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十六、念佛修行法的殊勝   經【去佛不遠。不假方便。自得心開。】   『去佛不遠』,與佛一天比一天近了,你依然照這個方法修行,一天比一天接近。不假方便,自得心開』,這兩句是講果報。   疏鈔【一、初句躡前修因說。次二句正明果證相也。】   前面講修因,修因一定證果,「自得心開」是自自然然的。「得」就是證得,「心開 」就是明心見性,見性成佛。   疏鈔【二、事念見三身佛。理念見自性佛。念佛法門。即勝異方便。故不假餘方便門 以助顯也。】   『事念見三身佛,理念見自性佛』,三身就是佛的應身、報身、法身。理念見自性佛 ,自性佛是三身一體。『念佛法門,即勝異方便』,勝是殊勝,異是特別,與其他法門絕 對不相同。因為它殊勝特別方便,『故不假餘方便門以助顯也』。所以它不要用其他法門 來幫助。   疏鈔【三、念佛即是念心。心佛無別。自他不二。故不需心外他佛作方便也。】   『念佛即是念心』,阿彌陀佛名號就是我們真心本性的德號,所以你念這個名號就能 明心見性。何況念這個名號還有阿彌陀佛加持你。不但彌陀加持,十方一切諸佛如來都加 持,好處太多了。『心佛無別,自他不二,故不需心外他佛作方便也』,說明這一法門勝 異之所以。   疏鈔【四、自得心開。以念佛心。入佛知見。圓滿菩提。歸無所得。是證成佛果。所 謂但得見彌陀。何愁不開悟是也。】   我們明白這一個事實,曉得這個道理,然後才真正體會到這一個法門,在所有法門裡 面確實是不可思議。在一切法門裡面,這個法門真的很適合於自己來修學。你明白、清楚 了,才會死心塌地,哪有不成就的道理!世間所有一切法都是假的,沒有一樣是真實的。 過去的人處事待人接物有原則,有規矩可循。所以孔子說:「雖百世可知也。」,就是一 百世以後也能知道。為什麼?有原則,總不違背這個道理。   現代人不一樣,所有一切原理原則都推翻了。中國人做人的原理原則是五倫八德,現 代人不要了。外國人自古以來原理原則是《聖經》,現在他們也不要《聖經》了。天下大 亂!天下一亂,說實在話,不要說百世你不知道,明天的事你也不知道,也無法斷定,非 常可怕,非常悲哀。我們要想將來真正有幸福,該怎麼作法?只有一個方法,全心全力修 福。你不修福,你想「我留一點福報,晚年再來享」,靠不住,這個世界變化太大了,不 是你能用想得到的。絕對不能用常理來推斷,這是要修福。   佛告訴我們真實修福的方法。你要想一生財富用不盡,這是大福報,不缺錢用。用什 麼方法?不是你今天儲蓄,儲蓄沒有用的。為什麼沒有用?幣值會貶值,這是大家知道的 。除了貶值之外,恐怕將來幣值一文不值,變成廢紙。我們舉一個實際的例子來看,今天 我們國家有錢,外匯存底世界第一。外匯是美金,美國如果垮台,美金變成白紙,我們的 外匯等於零,我們的鈔票一文都不值。美國不能倒下去,倒下我們就完了。同樣道理,我 們今天發行的鈔票,是以美金為基礎,日本也是如此,德國也是如此。世界上幾個富強的 國家,都是以美金為基礎。美國一垮台,所有這些國家都變成窮光蛋,你儲蓄再多都等於 零。你能知道這個世局怎麼變化嗎?   所以要信佛的話,佛的話真實,佛教我們怎樣致富,教我們布施。我們今天手上有錢 趕緊布施,做好事,不要等到將來那些錢變成廢紙,想布施也沒有了,機會錯過了。財布 施,你一生財用不缺乏,得財富的果報;法布施得聰明智慧,無畏布施得健康長壽。財富 、聰明、健康長壽我們都要,都喜歡。都喜歡不肯種因,到最後還是一場空,一樣也得不 到。所以一定要曉得,佛在經典裡給我們真實的教誨,我們要細心去體會,要認真的去做 。