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須知菩薩無心,以眾生之心為心;菩薩無境,以眾生之境為境。故得有感即通,不謀而 應。良由眾生心之本體,與菩薩之心息息相通;以故凡遇極大險難,舉念即獲感應。又菩 薩現身,不專現有情身,即山河樹木、橋梁船筏、樓臺房舍、牆壁村落,亦隨機現。必使 到絕地者,復登通衢;無躲避處,得大遮蔽。種種救護,難盡宣說。 (續)歷朝觀音像序 ◎吾人之心,與菩薩之心,同一體性。吾人由迷悖故,仗此心性,起惑造業,受諸苦惱。 若知即此起貪瞋癡之心,即是菩薩圓證戒定慧之心,則起心動念,何一非菩薩顯神通、說 妙法乎? (三)復卓智立書 == 南無阿彌陀佛。 有時突然無意識間飛來一句話、一個想法,說出一番道理,也是菩薩在指引我們吧? 急難時菩薩感應到我們,當心裡起貪嗔癡時,菩薩又怎會不知道? 所以要時時護好自己心念身行,作個好孩子才行啊! (淨空法師說極樂世界的菩薩們都知道我們在想什麼啊!) -- 佛言:「汝愛阿難何等?」女言:「我愛阿難眼、愛阿難鼻、愛阿難口、愛阿難耳、愛阿 難聲、愛阿難行步。」佛言:「眼中但有淚,鼻中但有涕,口中但有唾,耳中但有垢,身 中但有屎尿,臭處不淨。其夫妻者,便有惡露;惡露中便有子;已有子,便有死亡;已有 死亡,便有哭泣;於是身有何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3.248.9
bbsamtb:阿彌陀佛 02/16 17:08
jackyshih200:南無阿彌陀佛 02/16 17:37
j45xu3:阿彌陀佛 02/16 18:48
jim1780r:很喜歡菩薩無心,以眾生之心為心,菩薩無境,以眾生之境 02/16 19:44
jim1780r:為境 這段話 02/16 19:44
summertrees:我也是!但我覺得後面那段解釋得比較清楚,就標色了 XD 02/16 23:04
congency:隨喜讚嘆! 02/19 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