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我們把下面文念下去。「生彼國已,獲得諸佛現前三昧。無量諸天,發無上道心。可 見《觀經》會上,當機之眾純是大乘根器,又皆是在家發心。如是諸人,定可上輩往生。 且韋提希夫人悟無生法忍於現世,必是上品上生極樂佛土」。這是真的,因為她當時就證 無生法忍,這是韋提希夫人根器深厚聞法就能夠證得。下面說,「足證上輩生者,不限於 出家之眾」。這明顯的,這些婦女她們到極樂世界上品上生。「復顯淨宗妙法破盡規格」 ,平常講的這些規矩,這統統都不依這些規矩,破格了。破盡規格,「至極圓頓,不可思 議」。   我們再看下文,「又《報恩論》中曰:劉遺民三度見佛」。這在東晉時代,跟慧遠大 師在一起共修的。廬山東林念佛堂,淨土宗最早的一個道場,慧遠大師建立的,他邀集同 志,志同道合一百二十三個人,在一起念佛求生淨土。以虎溪為界,大家不越虎溪,就是 統統在這個道場結界,不出去。他三次見佛,見阿彌陀佛,佛將他的衣服蓋在他身上,手 摩他的頭頂,這個人往生,「自當上輩,非出家也」。遠公大師是我們第一代祖師,淨土 宗開山祖師,他們一百二十三個人,有出家的、有在家的,統統是念佛求生淨土。三度見 佛,劉遺民。遠公自己是四次見佛,最後一次是佛來接引他,在接引之前,曾經三次見佛 、見到極樂世界。   接著往下看,「而凡蓮宗諸祖,及維摩、賢護等,一切緇素名德之往生者,例推可知 矣。」有例子,這些在家上上品往生,蓮宗諸祖當然上上品往生,這是代表一個時代念佛 往生的榜樣。親近祖師這些人,在一個道場共修的,往生到極樂世界,我們相信上品往生 的不少。「晉代劉遺民,與廬山遠公同會念佛者也。往生在遠公前。遠公臨終,方從定起 。見阿彌陀佛,身滿虛空。圓光之中,有諸化佛。觀音勢至,左右侍立。又見水流光明, 分十四支,回注上下,演說苦、空、無常、無我之音。佛告遠曰」,阿彌陀佛告訴遠公大 師說,「我以本願力故,來安慰汝。汝後七日,當生我國。」這是阿彌陀佛來接引,七天 之前現身,告訴遠公大師,七天之後來接引你。這些文都記載在慧遠大師傳記裡面。「又 見社中先化者」,就是蓮社比他早往生的人,有「佛陀耶舍」,這是出家人,印度人;有 慧持法師、慧永法師,這是出家眾;還有「劉遺民等」,其他的名字就未列,「皆在側」 ,都看到了,這些人跟著阿彌陀佛一起來接引往生。這些人見到遠公,給遠公問訊,大家 都說:「師早發心,何來之晚。」遠公發心求生淨土比我們早,可是我們比你早往生,跟 著佛一起來接引。底下說,「劉遺民生前三度見佛,逝後隨佛來迎遠公。是則居士上品生 之又一證例」。說這些話目的就在說明,在家居士有上品上生的,這是真的不是假的,在 《高僧傳》裡面看到,在《淨土聖賢錄》裡面看到。   再看,「《華嚴》中:善財參五十三善知識。在家人實居多數。」這些我們都要知道 ,這些都是在此地鼓勵在家同修,在家同修可以上上品往生。在現在末法時期,社會混亂 ,地球上災變異常,能不能上品上生?能。海賢老和尚是個好例子,他的母親念佛往生, 八十六歲走的,預知時至,自在往生,都給我們做榜樣,都給我們做證明。所以只要我們 自己努力,真肯放下,就真能往生。連法門都要放下,只能學一門,不能學兩門。我們進 到大殿,只有一個門可以進去,你同時想走兩個門進去,是進不去的。必須要放下,一門 深入,這就對了。現在我們看到不少同修,念佛求生淨土,還要學禪,還要學教,還有學 密的。學這麼多,往生極樂世界能不能成就?