世界,依報、正報,一共有四種莊嚴。依是環境,我們今天講物質環境;正報是人,佛 是正報,往生的人是正報。國土,就是環境,有十七種莊嚴。阿彌陀佛,正報,有八種莊 嚴;往生的菩薩,往生的人,四種莊嚴,《觀無量壽經》上說的。福慧具足,福慧都在這 一句佛號上,我們修福怎麼修?修大福報,修無量福報,修真實福報,無過於念阿彌陀佛 。我們這些年來,講這部經講得很多,一點都不假,為什麼?這句阿彌陀佛名號是所有一 切諸佛,可以說是共同的總名號。名號的意思,阿彌陀佛,翻成中國意思,阿翻作無,彌 陀翻作量,佛翻作覺。不是不能翻,能翻為什麼不翻?叫尊重不翻,希望大家念這個原音 ,梵音,這是梵文,阿彌陀佛。哪一尊佛不是無量覺?統統是!無量覺就是圓滿的覺悟, 連最後一品生相無明習氣都斷乾淨了,完全融入常寂光,這個才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法 身,所謂是一切諸佛菩薩的總名號。菩薩代表修德,佛代表果德,有因有果。圓滿的因果 ,你不念,你念誰?統統念到了,一個都沒有漏掉。還要選這個、選那個,挑三揀四的, 那對佛教不通,對教義、教理不明白,才幹這個事情,那不能往生。真信切願,一句佛號 ,海賢老和尚給我們表演,九十二年就一句佛號,念到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一句佛號能 幫助你大徹大悟、明心見性,何況一部經、一部論?這就是什麼?無師自通,表演給我們 看。我們看了要覺悟,要對於這句話再不懷疑了,依教奉行,他能做,我也能做,他能成 就,我也能成就,只要你真幹,你就能有成就。   所以善導大師註的是,教我思惟,就是定前方便,定是念佛三昧,念佛三昧還沒有得 到,先做預備功夫,那就是對極樂世界的肯定,對極樂世界不能懷疑,這是定前方便。《 觀經》上所說的十六種方法,任何一種方法都可以,讓你自己選擇。最後一種方法就是持 名,最後也就是最好的、最殊勝的,佛講東西,最好的東西擺在最後。這個也是教人,你 要聽佛講經,你要聽圓滿,如果你聽中途離開、走了,你沒有福報,為什麼?最精彩的在 後面,不是在前面。藝術表演也是用這樣,最精彩的都擺在後面,叫壓軸戲,他讓你坐下 來聽圓滿,佛講經亦如是。所以持名念佛是第十六觀,最後一種方法,最精彩的,最容易 的,成就最高的。   下面說,『坐禪』「坐而修禪也」,是坐在那裡修。「禪者梵語,具曰禪那」,翻 譯成中國的意思叫「靜慮」,也叫「思惟修」「靜慮者,禪那之體為寂靜,而亦具審慮 之用,故曰靜慮,靜即定,慮即慧也。定慧均等之妙體曰禪那」。所以禪這個意思要懂, 什麼叫禪要搞清楚。坐在那個地方打坐,如果還有妄想,那不是禪。必須要做到什麼?一 念不生,坐一個小時,一個小時沒有念頭、沒有妄想,這才叫禪。所以禪裡面,寂靜就是 清淨心現前,也能夠用智慧。所以慮它不是死定,它不是什麼都沒有。這個慮也是個形容 詞,雖然他沒有染污,沒有染污是清淨,沒有分別是平等,心清淨平等,但是他樣樣清楚 ,他不是不清楚,那個清楚就是慧,所以他不是什麼都不知道。所以定跟慧在一起,定中 有慧,慧中有定,也就是定中他什麼都清楚,什麼都清楚,他不起心動念,這叫禪定。功 夫淺深也都在這方面看。   禪定,修禪定容易著魔,所以一定要有好老師。禪堂裡有老師指導,有堂主,他看你 有問題的時候,能幫助你解決。如果說是著魔而沒有人解決,那很苦,我們一般人叫神經 病,把你送到精神病院,你可苦了,苦一輩子。所以禪不是好修的,密也不是好修的,都 要有好老師在旁邊照顧你。淨土不要,淨土是一句阿彌陀佛,沒關係,它不會惹來麻煩。 可是精進佛七也會出事情。李老師一生打過兩次精進佛七,以後再不敢打了。告訴我打佛 七當中,有一個學生出問題了,他花了半年的時間把他恢復正常。這個說明自己的功夫不 夠,還會出事情。如果根本沒有功夫的人,要嘗試這個,那是很危險的做法。這個絕對不 是做來好看的,出了問題怎麼辦?現在高人少了,這個問題不可以有。   我認識年輕法師,我都教他決定不能打精進佛七,決定不能打般舟三昧。般舟三昧是 九十天念佛,九十天只能站著,只能走動,經行,不能坐下來,不能躺下來睡覺,九十天 !沒有這個身體不行。這個也會著魔,所以都不是容易事情。我們在《華嚴經》上看到,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第一位善知識,德雲比丘,他就是修般舟三昧的。一期九十天,不能 睡覺,不能坐下來,只准走著,也叫佛立三昧,站著、走著可以,坐下來不行。這是念佛 法門當中一種修行的方法,我們知道,不敢嘗試,老老實實,所以就學海賢老和尚是最有 把握的,他什麼奇異的現象都沒有,就是一句佛號,一句接著一句,念累了睡覺,睡醒了 之後再接著念,師父傳給他的。諦閑老和尚傳給他鍋漏匠那個徒弟,也是用這個方法,告 訴他一句佛號念到底,念累了就休息,休息好了接著念,不分晝夜。他這個徒弟聽話,念 了三年,真往生,預知時至,走得那麼自在,站著往生。