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不敬同法戒第三 下面繼續講第三條輕戒,題目是「不敬同法戒」。題目「不敬」,就是內心不尊敬, 外表沒禮貌。同法,什麼叫做同法呢?蕅益大師解釋:一同受持菩薩戒法的人,叫做同法 ;也就是和我們相同受持菩薩戒法的人。所以這條不敬同法戒就是教我們要尊重同受菩薩 戒法的人,不可以不恭敬若菩薩,見上座、有德、應敬、同法者,憍慢、瞋恨,不起恭敬、不讓其座,問訊、 請法,悉不酬答,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 在戒文當中有兩個名詞,我們先解釋一下。一個是「上座」,上座就是比我們更早受 菩薩戒的人(須注意者,在家居士對出家眾不論其受戒先後,都是僧寶,皆應恭敬。若對 在家居士,只要先受戒者,就應尊敬,故不妨稱為上座)。另一個名詞,叫做「有德」, 有德就是如法持菩薩戒有德行的人。 戒文告訴我們,如果一位受過菩薩戒的菩薩,無論是在家或出家,當見到上座以及見 到有德都要禮敬。不但如此,對任何一位同受菩薩戒法的人,即使是同輩或晚輩,也都應 該由內心深深尊敬,並且誠於中、形於外,表達出有禮貌的態度來。如果不恭敬,甚至反 過來還起憍慢的心,不把對方看在眼裡;或者心裡氣他,態度就沒有禮貌。比如說見上座 、有德來,視若無睹,沒有趕緊站起來行禮,或把好的座位讓給他,這樣就是犯菩薩戒。 再說,假設有同法來向菩薩問訊請教佛法,菩薩如果沒有恭敬回禮,並且好好回答佛法的 問題,就違反了菩薩的精神,也是犯這條菩薩戒。 若懶惰懈怠,若無記心,若忘誤,犯非染污起。 下面講犯戒的起因和罪過輕重。假使不禮敬是因為內心覺得對方不重要,或者覺得對 方的問題不重要,這都是憍慢心。假設是因為和對方生氣,怨恨他,才對他不禮敬,這就 是瞋恨心。憍慢心、瞋恨心都會污染心地,是很不好的心態。以這種心態流露出不禮貌的 態度,就是犯比較重的染污起。犯染污起,也就是輕戒中比較嚴重的罪過。另外一種狀況 ,假如不禮敬的起因是懶得去向人行禮,懶得起來讓座,這就是因為懶惰、懈怠犯戒,這 是犯非染污起。我們要了解,菩薩是不能夠懶得對人表示禮敬的內心有恭敬,也要誠於 中、形於外,用態度表達出來。 另外不禮敬還有一種狀況,就是對方來的時候,自己正糊裡糊塗沒有用心,一時忘記 佛的戒律教我們要恭敬有禮貌。這是一時糊塗沒有用心,並不是憍慢生氣或者懶惰。這樣 雖然比較沒有惡心,不過忘記和不用心也是違反菩薩覺有情的覺悟精神,所以也是犯戒, 不過是犯非染污起。懶惰、懈怠和一時糊塗沒有用心、忘記,都是犯非染污起。 == 忘記和不用心也是違反菩薩覺有情的覺悟精神 這我也要懺悔。過去沒學佛迷糊就算了,現在學佛了還是會不專心不注意, 身口意沒有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清醒警覺, 這不是一個學佛人(學習覺悟的人)該有的表現。 雖然習氣很重,但祈願佛菩薩慈悲加持,讓我能越來越覺醒。 教我們要尊重同受菩薩戒法的人,不可以不恭敬 其實每一個學佛的人,對一切眾生,都應該要恭敬吧。 這是普賢十大願王的第一條「禮敬諸佛」啊。 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過去佛、現在佛、未來佛。 《彌勒菩薩所問經》: 於一切眾生,起尊重心,除我慢意,謙下言說。 我抄下來了貼在電腦旁,但常常沒做到。 但天天看,總有一天會開始記得! -- 阿彌陀佛!~ 我喜歡這個人,我討厭那個人,大慈大悲沒有了! 我們的過失在哪裡?謙虛不夠,恭敬不夠,四攝法不夠!(慚愧懺悔!>"<) by 淨空法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67.219.29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443451258.A.181.html
dakudai: 阿彌陀佛! 09/30 1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