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當今之世,縱是已成正覺之古佛示現,決不另於敦倫盡分,及注重淨土法門外,別有所 提倡也。使達摩大師(禪宗初祖)現于此時,亦當以仗佛力法門而為訓導。時節因緣,實為 根本。違悖時節因緣,亦如冬葛夏裘,饑飲渴食,非唯無益,而又害之。 (續)復王德周書一 ◎善導,彌陀化身也。其所示專修,恐行人心志不定,為餘法門之師所奪,歷敘初二三四 果聖人,及住行向地(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覺菩薩,末至十方諸佛,盡虛空,遍 法界,現身放光,勸捨淨土,為說殊勝妙法,亦不肯受。以最初發願專修淨土,不敢違其 所願。(註1)善導和尚,早知後人這山看見那山高,渺無定見,故作此說,以死盡(斷絕) 展轉企慕之狂妄偷心。 (正)復永嘉某居士書五 == 註1: 善導大師《觀經‧正宗分散善義卷第四》上品上生章: 問曰:「凡夫智淺,惑障處深,若逢解行不同人,多引經論,來相妨難,證云:『一切罪 障凡夫,不得往生』者,云何對治彼難,成就信心,決定直進,不生怯退也?」 答曰:「若有人多引經論,證云不生者,行者即報云:『仁者!雖將經論來證道不生,如 我意者,決定不受汝破。何以故?然我亦不是不信彼諸經論,盡皆仰信。然佛說彼經時, 處別、時別、對機別、利益別。又說彼經時,即非說《觀經》、《彌陀經》等時。然佛說 教備機,時亦不同,彼即通說人、天、菩薩之解行;今說《觀經》定散二善,唯為韋提及 佛滅後五濁五苦等一切凡夫,證言得生。為此因緣,我今一心依此佛教,決定奉行。縱使 汝等百千萬億道不生者,唯增長成就我往生信心也。」 又行者更向說言:「仁者,善聽!我今為汝更說決定信相:縱使地前菩薩、羅漢、辟支等 ,若一若多,乃至遍滿十方,皆引經論,證言不生者,我亦未起一念疑心,唯增長成就我 清淨信心。何以故?由佛語決定成就了義,不為一切所破壞故。又行者善聽!縱使初地以 上,十地以來,若一若多,乃至遍滿十方,異口同音,皆云:『釋迦佛指讚彌陀,毀呰三 界六道,勸勵眾生,專心念佛,及修餘善,畢此一身後,必定生彼國者;此必虛妄,不可 依信也。』我雖聞此等所說,亦不生一念疑心,唯增長成就我決定上上信心。何以故?乃 由佛語真實決了義故,佛是實知、實解、實見、實證,非是疑惑心中語故。又不為一切菩 薩異見、異解之所破壞。若實是菩薩者,眾不違佛教也。 又置此事。行者當知:縱使化佛報佛,若一若多,乃至遍滿十方,各各輝光吐舌,遍覆十 方,一一說言:『釋迦所說相讚,勸發一切凡夫,專心念佛,及修餘善迴願,得生彼淨土 者;此是虛妄,定無此事也。』我雖聞此等諸佛所說,畢竟不起一念疑退之心,畏不得生 彼佛國也。何以故?一佛一切佛,所有知見、解行、證悟、果位、大悲等同,無少差別。 是故一佛所制,即一切佛同制。如似前佛制斷殺生十惡等罪,畢竟不犯不行者,即名十善 、十行,隨順六度之義。若有後佛出世,豈可改前十善令行十惡也?以此道理推驗,明知 諸佛言行不相違失。縱令釋迦指勸『一切凡夫,盡此一身,專念專修,捨命以後,定生彼 國』者,即十方諸佛悉皆同讚、同勸、同證。何以故?同體大悲故。一佛所化即是一切佛 化,一切佛化即是一佛所化。即《彌陀經》中說:『釋迦讚歎極樂種種莊嚴,又勸一切凡 夫,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 次下文云:『十方各有恒河沙等諸佛,同讚釋迦能於五濁,惡時、惡世界、惡眾生、惡見 、惡煩惱、惡邪、無信盛時,指讚彌陀名號,勸勵眾生,稱念必得往生。』即其證也。又 十方佛等,恐畏眾生不信釋迦一佛所說,即共同心同時,各出舌相,遍覆三千世界,說誠 實言:『汝等眾生,皆應信是釋迦所說、所讚、所證:一切凡夫,不問罪福多少,時節久 近,但能上盡百年,下至一日七日,一心專念,彌陀名號,定得往生,必無疑也!』是故 一佛所說,即一切佛同證誠其事也。」 http://ccubk14.brinkster.net/greatbook/T37/T37N1753_P0270B10.htm == 南無阿彌陀佛。 -- 印光大師開示:無論在家出家,必須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勞 ,成人之美。靜坐常思己過,閑談不論人非。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 ,一句佛號,不令間斷。或小聲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別念。若或妄念一起,當下 就要教他消滅。常生慚愧之心及懺悔心,縱有修持,總覺我工夫很淺,不自矜夸。只管自 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果能 依我所說修行。決定可生西方極樂世界。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3.248.33
j45xu3:阿彌陀佛 12/22 13:07
bbsamtb:阿彌陀佛 12/22 1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