不要積財。《阿難問事佛吉凶經》裡面,佛告訴我們:「積財傷道。」道就沒有了,財 要立刻把它布施出去。布施,佛給我們講是真正的儲蓄,真實的保值,絕對不會變質。世 間人愚昧,不相信佛的話,就沒法子。有智慧的人,真正聰明人,相信佛的話,他得利益 。不相信,不肯做的,就沒法子。   所以「自得心開」是圓滿的福報,到這時性德流露出來,就不必修了。我們今天不能 見性,所以才要修。見了性之後,不必修了。為什麼?一切財富、智慧、德能,自性裡面 本來具足,而且無有窮盡。這才是佛法終極的目的,真的教我們離苦得樂,沒有一樣不稱 心,沒有一樁不如意。事事稱心如意,見性就現前了。   『入佛知見』,與佛的知見完全相同。   為什麼說『圓滿菩提,歸無所得』?這一切所得都是自性本來具足的,沒有一樣是自 性之外的。這時才曉得無量的福報、無量的智慧、無量的德能,原來是真心本性裡早就有 的。這個境界我們很嚮往,很羨慕,這一生中能不能修得?很難,要看個人的根性,看個 人的修持。如果我的根性劣,修持的功夫也達不到理想,我們求往生就得不到。現前這個 世間我們得不到,見到阿彌陀佛就得到,只要一見阿彌陀佛,我們性德就恢復。你們念《 無量壽經》就明白,我們把目標訂在西方極樂世界,往生見阿彌陀佛,這個容易,我們一 生中決定可以做到。我們在這一生中要想「自得心開」,不見得!但是見佛決定可以做到 。下面菩薩給我們說了個比喻:   經【如染香人。身有香氣。此則名曰。香光莊嚴。】   疏鈔【一、初二句舉喻。次二句出名。】   前面兩句是比喻,香光莊嚴是名稱。   疏鈔【二、身近佛身(戒)。心開佛心(定慧)。如染香人。謂以如來法身香光。莊 嚴自心本覺如來。】   『身近佛身(戒)』佛的身是什麼?佛的身是「戒」。戒就是我們世間人講的規矩 、威儀。佛行住坐臥、處事待人接物,循規蹈矩,我們把佛的行持記下來就是戒律。所以 持戒是讓我們的身像佛身。   『心開佛心(定慧),如染香人。』佛心是定,佛心清淨,佛心一塵不染。六祖大師 講:「本來無一物。」心地清淨,什麼都沒有,這是定。定心起用就是慧,定心起用是照 見。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是照,一接觸就通達明瞭,自自然然就明白,這是慧,這是佛心。 換句話說,《無量壽經》裡面戒定慧三學具足。   我們特別把第三十二品到第三十七品這一段經文定做晚課,這段經文的內容就是講戒 學,希望每天讀誦,每天反省,認真學習,就是身近佛身,把自己這個身修得與佛一樣。 又將第六品四十八願作為早課。四十八願是佛的心願,就是佛心。我們心同佛、願同佛、 解行都同佛,這才是阿彌陀佛的真正弟子。每天這樣修學,就是染香人。香在哪裡?在《 無量壽經》,天天讀誦、天天修學,就是染香人。   『謂以如來法身香光』,《無量壽經》經典就是法身的香光。   『莊嚴自心本覺如來』,就是如染香人。   疏鈔【三、華嚴云。菩提心香。能除貪恚痴等熱惱。令其具足智慧清涼。菩提心香。 一念功德。普薰法界。菩提心香。若一發時。即令一切善根。永出三界。】   《華嚴經》上這幾句話,有不少同修在修學生活裡面體會到。特別是心裡不高興時, 念幾遍經、念幾圈佛號,心就很清涼、很自在。你讀經讀得愈真誠,體會得愈深入,你所 得的清涼自在愈殊勝。不但這些煩惱立刻沒有了,煩惱化成菩提,就化成智慧清涼。普通 用功的同修都能體會得到,可見經上講的不是假的。   『菩提心香,一念功德,普薰法界。菩提心香,若一發時,即令一切善根,永出三界 。』這兩句比前面意思深。