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不受懺謝戒第十六 下面繼續講第十六條輕戒,題目是「不受懺謝戒」。不受懺謝就是不肯接受別人的懺 悔謝罪。這條戒是教菩薩要慈悲接受別人知錯的懺悔,讓眾生安心。當眾生修懺悔業障的 時候,我們就修隨喜功德,一起迴向,同生極樂國若菩薩,他人來犯,如法悔謝,以嫌恨心,欲惱彼故,不受其懺,是名為犯眾多犯, 是犯染污起。若不嫌恨,性不受懺,是犯非染污起。 戒文告訴我們,如果菩薩受到了別人的侵犯,而侵犯的對方知道自己錯了,就很如法 向菩薩道歉懺悔。這時候菩薩本來應該慈悲接受,歡喜原諒他。但是假使菩薩心中還生他 的氣、還嫌恨他,就不肯接受懺悔,故意要折磨他,讓他懊惱痛苦,這樣就違反了菩薩慈 悲的精神,就是犯菩薩戒。而且犯戒的起因是嫌恨的惡念頭,所以是犯染污起。再說另外 一種狀況,如果菩薩並沒有嫌恨的心,只是個性不喜歡接受懺悔,這樣也是犯菩薩戒,是 犯非染污起。 戒文當中講到個性不喜歡接受別人懺悔,我們補充說明一下。我們學習菩薩道必須要 照佛所教的來修正自己的個性,開發佛性,不能老是堅持自己以前的個性。什麼是個性呢 ?個性就是由我執發展出來的種種習慣性。堅持個性就是在堅持我執我相的習氣,會障礙 覺性的開發。如果堅持個性,就是打算照著過去的習氣一直輪迴做凡夫必須要隨時改掉 個性、習氣,開發佛性,才是學佛不犯者: 這第十六條不受懺謝戒有兩種開緣: 若以方便令彼調伏,如前說。 第一、是為了做特殊教育的開緣。因為有一種人,口中時常說要懺悔,把懺悔當作口頭語 ,其實都沒有真正用心改過。菩薩為了幫助他,就以慈悲心故意表示不接受懺悔,來幫助 他反省,真正改過向善。這等於是以慈悲的動機演教育片,內心完全沒有嫌恨的念頭,所 以是開緣。然而必須要很注意用心,如果夾雜有嫌恨的心,也是犯戒的。 若彼不如法悔,其心不平,不受其懺,無罪。 第二、如果來懺悔的人只是想息事寧人,嘴裡說要懺悔,其實內心還很不平、不服氣,並 沒有真正承認自己有錯,這樣當然不算是懺悔,所以不接受,也是開緣。比如有人懺悔, 是講:「好啦!好啦!又是我的錯,算我倒霉,又要跟你懺悔。懺悔就懺悔吧!省得沒完 沒了。給你磕頭對不起,這樣夠了沒啊!」像這樣的懺悔方式,態度口氣都很強硬無奈, 並不誠懇,就是內心根本不平、不服氣,這樣不能算是懺悔,這樣的狀況不接受,也是開 緣。 有人問:這條輕戒也是生氣不肯接受懺悔和第三重戒的狀況有什麼不同?依照蕅益大 師的解釋,這條輕戒是對方有先來侵犯菩薩的事實,而第三重戒是菩薩自己氣對方,認為 對方不合自己的意,對方未必真的有侵犯菩薩,所以罪比較重。 == 個性就是由我執發展出來的種種習慣性。堅持個性就是在堅持我執我相的習氣 同理,講求個人風格、特別性、獨立性.... 從穿衣、吃飯、小眉角的要求到做事方法、 房間佈置、說話習慣.....這些也都是在堅持我執我相的習氣吧。 回過頭來,持戒就是要改掉我們這些習慣、個性,變成跟佛一樣,這才叫學佛。 -- 脾氣嘴巴不好,心地再好,也不能算是好人。 — 證嚴法師《靜思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03.73.85.133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446570527.A.E32.html
wugilin: 隨喜讚嘆!! 11/04 02:15
dakudai: 阿彌陀佛! 11/04 17:43
erincy: 阿彌陀佛! 11/25 2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