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聖人欲天下永太平,人民常安樂,特作〈大學〉,以示其法。開章即曰:「大學之道, 在明明德。」然明德(光明之德性),在人各自具。由無克念(克服妄念)省察(習氣)之功, 則明德被幻妄私欲所蔽,不能顯現而得受用。其明之(使之恢復光明)之法,在於克念。念之工夫次第,在於修身、正心、誠意、致知、格物。 物者何?即隨境所生,不合天理、不順人情之幻妄私欲,非外物也。由此私欲固結於心, 則所有知見,皆隨私欲而成偏邪。如貪名貪利者,只知有利,不知有害,竭力營為,或至 身敗名裂。愛妻愛子者,只知妻子之好,不知妻子之惡,養成禍胎,或至蕩產滅門者,皆 由貪與愛之私欲所致也。若將此不合情理之私欲,格除淨盡,則妻子之是是非非自知,名 利之得之以道,不須夤緣(音銀,攀緣)妄求矣。 此物字,先要識得是幻妄不合情理之私欲,則其格除,乃易易事。否則,盡平生力,不奈 彼何;縱讀盡世間書,也只成得一個依草附木,隨波逐浪漢。甚矣,私欲之物之禍大也。 若知此物,是吾人生死怨家,決不令彼暫存吾心,則即心本具之正知自顯。正知顯而意誠 、心正、身修,順流而導,勢如破竹,有不期然而然者(出乎意料地自然順成)人皆可以 為堯舜,人皆可以作佛。以一切人民,各具明德;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其不能為堯舜, 不能作佛者,皆由私欲錮蔽,不奮克念之功,遂致從劫至劫,隨私欲轉,輪迴六道,了無 出期。可不哀哉。然專以格致為訓,不以因果相輔而導者,或難奮發大心,勵志修持也。 (續)標本同治錄序 == 南無阿彌陀佛。 〈大學〉開章:「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明明德是自度,親(新)民是濟渡眾生、化他,止於至善是見性成佛。 菩薩自化化他,最終圓成佛果,自己成佛,則見一切眾生皆是佛, 即是我與眾生同時止於至善。 我們自己念佛,勸人念佛,大家一起到極樂世界,通通一生成佛,那就是止於至善了!XD 誰說這些經典不會是大菩薩來應機開示的呢? -- 佛言:「汝愛阿難何等?」女言:「我愛阿難眼、愛阿難鼻、愛阿難口、愛阿難耳、愛阿 難聲、愛阿難行步。」佛言:「眼中但有淚,鼻中但有涕,口中但有唾,耳中但有垢,身 中但有屎尿,臭處不淨。其夫妻者,便有惡露;惡露中便有子;已有子,便有死亡;已有 死亡,便有哭泣;於是身有何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67.219.52
j45xu3:阿彌陀佛 03/11 2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