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念佛圓通章研習報告-第1集   諸位法師、諸位同修:   我離開道場整整半年,此次回來,見到諸位念佛及研究經教皆有長足進步,這不僅是 個人之福,也是地方之福、國家之福。佛在經論中常教導我們修學的功德,所謂「功不唐 捐」。此次恰逢冬至祭祖,本想辦冬令講座,可是同修們喜歡念佛,甚為難得,因此改成 「冬至佛七法會」,利用每晚的時間與同修們共同研究《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   這一品《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節錄自《楞嚴經》裡著名的二十五圓通。這段經文 不長,共有二百四十四字,比《般若心經》短。過去我們雖然多次講演《楞嚴經》,但是 都含糊籠統略過,以後讀到「淨土五經」,方知此章經文的重要。 一、《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是淨土宗的心經。   五經的來源,學佛的同修不能不知。古時候淨土宗只有「三經一論」。三經專講淨土 :第一部是《無量壽經》,第二部是《阿彌陀佛經》,第三部是《觀無量壽佛經》,也稱 作《十六觀經》。一論就是《往生論》。   前清咸豐年間,魏源居士將《華嚴經》的《普賢行願品》附在淨土三經之後,稱為「 淨土四經」。今天我們對《無量壽經》可說有相當程度的深入,會很明顯的感觸到他的附 入很有道理。因為在《無量壽經》之中,我們讀到「德遵普賢」,若問西方世界那些人修 什麼法門?可說全是修普賢法門,這在《無量壽經》裡可以得到證明。所以西方世界是普 賢菩薩的法界,殊勝無比。   民國初年,印光大師將這章經特別取出,附在淨土四經之後,稱為「淨土五經」。他 這一舉動給我們很大的啟示,使我們真正覺悟了,這一章經才是真正《楞嚴經》的中心, 是《楞嚴經》的精華。尤其是夏蓮居老居士在《淨修捷要》裡宣布,淨宗初祖大勢至菩薩 的見解與印光大師完全相同。這更證明了《念佛圓通章》不但是《楞嚴經》的心經,也是 淨土宗的心經。通常我們念的《般若心經》,是《大般若經》的《心經》   《念佛圓通章》不但是淨土宗的心經,實在是整部《大藏經》的心經,不深入經藏很 難認識、很難體會。由此可知,這一部經非常重要。我們預定講大概七次到八次,所以依 照灌頂法師的《疏鈔》編成講義來講。講義比《疏鈔》簡略多了,但是句句話都非常重要 。 二、釋經題   【釋經題。按經中佛自所說。有五種題名。】   佛在《楞嚴經》上他自己宣說,這部經有五個題目。『經題』就像一篇文章的題目, 是全經的綱領。如果對於題目的意義能概略的理解,全經的大意就能掌握到。所以「題」 非常重要。   【一、大佛頂悉怛多般怛羅無上寶印十方如來清淨海眼。】   第一個題是『大佛頂悉怛多般怛羅無上寶印十方如來清淨海眼』,這個題目是從境智 所建立的。境是境界,智是智慧。從「大佛頂」到「無上寶印」都是說境界,後面兩句是 屬於智照。   這是什麼境界?『大佛頂』是比喻真如自性。真如自性是一切法的根本。宇宙人生、 世出世間一切萬法從哪來的?從此處變現出來的,這是以自性為境界。   『悉怛多般怛羅』,這六個字是梵語音譯的,它的意思就是密宗裡常講的「大白傘蓋 」。但是它上面沒有「摩訶」,所以沒有「大」,照字面翻就是「白傘蓋」。白傘蓋是比 喻。白色是一切色的根本,唯有白的才能顯示無量的色彩。傘蓋是防衛污染的,污染就是 我們今天講的心理、精神、思想、見解的污染。佛給我們講的《楞嚴經》就像傘蓋一樣, 雪白的傘蓋絲毫污染都沒有。我們要能離開一切污染,恢復到自性清淨,這一部經就是最 好的一個方法,像傘蓋一樣。   『無上寶印』,「無上」是沒有比這個更高、更上的。「印」是印證。   『十方如來』同一個「寶印」,這指的是一真,《華嚴經》講的一真法界,淨宗講的 一心不亂。一真是所入,一心是能入,能所不二。這就是禪宗所講的「心印」,教下所講 的「海印」。海是比喻廣大無邊。所以上面所講的是境,下面所講的是智,這不是普通的 智慧,是究竟圓滿的智慧。究竟圓滿的智慧是如來所證得的,這是如來果地上所證究竟圓 滿的智慧,一切諸佛所證得的智慧是平等的。所以講「十方如來」,這就不止一尊佛,是 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清淨海眼』,「海」是比喻大,無量無邊,指的是心性。