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惟我釋子,以成道利生為最上報恩之事。且不僅報答多生之父母,並當報答無量劫來四 生六道中一切父母。不僅於父母生前而當孝敬,且當度脫父母之靈識,使其永出苦輪,常 住正覺。故曰釋氏之孝,晦而難明者也。 雖然儒之孝以奉養父母為先者也,若釋氏辭親出家,豈竟不顧父母之養乎?夫佛制,出家 必稟父母,若有兄弟子侄可托(親),乃得稟請於親,親允方可出家,否則不許剃落。其有 出家之後,兄弟或故(過世),親無倚托,亦得減其衣缽之資,以奉二親。所以長蘆有養母 之芳蹤(事蹟)(宋長蘆宗頤禪師,襄陽人,少孤,母陳氏鞠養於舅家。及長,博通世典, 二十九歲出家,深明宗要。後住長蘆寺,迎母於方丈東室,勸令念佛求生淨土。歷七年, 其母念佛而逝。事見《淨土聖賢錄》),道丕有葬父之異跡(道丕,唐宗室,長安人。生 始周歲,父歿王事(戰死沙場),七歲出家。年十九,世亂穀貴,負(背)母入華山,自辟穀 (絕穀米),乞食奉母,次年往霍山戰場,收聚白骨,虔誦經咒,祈得父骨(祈求找到父骨) 。數日,父骨從骨聚中躍出,直詣(到)丕前。乃掩餘骨(戰場其他骨骸),負其父骨而歸葬 焉。事見宋《高僧傳》)。 故《經》云:供養父母功德,與供養一生補處菩薩功德等(等同,註1)親在,則善巧勸諭 ,令其持齋念佛求生西方;親歿,則以己讀誦修持功德,常時至誠為親回向,令其永出五 濁,長辭六趣,忍證無生,地登不退(未)來際以度脫眾生,命自他以共成覺道。如是 ,乃為不與世共之大孝也。 (正)佛教以孝為本論 註1: 《增壹阿含經》卷十一 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二法與凡夫人。得大功德。成大果報 。得甘露味。至無為處。 云何為二法。供養父母。是謂二人獲大功德。成大果報。若復供養一生補處菩薩。獲大功 德。得大果報。是謂。比丘。施此二人獲大功德。受大果報。得甘露味。至無為處。 是故。諸比丘。常念孝順供養父母。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 歡喜奉行。 http://w3.cbeta.org/result/normal/T02/0125_011.htm == 南無阿彌陀佛。 這一篇真是很重要啊!佛又說一切眾生皆是前世父母,未來佛。 都要孝養、要恭敬。 -- 印光大師開示:無論在家出家,必須上敬下和,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代人之勞 ,成人之美。靜坐常思己過,閑談不論人非。行住坐臥、穿衣吃飯,從朝至暮,從暮至朝 ,一句佛號,不令間斷。或小聲念、或默念,除念佛外,不起別念。若或妄念一起,當下 就要教他消滅。常生慚愧之心及懺悔心,縱有修持,總覺我工夫很淺,不自矜夸。只管自 家,不管人家,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果能 依我所說修行。決定可生西方極樂世界。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74.113.105
bbsamtb:阿彌陀佛 07/19 15:39
a1014a:隨喜 07/19 20:01
hallcom:受教 07/19 20:29
j45xu3:阿彌陀佛 07/30 2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