在鄉下,那個時候沒有交通工具 ,只有跑路送信,鄉下的道友們到城裡面去報信,來回三天,諦老就趕到這裡來看他,站 著三天了。死了站三天,很少,很少見到,對他非常讚歎:你真沒有白出家,你的成就, 講經的法師、坐禪的法師比不上你,真成就了!這個故事寫在《影塵回憶錄》裡頭,給我 們做好榜樣,給我們增長信心,是真的,不是假的。海賢老和尚也增長我們信心,一生就 一句佛號,沒有念過一部經,沒有聽過一部經,可是你問他,他什麼都懂,你把經文念給 他聽,他會講給你聽,他真通了,這無師自通。謝總的父親為我們表演,第十八願,十念 必生。   我們不但看到經上,看到這些祖師大德註疏,親自給我們講的,還看到很多在我們面 前表演的,做榜樣給我們看的,我們要感恩!我們信心從哪裡來?從這來的。沒有這麼多 的樣子,我們的懷疑斷不掉。疑心斷掉之後,就要死心塌地相信阿彌陀佛,不能再懷疑, 不能猶豫。身體重要,念佛更重要,真正把這句佛號念好了,跟極樂世界感應道交了,什 麼病都沒有了。海賢老和尚往生當天,他是晚上走的,半夜走的,白天還幹一天工作,在 大菜園裡頭整地、拔草、澆水,搞了一天,搞到天黑他才收工。別人看他搞了一天很累了 ,「天黑了,可以不要再做了。」他說,「快好了,好了之後我就不做了。」大家也沒有 聽懂,他當天晚上就走了,到第二天想一想,老和尚話裡頭有話。他就走了,走得那麼自 在。他走的是睡在床上走的,你看他表演,這麼瀟灑,這麼自在。他沒有表演盤腿打坐, 也沒有表演站著走,躺在床上睡著走的。什麼樣子都能表演,表演個最平常的樣子,大家 統統都可以做到。   《俱舍論》第二十八卷裡面有段文字,「依何義故立靜慮名」,這就是為什麼要用禪 那這個名字,用這個名字是什麼意思,《俱舍論》裡有解釋,「由此寂靜能審慮故」。禪 定用的功夫就用的心,心是清淨的,但是他什麼都知道,不是什麼都不知道。什麼都知道 ,不干擾他的寂靜,他的清淨心,這是功夫,不受外頭境界干擾。所以「審慮」,審就是 審查,清楚,「即是實了知義」,真實了知,了知,知,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叫了知 。分別,我們知道了,我想一想才知道,這就不叫了知。了知是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清 清楚楚,明明瞭瞭,叫「如實了知」。心在定中,清楚,心在定中,心是清淨的,心是平 等的,心沒有受到干擾,是這個意思;就是真心,真心起用。「又思惟修者,指因而言。 一心思惟研修,是為因。從此乃得定,故名思惟修。」上面講的禪,都是指六度當中第五 度的禪定,是說的這個。   禪定這個意思,大致上我們了解一個大概。念佛是不是禪定?是,佛號清清楚楚,佛 號沒干擾,沒有干擾到清淨心。清淨心什麼都沒有,不是什麼都不知道,這一點要搞清楚 。如果什麼都不知道,那不是禪定,那是迷惑。他什麼都知道,但是他心真是定的,確實 沒有一個念頭,沒有雜念,沒有分別,沒有執著,清清楚楚,這叫禪定。盤腿坐在那裡, 可以修禪定。如果你腿盤不起來,你坐在那裡修禪定也行。行住坐臥都在定中,定功深的 人他經行,經行在定中,這功夫。所以功夫成熟,它真管用。日常生活當中,一切時、一 切處心清淨,沒有念頭,外面境界清清楚楚、了了分明,他能把它融合在一起。定慧均勻定要比慧多,人就昏沉,他就不知道;慧要比定多,他就掉舉,他心不能安定,一定是 平等的,定慧是平等的,才能達到這個境界。比念佛難,念佛的成就比它高,你說你選哪 一種?所以我是想了幾十年,最後選淨土,為什麼?這真有把握,我可以做得到。禪、密 、教我能講,我做不到。   今天中國佛教,每個宗派都沒有人才,我希望年輕的,特別是年輕法師,常常要想到 如來家業,出家人第一樁大事,要如何繼承如來家業。怎麼繼承法?今天沒有老師、沒有 道場不要緊,經論選一部,一門深入,長時薰修,這一部經讀上一千遍、二千遍、三千遍 、四千遍,像永明延壽念《法華經》一萬三千遍,你自自然然成了祖師大德。「天下無難 事,只怕心不專」,海賢老和尚說的。只要你專心,只要你萬緣放下,一門深入,沒有一 個不成就。這是我貢獻給年輕法師們。好,今天時間到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 南無阿彌陀佛。 -- 月映萬川,眾生之心如水,阿彌陀佛如月,只要我們的心至誠清淨,阿彌陀佛就會應現。 南無阿彌陀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73.85.19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452271956.A.0E5.html
erincy: 南無阿彌陀佛! 01/09 08:34
dakudai: 阿彌陀佛! 01/09 21:58
garbo: 南無阿彌陀佛 01/10 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