可以學,但是臨命終時只有念佛,其他的放 下,佛才能接引你。你在臨命終時又念佛,又持咒,又在那裡修定,就去不了,沒那麼多 時間給你用。所以平常要練,練成一門,一門就包含一切門,就是持名。   這樁事情,黃念老在《淨修捷要報恩談》裡面講得非常清楚。《報恩談》是他老人家 一生學佛,最後的心得報告,內容把全部佛教都包括了,好!你多看幾遍,那是佛學常識 ,你對於佛教是什麼全明白了。他真是用最短的時間把整個佛法介紹給你,告訴你怎樣修 ,你這一生肯定成就。出家在家,沒關係。說實實在在的,我跟黃念老認識,我記得第一 次我到北京看他,一九九O年代初。他就告訴我,古時候念佛往生,出家人比在家人多, 男眾尤其多,第二是出家女眾,第三是在家男眾,第四是在家女眾;現在不一樣,現在倒 過來,念佛往生最多的是在家女眾,第二在家男眾,第三個出家女眾,第四個是出家男眾 。我們聽了,冷靜去想一想,看看周邊,真的沒講錯。為什麼?真為生死求生淨土,在家 的女眾覺悟了,真幹,真能放下,她只要放下家務、放下情執,她就能往生。男眾的外緣 多,有名聞利養,有種種障礙,放不下,所以在家男眾擺在第二位。出家女眾果然能夠身 心世界一切放下,她能往生。男眾還有不少爭名逐利、煩惱習氣沒斷,身出家了心沒出家 ,不但不能往生,還造了許多惡業。這是我們細心觀察能看得到的。   這個地方念老舉的例子好。《華嚴經》裡頭善財童子參訪善知識,五十三位善知識, 在家菩薩佔多數,出家的只有幾個人,多數都是在家人,男女老少統統都有,各行各業。 是用這五十三個人代表我們整個社會男女老少、各行各業,怎樣修《華嚴》,把《華嚴經 》的理論、《華嚴經》的方法,落實在生活,落實在工作,落實在處事待人接物。所以《 華嚴》非常了不起,活學活用,無論男女老少,你什麼樣的性別、什麼樣的身分,你從事 哪個行業,統統用上。五十三是舉例子,這個社會上各行各業全用得上,自己身心修養用 得上,家庭用得上,事業用得上,社會用得上,治國平天下統統可以用上,是釋迦牟尼佛 教化眾生的根本法輪,都講盡了,講得圓滿,講得究竟。經有一定的深度,分量很大,三 種翻譯本,除了當中重複的之外,有九十九卷。   過去我們曾經講過兩次,遺憾的是兩次緣都不具足,沒有講完。我第二遍講的時候在 新加坡,講了很多年,我記得總共講了四千多個小時,講多少?全經的五分之一,四千多 個小時。所以我講得很細,這樣的細講這一部經講完要二萬小時,真正是大經。我學佛是 跟方東美先生學的,他不是在家居士,他是哲學家、是台灣大學的教授,我跟他學哲學, 他在末後一個單元給我講的佛經哲學,我從這入門的。他老人家把經典介紹給我,就是介 紹的《華嚴經》,他勸我讀《華嚴》,勸我去看《疏鈔》、《合論》。這兩種註解都是唐 朝時候的,《疏鈔》是清涼大師,《合論》是李通玄李長者,這兩部參考書非常有價值。 以後為什麼停講?我是八十五歲停止了,八十五歲不定什麼時候往生,沒時間,所以專講 《無量壽經》。年歲大了,超過八十歲,要為來生著想,這一生已經結束,來生怎麼辦? 應該要想這種事情,那就是萬緣放下,一心專念阿彌陀佛。還有一點時間,還有一點體力 ,幫助大眾就是專講《無量壽經》,其他的經教統統放下了。萬緣不能不放下,不放下去 不了,要去,決定要放下。所以在這個世間對大眾有真實利益的工作遇到了,隨喜,不能 不做;不是真正利益大眾的,有別人去做,我們就不要操心。一定要肯定,像海賢老和尚 所說的,他老人家常常勸人,念佛是真的、是大事,其他全是假的。