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作觀(觀想)只取得力者作,何必從頭至尾,日日重習?佛之說此十六種者,前則令人知 極樂之莊嚴,後之九品往生,令人知所修之因果。各觀既知,即觀佛一法中,即可圓觀諸 觀耳。 (續)答曲天翔問 ◎《觀無量壽佛經》云:「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作佛者,謂觀想佛像、憶念佛德及與 佛號。是佛者,謂當觀想憶念之時,佛之相好莊嚴、福德智慧、神通道力,悉現於觀想憶 念者之心中。如鏡照像,敵(等)體無二。 然則心不作佛,則心不是佛。心作三乘,則心是三乘;心作六道,則心是六道矣。心之本 體,如一張白紙,心之作用之善惡因果,如畫佛畫地獄,各隨心現。其本體雖同,其造詣 迥異。故曰「唯聖罔念作狂,唯狂克念作聖。」(註1)吾人可不慎於所念所作乎哉。 (正)千佛圖頌並序 == 註1: 《尚書‧多方》:「唯聖罔念作狂,唯狂克念作聖。」 尚書孔傳說:「惟聖人無念於善則為狂人,惟狂人能念於善則為聖人。言桀紂非實狂愚, 以不念善,故滅亡。」 == 南無阿彌陀佛。 -- 阿彌陀佛!~ 我喜歡這個人,我討厭那個人,大慈大悲沒有了! 我們的過失在哪裡?謙虛不夠,恭敬不夠,四攝法不夠!(慚愧懺悔!>"<) by 淨空法師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74.113.109
bbsamtb:阿彌陀佛 04/02 16:05
j45xu3:阿彌陀佛 04/02 2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