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 引述《AHJKL (hi)》之銘言: : ()為個人註解 : 字義不懂,可自行查。學貴自得,不以他求。 : http://dict.revised.moe.edu.tw/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主站("字"意不懂查此) : http://cbs.ntu.edu.tw/dict/ (一行佛學辭典搜尋)("佛學辭意"不懂查此) : 雜阿含經: : 1.首先搜尋"四如意足",因為較少故先搜尋。(以下僅搜尋有"詳細"經文,非一語) : 2.搜尋"安那般那念"、"止觀"。 : 3."五根"因前已搜尋,接下來次第搜尋"五力"(五根以前道品皆已搜尋)。 : (五力是基於五根之上,需要先瞭解五根,然後對看) : 4."五力"上來便是"七覺分(七菩提分)",七覺分為四念處之更上一層樓。(1.2.3已搜完) : -------------------------------- (七二三)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善哉!比丘!僧人聞法,諸年少比丘供養奉事諸尊長老。 所以者何? 年少比丘供養奉事長老比丘者,時時得聞深妙之法,聞深法已,二正事成就, 身正及心正。 爾時修念覺分,修念覺分已,念覺分滿足;念覺滿足已,於法選擇,分別於法,思量於法 。 爾時,方便修擇法覺分,乃至捨覺分修習滿足。」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七二四)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若比丘持戒、修德、慚、愧,成真實法,見此人者,多得果報。 若復聞者,若隨憶念者、隨出家者,多得功德,況復親近恭敬奉事。所以者何? 親近奉事如是人者,時時得聞深妙之法;得聞深法已,成就二正,身正及心正,方便修習 定覺分;修習已,修習滿足,乃至捨覺分修習滿足。」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七二五)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說不善積聚者,所謂五蓋,是為正說。所以者何? 純一不善聚者,謂五蓋故。何等為五?謂: 貪欲蓋、瞋恚蓋、睡眠蓋、掉悔蓋、疑蓋。 說善積聚者,謂七覺分,是為正說。所以者何? 純一滿淨者,是七覺分故。何等為七?謂: 念覺分、擇法覺分、精進覺分、喜覺分、猗覺分、定覺分、捨覺分。」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七二六)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王舍城夾谷精舍。爾時,尊者阿難亦在彼住。 時,尊者阿難獨一靜處禪思思惟,作如是念:「半梵行者,所謂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 ,非惡知識、惡伴黨、惡隨從。」 時,尊者阿難從禪覺,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獨一靜處禪 思思惟,作是念:『半梵行者,所謂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非惡知識、惡伴黨、惡隨 從。』」 佛告阿難:「莫作是言:『半梵行者,謂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非惡知識、惡伴黨、 惡隨從。』所以者何? 純一滿靜,梵行清白,所謂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非惡知識、惡伴黨、惡隨從。 我為善知識故,有眾生於我所取念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 (此經言善知識是全梵行,非半梵行,所以者何?因為若以佛陀為善知識譬喻,歸依佛陀 ,眾生於佛陀所依於法,學七覺分能"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是故說善知識為 全梵行,非半梵行) 如是擇法覺分,精進、喜、猗、定、捨覺分,依遠離、依無欲、依滅、向於捨。以是 故當知,阿難!純一滿靜,梵行清白,謂善知識、善伴黨、善隨從,非惡知識、非惡伴黨 、非惡隨從。」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七二七) 如是我聞: 一時,佛在力士聚落人間遊行,於拘夷那竭城希連河中間住,於聚落側告尊者阿難:「令 四重襞疊敷世尊欝多羅僧,我今背疾,欲小臥息。」 尊者阿難即受教勅,四重襞疊敷欝多羅僧已,白佛言:「世尊!已四重襞疊敷欝多羅僧, 唯世尊知時。」 