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掉戲戒第十 下面繼續講第十條輕戒,題目是「掉戲戒」。掉戲的掉,就是掉舉。什麼是掉舉呢? 就是心很散亂,好像時常掉下去又舉起來。掉舉還有一種解釋,就是「掉」這個字當搖動 講,「舉」是當作高舉講;高舉某個東西搖來搖去,叫做掉舉。照《唯識論》的講法,掉 舉的形象是囂動,也就是喧囂妄動,很浮躁的意思。 掉舉是很妨礙攝心安定的功夫。照《百法論纂》來講,掉舉分為身、口、意三方面: 身掉舉就是身體亂動,口掉舉就是亂講話,意掉舉就是胡思亂想。我們補充說明一下:身 掉舉,像自己不知不覺當中就東張西望、動來動去、摸東摸西,一下子抓抓頭、一下子摸 摸腳、一下子轉轉原子筆,總是安定不下來,這就是身掉舉;口掉舉,就是自己也不知道 講那些話要做什麼,就嘰嘰喳喳講了一堆,嘮嘮叨叨地靜不下來;意掉舉,就是沒有辦法 安住在所觀的境界上;比如念佛,不能一直專注在佛號上,心念會一下子想東、一下子想 西,好像動蕩的水面靜不下來。動蕩的水面是映照不出清楚的景象的,所映照出來的都會 變形。 掉舉是修行人的大毛病,能夠障礙修定,所以佛教我們要對治。掉戲的戲,就是演戲 、戲笑的戲。這一條戒是教菩薩不能散亂掉舉、戲笑吵鬧。但是要注意,重點是要菩薩的 心安定、平靜、祥和,並不是教菩薩要愁眉苦臉、緊張嚴肅都不能笑,這大家不要誤會。 若菩薩,掉動,心不樂靜,高聲嬉戲,令他喜樂。作是因緣,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 染污起。若忘誤,犯非染污起。 戒文告訴我們,如果菩薩心靜不下來,很浮動掉舉,常常喜歡大聲戲笑吵鬧,故意像 演戲一樣誇張,來逗別人也戲笑吵鬧;菩薩假如故意做這種因緣影響別人,令人動心散亂 ,也靜不下來,這樣就是犯菩薩戒。假如犯戒起因是存心不良,故意吵鬧,就是犯染污起 。假如只是因為習氣比較重,一時忘記又戲笑吵鬧起來,並不是故意的,就是犯非染污起 。 不犯者: 這第十條掉戲戒有五種開緣: 為斷彼故,起欲方便,如前說。 第一、就是菩薩了解自己,有散亂愛戲笑吵鬧的毛病,自己已經用佛法在對治改正,但是 因為習氣比較重,一時不注意又會發作起來;而一發作,就慚愧想要改,這就算是開緣。 如果自以為是,不想改,放任散亂戲鬧就是犯戒。 又,不犯者:他起嫌恨,欲令止故; 第二、假如有人對菩薩有嫌恨心,菩薩為了消除對方的嫌恨,所以方便和他有說有笑,這 也是開緣。 若他愁憂,欲令息故; 第三、如果有人遇到不幸,內心很憂愁,菩薩慈悲為了化解對方的憂愁,就方便和他有說 有笑,這也是開緣。 若他性好戲,為攝彼故,欲斷彼故,為將護故; 第四、因為有些人的個性是很愛戲笑吵鬧,菩薩為了方便度化這一類的人,讓對方容易親 近,也為了保持他們學佛的興趣,所以就先和他們有說有笑打成一片,讓大家能夠了解佛 法,就慢慢能安定下來,改掉習氣。這是菩薩度化眾生的慈悲方便,並不是菩薩自己散亂 、愛戲笑吵鬧,所以並不是犯戒,而是開緣。 若他疑菩薩嫌恨違背,和顏戲笑,現心淨故。 第五、如果有人懷疑菩薩嫌恨他、違背他,菩薩為了消除對方的懷疑,解除對方的擔憂苦 惱,所以就用很和氣的臉色和他有說有笑,表現出對他無嫌無恨,心地清淨。這也是菩薩 以慈悲心愛護對方,並不是菩薩自己不安定,愛戲笑,所以是開緣。 == 這一條戒是要我們學習隨時注意自己的身口意,保持身心安定, 動作、說話、念頭都清清楚楚。按我們家大菩薩的話來說就是不放逸。 《大學》說:「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定才能生智慧。 -- 汝負我命,我還汝債。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生死; 汝愛我心,我憐汝色。以是因緣,經百千劫,常在纏縛。 ──《楞嚴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73.85.20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445704911.A.B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