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引述《Samus (阿建)》之銘言: : ※ 引述《AHJKL (hi)》之銘言: : (八○九) : 如是我聞: : 一時,佛住金剛聚落跋求摩河側薩羅梨林中。 : 爾時,世尊為諸比丘說不淨觀,讚歎不淨觀言: : 「諸比丘修不淨觀,多修習者,得大果大福利。」 : 時,諸比丘修不淨觀已,極厭患身,或以刀自殺,或服毒藥,或繩自絞、投巖自殺, : 或令餘比丘殺。 : 有異比丘極生厭患,惡露不淨,至鹿林梵志子所,語鹿林梵志子言: : 「賢首!汝能殺我者,衣缽屬汝。」 : 時,鹿林梵志子即殺彼比丘,持刀至跋求摩河邊,洗刀時,有魔天住於空中,讚鹿林梵志 : 子言:「善哉!善哉!賢首!汝得無量功德,能令諸沙門釋子持戒有德,未度者度,未脫 : 者脫,未穌息者令得穌息,未涅槃者令得涅槃,諸長利衣缽雜物悉皆屬汝。」 : 時,鹿林梵志子聞讚歎已,增惡邪見,作是念: : 「我今真實大作福德,令沙門釋子持戒功德者,未度者度,未脫者脫,未穌息者令得穌息 : ,未涅槃者令得涅槃,衣缽雜物悉皆屬我。」於是手執利刀,循諸房舍、諸經行處、別房 : 、禪房,見諸比丘,作如是言: : 「何等沙門持戒有德,未度者我能令度,未脫者令脫,未穌息者令得穌息,未涅槃令得涅 : 槃?」 : 時,有諸比丘厭患身者,皆出房舍,語鹿林梵志子言: : 「我未得度,汝當度我;我未得脫,汝當脫我;我未得穌息,汝當令我得穌息;我未得涅 : 槃,汝當令我得涅槃。」 : 時,鹿林梵志子即以利刀殺彼比丘,次第,乃至殺六十人。 : 爾時,世尊至十五日說戒時,於眾僧前坐,告尊者阿難: : 「何因何緣諸比丘轉少、轉減、轉盡?」 : 阿難白佛言:「世尊為諸比丘說修不淨觀,讚歎不淨觀。諸比丘修不淨觀已,極厭患身… : …」廣說乃至「殺六十比丘。世尊!以是因緣故,令諸比丘轉少、轉減、轉盡。唯願世尊 : 更說餘法,令諸比丘聞已,勤修智慧,樂受正法,樂住正法。」 : 佛告阿難:「是故,我今次第說,住微細住,隨順開覺,已起、未起惡不善法,速令休息 : ,如天大雨,起、未起塵,能令休息。如是,比丘!修微細住,諸起、未起惡、不善法, : 能令休息,阿難!何等為微細住多修習,隨順開覺,已起、未起惡不善法,能令休息? : 謂:安那般那念住。」 : 阿難白佛:「云何修習安那般那念住,隨順開覺,已起、未起惡不善法,能令休息?」 : 佛告阿難:「若比丘依止聚落……」如前廣說,乃至「如滅出息念而學。」 : 佛說此經已,尊者阿難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 : 這篇我有點疑問,60比丘掛了,佛陀怎麼都沒反應@@"?(個人觀感) : 還有,這篇的佛陀,似乎是不知道60比丘掛掉的,可是在大乘經典中,佛連遠處的事都 : 知道,像楞嚴經,派文殊師利菩薩去救阿難,有點疑問,麻煩知道的大大解惑一下 : (歹勢,跟修行無關,只是讀經的一點小疑惑) 這個問題涉及的層面很廣,需分幾個論點: 因為此事件是被清楚記載在雜阿含經裡頭,律部也有詳細記載。 A:自殺。 可略細分為:一、阿羅漢自殺(入滅)、或求道者殉道。 二、單純自殺。 三、如本篇修不淨觀自殺。 單是上面自殺的論文,網路上已有很多,可自行搜尋。 幫搜一段 http://ccbs.ntu.edu.tw/FULLTEXT/JR-NX020/09_09.htm B:這個事件常被非佛教徒拿來攻擊佛教的論點。 需要小心回答,以免不解佛意而有謗佛之嫌。 C:律部對於此事件有深度探討,因此事件而制訂"不殺生戒"。 