「眼」是智慧之眼,像《 金剛經》上講的「五眼圓明」,就是這個意思。唯有清淨心、智慧眼才能照見心性的境界 ,用現代的話來講,是宇宙人生的真相。   從大佛頂到無上寶印都是講的真相,這是第一個題所含的意思。實在講經裡的含義太 豐富了,這一個題雖然能包含,但是不能很清晰、很明白的為我們凡夫顯示出來。所以世 尊非常慈悲,用第二個補充說明。不但有第二,還有第三、第四、到第五,都給我們做了 詳細的補充。   【二、救護親因度脫阿難及此會中性比丘尼得菩提心入遍知海。】   這是從從教化對象而建立的,顯示經典的功德利益。對象雖然只說了兩個人,實在講 這兩個人是所有學佛人的代表,所以這兩個人就是說我們自己。第一個是『阿難』,「阿 難」代表廣學多聞。我們現在學佛都喜歡多聞,阿難代表多聞。第二個是『性比丘尼』, 就是摩登伽女,她代表貪愛。我們是不是喜歡多聞?是不是喜歡貪愛?假如有這兩個毛病 ,這部經正好對治這兩個毛病的。   『救護親因』,阿難是多聞無定,只求解,不認真修行。有解無行不能入境界,這是 代表大多數學佛人的通病。摩登伽女迷在五欲六塵之中,沒有意思出離三界。學佛人口口 聲聲要了生死出三界,要求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不是真心?自己冷靜想一想,心口不相 應。口裡說的是一套,心裡想的又是一套,「財色名食睡」一樣都放不下。這部經就要度 這樣的人,想想我們就是這樣子,遇到這個法門可以說是非常幸運。這是說明他所『度脫 』的對象。 (s按:慚愧啊慚愧~ >"<)   要把我們度到什麼地方?在這一生中必定成佛。『得菩提心,入遍知海』,這兩句就 是平常講的「無上菩提」。當然《楞嚴經》裡所說的理論、方法、境界,都是以無上菩提 為目標的。二十五位菩薩各顯神通,為我們做示現,他們是用什麼方法修成的?各個都第 一,沒有第二。我們聽了、看了,除了念佛法門之外,其他任何一位菩薩所修學的法門, 我們都沒有辦法做到,這是真的。所以在這二十五圓通章裡,為什麼要說《念佛圓通章》 是第一,道理就在此地。   但是諸位若讀《楞嚴經》,也許看到有很多《楞嚴經》的註解。《楞嚴經》註解很多 ,我過去在台中跟李老師學《楞嚴經》,那時我蒐集古來《楞嚴經》的好註子,有三十多 種。我所曉得的古今《楞嚴經註解》差不多有八、九十種。所以《楞嚴經》自古至今註解 眾多,每一個人講法都不一樣。   一般說法二十五圓通章,什麼是第一?是觀世音菩薩耳根法門。文殊菩薩揀選圓通: 「此方真教體,清淨在音聞。」文殊菩薩為我們娑婆世界眾生所選的是觀音菩薩。觀音菩 薩在我們國家知名度很高,「家家觀世音」,有很多人不知道有阿彌陀佛,但是沒有人不 知道觀音菩薩的。文殊菩薩揀選的不無道理。   為什麼我們又稱大勢至菩薩第一?因為楞嚴會上這二十五位菩薩表演的是兩個第一, 不是一個第一。這一點必須要看清楚,不能忽略。從什麼地方看?從他排列順序來看。耳 根是在六根裡,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換句話說,觀音菩薩耳根圓通,應該排 在第二。怎麼會排在最後?按照順序來排就是普通一般法門,把這個法門拿出來擺到最後 ,那就是特別法門。好像唱戲一樣,最好的一齣擺在最後做壓軸戲,觀音菩薩這個法門就 是排在最後。   大勢至菩薩也沒有按順序排。二十五圓通是六塵、六根、六識、七大,按此順序排列 的。七大是地、水、火、風、空、見、識。大勢至菩薩是屬於根大,就是見,若按順序來 排,他應該排在彌勒菩薩的前面。彌勒菩薩代表識大,就是第六意識。但是《楞嚴經》上 的排列不是如此,他排在彌勒菩薩的後面,觀世音菩薩的前面。所以沒有按順序排是兩個 人,不是一個人。這一點我們一定要認識清楚,然後才知道這一章經,在整個佛法裡面的 重要性,才會真正認識它。   【三、如來密因修證了義。】   這是從性修建立的。『如來密因』,就是講自己的根性,不是說別人。「如來」是自 性佛,「密因」就是根中之性,乘性起修就叫『了義』。大乘法門裡說到「了義」,常常 用「無修而修,修而無修;證而無證,無證而證」這兩句話來形容,這是了義。但是這兩 句話很難懂,這是通說,這是將全經二十五位菩薩所修的全都包括,也就是這個說法涵蓋 了一切法門。   假如我們單單指淨土法門,應該怎麼說與這個意思相應?