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不折伏眾生戒第十三 下面繼續講第十三條輕戒,題目是「不折伏眾生戒」。講到題目「折伏」,我們先簡 單介紹佛菩薩度眾生有兩類方法:第一是攝法,第二是折法。「攝法」就是用親切的態度 、柔軟的慈悲來攝受度化眾生,等於是用糖漿來治病。但是有些眾生很剛強難化,而且是 欺善怕惡,看人慈悲柔軟,反而滿不在乎,容易起惡心、造惡業;所以對這一類的眾生, 就不能單用柔軟的慈悲攝受他,而必須要用第二種方法「折法」──用威德來折伏他的煩 惱。這等於是病比較重,要吃苦藥或是打針、開刀切除的治病法。如果眾生明明需要用折 法的時候,菩薩卻不肯用,這樣就是犯這條「不折伏眾生戒」。 若菩薩,觀眾生應以苦切之言,方便利益;恐其憂惱而不為者,是名為犯眾多犯,是 犯非染污起。 戒文告訴我們,如果菩薩觀察一位眾生是應該用苦切的言語來幫助他,比如以大聲責 備或是用嚴重警告、呵斥來折伏他,使他能夠提高警覺來消除罪惡,這是以慈悲心,為了 方便利益這個眾生。如果菩薩做法上太過柔軟,唯恐一用責備呵斥的話,會使眾生心情不 好,生起憂惱,所以就不肯用折法幫助眾生降伏煩惱;這樣就等於眾生有重病,卻堅持只 能給糖漿,不肯用苦藥或開刀;這也等於忍心放任眾生繼續造惡,這樣就是犯這條「不折 伏眾生戒」。不過,菩薩的動機並沒有污染的心,所以是犯非染污起。 不犯者:觀彼現在少所利益,多起憂惱。 這第十三條「不折伏眾生戒」只有一種開緣,也就是菩薩用智慧仔細觀察的結果,認 為現在不是時候。現在如果去折伏對方,對他利益很少,反而會使他起反感,增加憂愁苦 惱;這種情形不去折伏,是開緣。 瞋打報復戒第十四 下面繼續講第十四條輕戒,題目是「瞋打報復戒」。瞋打報復戒,這條戒是教菩薩要 安住在慈悲心,做自己的主人,不要被眾生的情緒牽著走,而忘掉自己的菩提心。「瞋打 報復戒」就是說菩薩無論受到瞋恨、打罵都不能夠報復。菩薩要憐憫眾生是無可奈何的凡 夫,他受瞋心折磨做不了主,不能控制行為是很苦惱的。菩薩不能和眾生一般見識,而要 安住在菩提心,念佛,求佛加被眾生離苦得樂。 對方生氣就是在放火燒他自己的功德林,菩薩應該慈悲救火;不能一看到對方在放火 ,自己就呆呆趕快也放一把火,順便把自己的功德林也燒掉,這是很不理智的。所以佛教 我們不能瞋打報復,就是不能呆呆地跟著別人放火。 起一念瞋心,就是心地起大波動,有如大地震,會造成細胞的傷亡,久久才能夠平復 。為了別人的錯而生氣,就有如拿別人的過失來懲罰自己,讓自己大傷亡。佛不忍心我們 受苦,所以教我們對自己要慈悲、拔苦與樂,不要生氣,要平靜歡喜;也對別人慈悲原諒 ,為別人拔苦與樂,彼此同生極樂。 若菩薩,罵者報罵,瞋者報瞋,打者報打,毀者報毀,是名為犯眾多犯,是犯染污起。 戒文告訴我們,如果菩薩遇到有人來罵,就忍不住頂嘴罵回去;遇到有人來發脾氣, 就報復也跟著發脾氣;遇到有人來打菩薩,菩薩也不甘示弱打他報復;有人誹謗菩薩,菩 薩也報復誹謗他。假設菩薩有以上所說四種情形中的任何一種,就是犯菩薩戒。而且因為 動了瞋恨心,違反自己受菩薩戒的慈悲發心,也污染自己的心地,所以是犯染污起。 這第十四條「瞋打報復戒」是完全都沒有開緣的。因為我們都是佛子,任何情況佛都 不贊成我們用瞋恨心互相打罵、誹謗、報復。 == 我想應該不只四種,人家酸你,你也酸回去;人家批評你,你也批評回去; 反唇相譏、以牙還牙,以眼還眼、一報還一報.....諸如此類。 以嗔恚心做出的任何回應,應該都是這一條戒所禁止的。 罵者報罵,瞋者報瞋,打者報打,毀者報毀 這就將口業、身業、意業種種作為都包括進去了,只是用這四項為代表。 -- 菩提屬於眾生,若無眾生,一切菩薩終不能成無上正覺。 ——《華嚴經‧普賢行願品》 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67.219.14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446308797.A.C4C.html
wugilin: 隨喜讚嘆!感恩分享!! 11/01 02:02
onesadman: 隨喜讚嘆 11/01 04:08
dakudai: 阿彌陀佛! 11/02 1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