http://www.charity.idv.tw/d/d32.htm http://agama.buddhason.org/book/as/as045.htm 引述上面網址: "按語三、依各部律典,幫助別人自殺,或鼓勵、讚歎別人自殺,都等同於親手殺人,而 包含在喪失出家資格的殺罪中,但卻不包括自殺。 不過,從本則故事知道,自殺並不為佛陀所鼓勵,否則也不會有安那般那念的教導了。 另,《四分律》、《五分律》與《薩婆多部毘尼摩得勒伽》等律典,將自殺歸於「偷羅 (蘭)遮罪」(大正大藏經二二冊第七、九八三頁,二三冊第六四一頁),這在僧團中, 也算是種重罪了。不過,「偷蘭遮罪」一項,是七種犯罪歸類(七犯聚)所特有的。 七犯聚的分類,並不屬於佛陀時代,而是約為西元前二七○年前後,部派開始再分化時代 才成立的(參考印順法師《原始佛教聖典之集成》第二二二頁、《印度佛教思想史》第四 五頁)。" --------------------------------------------- 搜尋CBETA,關鍵字"六十比丘"、鹿杖" ------------------------------------------ 五分律卷第二(彌沙塞) 宋罽賓三藏佛陀什共竺道生等譯 http://cbeta.org/result/normal/T22/1421_002.htm 第一分初第三事 佛在毘舍離。爾時,世尊告諸比丘:「修不淨觀得大果利。」 時,諸比丘即皆修習。深入厭惡,恥愧此身。..........其中或有自殺、展轉相害、或 索刀繩、或服毒藥。......,於一日中殺十、二十、乃至六十,......,乃至彌鄰一日 之中,傷害梵行六十人命,是故今日僧眾減少。......, 佛告阿難:「汝今宣令依止毘舍離比丘,皆使來集普會講堂。」阿難受教,即呼來集。 集已白言:「唯聖知時。」世尊從坐起,至講堂就座而坐。 問諸比丘:「實有上事不?」答言:「實爾世尊。」 佛種種呵責:「汝等愚癡,所作非法,豈不聞我所說慈忍護念眾生 而今云何不憶此法?」 呵已告諸比丘:「若自殺身得偷羅遮罪。」又告:「從今已後,應修安般念,樂淨觀樂喜 觀,觀已生惡,不善法即能除滅。以十利故為諸比丘結戒,從今是戒應如是說, 若比丘手自殺,人斷其命,是比丘得波羅夷不共住。」 -------------------------- 律戒本疏 佛在婆求河上,諸比丘修不淨觀,厭患其報,或欲自殺,鹿杖梵志手斷六十比丘命。 因是結戒,奪命有三種:"自作、教作、遣使作"。彼命斷時比丘犯重。 --------------------------- 十誦律卷第二(初誦之二)後秦北印度三藏弗若多羅譯 明四波羅夷法之二 ......,時,彼梵志尋斷其命,如是二三乃至六十,故僧減少。......, 爾時,佛語諸比丘:「當勤修習阿那般那念得大果大利。」 時諸比丘各作是念,....,即勤修習阿那般那念,便得無量種種知見作證。 佛知多有比丘得漏盡道成阿羅漢,以是因緣集比丘僧,種種呵責:「云何名比丘 ?求刀自殺、歎死、教死。」種種呵已,語諸比丘:「以十利故與諸比丘結戒,從今是戒 應如是說:『若比丘,若人若人類。故自奪命,若持刀與教死歎死。作如是言:『 人用惡活為?寧死勝生。』隨彼心樂死,種種因緣教死、歎死。死者是比丘波羅夷,不應 共住。奪命者,自奪若教他奪。......』」 ----------------------------- D:因為此事件,阿難再度請佛說其他法門:「唯願世尊,更說餘法,令諸比丘聞已, 勤修智慧,樂受正法,樂住正法。」 於是佛陀說了"安那般那念"修習法門。如經典所載。 由此觀點,是否說明不淨觀不適合某些人修行?又再度觸及上述B層面。 