淨宗來說,「生而無生,無 生而生」就是究竟了義。所以淨土的古德有一本《生無生論》的小冊子,「生則決定生, 去則實不去」,這兩句話的意思也很深,千萬不能望文生義,那就壞了。生是決定生,去 不去?真去,不是不去。為什麼說不去?西方世界是自性變現的,這個世界也是自性變現 的,全都是自性變現的,哪有來去?可是這個境界必須到破無明,見了真性,你才看得到 。像我們凡夫,不但見不到,也聽不懂,所以還是決定生,決定去。 (s按:廣欽老和尚往生前留下一句「無來無去無代誌」,就是這個意思了吧! 不僅無來無去,而且本來無一物!老和尚是真見性的人了!)   【四、大方廣妙蓮華王十方佛母陀羅尼咒。】   這是從「妙」、從「精要」上建立的。精是指精華,要是重要。這個『妙』,大乘經 裡面有一部《妙法蓮華經》,過去智者大師講《妙法蓮華經》的經題,講了九十天,九旬 談妙。這一部經之妙,不在《法華經》之下。『大方廣妙蓮華王』,在《法華經》之下嗎 ?不在,有過之而無不及。   『十方佛母陀羅尼咒』,這是最重要的,講修行方法。「母」是出生的意思,生佛。 十方一切諸佛怎麼成佛的?第一個「陀羅尼咒」,完全靠這一個法門成佛的,這個重要。 在本經「佛母陀羅尼咒」就是五會楞嚴神咒,為什麼寺院叢林早課都要念楞嚴咒?就是「 十方佛母陀羅尼咒」。但是我勸諸位同修不要念楞嚴咒,為什麼?太麻煩、太囉嗦了。阿 彌陀佛是淨宗的陀羅尼咒,是咒中之咒,比楞嚴神咒高明太多了,這是我們必須要曉得的 。通途來說,是指楞嚴神咒。特別來講是專指這一句佛號,這一句佛號就是「十方佛母陀 羅尼咒」。大勢至菩薩與其同倫五十二菩薩,從初發心到無上道,他們修什麼法門?就是 一句佛號。我們真正明白了,念佛就死心塌地,心就定了,念佛三昧就容易成就。   【五、灌頂章句諸菩薩萬行首楞嚴。】   這個題中有因有果。『灌頂章句』是教學裡主要的課程。『諸菩薩萬行』是菩薩所修 的因行,『首楞嚴』是大定,屬於果。所以這個題裡面有兩句講的是果,當中說的是因。   「灌頂」是密宗裡面的。印度密法有五部,也就是說有五個派別。一、東方阿閦鞞佛 代表的,叫金剛部。二、南方寶生佛代表的,叫灌頂部。三、西方是阿彌陀佛所代表的, 稱為蓮花部。四、北方是成就如來所代表的,叫羯磨部。五、中間是毘盧遮那如來代表的 ,叫如來部。   這一部《大佛頂首楞嚴經》是從灌頂部裡選出來的。所以稱為『灌頂章句』,這是教 下裡的解釋。實在講它還有更殊勝的意義,「灌」是十方如來慈悲加持,「頂」是所有一 切法門裡至高無上的大法。合起來講,就是佛以大慈悲加持你,將成佛的法門傳授給你, 這就是灌頂。「章句」,非常明顯的就是大勢至菩薩所說的這一章經文二百四十四個字, 就是真實灌頂的章句。所以通途講「灌頂章句」是指整部的《楞嚴經》,我們今天這個說 法是《楞嚴經》的精華,是《楞嚴經》的中心,是灌頂章句當中至高無上的灌頂章句,這 才顯示這一章經文不可思議。   『諸菩薩萬行』,「諸菩薩」就是大勢至菩薩所說的五十二同倫。五十二是怎麼說法 ?從初發心十信位,再往上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這是五十個位次,再往上等覺、 妙覺,妙覺就成佛了。由此可知,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就是「阿彌陀佛」四個字。菩薩 講得很清楚,「不假方便,自得心開」不需要藉任何法門來幫助,這一個法門決定成就 『首楞嚴』,是大定之名。   以上是將世尊在本經裡所說的五個題目簡單與諸位介紹出來。 === 雖然很想讀淨土大經,但六百集實在怕讀不完被恥笑。>"< 我們來讀小小的淨土心經好了。 紅色標題是summertrees下的,為方便閱讀理解。 原文載自http://new.amtb-aus.org/Category_218/Index.aspx 以後皆同。 南無阿彌陀佛。 -- 總之,不管是什麼樣的人,得到自己快要死亡的消息時,應該坦然面對,應該歡喜—— 「聽說我活不了啦,啊,快樂快樂!阿彌陀佛,大家再會,拜拜了!」 ——索達吉堪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3.152.223
zippy:南無大勢至菩薩南無大勢至菩薩南無大勢至菩薩南無大勢至菩薩 08/31 1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