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五、諸菩薩萬行 「諸菩薩萬行」,在本經裏面講,可以說是「緣因助修」。我們講三因佛性,「如來密因 」是正因,「修證了義」是了因,「諸菩薩萬行」是緣因,這緣就是助緣。在淨土法門裏 面,大勢至菩薩給我們講得很明白。他說,他與五十二同倫(志同道合),統統都是專修 這個法門,特別指的是持名念佛;初發心一下手,就採取這個方法。當中經歷的位次,十 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妙覺,統統用持名,不需要用第二個方法。 換句話說從初發心,一直到成佛,一句六字洪名就圓滿的證得了。這在大乘所有法門裏面 ,確實是最殊勝的;不但最殊勝,最快速,也是最穩當的。五十二個階級,也要略微說說 ,這是屬於佛學常識,特別用在歷位所修,就是像我們念書一樣,一年級、二年級、三年 級……,按部就班的來修學。可是各位要知道,淨宗不是按部就班的。淨宗法門不但是圓 教,而且是頓教;「頓教」是頓超的,不是一個階段,一個階級,向上提升的,它是圓頓 的法門。 「十信」,在《楞嚴》教義裏面說「全根力而植佛種」,「根」是五根,「力」是五力。 也就是說圓滿的五根、五力--大乘成佛的種子,這叫信位。「十信」,在《華嚴經》上沒 有地位的。為什麼呢?十信位的菩薩道力還不夠,進進退退不穩定,所以他沒有地位。「 十住」呢?這就有位置了,他有地方可住了;大乘佛法叫法身大士,是從「初住」菩薩說 起的。 破一品無明,證一分法身,住如來家,真正稱得上是佛子了;他跟諸佛如來,智慧、德能 可以說完全相同,在唯識裏面稱為同生性。明心見性是同生性,沒有見性之前是異生性。 同、異簡單的講,諸佛如來用根不用識,初住以上的菩薩,也是用根不用識,這相同的; 「十信」位的菩薩,是用第六意識,跟我們一樣用意識心,也就是用妄心。初住以上用真 心,佛用真心,他也用真心,這個心相同。我們用的是妄心,妄想心跟佛菩薩不一樣,所 以稱為異生性,不能成為真正的佛子;真正佛子用心一定要跟諸佛相同。 再往上提升就是「十行」,「行」是修行。心同佛,願同佛,修行也要同佛。十行菩薩廣 修六度萬行。修六度,我們凡夫眼睛裏看,沒有利益自己,只利益別人,所以往往對六度 的修學,都不是很情願,不是很認真的去修學,原因就是並沒有真正了解六度的真實意義 。其實廣修六度利益一切眾生,才是真正利益自己。為什麼呢?一切眾生跟自己有密切、 不能分割的關系存在,這個諸佛與大菩薩知道,我們凡夫不知道。 凡夫在迷,不知道一切眾生跟自己是一體的,所以如來果地上講「同體大悲,無緣大慈」 。我們凡夫只知道自己的兒女、兒孫跟自己是一體,不曉得盡虛空、遍法界,所有一切有 情眾生,跟自己是一體。見了性就知道了。為什麼呢?虛空、法界,是我們自性變現出來 的,確實體是一個,是相同的。 所以佛菩薩的慈悲(世間人講的愛心),他是平等的、沒有分別的、清淨的;他沒有汙染 、沒有分別、沒有執著,這個是菩薩。利他才是真正的自利,這個裏面的理很深,事非常 之廣。 再往上,智慧就更高了,事、理愈來愈清楚,愈來愈明了,這個時候能將所修學一切功德 利益,全部回向給一切眾生。所謂「回向眾生,回向菩提」,菩提是正覺;「回向實際」 ,「實際」是真如本性,把自己「我」、「法」二種執著全都突破了,也可以說二種執著 都消除了。 往上再提升,那就是聖位的菩薩了,十住、十行、十回向是三賢,十聖就登地了。地上菩 薩的境界,跟如來果地上是非常接近,念念與真如本性相契;十地修滿,實在講就是成佛 了。雖然成佛,並不在佛位,我們稱他做後補佛,稱他為等覺菩薩,哪個地方他的緣成熟 了,他就到哪個地方示現成佛;所以這是菩薩最後的一個果位,破一分生相無明,成就究 竟圓滿的大覺,這就入了佛位。 圓頓的根性,最重要的是在初發心,如果能保持初心不退,可以說他在菩提道上修行,確 實一帆風順。怎樣保持初心不退呢?這實在是關鍵的問題,這裏面有因、有緣。因是自己 深厚的善根,這個善根確確實實成熟了,這是真因。「善根成熟「我們說得淺顯明白一點 ,就是你這一生當中了脫生死、圓成佛道的機緣成熟了。 