老人常常勸人,「好 好念佛,成佛是真的,其他全是假的」,這是老人常說的話。我們要記在心上,時時刻刻 提醒自己。這都是說明在家人學佛念佛往生極樂世界上輩三品是可以得到的,例子很多。   下面說,「密宗中噶居派祖師為居士,因祖師是白衣,故俗稱白教」。這是密宗的, 他們也形成一個宗派,現的是在家相,我們中國一般稱為居士,居士也就是白衣,所以它 稱白教。藏傳的有紅教、有黃教,這有白教。「維摩居士」,他是古佛再來的,「乃金粟 如來示現」。佛陀當年在世同時兩尊佛,釋迦牟尼佛示現出家,維摩示現在家。你看,維 摩居士講經說法,佛派他的弟子舍利弗、目犍連這些人去聽法,聽維摩居士講經,進入講 堂,這是出家人,舍利弗、目犍連都是出家人,比丘,維摩居士在講台上,他們要頂禮三 拜、右繞三匝,跟見佛的禮節完全相同。不能說他是在家的,我是出家的,我出家就比在 家大。在家人在講台上講經,代佛說法,他就是佛。都做出這些例子來給我們看,我們要 知道,不能不知道。佛教是教育,教育,老師第一大,它屬於師道,尊師重道。釋迦牟尼 佛的學生也要尊師重道,你到維摩居士那裡聽經是接受教誨,那是老師,不是普通人,所 以禮節跟聽佛講經完全相同。本經裡面,「賢護等十六正士均是在家菩薩,為本經菩薩眾 中上首」,這是我們展開經本就看到的,第一品是序品,第二品就是「德遵普賢」。這十 六位正士,正士就是菩薩,明心見性的菩薩,法身菩薩,做本經菩薩眾當中的上首,「故 未可但從出家在家之相而生分別」。   我們學佛學尊重、讚歎,他修學得很如法,讚歎,不如法不說,也不能把這些不如意 的事情、不如法的事情放在心上,錯了。心是空寂,真心沒有東西,沒有物質現象,也沒 有念頭(念頭是精神現象),都沒有。不像阿賴耶,阿賴耶有念頭。自性沒有念頭,所以 它的相是一片光明。在本經,自性的樣子叫常寂光淨土,一片光明。光明裡面沒有物質現 象,沒有精神現象,也沒有自然現象,什麼都沒有。但是能現現象,現什麼現象?現全宇 宙。佛經上說的話周到,佛經上講遍法界虛空界,就全都包了。自性是一片光明,有緣就 現相,沒有緣不現相。有緣現相不能說它有,無緣不現相不能說它無,你說它有無都錯了 。所以言語道斷,心行處滅。什麼時候能見性?一念不生就見性。沒有妄想,沒有雜念, 沒有分別,沒有執著,自性就現前。惠能大師怎麼見性?就是這功夫,他見色聞聲,六根 接觸六塵境界,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那叫真心。諸位要記住,真心什麼樣子? 真心沒有起心動念、沒有分別執著,這就是真心。這就是佛法最高的境界,《華嚴》稱為 妙覺如來,在等覺之上,妙覺如來。這是圓滿的回歸自性,我們常常說一句好懂的話,回 歸常寂光,融入常寂光。我們從常寂光(就是自性)流出來的,流出來之後很不幸迷了, 迷失了自性,把自性變成阿賴耶,阿賴耶變現出十法界、變現出六道輪迴,我們在這個裡 頭輪轉無量劫,時間太長太長了,把回家的路忘得一乾二淨。這些佛菩薩來幹什麼事情? 就是憐憫我們這些迷惑顛倒的人,來告訴我們,送消息,我們有真東西,有真心,有真性 ,有無量無邊智慧、德能、相好,自性本自具足。你只要回頭,只要回歸你就證得,證得 這叫無上菩提,證得這叫妙覺如來。   我們成佛了,咱們要問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給了我些什麼?什麼也不給,沒有。