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AHJKL (hi)》之銘言: ()為個人註解 字義不懂,可自行查。學貴自得,不以他求。 http://dict.revised.moe.edu.tw/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主站("字"意不懂查此) http://cbs.ntu.edu.tw/dict/ (一行佛學辭典搜尋)("佛學辭意"不懂查此) 雜阿含經: 1.首先搜尋"四如意足",因為較少故先搜尋。(以下僅搜尋有"詳細"經文,非一語) 2.搜尋"安那般那念"、"止觀"。 3."五根"因前已搜尋,接下來次第搜尋"五力"(五根以前道品皆已搜尋)。 (五力是基於五根之上,需要先瞭解五根,然後對看) 4."五力"上來便是"七覺分(七菩提分)",七覺分為四念處之更上一層樓。(1.2.3已搜完) -------------------------------- (二八一) 已讀過,請參照本板文章代碼 #1CSejV5V (四九八) 一時,佛住那羅揵陀賣衣者菴羅園。 爾時,舍利弗詣世尊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 「世尊!我深信世尊,過去、當來、今現在,諸沙門、婆羅門所有智慧, 無有與世尊菩提等者,況復過上。」 佛告舍利弗:「善哉!善哉!舍利弗,善哉所說,第一之說,能於眾中作師子吼, 自言深信世尊,言過去、當來、今現在,沙門、婆羅門所有智慧,無有與佛菩提等者, 況復過上。」 佛問舍利弗:「汝能審知過去三藐三佛陀,所有增上戒?」 舍利弗白佛言:「不知。」 世尊復問:「舍利弗!知如是法、如是慧、如是明、如是解脫、如是住不?」 舍利弗白佛言:「不知。世尊!」 佛告舍利弗:「汝復知未來三藐三佛陀所有增上戒。如是法、如是慧、如是明、如是解脫 、如是住不?」 舍利弗白佛言:「不知。世尊!」 佛告舍利弗:「汝復能知今現在佛所有增上戒。如是法、如是慧、如是明、如是解脫、 如是住不?」 舍利弗白佛言:「不知。世尊!」 佛告舍利弗:「汝若不知"過去、未來、今現在"諸佛世尊心中所有諸法。云何如是讚歎? 於大眾中作師子吼,說言: 『我深信世尊,過去、當來諸沙門、婆羅門所有智慧,無有與世尊菩提等者,況復過上』 ?」 舍利弗白佛言:「世尊!我不能知過去、當來、今現在諸佛世尊心之分齊,然我能知諸佛 世尊法之分齊。 我聞世尊說法,轉轉深、轉轉勝、轉轉上、轉轉妙,我聞世尊說法, 知一法即斷一法,知一法即證一法,知一法即修習一法,究竟於法,於大師所得淨信, 心得淨。 世尊是等正覺。世尊!譬如國王有邊城,城周匝方直,牢固堅密,唯有一門,無第二門, 立守門者,人民入出皆從此門,若入若出,其守門者,雖復不知人數多少,要知人民唯從 此門,更無他處。 如是,我知過去諸佛、如來、應、等正覺悉斷五蓋惱心,令"慧力羸、墮障礙品、不向涅 槃者",住四念處,修七覺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彼當來世諸佛世尊亦斷五蓋惱心,令"慧力羸、墮障礙品、不向涅槃者",住四念處,修七 覺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現在諸佛世尊、如來、應、等正覺亦斷五蓋惱心,令"慧力羸、墮障礙品、不向涅槃者" ,住四念處,修七覺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上三段,指過去、未來、今現在諸佛世尊,如來、應、等正覺,都已斷"五蓋"(貪欲、 瞋恚、睡眠、掉悔、疑)惱心,令"慧力羸(瘦弱)、墮障礙品、不向涅槃者",住 四念處,修七覺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就是"成佛"的意思) 雜阿含經此篇相當重要,隱含了法華經究竟一佛乘的意思,意指無論是過去、未來、現在 "諸佛"世尊,自己亦斷五蓋惱心,亦要讓眾生成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經中提到了 三世諸佛的觀念,第三段提到了"今現在諸佛世尊","諸佛"二字相當重要,佛陀說"世無 二佛",何來"今現在諸佛世尊"?是否意指"他方世界"現在亦有佛陀,若以大乘經典則是 可解。 此經更是點到了佛陀教育聲聞弟子,非僅是得阿羅漢而已("令"慧力羸、墮障礙品、不向 涅槃者",住四念處,修七覺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其中的關鍵在於"住四念處,修七覺分",也就是"入門"的意思, 在前段亮粉紅色,提到了此入門之意(住四念處,修七覺分)"唯有一門,無第二門,...." (請詳閱前段亮粉紅色部分)。