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事持者,信有西方阿彌陀佛,而未達「是心作佛,是心是佛」,但以決志願求生故,如 子憶母,無時暫忘。此未達理性(不明白自性本具),而但依事修持也。理持者,信西方阿 彌陀佛,是我心具,是我心造。 心具者,自心原具此理;心造者,依心具之理而起修,則此理(自性)方能彰顯,故名為造 。心具即理體,心造即事修。心具即「是心是佛」;心造即「是心作佛」。是心作佛,即 「稱性起修」;是心是佛,即「全修在性」。(註1) 修德有功,性德方顯。雖悟理而仍不廢事,方為真修,否則便墮「執理廢事」之狂妄知見 。故下曰:「即以自心所具所造洪名,為繫心之境,令不暫忘也。」此種解法,千古未 有。實為機理雙契(契機契理,註2)、理事圓融,非法身大士,孰(誰)(能)(達)此? 以事持(一向專念)縱未悟理,豈能出於理外?不過(修)行人自心未能圓悟 (實質功夫上達 到了,只是心還沒領悟到而已)。既悟焉,則「即事是理」(理事不二,註3)。豈所悟之理, 不在事中乎? 理不離事,事不離理。事理無二,如人身心,二俱同時運用。斷未有心與身,彼此分張者 。達人(真正通達者)則欲不融合而不可得。狂妄知見(者),執理廢事,則便不融合矣。 (正)復馬契西書九 註1: 淨空法師: 「又可云,能修者,即『是心是佛』之佛,所修者,即『是心作佛』之佛」。這兩個佛有 什麼差別?我們先要把它搞清楚,「是心是佛」是自性,自性就是佛,佛就是自性。所以 從自性上來說,世尊在《華嚴經》上講得最多,「一切眾生本來是佛」,這個一切眾生不 僅僅是我們人,每個人都是佛,不分男女老少、貧富貴賤都是一樣的。佛說眾生,眾生這 兩個字的本義,眾緣和合而生起的現象叫眾生。動物是眾緣和合,植物也是眾緣和合,礦 物還是眾緣和合,包括山河大地、花草樹木,沒有一樣不是佛,這叫「是心是佛」。為什 麼?整個宇宙一切萬法,唯心所現、唯識所變,心既然是佛,哪一樣不是佛!這就是本來 是佛,「是心是佛」就是「本來是佛」。 雖然本來是佛,我們迷了,迷失了自性,迷失了自性就叫眾生,就叫凡夫。凡夫跟佛沒差 別,就是迷悟不同,凡夫覺悟就成佛,就這麼個道理。所以下面這個「是心作佛」,這是 凡夫回頭了,我現在要作佛。所以這個「是心作佛」之佛,那是我們現在,我們現在想作 佛,是不是真的成佛?真的。問題就是這個一念心它不能持久,現在在聽經、在聞法這個 心不錯,我發心作佛;可是下面一個念頭,它又墮落到凡夫去了,問題在這個地方。如果 這個現在作佛的心要是永遠保持,他這個佛跟前面是心是佛就相應,就合成一個,那你就 真的成佛。這個話不是開玩笑,是千真萬確的事實。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七十七集)2010/7/12 檔名:02-039-0077 持名念佛,這句佛號就是性德的名號。所以念這句阿彌陀佛,就是「稱性起修,全修即性 ,但是念佛人真正知道這一樁事情的人不多。 這個念佛法門,聲聲佛號都與自性相應,由此可知,念佛是善中之善,沒有比這個更善的 ,真正是我們中國儒家所講的止於至善,圓滿的至善,善達到究竟圓滿,沒有一絲毫欠缺 ,這就是「一心稱念佛號」。 註2: 淨空法師談-契機契理是佛語。契理不契機是閒話。契機不契理,佛說那是魔說。 「諸文開合隨意」,經文的講解可以意會,沒有一定的說法,就像《華嚴經》裡面表法的 意思完全相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隨著你自己的見地,你看得深,你解得就深,你看 得廣,你說得就廣,可是深廣還要契機,因為在講台上講經說法不是自受用,是為了利他 ,一定要觀察聽眾的根機,他能接受多少,你就講多少。如果只隨自己的境界去講,聽眾 未必能接受,他不能接受,這就是說法不契機契機契理這才是如來說、菩薩說,我們應 當要學習。 佛在大經上告訴我們,契理不契機,這不是佛說;對於這種現象,佛講得好,閒話,閒言 語,契理不契機。不能說你錯,但是聽眾聽了不懂,不能領會,一點好處都得不到;閒言 語,要說得不好聽就是廢話。如果契機不契理,佛說那是魔說。佛菩薩說法可貴之處契機 契理,契理與性德相應,契機是適合聽眾的程度,這是我們必須要注意到。 註3: 淨空法師-即事持達理持 「唯即事持達理持」,這是講持名念佛。我們現在念這句阿彌陀佛是事持,事持能通達到 理持,為什麼?念熟透了,沒有懷疑,沒有夾雜,真心就現前。真心是理,真心離念,沒 有雜念。一句佛號持到純淨的時候,真心就現前,那就是理持。…… 大乘教裡頭常常說的,什麼叫真心?真心離念,真心裡頭沒有念頭,有念頭就是妄心。我 們念這句佛號,有沒有「念」?「有念」念,「有念」念是事持,念到最後的時候,把那 個「有念」忘掉,那就入了理念。佛號還是念,有念無念這個分別執著沒有了,這就入理 。事念,往生西方極樂世界是同居土跟方便土,理念就變成實報土。 文摘恭錄—淨土大經解演義(第四O九集)2011/5/12 檔名:02-040-0409 == 南無阿彌陀佛。 -- 印光大師開示:無論在家出家,必須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勞 ,成人之美。靜坐常思己過,閑談不論人非。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 ,一句佛號,不令間斷。或小聲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別念。若或妄念一起,當下 就要教他消滅。常生慚愧之心及懺悔心,縱有修持,總覺我工夫很淺,不自矜夸。只管自 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果能 依我所說修行。決定可生西方極樂世界。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73.248.254
hallcom:無論在家出家,必須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 06/28 19:40
bbsamtb:阿彌陀佛 06/28 20:16
horse1200:阿彌陀佛 06/28 20:17
j45xu3:阿彌陀佛 06/28 2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