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溯此法之發起,實在于華嚴末會,善財遍參知識,至普賢菩薩所,蒙普賢威神加被,所 證與普賢等,與諸佛等,是為等覺菩薩。 普賢乃為稱讚如來勝妙功德,勸進善財,及華藏海眾,同以十大願王功德,回向往生西方 極樂世界,以期圓滿佛果。 以華藏海眾,皆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已遍遊塵剎佛國 ,其彌陀誓願、極樂境緣、往生因果,一一悉知,故不須說。 然華嚴會上,絕無凡夫二乘,及權位菩薩(註1),故雖大弘此法(淨土法門),而凡、小莫由 稟承。乃于方等(註2)會上,普為一切人天凡聖,說《無量壽經》,發明彌陀往昔因行果德 ,極樂境緣種種勝妙,行人修證品位因果。 此經(《無量壽經》)乃說華嚴末後歸宗之一著(華嚴最後導歸極樂一事)。說時雖在方等,教 義實屬華嚴(圓教)。華嚴唯局法身大士(華嚴會上只有法身大士參加),此經(《無量壽經》) 遍攝九界聖凡。即以華嚴論,尚屬特別(淨土法門在華嚴會上已屬特別),況餘時(其他四時) 乎? 使如來不開此法,則末法眾生,無一能了生死者。 (續)無量壽經頌序 (註) 1.權位菩薩: 淨空法師:佛說阿彌陀經要解-第27集(上): 菩提涅槃也有種種不同,天台大師跟我們講的佛果,藏教有佛,我們稱為藏教的佛。通教 修到最高也稱佛,稱通教佛。別教佛、圓教佛雖然都成佛了,其實這些佛的果位境界確實 不相同。藏教的佛比阿羅漢位次高,但是還不如圓教初住菩薩,初住菩薩見性了,明心見 性,藏教的佛沒見性。藏教的阿羅漢,就是小乘最高的果位,小乘阿羅漢所證的、所斷的 ,等於圓教七信位的菩薩,藏教的佛只是八信、九信而已,所以沒有見性。通教的佛還是 沒有見性,別教佛等於圓教十行第二行位的菩薩。我們知道圓教初住「破一品無明,證一 分法身」。十住、初行、二行,別教的佛,四十一品無明只斷十二品,並沒有完全斷,這 個算是見性了。圓教的佛,是四十一品無明統統斷盡,所以在成佛也不一樣。滅諦所說的 內容也不相同。 2.方等 [陳義孝佛學常見詞彙] 方是廣之義,等是均之義,佛於第三時,廣說藏通別圓四教,均益利鈍之機,故名方等。 【天台宗五時教】 (術語)天台宗分別佛一代之說法為五時。第一華嚴時。佛成道後,三七日中說華嚴經之 間。是依經題而與名。第二鹿苑時。說華嚴經後十二年中於鹿野苑等說小乘阿含經之間。 是就地而與名。第三方等時。說阿含後八年說維摩勝鬘等諸大乘經。廣(方之義),談藏 通別圓四教,均(等之義),被眾機之間。是就所說之法而與名。第四般若時。說方等經 後二十二年,說諸部般若經之間。是依經題而付名。第五法華涅槃時。般若二十二年後, 八年說法華經,一日一夜說涅槃經之間。是亦依經題而付名。 http://tinyurl.com/d4zjalo == 南無阿彌陀佛。 -- 印光大師開示:無論在家出家,必須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勞 ,成人之美。靜坐常思己過,閑談不論人非。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 ,一句佛號,不令間斷。或小聲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別念。若或妄念一起,當下 就要教他消滅。常生慚愧之心及懺悔心,縱有修持,總覺我工夫很淺,不自矜夸。只管自 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果能 依我所說修行。決定可生西方極樂世界。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3.183.70
j45xu3:"此經遍攝九界"是否應指無量壽經? 11/20 13:18
對!感謝提示!難怪我怎麼讀怎麼覺得好像怪怪的!XDDD (一定是前面在講華嚴,就不知不覺一直華嚴下去 XDDDD) 萬分懇請繼續指教!
summertrees:原來不是只有我和bbsamtb大手牽手在讀~ (喜極而泣XD) 11/20 13:44
※ 編輯: summertrees 來自: 203.73.183.70 (11/20 13:55)
bbsamtb:阿彌陀佛。XD大家一起來讀。 11/20 15:41
j45xu3:XD~感謝分享 11/20 2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