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世人於衣食供身之物,悉知預備,不致臨時失措。而關於身心性命之事,不但不知預修 ,且以人之預修者為癡,而以己之肆志縱情、恣行淫殺為有福、為有智。不知世間盲聾喑 啞、殘廢無依之人,與牛馬豬羊,或為人服役,或充人口腹者,皆此種自以為有福有智之 人,所得其福智之真實好報耳。 (三)復楊宗慎書 ◎汝既知性情暴戾,當時時作我事事不如人想。縱人負我德,亦當作我負人德想。覺自己 對一切人皆有愧怍,歉憾無已,則暴戾之氣,便無由生矣。凡暴戾之氣,皆從傲慢而起。 既覺自己處處抱歉,自然氣餒心平,不自我慢貢高以陵人。 (三)復郝智熹書 == 阿彌陀佛! 這兩則真是非常生活的開示啊! 我頭幾次去承天禪寺用齋時,我娘叮嚀我吃飽後,飯碗要用一點開水洗過喝下,再去洗。 我覺得有點.....我娘就說:「這是惜福。」當時自己心裡還嘀咕一下,我飯都吃完啦, 也沒有飯粒殘留啦,有需要這樣嗎? 後來看到印光大師吃飽飯都要把飯碗舔乾淨,再用清水洗過喝下, 才驚覺自己真是個愚癡的!大勢至菩薩有多少福報?尚且如此惜福! 自己算哪根聰?有幾米釐福報?敢不惜福?敢浪費福報?! 又記得哪位法師(印光法師?)說過,這輩子浪費的一粒一葉,下輩子就要投胎來吃完的。 食物尚且如此,更何況其他? -- 《正法念處經》云: 地獄有情受獄火,餓鬼感受飢餓苦,旁生感受互食苦,人間感受短命苦, 非天感受爭鬥苦,天境感受放逸苦。輪迴猶如針之尖,何時亦無有安樂。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67.219.52
bbsamtb:阿彌陀佛。末學也是在聽了淨空法師說到印光大師這個習慣後 03/13 20:00
bbsamtb:,才開始養成一滴湯汁都不放過的習慣。 03/13 20:01
j45xu3:阿彌陀佛~我平常都沒注意到,慚愧 03/13 2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