你 所有的全是你自性裡頭本自具足的,沒有一樣東西是外來的。所以大乘經上講,「圓滿菩 提,歸無所得」,這《楞嚴經》上說的。無所得,才得到無量無邊無數無盡的一切法,自 性本具。能大師說得好,「本自具足」。大乘菩薩明白這個道理,所以他不向外求,他向 內求。怎麼求法?禪定。禪定什麼意思?心裡一念不生叫禪定,沒有妄念,沒有妄想。妄 想妄念都沒有,當然沒有分別執著。分別執著是很粗的妄想,我們說無始無明煩惱,那是 最微細的妄想。很難得,現代的量子力學家知道了,雖然知道有這麼個東西存在,這到底 是什麼還沒搞清楚,物質現象搞清楚了,精神現象還在研究、還在發展。我們有理由相信 ,二、三十年之後會搞清楚,對我們有很大的幫助,幫助什麼?對佛的經教肯定,不再懷 疑了。   學聖賢的教誨、這些經論,最重要的條件是兩個:第一個真誠(有懷疑,真誠沒有了 ),第二個恭敬只有真誠恭敬能學佛、能學宗教、能學中國傳統文化,沒有真誠恭敬, 你怎麼學,學一輩子,是學一些皮毛常識,真正的東西你一樣也沒得到。為什麼?真誠恭 敬是根,種子放在土裡邊,把它種植下去,它會生根。這個根就是誠敬,真誠、恭敬,沒 有這個根,種下去之後爛了,長不出東西出來,它不生根。真誠心、恭敬心,人人都有, 它不是外來的。為什麼沒有了?迷了,那是真心,迷了之後變成妄心。妄心是什麼?妄心 是貪瞋痴慢。貪瞋痴慢是假的,自性裡頭沒有,真心裡頭沒有。可是孝悌忠信、真誠恭敬 ,自性裡頭有。儒家講的五倫、五常、四維、八德,自性裡頭有。佛家講的三皈、五戒、 十善、六和、三學、六度、十願,都是自性裡頭有的,不是外頭來的。只要你見性,全都 恢復了,你的德行往外流露,那就是真修行人,真的菩薩佛陀再來。每一個人只要回頭, 回歸自性,都是佛菩薩,都是聖賢。   這句話說得好,「賢護等十六正士均是在家菩薩,為本經菩薩眾中上首,故未可但從 出家在家之相而生分別」。特別是在現在,現在整個世界變了,秩序亂了,佛門裡頭也亂 了。在家,我親近的都是在家的,李炳南老居士是在家的,我有三個老師,方東美先生還 不是佛教徒,哲學家。他一生功夫用在《華嚴》上,晚年最後一個階段,輔仁大學請他在 博士班開《華嚴經》。我聽到這個信息,那個時候他的學生有五十多個人,我送了五十多 套《華嚴經》,每個學生一套。這一套是圓滿的,有《六十華嚴》、《八十華嚴》、《四 十華嚴》,一共一百多冊,跟同學們結緣。李炳南老居士在家居士,他的淨土跟印光大師 學的,是印光大師在家弟子。只有一個章嘉大師是出家人,是西藏的活佛,藏傳的,他在 內蒙。中國藏傳的四大喇嘛(就是四大活佛),西藏是達賴、班禪,蒙古是哲布尊丹巴、 章嘉,章嘉是內蒙,哲布尊丹巴是外蒙。就一個出家人,他們走了之後,你看,我另外受 影響最深的,夏蓮居老居士、黃念祖老居士也都現的是在家相。念老走了,漢傳的老一輩 的法師,早些年來還有幾位,現在一個都沒有。這些都是事實真相。   我們再看下面的註解,「本經謂上輩生者,出家棄欲。《觀經》上品不言出家。韋提 希夫人是在家女人,得上品生」。經上雖然沒有說,有一個在家女眾,她往生上品。還有 「五百侍女亦上品生」,在她周圍,照顧她的、伺候她的這些宮女也跟她一起往生了。兩經並不相違。蓋韋提希夫人已是心出家也」。這出家心出比身出重要,心真出了家真出 家,不分男女老少,身是形式。早年章嘉大師告訴我,「佛法重實質不重形式」。這個地 方就是這個意思,不重形式重實質。實質是什麼?在家女人她發了大心,信願持名,求生 淨土,無上菩提心,她往生極樂世界,萬緣放下,當然生實報莊嚴土。