此篇相當重要,對於僅學大乘或小乘佛法者,不可不讀。] 佛告舍利弗:「如是,如是。舍利弗! 過去、未來、今現在佛悉斷五蓋惱心,慧力羸、墮障礙品、不向涅槃者, 住四念處,修七覺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佛說是經已,尊者舍利弗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七○四)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不正思惟者,未起貪欲蓋則起,已起貪欲蓋重生令增廣; 未起瞋恚、睡眠、掉悔、疑蓋則起,已起瞋恚、睡眠、掉悔、疑蓋重生令增廣。 未起念覺支不起,已起念覺支則退; 未起擇法、精進、猗、喜、定、捨覺支不起, 已起擇法、精進、猗、喜、定、捨覺支則退。 若比丘正思惟者,未起貪欲蓋不起,已起貪欲蓋令滅; 未起瞋恚、睡眠、掉悔、疑蓋不起, 已起瞋恚、睡眠、掉悔、疑蓋則斷。 未起念覺支則起,已起者重生令增廣; 未起擇法、精進、猗、喜、定、捨覺支則起,已起者重生令增廣。」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七○五)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退法。何等為五?謂: 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蓋,是則退法。 若修習七覺支,多修習令增廣,是則不退法。 何等為七?謂: 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猗覺支、喜覺支、定覺支、捨覺支,是名不退法。」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五蓋(五退法):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蓋 多與七覺支(七覺分、七菩提分)相對應,也就是說"多修七覺分能除五蓋", 反之五蓋增廣,七覺分則退。)] (七○六)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法,能為黑闇,能為無目,能為無智,能羸智慧,非明、 非等覺,不轉趣涅槃。何等為五?謂:貪欲、瞋恚、睡眠、掉悔、疑如此五法能為黑闇,能為無目,能為無智,非明、非正覺,不轉趣涅槃。 若有七覺支,能作大明,能為目,增長智慧,為明、為正覺,轉趣涅槃。何等為七?謂: 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猗覺支、喜覺支、定覺支、捨覺支。 為明、為目,增長智慧,為明、為正覺,轉趣涅槃。」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七○七)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五障、五蓋,煩惱於心,能羸智慧,障閡之分,非明、非正覺 ,不轉趣涅槃。何等為五?謂:貪欲蓋、瞋恚蓋、睡眠蓋、掉悔蓋、疑蓋。 如此五蓋,為覆為蓋,煩惱於心,令智慧羸,為障閡分,非明、非等覺,不轉趣涅槃。 若七覺支,非覆非蓋,不惱於心,增長智慧,為明、為正覺,轉趣涅槃。何等為七?謂: 念覺支等……」如上說,乃至捨覺支。 「如此七覺支,非翳非蓋,不惱於心,增長智慧,為明、為正覺,轉趣涅槃。」 爾時,世尊即說偈曰: 「貪欲、瞋恚蓋,  睡眠、掉悔、疑,  如此五種蓋,  增長諸煩惱,  此五覆世間,  深著難可度,  障蔽於眾生,  令不見正道。  若得七覺支,  則能為照明,  唯此真諦言,  等正覺所說,  "念覺支"為首,  "擇法"正思惟,  精進、猗、喜覺,  三昧、捨覺支,  如此七覺支,  牟尼之正道,  隨順大仙人,  脫生死怖畏。」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七○八)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族姓子捨諸世務,出家學道,剃除鬚髮,著袈裟正信非家, 出家學道。如是出家,而於其中,有愚癡士夫依止聚落城邑,晨朝著衣持缽,入村乞食, 不善護身,不守根門,不攝其念,觀察女人,少壯好色,而生染著,不正思惟,心馳取相 ,趣色欲想,為欲心熾盛,燒心燒身,返俗還戒,而自退沒。 厭離俗務,出家學道而反染著,增諸罪業而自破壞,沈翳沒溺。 有五種大樹,其種至微,而樹生長巨大,而能映障眾雜小樹,蔭翳萎悴,不得生長。 何等五?謂:揵遮耶樹、迦捭多羅樹、阿濕波他樹、優曇缽羅樹、尼拘留他樹。 如是五種心樹,種子至微,而漸漸長大,蔭覆諸節,能令諸節蔭覆墮臥。 何等為五?