E:為何佛陀沒有事先預防或保護比丘,留下不淨觀便閉關去了? 經典不是常記載佛陀可以觀察眾生根器,或者是知彼心念(他心通), 如原po的疑問(網路上也看過此疑問),實際上我也曾有所疑問,但是因尚未詳細解故 還是保留不答,以免不會佛意。 故以下再引 "律部類"為正確: --------------------- 善見律毘婆沙卷第十 簫齊外國三藏僧伽跋陀羅譯 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24/1462_010.htm 對於此有詳細解說:試引幾段(六十比丘變共五百比丘) 佛告諸比丘:『若比丘數觀不淨,因觀不淨故,心得離婬欲、捨婬欲、憎婬欲。比丘! 譬如雞毛與筋近火,燋縮不能得伸,比丘亦數觀不淨,見欲穢污心不樂近。』 佛語諸比丘:『我樂入靜,半月獨住,勿令餘人來至我所,唯聽一人送食。』 樂修福德者少於語言,如是比丘乃聽來往送食,餘一切比丘及白衣,悉斷不得入。 何以故?如來作如是敕。以天眼觀往昔,有五百獵師,共入阿蘭若處殺諸群鹿,以此為業 。五百獵師墮三惡道,於三惡道,受諸苦惱,經久得出。昔有微福得生人間,出家為道受 具足戒,五百比丘宿殃未盡,於半月中更相殺害,復教他殺,如來見已,此惡業至,諸佛 所不能救,是故如來因此半月入靜室。於五百中,有凡人及須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 羅漢道,此諸聖眾生死有際,餘凡人輪轉無際,是故如來,為諸凡人說不淨觀。因不淨觀 故,厭離愛欲,若其命終得生天上,若不離愛欲,死不生善處。佛自念:『此五百比丘隨 我出家,因我故得生善處,是故我今當慈悲此等,為說不淨觀令生善處,本不教死。』 為諸比丘說已,復作是念:『若比丘日日有死者,來白我言:「今日有一比丘死,今日二 比丘死,今日三比丘死,今日四比丘死,今日五比丘死,日日如此,乃至十比丘死。」 非可以我神力救護,彼我無益,是故我捨入靜處。』 是故律本所說,佛告諸比丘:『我樂入靜處,是以不聽餘人入,唯聽一人送食。』 如來欲息諸譏謗,勿使諸人作如是言:『佛是一切智,而不能斷諸聲聞弟子相殺,豈能制 餘人?』其中有人答言:『佛入定,無人得往說如此事,是故不知。若佛知者,必當制斷 ,不聽相殺。』 ......,誰未度者我為度之。』未得道者聞此語,而毛自豎驚怖心中震動,已得道者, 觀身無常苦空無我,而無惶怖。一日殺一比丘,有日或殺二三四五,如是增至殺五百比丘 盡。 「從禪定起者,佛知五百比丘死已,而從禪定起,佛知而故問,如人不知。何以故? 欲為說法故。而問阿難:『先諸比丘極多,今何以減少?諸比丘日常三時問訊諮受問法, 今者都無,餘國去耶?』時阿難不知五百比丘宿業果報,唯見觀不淨故各自殺身如是。 時尊者阿難答已,而作是言:『善哉世尊!願易餘觀令得羅漢。譬如大海多諸川流,佛法 亦爾,多諸方便,十念十極四大梵觀,如是為初令入涅槃,惟願世尊,以此方便教諸比丘 。』是時世尊,欲為諸比丘更說餘觀,而喚阿難,如是為初。依止毘舍離者,諸比丘於毘 舍離中住,或一伽浮陀,或半由旬,或一由旬,令一切比丘皆悉來集講堂,阿難若近處即 自往喚,若遠處者,遣年少比丘往喚,須臾之間悉集講堂,阿難往白佛:『時可為諸比丘 教授說法。』佛知已,於是佛告諸比丘:『我前所說觀不淨者,令得羅漢,今以餘方便更 為汝等說。是故律本所說,阿那波那念者,佛為比丘說無上禪法,次第文句我今當說, 無有漏失,汝當懃心諦聽受之。今此比丘者,佛告諸比丘:『不但觀不淨行得除煩惱,今 阿那波那(我按:安那般那)亦得除煩惱。』」 --------------------------------------- 薩婆多毘尼毘婆沙卷第三 失譯人名今附秦錄 http://www.cbeta.org/result/normal/T24/1462_003.htm 殺戒因緣第三 有魔天神者。魔王在第六天。一切欲界眾生。皆屬於魔。有內眷屬外眷屬。內眷屬受魔教 。外眷屬不受魔教。此天神受魔教。即生惡邪見者。或言見盜。或言戒盜。問曰。阿難言 者。問曰:「佛一切智,何故教諸比丘令得如是衰惱?若不知者。不名一切智。」 (原po與眾人的疑問) 答曰:「佛一切等教,爾時不但六十人受不淨觀,佛法教無有偏,但受得利有多有少。無咎也。佛深知眾生根業始終,必以此法因緣,後得大利。云六十比丘。迦葉佛所受" 不淨觀法",不能專修多犯惡行,命終入地獄中。今佛出世罪畢得生人間,墮下賤家出家 入道。以本緣故,應受此法,既命終已,得生天上。於天來下,從佛聽法,得獲道跡。 以是因緣,佛無偏也。 得大果大利者:"一現漏盡結。二不墮惡道。三生天人中。四善法增長。五不墮下賤家。" 阿那波耶者:"出息入息"。始習此法,繫心鼻頭,若觀六界,繫意頂上,若不習不淨, 注心眉間,所以習不淨觀,先在面上者,修此觀法,為除貪欲心。......" -------------------- 以上 善見律、薩婆多,算是對此事件有深入詳細解說, 雖 雜阿含經 有記載,但 律部類 屬詳細解說。 看您接受如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69.88.11 ※ 編輯: AHJKL 來自: 219.69.88.11 (09/20 19:01)
AHJKL:此篇引用律部類,不加註個人看法,以免有誤差,故請各位深入 09/20 19:03
AHJKL:、搜尋CBETA相關關鍵字觀看 09/20 19:03
Samus:算是了解了 A大是善知識矣 解惑感覺清爽多了 THX 09/21 01:50
Samus:還有一個小疑問@@" 五分律 善見律 薩婆多毘尼毘婆沙卷 09/21 02:03
Samus:這些故事是從阿含裡面擷取出來的嗎?還是另外結的? 09/21 02:03
Samus:sorry 我不太懂經的分法 律是另外結集還是從經中抽出 09/21 02:04
poohkoala:第一次集結時,阿難誦出經藏,優婆離送出律藏 09/21 09:28
poohkoala:故同一個[歷史事件]..可能阿難與優婆離同時在場 09/21 09:29
poohkoala:也可能阿難知道一部分實況..優婆離知道一部分實況 09/21 09:29
poohkoala:因為阿難出家晚,很多歷史事件(公案)是佛陀在事件過後多 09/21 09:30
poohkoala:年,重新講給阿難聽的(阿南等於口述歷史的紀錄者) 09/21 09:30
poohkoala:佛陀是證悟後收弟子建立僧團12年之後才開始制定戒律 09/21 09:37
poohkoala:佛陀制戒之後過了8年就把布薩集會交給僧團執行 09/21 09:44
poohkoala:多數戒律制定的歷史事件時空阿難並不在場... 09/21 09:45
poohkoala:而優婆離算是較早期就隨佛出家了... 09/21 09:54
AHJKL:如果Samus板友有意願也可看置底第五點,發自介加入。 09/22 01:30
AHJKL:在"文殊師利問經卷下" #1D8QAFxE (Learn_Buddha) 01/03 23:33
AHJKL:亦有提到此事,建議讀誦01/03 2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