我們業障習氣深重,這樣的功德利益有沒有?有。實在是自己 業習太重,雖有不容易覺察。前面那一句容易覺察,這一句不容易覺察。這一句要念到相 當功夫,自然也能覺察出來了。知道自己這一句佛號,不管你大聲念、小聲念、默念(是 不出聲心裡面念),它的效果,就是阿彌陀佛這一句佛號的音聲,震動盡虛空遍法界,普 薰法界。   這一句佛號具足一切善根,一切善根怎麼說?十方所有一切諸佛、菩薩所修的善根, 我們這一句阿彌陀佛都具足,他怎麼不出三界?念阿彌陀佛的人很多,這一句阿彌陀佛有 這樣殊勝的境界,知道的人真的不多。不管他自己知不知道,這是事實真相。這個境界明 顯不明顯,在於自己業障的深淺,業習淺就覺察得到。所以真的是一念一切念,念佛功德 殊勝真實不可思議。知道的人確實不多,但這都是事實。   疏鈔【四、清涼疏鈔結成十香。(一)發菩提心香。(二)忍香。(三)精進香。( 四)戒香。(五)定香。(六)慧香。(七)解脫香。(八)知見香。(九)稱法界香。 (十)忘能所香。若能於嗅香時。起如是十種觀照。則名入香光室者。】   『清涼疏鈔結成十香』,清涼大師在《華嚴經疏鈔》上把香光莊嚴歸納為十種香。   第一種是「發菩提心香」。所以一開頭教我們要發菩提心。什麼是菩提心?就是覺悟 的心。覺悟什麼?第一個覺悟,六道生死輪迴可怕,這是真正覺悟,曉得六道輪迴不是好 事情。覺悟後念佛決定往生,往生決定不退成佛。你只要把這兩樁事覺悟了,這是發菩提 心。我願意離開三界六道,我願意這一生到西方世界去作佛作菩薩,你發這個心就是發菩 提心。   發菩提心的心香,是自性本來具足的妙香,這個香普薰法界。法界裡所有一切諸佛菩 薩,他聞到香,就知道你發了菩提心。一發心,諸佛菩薩立刻就加持,幫助你,使你很順 利在一生當中,滿足你的大願,所以發心是最重要了。   第二種是「忍香」。我們的業障習氣,無始劫來生生世世累積下來太深太深了,雖然 發了菩提心,也有諸佛菩薩加持,業習太重;換句話說,種種阻礙在所不免。這些阻礙是 不是能真的把我們障礙住?不是的。只要你能忍,它就不能障礙;你不能忍,障礙馬上現 前。所以佛教給我們一個妙法,你能忍辱,所有一切障礙很容易突破。所以《金剛經》上 佛特別開示我們:「一切法得成於忍。」   六度裡面布施是放下,這是修功德,修因。忍辱是成就,使你的功德不會喪失。換句 話說,你能保持,我們常講積功累德,積、累都要靠忍。能忍的人才會積功累德,他的功 德不會喪失。不能忍耐,一定半途而廢,到最後前功盡棄,很可惜。 (s按:所以如果不能忍辱,一念嗔心起,火燒功德林,就去了了啊~多不划算啊!!! 所以發脾氣前一定要先想這一層,這把火真的要發嗎?為了眼前小事,誤了生死大事,值 得嗎?)   第三種是「精進香」。所以忍很重要,忍之後才有精進,不能忍耐決定沒有精進。所 以六度的順序:布施、持戒、忍辱、精進,忍辱之後才能精進。無論修學哪一個法門,這 是基本的條件。你不具足這個基本條件,無論修學哪個法門都不能成就,所以非常重要。   下面才真正到持戒、修定、般若智慧、解脫知見。第四種是「戒香」,第五種是「定 香」,第六種是「慧香」,第七種是「解脫香」,第八種是「知見香」在佛法裡面講「 五分法身香」。這才有分,你才能修成功。換句話說,如果忍辱沒有,底下統統都落空了 。你所修積的只是人天有漏福報,佛法裡殊勝的功德利益你決定沒有分。第九種是「稱法 界香」,第十種是「忘能所香」,第十種就是前面所講的普薰法界,意思完全相同。到達 第十能所雙忘,你的功德就圓滿了。   『若能於嗅香時,起如是十種觀照,則名入香光室者。』淨宗的道場,也稱作「香光 室」。