爾時,世尊厚襞僧伽梨枕頭,右脇而臥,足足相累,繫念明相,正念正智,作起覺想,告 尊者阿難:「汝說七覺分。」 時,尊者阿難即白佛言:「世尊!所謂念覺分,世尊自覺成等正覺,說依遠離、依無欲、 依滅、向於捨,擇法、精進、喜、猗、定、捨覺分,世尊自覺成等正覺,說依遠離、依無 欲、依滅、向於捨。」 佛告阿難:「汝說精進耶?」 阿難白佛:「我說精進。世尊!說精進。善逝!」 佛告阿難:「唯"精進",修習多修習,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說是語已,正坐端身繫 念。 [精進為佛法的主軸,佛法皆不離精進二字,可參閱置底進館須知第一點後面"精進"之意) (此篇亦相當重要,雜阿含經雖大部分通篇皆講如何成為阿羅漢,但也有提到如何成佛--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意即"精進"二字(唯"精進",修習多修習,得阿耨多羅三藐三 菩提。若有人言學佛學到成阿羅漢即無須再精進,可以此經文對講,因為此經明白告訴各 位了:"唯"精進",修習多修習,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以成為阿羅漢為最終目標 ,此篇亦可與本板文章代碼 #1CfPd3Ri 雜阿含經(四九八) 相對照,因此雜阿含經也 有提到"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至於阿羅漢的"無學"問題,阿羅漢已脫離生死輪迴,為應供,當然無須再學習脫離生死輪 迴的方法。但是離"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尚有一大段目標, 雜阿含經(五四三)"我亦離諸有漏,得阿羅漢,所作已作,心善解脫,亦修四念處故。" (尊者阿那律,離諸有漏,得阿羅漢,還是精進不已,於四念處修習多修習) 故世尊說: "唯"精進",修習多修習,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可反過來想,如果弟子們(很多成 為阿羅漢)不受後有、無學,那麼世尊說"精進"此段是說什麼?一定有他的理由,故弟 子們無須在無記問題(到底'不受後有'要如何修習?)上打轉。否則即陷入十四無記問題。 目前雜阿含經讀到的"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經文有;"四聖諦"、"住四念處,修七覺分, 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精進"。算是提到而已,並未詳述方法,需詳見大乘經典才有 一連串完整敘述,如金剛經等等諸多大乘經典] 時,有異比丘即說偈言: 「樂聞美妙法,  忍疾告人說,  比丘即說法,  轉於七覺分。  善哉尊阿難,  明解巧便說,  有勝白淨法,  離垢微妙說。  念、擇法、精進、  喜、猗、定、捨覺,  此則七覺分,  微妙之善說。  聞說七覺分,  深達正覺味,  身嬰大苦患,  忍疾端坐聽,  觀為正法王,  常為人演說,  猶樂聞所說,  況餘未聞者,  第一大智慧,  十力所禮者,  彼亦應疾疾,  來聽說正法,  諸多聞通達,  契經阿毘曇, (契經: [佛學大辭典 (丁福保)] (術語)經文者契人之機,合法之理,故云契。大乘義章一曰:「以其聖教稱當人情,契 合法相。從義立目,名之為契。」玄義八上曰:「翻為契者,契緣契事契義。」義林章二 本曰:「今大乘解,梵言素呾纜,此名契經。(中略)契者,契當至合之義。」探玄記一 曰:「素呾纜,此云契經。契有二義,謂契理故,合機故。」 [佛光阿含藏] 契經(sutta)(巴),音譯修多羅、素怛纜,內容係以長篇之行文(散文體)來敍說一貫之法 義。 [陳義孝佛學常見詞彙] 契合眾生的根機而且契合真理的經文,即佛經。) (阿毘曇: [獅子吼站阿含經簡註] 阿毘達磨的舊稱,論部的總稱。)  善通法律者,  應聽況餘者,  聞說如實法,  專心黠慧聽,  於佛所說法,  得離欲歡喜,  歡喜身猗息,  心自樂亦然,  心樂得正受,  正觀有事行,  厭惡三趣者,  離欲心解脫,  厭惡諸有趣,  不集於人天,  無餘猶燈滅,  究竟般涅槃,  聞法多福利,  最勝之所說,  是故當專思,  聽大師所說。」 異比丘說此偈已,從座起而去。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29.113.14 ※ 編輯: AHJKL 來自: 125.229.113.14 (10/11 22:35) ※ 編輯: AHJKL 來自: 125.229.113.14 (10/11 22:40)
mark183:阿彌陀佛,推離欲心解脫,同無量壽經上離欲深正念,淨慧修梵 10/12 09:53
mark183:行,謝謝分享^^ 10/12 09:53
※ 編輯: AHJKL 來自: 218.165.213.220 (10/14 0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