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AHJKL (hi)》之銘言: ()為個人註解 字義不懂,可自行查。學貴自得,不以他求。 http://dict.revised.moe.edu.tw/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主站("字"意不懂查此) http://cbs.ntu.edu.tw/dict/ (一行佛學辭典搜尋)("佛學辭意"不懂查此) 雜阿含經: 1.首先搜尋"四如意足",因為較少故先搜尋,僅搜尋有"詳細"經文,非一語。(已搜完) 2.搜尋"安那般那念"、"止觀"。 -------------------------------- (五六○)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俱睒彌國瞿師羅園。爾時,尊者阿難亦在彼住。 時,尊者阿難告諸比丘:「若比丘!比丘尼於我前自記說,我當善哉慰勞問訊,或求以四 道。何等為四? 若比丘、比丘尼坐,作如是住心、善住心、局住心、調伏心、止、觀、一心、等受, 分別於法量度,修習多修習已,得斷"諸使"。 (使 [獅子吼站阿含經簡註] 1.煩惱。 2.煩惱。煩惱能驅使人,因此又稱「使」。) 若有比丘、比丘尼於我前自記說,我則如是善哉慰喻,或求是,名說初道。 復次,比丘、比丘尼正坐思惟,於法選擇,思量住心,善住、局住,調伏止觀,一心等受 。如是正向多住,得離諸使,若有比丘、比丘尼於我前自記說,我當如是善哉慰喻,或求 是,名第二說道。 復次,比丘、比丘尼為掉亂所持,以調伏心坐、正坐,住心、善住心、局住心,調伏止觀 ,一心等受化。如是正向多住已,則斷諸使,若有比丘、比丘尼於我前自記說,我則如是 善哉慰喻,或求是,名第三說道。 復次,比丘、比丘尼止觀和合俱行,作如是正向多住,則斷諸使。 若比丘、比丘尼於我前自記說者,我則如是善哉慰喻教誡,或求是,名第四說道。」 時,諸比丘聞尊者阿難所說,歡喜奉行。 (五六六)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菴羅聚落菴羅林中,與眾上座比丘俱。 時,有質多羅長者詣諸上座比丘,稽首禮足,退坐一面。 時,諸上座比丘為質多羅長者種種說法,示、教、照、喜;種種說法,示、教、照、喜已 ,默然住。 時,質多羅長者稽首禮諸上座比丘足,往詣那伽達多比丘房,稽首禮那伽達多比丘足, 退坐一面。 時,那伽達多比丘問質多羅長者,如所說: 「枝青以白覆,  一輻 轉 之 車, ( 戒 解脫 身念 轉出 止觀)  離結 觀察 來,  斷流 不復 縛。 ( 貪恚癡 見 人 愛流於生死 貪欲縛、瞋恚縛、愚癡縛) 「長者!此偈有何義?」 質多羅長者言:「尊者那伽達多!世尊說此偈耶?」 答言:「如是。」 質多羅長者語尊者那伽達多言:「尊者!須臾默然,我當思惟此義。」 須臾默然思惟已,語尊者那伽達多言:「"青者"謂"戒"也,"白覆"謂"解脫"也, "一輻"者"身念"也,"轉"者"轉出"也,"車"者"止觀"也,"離結"者有三種結,謂: "貪、恚、癡"。 彼阿羅漢諸漏已盡、已滅、已知、已斷根本,如截多羅樹頭更不復生,未來世滅不起法。 "觀察"者謂"見"也,"來"者"人"也,"斷流"者"愛流於生死"。 彼羅漢比丘諸漏已盡、已知,斷其根本,如截多羅樹頭不復生,於未來世成不起法。 "不縛"者謂:三縛,貪欲縛、瞋恚縛、愚癡縛, 彼阿羅漢比丘諸漏已盡、已斷、已知,斷其根本,如截多羅樹頭更不復生,於未來世成不 起法。 是故,尊者那伽達多!世尊說此偈: 「枝青以白覆,  一輻轉之車,  離結觀察來,  斷流不復縛。 「此世尊所說偈,我已分別也。」 尊者那伽達多問質多羅長者言:「此義汝先聞耶?」 答言:「不聞。」 尊者那伽達多言:「長者!汝得善利,於此甚深佛法,賢聖慧眼得入。」 時,質多羅長者聞尊者那伽達多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 (六六三)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如上說。差別者:「何等為修力?謂修四念處。」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四念處,如是修四正斷、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八聖道分、四道、四法句、 止觀,亦如是說。 (八三二)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三學。何等為三?謂: 增上戒學、增上意學、增上慧學。 何等為增上戒學? 若比丘住於戒波羅提木叉,具足威儀行處,見微細罪則生怖畏,受持學戒, 是名增上戒學。 何等為增上意學? 若比丘離諸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足住,乃至第四禪具足住, 是名增上意學。 何等為增上慧學? 若比丘此苦聖諦如實知,此苦集聖諦、此苦滅聖諦、此苦滅道跡聖諦如實知, 是名增上慧學。」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學餘經,如前念處說。 如禪,如是無量、無色。如四聖諦,如是四念處、四正斷、四如意足、五根、五力、 七覺分、八聖道、四道、四法句、止觀修習,亦如是說。 (八九五)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有三愛。何等為三?謂:欲愛、色愛、無色愛。 為斷此三愛故,當求大師。」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如求大師,如是次師、教師、廣導師、度師、廣度師、說師、廣說師、隨說師、阿闍梨、 同伴、真知識之善友、哀愍、慈悲、欲義、欲安、欲樂、欲觸、欲通、欲者、精進者、 方便者、出者、堅固者、勇猛者、堪能者、攝者、常者、學者、不放逸者、修者、思惟者 、憶念者、覺想者、思量者、梵行者、神力者、智者、識者、慧者、分別者、念處、正勤 、根、力、覺、道、止觀、念身、正思惟求,亦如是說。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184.199.51 ※ 編輯: AHJKL 來自: 111.184.199.51 (09/19 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