所以你若看到道場上面掛「香光莊嚴」的匾額,你就知道是修淨土的,修念佛法門 的。或者這個房子取個名字叫香光室,那是念佛堂。我們在佛菩薩前面,天天燃香,當你 們聞到香時,有沒有作如是觀?如果不會作如是觀,香確實白燒了。如果聞到香就想到這 十種,功德就大了,可見香是提醒我們修行。   佛像前面點蠟燭,為什麼不用電燈?古時候沒有電燈,現在有電燈,為什麼點蠟燭? 為什麼點油燈?我們這兒沒有油燈,很多寺廟有油燈,是表法的。點蠟燭就想到燃燒自己 照耀別人,油燈也是如此,自己慢慢燒乾了,發出來的光輝照別人。佛教給我們捨己為人 ,以我們的智慧、以我們的財力、以我們的體力,幫助一切眾生,就像蠟燭、像燈一樣, 照別人,不是照自己,念念為一切眾生,把自己忘掉了,這個好。因為佛法最大的障礙就 是我執與法執,我執破了就證阿羅漢,法執破了就成佛。大乘法很妙,教你起心動念絕不 想自己,想一切眾生,漸漸的把自己忘掉了。我執不破,自然沒有了,所以它的方法比小 乘巧妙太多了。燈與蠋表這個意思,所以看到了,自己要想到我應該怎麼作法。   中國佛教,無論在家、出家,受戒時燃香,燃香與點燈意思完全相同。我在佛菩薩面 前發過願,我燃燒自己,照耀別人。發了這個願,頂上也燃了香,手臂上也燃香了,起心 動念還自私自利。這成什麼話!這不像話,與自己的本願完全相違背。   中國傳戒,好像非燃香不可,燃香是什麼意思也沒說清楚,糊裡糊塗就燃。有些人燃 了,一生都不曉得是怎麼回事。「我燃香是供佛的」,佛要聞你這個香氣嗎?臭不堪言。 你的身上到底有什麼好香?有什麼好聞?燒出來都是臭氣,佛才不聞。所以燃香,是表示 我發願犧牲自己,成就別人,讓你常常看到香疤,就想起來我發過的願,一定要兌現。 十七、大勢至菩薩以念佛法修因證果的次第   經【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無生忍。】   這是大勢至菩薩說明他修因證果的經歷。   疏鈔【一、本因。因也。無生。果也。次句。徹果該因。】   『本因,因也』,本因就是修因,他修的是念佛法門。『無生,果也。次句,徹果該 因』,無生忍是果,是佛與大菩薩所證的,他用念佛這個方法修因證果。   疏鈔【二、念佛心。述己非用分別意識而念。乃六根都攝。一心不亂念也。】   著重在心。這是說自己不是用分別意識而念,用真心念,都攝六根,一心不亂。用這 個心念,這叫念佛心。諸位要記住,簡單的講,念佛心就是清淨心,念佛心就是正覺心, 覺而不迷。為什麼?所有一切法裡,只有阿彌陀佛這一句是真實的,其他都是假的,都是 虛妄不實在的。我的心念念是佛號,心就是佛號,佛號就是心。這個心就真實,這是一心 。這樣念法,入無生忍。   疏鈔【三、入。即悟入。有解悟、證悟之分。本經三漸次至十信位。解入也。住。行 。向。地。等。妙。證入也。有淺深地位不等。小聖悟生空。破人我執。亦是證入生忍也 。】   『入即悟入』,入就是悟入。悟入有兩種,『有解悟、證悟之分』。解悟是明理,理 論上通達了,境界上沒有證得。證悟是自己確實入到這個境界。   在《楞嚴經》裡面,佛說修行果位,講得很詳細。《楞嚴》是大乘圓教,『本經』是 《楞嚴經》。『三漸次至十信位,解入也』,這個位次是解入,解悟沒有證。證是明心見 性,沒有見性不是證,沒有見性都在解悟。破一品無明,見一分真性,這叫證悟。換句話 說,圓教初住菩薩以上是證,初住以前都是解。十信位常說三漸次,其他經上沒有。我們 要知道什麼叫三漸次?次是次第,漸是循序漸入,三種修學的方法,這個方法通一切法門 ,這是講原則。   三漸次第一個是「修習」。