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向外馳求,不知返照回光,如是學佛,殊難得其實益。孟子曰:「學問之道無他,求其 放心而已矣。」汝學佛,而不知息心念佛,於儒教尚未實遵,況佛教乃真實息心之法乎。 (即制心不令外馳之謂。編者敬注)觀世音菩薩「反聞聞自性」、大勢至菩薩「都攝六根 ,淨念相繼」;《金剛經》「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不住色聲香味觸法而行布施,乃至萬 行;《心經》「照見五蘊皆空」,皆示人「即境識心」(在境界中認識自己本心)之妙法也 。若一向專欲博覽,非無利益,奈業障未消,未得其益,先受其病矣。 (正)復馬契西書三 ◎修行之要,在於對治煩惱習氣。習氣少一分,即工夫進一分。有修行愈力,習氣愈發者 ,乃只知依事相修持,不知反照回光,克除己心中之妄情所致也。當于平時,預為提防。 則遇境逢緣,自可不發。倘平時識得我此身心,全屬幻妄,求一我之實體實性,了不可得 。既無有我,何有因境因人而生煩惱之事?此乃根本上最切要之解決方法也。如不能諦了 我空,當依如來所示「五停心觀」(註1),而為對治。(五停心者,以此五法,調停其心, 令心安住,不隨境轉也。)所謂「多貪眾生不淨觀」、「多瞋眾生慈悲觀」、「多散眾生 數息觀」、「愚癡眾生因緣觀」、「多障眾生念佛觀」。 (正)對治瞋恚等義 == 註1: 淨空法師: 《普賢行願品別行疏鈔》云:「聲聞者謂有眾生聞小乘教,知三界不安,皆如火宅,厭患 心生,欲求出離,修五停心觀、七方便等,斷四諦下分別煩惱,得初果進修,漸斷俱生煩 惱,乃至證阿羅漢果,即四果四向是也。」 淨緣起講四聖法界,一為分淨,即是部份的,不是圓滿的。聲聞雖淺,而薄地凡夫還很難 做到。經中說有一類眾生聽聞佛法,三界無安,猶如火宅,心生厭離,想了生死、出三界 ,需要修五停心觀。停是停止,有五種方法停止心行造業,此五種方法是: (一)多貪眾生不淨觀此觀是對治淫欲心甚重的人說的。凡是動物皆有色慾,此係眾生業 重所致;色慾之心為欲界眾生所獨有,此心不除,尚未能出離欲界,何況色、無色界。不 淨觀有七:種子不淨、受生不淨、住處不淨、食噉不淨、初生不淨、舉體不淨、究竟不淨 ,此七種多分係對於生時的觀想。此外對於死後的觀想有九,名為九想觀,多分指死屍潰 爛腐化敗壞,無可留戀貪愛。 (二)多瞋眾生慈悲觀此觀是對治瞋恚心重的人說的。謂多瞋恚之人,於諸違情之境,輒 生忿怒,當用慈悲觀治之,愛念悲憫一切眾生,不於彼而起瞋心。 (三)多散眾生數息觀謂心多散亂之人,當用數息觀治之。數息者,以鼻中出入之息,或 數出息或數入息,端正心念,從一至十,不多不少,周而復始,令心不散亂,心定下來, 使心不致到處攀緣。 (四)愚癡眾生因緣觀謂愚癡不明是非之人,當以因緣觀治之。因緣觀者即觀十二因緣。 以眾生迷惑顛倒,撥無因果,執著斷常二見,為非作歹,毫不在乎,故令觀十二因緣,三 世相續不斷不常,一切果報是自作自受,明白因果之不爽即不肯隨便造因,以破愚癡之心 。 (五)多障眾生念佛觀末法時期障礙重重,當用念佛觀治之。障有三種:昏沈暗塞,聽經 也聽不進去,看經也看不懂。當觀佛的相好光明,或觀白毫相或觀卍字相,或觀佛之依報 如蓮花之開合,以對治之。惡念思惟,時時有瞋恚嫉妒、貢高我慢。應常常觀想佛之十力 、四無所畏,佛的廣大神通、威德能力,以對治之。境界逼迫,樣樣不如意。應常思念佛 的般若空慧,度世利生,以對治之。 == 南無阿彌陀佛。 -- 月映萬川,眾生之心如水,阿彌陀佛如月,只要我們的心至誠清淨,阿彌陀佛就會應現。 南無阿彌陀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67.221.128
bbsamtb:阿彌陀佛 02/26 20:24
j45xu3:阿彌陀佛 02/26 2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