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昔西域戒賢論師,德高一世,道震四竺(四天竺國)。由宿業故,身嬰惡病。其苦極酷 ,不能忍受,欲行自盡。適見文殊、普賢、觀世音三菩薩降,謂曰:「汝往昔劫中,多作 國王,惱害眾生,當久墮惡道;由汝宏揚佛法,故以此人間小苦,消滅長劫地獄之苦,汝 宜忍受。」(註1) 使不明宿世之因,人將謂戒賢非得道高僧,或將謂如此大修行人,尚得如此慘病,佛法有 何靈感利益乎?倘造惡之人,現得福報,亦復如是起邪見心,不知皆是前因後果,及轉後 報重報為現報輕報,或轉現報輕報為後報重報等,種種複雜不齊之故也。 (續)復周頌堯書(註2) == 註1: 戒賢論師蒙三菩薩誨示感應(出慈恩傳) 玄奘法師至摩訶陀國,入世無厭寺,值遇戒賢,眾號為正法藏。賢命覺賢法師曰:「汝可 為眾說我三年前病惱因緣。」覺聞已啼泣捫淚,而說昔緣云:「和上昔患風病,每發,手 足惱急,如火燒刀刺之痛,乍發乍息,凡二十餘載。去三年前,苦痛尤甚,厭惡此身,欲 不食取書。於夜中夢三天人,一黃金色、二琉璃色、三白銀色,形貌端正,儀眼輕明,來 問和上曰:『汝欲棄此身耶?經云:設身有苦,不能厭離於身。汝於過去,曾作國王,多 惱眾生,故招此報。今宜觀宿愆,至誠懺悔,於苦安忍,勤宣經論,自當銷滅。真直爾厭 身,苦終不盡。』和上聞已,至誠禮拜。其金色人,指碧色人,語和上云,汝識不?此是 觀自在菩薩;指銀色云,此是慈氏菩薩。和上即禮拜慈氏,問曰:『戒賢常願生於尊處, 不知得不?』報云:『汝廣傳正法,後當生。』金色者自言:『我是曼殊室利菩薩。我等 當見汝空欲捨身,不為利益,故來勸汝。當依我語,顯揚正法瑜伽論等,遍及未聞。汝身 漸安穩,勿憂不差。有支那國僧,樂通大法,欲就汝學,汝可傳之。』言已不見。自爾以 來,和上所病瘳除。」僧眾聞者。莫不稱嘆希有。玄奘可聖記矣。 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51/2084_003.htm 註2: 復周頌堯居士書(民國二十年)(附原函)   今有一疑問,請求老法師慈悲開示。弟子吃素念佛,已經多年。因為信佛之人,為十 方三世諸佛之所護念,天龍八部,大力神王,常隨擁護。往世惡業,亦漸消滅,縱有怨對 ,不能為害。此乃佛經所說,決非虛語。詎於三月間,接到上海捨親處來一訃聞,系一極 信佛之張太太,吃素已二十餘年,常到居士林聽經。逢人必勸念佛吃素,心極慈悲行善。 不料一日,送素菜與某師兄,在馬路上行走,為汽車軋死。後為巡捕房收去,至三日後, 其家子孫曉得,始去領歸安殮。余聞悉之下,心中非常驚惶,至今疑惑不解。且佛會中人 聞之,亦均不安。故特上書,懇求老法師開導,指示所以然之故。何以臨終如是之苦,究 竟可能往生西方否。說個明白,可使大家安心念佛,不勝感德之至。   接手書,知閣下於佛法道理,尚未真明。吾人從無始以來,所作惡業,無量無邊。 《華嚴經》云:假使惡業有體相者,十方虛空不能容受。須知人之修持,果真誠無偽,便 能轉業,轉重報後報,為現報輕報。凡夫肉眼,只能見當時之吉凶事實,不能知過去與未 來之因果何如。 此老太太,多年精修,一朝慘死,或者由此苦報,便可消滅所造三途惡道之報,而得生善 道。或在生有真信願,亦可往生西方。但吾人既無他心道眼,不敢臆斷,謂決定往生,與 決定不往生也。其可決定者,為善必有善報,作惡必有惡報。為善而得惡報,乃宿世之惡 業果報,非現在之善業果報也。汝等諸人,見此老人,得此果報,心中便有為善無福,善 不足為之邪見,故致驚惶疑惑。其知見,與未聞佛法之人,有何各異?倘深信佛言,決不 以此事,作此驚惶疑惑之態。 以因果之事,重疊無盡,此因未報,彼果先熟。如種稻然,早種者早收。如欠債然,力強 者先牽。古有一生作善,臨終惡死,以消滅宿業,次生便得富貴尊榮者。如宋阿育王寺一 僧,欲修舍利殿,念沂親王有勢力,往募,所捐無幾,憤極,以斧於舍利殿前斷其手,血 流而死。即時,其王生一子,哭不止。奶母抱之遊行,至掛舍利塔圖處則不哭,離開又哭 。遂將其圖取下,奶母常向彼持之,則永不哭。王聞而異之,遂使人往育王問其僧,則即 於其子生日,斷手流血而死。彼王遂獨修舍利殿。及年二十,寧宗崩,無子,遂令彼過繼 ,為皇帝四十一年,即宋理宗也。此僧之死,亦屬慘死,使無常哭不止,見舍利圖則不哭 ,人誰知此子,乃此僧斷手慘死者之後身乎?此事載《阿育王山志》,光於光緒二十一年 ,拜舍利數十日,看之。 明理之人,任彼境遇如何,決不疑因果有差、佛語或妄。不明理,守死規矩,而不知因果 復雜,遂致妄生疑議,總因心無正見故也。如所說念佛之人,有三寶加被,龍天護佑,此 系一定之理,斷不致或有虛妄。然於轉重報後報,為現報輕報之理,未能了知,故不免有 此種不合理之疑議也。 昔西域戒賢論師,德高一世,道震四竺…… (即本篇所選) == 南無阿彌陀佛。 -- 《正法念處經》云: 地獄有情受獄火,餓鬼感受飢餓苦,旁生感受互食苦,人間感受短命苦, 非天感受爭鬥苦,天境感受放逸苦。輪迴猶如針之尖,何時亦無有安樂。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3.248.106
bbsamtb:阿彌陀佛 12/27 16:15
AHJKL:推黃色字體 12/28 23:59
AHJKL:也隨喜其它文章 12/28 2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