修行的修,實習的習。它所說的,把我們修行道路上,有 妨礙的東西要去掉。好比我們走路,先要把路上的障礙物排除。哪些是障礙物?凡是幫助 我們引發煩惱的,障礙我們心不能得清淨的都是。《楞嚴經》裡面給我們舉出一個非常具 體的例子,只舉這一個例子,凡是與這個相同的都是。若一樁一樁的細講,說不盡。   《楞嚴》上舉的五葷是障礙,所以葷、腥要搞清楚。葷是草字頭,底下一個軍,葷菜 不是肉食,肉是屬於腥。葷有五種,經上給我們講:蔥、蒜、蕎頭(我們叫小蒜)、韭菜 、興渠。興渠在古代中國沒有,現在有了。現在交通便捷,就是指洋蔥。為什麼不吃這五 種?它的性質不好,對我們修行有妨礙。《楞嚴經》上講得很詳細,熟食能幫助你產生荷 爾蒙,容易引起性衝動,所以熟食不能吃,教你斷掉。生吃助長肝火,容易發脾氣。這五 種對於我們生理上有影響,讓我們心不能清淨,無論生吃、熟吃都不好。所以諸位同修一 定要曉得它的道理,為什麼這五種東西佛不給我們吃,不讓我們吃。腥是肉食。實在講食是與眾生結怨仇。佛在《戒經》上講得很清楚,吃牠半斤,將來要還牠八兩,冤冤相報 ,很麻煩。所以不吃動物、不吃肉是培養慈悲心,不與眾生結怨仇,意思在這個地方。   素菜裡面,這五種是葷,性質不好。所以佛都把道理講出來了。現在問題來了,我們 在外國常常遇到初學佛的人,菜裡面放一點蔥蒜做佐料。若這也不能用,他寧願吃肉,他 不吃菜,菜沒味道。很多家庭主婦來問我:「可不可以放?」我說:「可以放。」有沒有 違背經義?不違背。為什麼?佐料那一點量不起作用。   譬如吃大蒜,我現在鼓勵同修,一個星期要吃一、兩次。為什麼?現在蔬菜裡農藥太 多了,大蒜是殺菌的,這是健康。你吃一、兩次,不起作用。要怎樣吃才起作用?山東人 吃大蒜像吃花生米一樣,那才起作用。你有沒有本事吃?沒有本事,你吃一兩瓣就辣得不 得了,好不容易吞下去,所以不起作用,這要知道。所以你做菜時,配在菜裡那一點佐料 也不起作用,大量的吃才會起作用,天天吃才會起作用。偶爾一次,一點點起不了作用, 分量不夠。就好像喝酒一樣,要喝相當的分量才會醉。喝一滴、兩滴怎麼會醉?不可能的 事情。不起作用,一定要知道。所以我們在家庭裡做菜就方便,持戒就是決定不過量,要 曉得這個道理,就好辦。   每一條戒律都有開緣的,「開遮持犯」,不是死的,條條戒都是有開緣的。只要一家 人歡歡喜喜,我們能把肉食斷掉,就是很大的功德,所以不要求之過急。酒是五戒之一, 比五葷更嚴重。做菜裡放料酒,你有聽說哪一個人,吃菜裡面放的酒而醉了?沒有。所以 用料酒是不犯戒的,這一定要知道。佛實在是慈悲到了極處。年歲大的,七十歲以上身體 不好、有病的,需要用酒作為調養身體的,都有開緣。年歲大的人體力衰,血液循環不好 ,所以每一餐喝一杯酒,幫助血液循環是正常的,這些都有開緣。   我初學佛時常到寺廟去,有一位老和尚對我很好,我常到那裡去吃飯。看他吃飯每一 餐都喝一杯酒,我那時候覺得很奇怪,也不敢問。以後到台中李老師那講起來,我才提出 來。李老師說這個不犯戒,這是為了健康,藥用,他沒有喝醉,他也沒有亂性。這才懂得 原來佛門真的是廣大,佛實在是很講理。 == 南無阿彌陀佛。 -- 總之,不管是什麼樣的人,得到自己快要死亡的消息時,應該坦然面對,應該歡喜—— 「聽說我活不了啦,啊,快樂快樂!阿彌陀佛,大家再會,拜拜了!」 ——索達吉堪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74.113.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