這是上輩往生,上 品。「例如我國南方以米為主食」,這念老舉例子來說,「北方則以麵粉為主食。米麥雖 異,但其能作為主食則一也」。舉這個例子。「是故上品往生,心出家之在家人亦能也。 次如《觀經》中上品,中中品是出家人,《無量壽經》則謂在家人亦可也」。三輩九品, 每一品的人都有在家、出家的。   能不能往生,蕅益大師說得好,在信願之有無。只要你真正相信,真正願意往生,沒 有懷疑,真想去,往生的條件就具足,阿彌陀佛一定來接引你;至於品位高下,祖師大德 們很多都主張功夫淺深,很有道理。功夫淺深,實在就是你放下多少。你要能夠念佛把無 明煩惱放下,斷了,當然上輩,上三品;無始無明沒斷,分別執著斷了,這就是中輩往生 ;如果分別執著還有,這是下輩往生,這很合乎道理。上輩往生是法身菩薩,中輩往生的 是三賢菩薩,下輩往生的,包括六道眾生。你證得初果就是往生方便有餘土,凡夫往生是 凡聖同居土。祖師給我們說得好,雖然是同居,他是同居淨土,我們這是同居穢土,不一 樣。   所以心出家之在家人也能上品往生。中上品,中中品,《觀經》說出家人,《無量壽 經》則謂在家人亦可。「兩經合參易明真實之義。是故應善體聖心,切莫死執文句」。這 兩句話重要,這八個字。善體聖心,聖是釋迦牟尼,釋迦牟尼佛講這部經,他用的什麼心 ?不要執著在言語,不要執著文字,它是活的,它不是死的。佛在什麼環境,對什麼人講 ,不一樣!跟孔老夫子一樣的,根性不相同,應機說法,這是好老師。所以不要執著文句 ,《大乘起信論》說,不要執著言說,不要執著文字,不要執著名詞術語,不要執著你所 體會的意思,我覺得我明白了,都不要執著,然後你才能活用,你才有善巧方便。有執著 就不行,你死在句下,你只有這個講法,你沒有第二個講法,不知道佛法是活的。因為自 性是活的,自性流出來的當然都是活的,沒有一句是死呆板的。「捨家棄欲,應著重於心 出家,則此兩經並無二旨。」把《觀無量壽經》跟《無量壽經》對照,這兩個不同的講法 ,慢慢我們就會合了,就了解,統統能說得通,並沒有矛盾,這就對了。好,今天時間到 了,我們就學習到此地。 == 學聖賢的教誨、這些經論,最重要的條件是兩個: 第一個真誠(有懷疑,真誠沒有了), 第二個恭敬。 只有真誠恭敬能學佛、能學宗教、能學中國傳統文化 印光大師說:「一分誠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誠敬得十分利益。」 一切從誠敬心中來。 南無阿彌陀佛。 -- 汝負我命,我還汝債。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死; 汝愛我心,我憐汝色。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纏縛。 ──《楞嚴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73.85.10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458578222.A.472.html
erincy: 南無阿彌陀佛! 03/22 10:12
ppt51543: 阿彌陀佛 03/22 16:20
dakudai: 阿彌陀佛! 03/22 17: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