謂:貪欲蓋漸漸增長,睡眠、掉悔、疑蓋漸漸增長,以增長故,令善心蔭覆墮 臥。 若修習七覺支,多修習已,轉成不退。何等為七?謂: 念覺支、擇法、精進、猗、喜、定、捨覺支。如是七覺支,修習多修習已,轉成不退轉。」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七○九)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若比丘專一其心,側聽正法,能斷五法,修習七法,令其轉進滿足。 何等為斷五法?謂:貪欲蓋、瞋恚蓋、睡眠蓋、掉悔蓋、疑蓋,是名五法斷。 何等修習七法?謂: 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猗覺支、喜覺支、定覺支、捨覺支,修此七法,轉進滿足 。」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七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聖弟子清淨信心,專精聽法者,能斷五法,修習七法,令其滿足 。何等為五?謂:貪欲蓋,瞋恚、睡眠、掉悔、疑,此蓋則斷。 何等七法?謂:念覺支,擇法、精進、猗、喜、定、捨覺支。此七法修習滿足, 淨信者,謂:心解脫; 智者,謂:慧解脫; 貪欲染心者,不得不樂; 無明染心者,慧不清淨。 是故,比丘!離貪欲者"心解脫",離無明者"慧解脫"。 若彼比丘離"貪欲",心解脫,得身作證; 離"無明",慧解脫, 是名比丘斷愛縛、結,慢無間等,究竟苦邊。」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七一一)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 時,有無畏王子,日日步涉,仿佯遊行,來詣佛所,與世尊面相問訊慰勞已,退坐一面, 白佛言:「世尊!有沙門、婆羅門作如是見,作如是說: 『無因、無緣眾生煩惱,無因、無緣眾生清淨。』世尊復云何?」 佛告無畏:「沙門、婆羅門為其說,不思而說,愚癡、不辨、不善,非知思,不知量, 作如是說:『無因、無緣眾生煩惱,無因、無緣眾生清淨。』所以者何? 有因、有緣眾生煩惱,有因、有緣眾生清淨故。 何因、何緣眾生煩惱? 何因、何緣眾生清淨?謂: 眾生"貪欲"增上,於他財物、他眾具而起貪言: 『此物於我有者,好、不離、愛樂。於他眾生而起恨心、兇心,計挍、欲打、欲縛、欲伏,加諸不道。 為造眾難,不捨瞋恚,身睡眠、心懈怠、心掉動,內不寂靜, 心常疑惑,過去疑、未來疑、現在疑。 '無畏',如是因、如是緣眾生煩惱。 如是因、如是緣眾生清淨。」 '無畏'白佛:「瞿曇!一分之蓋,足煩惱心,況復一切?」 無畏白佛:「瞿曇!何因、何緣眾生清淨?」 佛告無畏:「若婆羅門有一勝念,決定成就,久時所作,久時所說,能隨憶念, 當於爾時習"念覺支",修念覺已,念覺滿足,念覺滿足已,則於"選擇分別思惟", 爾時"擇法覺支"修習,修擇法覺支已,擇法覺支滿足,彼選擇分別思量法已,則"精進方 便"。 "精進覺支"於此修習,修精進覺支已,精進覺支滿足,彼精進方便已,則"歡喜生",離諸 食想。 修"喜覺支",修喜覺支已,則喜覺支滿足,喜覺支滿足已,"身心猗息"; 則修"猗覺支",修猗覺支已,猗覺滿足,身猗息已,則"愛樂",愛樂已心定, 則修"定覺支",修定覺支已,定覺滿足,定覺滿足已,貪憂滅,則"捨心生", 修捨覺支,修捨覺支已,捨覺支滿足。 如是,無畏!此因、此緣眾生清淨。」 無畏白瞿曇:「若一分滿足,令眾生清淨,況復一切?」 無畏白佛:「瞿曇!當何名此經?云何奉持?」 佛告無畏王子:「當名此為:覺支經。」 無畏白佛:「瞿曇!此為最勝覺分。瞿曇!我是王子,安樂亦常求安樂,而希出入, 今來上山,四體疲極,得聞瞿曇說覺支經,悉忘疲勞。」 佛說此已,王子無畏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從座起,稽首禮佛足而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X▌ㄨ▌▍/ ▌◢◤ ▌ ▌▊▄▉▄ ▌▆█▆ ▌▆▆▆▆▆ ▍ ▌ ▌▍X▌ㄨ▌▍ ▌◤▲ ▌ ▋ ▉ ▌ ▌ █ ▌ ●●● ● ▍ ◥▌ ▄▌▍ ▌ ▌▍ ◥▇▇ ▌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29.127.8
AHJKL:本篇雜阿含經(四九八)相當重要,不可不讀。(可提出討論) 10/01 16:36
AHJKL:希望各位多多深入各經藏,把佛法找出來實修。 10/01 16:37
※ 編輯: AHJKL 來自: 125.229.127.8 (10/01 16: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