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看經論,及各典章,不可急躁,須多看。急躁不能凝靜,必難得其旨趣。後生稍聰明, 得一部經書,廢寢忘餐的看。一徧看過,第二徧便無興看。即看,亦若喪氣失魂之相。此 種人,均無成就,當力戒之。蘇東坡云:「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註1) 孔子乃生知(生而知之者)之聖,讀《易》尚至韋編三絕(讀到串竹書的皮繩多次斷裂)。以 孔子之資格(資質),當過目成誦,何必又要看文而讀?故知看文,有大好處。 背誦,多滑口誦過。看文,則一字一句,悉知旨趣。吾人當取以為法。切不可顯自己聰明 ,專尚背誦也。 當孔子時無紙,凡書或書(寫)於木板,或書於竹簡(亦竹板也)。《易》之六十四卦,乃 伏羲所畫;六十四卦開首之彖(音ㄊㄨㄢ\,斷定卦義之辭),乃文王所作;每卦之六爻,乃 周公所作。此外之上經《彖傳》、《象傳》,下經《彖傳》、《象傳》(彖、象的註解), 並乾坤二卦之《文言》(專門說明乾坤二卦),及《繫辭上傳》、《繫辭下傳》(解釋卦爻 辭及卦象爻位之作),《說卦傳》、《序卦傳》、《雜卦傳》,(統稱)所謂《十翼》者, 皆孔子所作。若約(按)(數)說,孔子所作者,比文王、周公所作,當多十餘倍。而孔子 讀文王周公之《易》,竟至將編書之熟皮繩,磨斷過三次,可以知讀之徧數不可計也。 吾人能以孔子之恆(恆心)而讀佛經、持佛名,必能以佛之言之德,熏己之業識心,成如來 之智慧藏也。 (續)同上 註1: 蘇東坡有過目不忘的本領,但每日仍以抄書為日課。《漢書》就抄過三遍, 也曾整晚反覆吟誦〈阿房宮賦〉不倦。 == 南無阿彌陀佛。 這就是淨空法師一直講的,讀經讀三千遍、一部經反覆聽, 一門深入,長時薰修。 劉素雲居士生病時一片光碟聽十次,一個光碟是一個小時,聽十遍就是十個小時,每天聽 一片,都聽十遍。然後念佛。不僅病好了,往生有把握。 http://big5.xuefo.net/nr/article3/28338.html -- 月映萬川,眾生之心如水,阿彌陀佛如月,只要我們的心至誠清淨,阿彌陀佛就會應現。 南無阿彌陀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3.85.242
hallcom:急躁不能凝靜,必難得其旨趣 05/26 13:15
j45xu3:阿彌陀佛 05/26 15:57
a1014a:隨喜 05/27 11:34
bbsamtb:阿彌陀佛 05/27 1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