諸位想想這多麼可貴啊!無始劫來的修學,這一生當中成熟、成就。在這個時候,一切諸 佛菩薩統統都來照顧你、幫助你,這是緣;緣殊勝啊!有勝因再加上殊勝的緣,你成就了 --這一生當中永脫輪回,往生不退成佛,一生當中成就。 那麼話說到這個地方,我們要知道,佛菩薩對我們的照顧,確實是沒有懷疑的。諸佛菩薩 對我們的照顧無微不至啊!這個問題關鍵的所在,就是我們這一生當中,「緣」是不是真 的成熟了。 什麼叫真的成熟呢?真成熟的人是什麼樣子呢? 我再告訴諸位,真正因緣成熟的樣子是傻傻的、呆呆的。他一天到晚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念到底,問什麼都不知道。 問世間法……不知道! 問佛法……也不知道!問其他事情,他也不知道! 這就是因緣成熟的人。他這一句佛號老實念下去叫「老實念佛」。他能夠站著往生,坐著 往生,預知時至,這個人是真正因緣成熟了。 什麼人因緣沒成熟呢? 問世間事,都知道! 問佛法,也都知道,無所不通,到臨命終時還要生病,還有痛苦,他往生不可靠啊!縱然 有人助念,也未必真的往生,那就緣不成熟。所以諸位要記住,真正因緣成熟了,這個人 老實了;也就是真正一心專念,因為他明了,這個法門得來不容易啊!得到之後,要不把 它緊緊抓住,那一生當中不能往生,這多可惜! 憑什麼能往生呢? 剛才講過「淨念相繼」,就這四個字,你把它做到了,決定往生;要是不往生,那就是諸 佛菩薩打妄語!哪有這個道理呢?再說得明了一點,不懷疑、不夾雜、不間斷,一天到晚 就是一句佛號。 成佛之行--祖師的典範 我們看古來的祖師大德們,年輕的時候很聰明,參禪、學教,樣樣都通達,學得很多,到 晚年,他覺悟了,他知道生死事大,往生要緊啊!禪也不參了,教也丟下了,一部《阿彌 陀經》,一句阿彌陀佛,老老實實念到底,他成功了!那叫真正覺悟,真正回頭啊!我們 看晚近最著名的蓮池大師,在他年輕的時候,學教、參禪,他樣樣都通,晚年一部《阿彌 陀經》,一句佛號,他不再搞了;諸位看《竹窗隨筆》,就能夠看到他修學的經歷。蕅益 大師也是如此,年輕的時候,他在天臺宗下了很大的工夫,對於律宗也有很深的造詣,在 當時有人稱他律師,他對戒律很有研究,到晚年統統丟掉了,也是一部《彌陀經》,一句 佛號,他成為一代祖師。 近代的印光大師,他宗、教通不通呢?你們念念《印光大師文鈔》就知道了。他早年在普 陀山住在藏經樓三十年,平常看的經就多,所以這一部《文鈔》裏面引經據典,我們才知 道印光法師,每一宗的教義他都通達了,晚年住在蘇州靈巖山寺專修淨土。諸位如果到大 陸去觀光旅遊,你到蘇州去看看,印祖他的關房(很小),他念佛的地方,還保持他老人 家在世原來的樣子,沒有動;他的小佛堂裏面,只供一尊阿彌陀佛的佛像,一個廂房,一 本阿彌陀經,其他什麼都沒有。佛堂的陳設那麼的簡單,可見他心專,沒有雜念了。這就 是緣成熟的樣子。 無論是出家、在家,一生當中圓滿成就的,可以說沒有一個不是這樣的,這是值得我們警 惕、效法的;尤其是我們生在現代這個亂世。有很多同修來問我:我們臺灣安不安定?大 家很關心! 這世界上,哪個地方安定呢? 找不到啊!最安穩的地方還是西方極樂世界啊!而且西方極樂去還很容易,我們現在想移 民到外國,不太容易,相當困難;到外國拿一個居留權,不容易啊!要到西方世界拿永久 居留權,是很容易的一樁事情,剛才講了,「都攝六根,淨念相繼」,就拿到了,決定得 生。所以是真正圓頓根性的人,他懂得這個道理。為什麼呢?懂得這個道理,知道這個事 實,這就叫圓滿的智慧;一心一意專修,那是最大的福德。 大善根、大智慧、大福德之人,就是老實念佛的人,我們決定不可以輕視。 -- 把物質留給別人,把福氣留給自己。 感恩帶來溫馨,用心就有力量。 ~證嚴法師《靜思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3.152.165
ackino:隨喜讚歎 07/16 17:24
Lunakaoru:隨喜讚嘆 07/16 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