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 ※ 引述《AHJKL (hi)》之銘言: : ()為個人註解 : 字義不懂,可自行查。學貴自得,不以他求。 : http://dict.revised.moe.edu.tw/ 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主站("字"意不懂查此) : http://cbs.ntu.edu.tw/dict/ (一行佛學辭典搜尋)("佛學辭意"不懂查此) : 雜阿含經: : 1.首先搜尋"四如意足",因為較少故先搜尋。(以下僅搜尋有"詳細"經文,非一語) : 2.搜尋"安那般那念"、"止觀"。 : 3."五根"因前已搜尋,接下來次第搜尋"五力"(五根以前道品皆已搜尋)。 : (五力是基於五根之上,需要先瞭解五根,然後對看) : 4."五力"上來便是"七覺分(七菩提分),為四念住更上一層樓"。(1.2.3.4.5已搜) : 5.八正道:正見、正志(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方便(正精進)、正念、正定 6.十二因緣法:無明、行、識、名色、六入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 (搜尋"因緣"關鍵字,提到十二因緣法,就難免連結"五蘊",提到五蘊就一定提到無常) "緣" 國語字意解釋: http://dict.revised.moe.edu.tw/ ------------------------------------- 雜阿含經卷第十三 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三○四)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拘留搜調牛聚落。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為汝等說法,初、中、後善,善義善味,純一滿淨,梵行 清白。諦聽,善思,有六六法。何等為六六法?謂: 六內入處、六外入處、六識身、六觸身、六受身、六愛身。 何等為六內入處?謂: 眼入處、耳入處、鼻入處、舌入處、身入處、意入處。 何等為六外入處? 色入處、聲入處、香入處、味入處、觸入處、法入處。 云何六識身?謂: 眼識身、耳識身、鼻識身、舌識身、身識身、意識身。 云何六觸身?謂: 眼觸、耳觸、鼻觸、舌觸、身觸、意觸。 云何六受身?謂: 眼觸生受、耳觸生受、鼻觸生受、舌觸生受、身觸生受、意觸生受。 云何六愛身?謂: 眼觸生愛、耳觸生愛、鼻觸生愛、舌觸生愛、身觸生愛、意觸生愛。 若有說言眼是我,是則不然。所以者何? 眼生滅故,若眼是我者,我應受生死,是故說眼是我者,是則不然。 如是若色、若眼識、眼觸、眼觸生受若是我者,是則不然。所以者何? 眼觸生受是生滅法,若眼觸生受是我者,我復應受生死,是故說眼觸生受是我者,是則不 然,是故眼觸生受非我。 如是耳、鼻、舌、身、意觸生受非我。所以者何? 意觸生受是生滅法,若是我者,我復應受生死,是故意觸生受是我者,是則不然,是故意 觸生受非我。 如是,比丘!當如實知眼所作、智所作、寂滅所作,開發神通,正向涅槃。 云何如實知見眼所作,乃至正向涅槃?如是。比丘! 眼非我,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 彼亦觀察非我。 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說,是名如實知見眼所作,乃至正向涅槃,是名六六法經。」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五)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拘留搜調牛聚落。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為汝等說法,初、中、後善,善義善味,純一滿淨,梵行 清白,所謂六分別六入處經。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何等為六分別六入處經?謂: 於眼入處不如實知見者,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 不如實知見;不如實知見故,於眼染著,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 若樂、不苦不樂,皆生染著。 如是耳、鼻、舌、身、意,若法、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 樂,不如實知見;不如實知見故,生染著。如是染著相應、愚闇、顧念、結縛其心,長養 五受陰,及當來有受、貪、喜,悉皆增長,身心疲惡,身心壞燒然,身心熾然,身心狂亂 ,身生苦覺;彼身生苦覺故,於未來世生、老、病、死、憂、悲、惱、苦悉皆增長,是名 純一大苦陰聚集。 諸比丘!若於眼如實知見,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樂、不苦 不樂,如實知見;見已於"眼"不染著,若色、眼識、眼觸、眼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 若樂、不苦不樂,不染著。 如是耳、鼻、舌、身、意法如實知見,若法、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內覺若苦、若 樂、不苦不樂,如實知見;如實知見故,於意不染著。若法、意識、意觸、意觸因緣生受 ,內覺若苦、若樂、不苦不樂,不染;不染著故,不相雜、不愚闇、不顧念、不繫縛,損 減五受陰,當來有愛,貪、喜彼彼染著,悉皆消滅,身不疲苦,心不疲苦,身不燒,心不 燒,身不熾然,心不熾然,身覺樂,心覺樂;身心覺樂故,於未來世生、老、病、死、憂 、悲、惱、苦悉皆消滅,如是純大苦聚陰滅。 作如是知、如是見者,名為正見修習滿足,正志、正方便、正念、正定,前說正語、正 業、正命清淨修習滿足,是名修習八聖道清淨滿足。 八聖道修習滿足已,四念處修習滿足,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覺分修習滿足 。 若法應知、應了者,悉知、悉了。 若法應知、應斷者,悉知、悉斷。 若法應知、應作證者,悉皆作證。 若法應知、應修習者,悉已修習。 何等法應知、應了,悉知、悉了?所謂名色。 何等法應知、應斷?所謂無明及有愛。 何等法應知、應證?所謂眼、解脫。 何等法應知、應修?所謂正觀。 若比丘於此法應知、應了,悉知、悉了。 若法應知、應斷者,悉知、悉斷。 若法應知、應作證者,悉知、悉證。 若法應知、應修者,悉知、悉修, 是名比丘斷愛結縛,正無間等,究竟苦邊。諸比丘!是名六分別六入處經。」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六)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異比丘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作是念:「比丘云何知、云何見而得見法?」 作是思惟已,從禪起,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 「世尊!我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作是念:『比丘云何知、云何見而得見法?』」 爾時,世尊告彼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有二法。何等為二?眼、色為二……」 如是廣說,乃至「非其境界故。所以者何? 眼、色緣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此四無色陰、眼、色,此等法名為人 ,於斯等法作人想、眾生、那羅、摩[少/兔]闍、摩那婆、士夫、福伽羅、耆婆、禪頭。 「又如是說:『我眼見色,我耳聞聲,我鼻嗅香,我舌嘗味,我身覺觸,我意識法。』彼 施設又如是言說:『是尊者如是名、如是生、如是姓、如是食、如是受苦樂、如是長壽、 如是久住、如是壽分齊。』 比丘!是則為想,是則為誌,是則言說,此諸法皆悉無常、有為、思願緣生; 若無常、有為、思願緣生者,彼則是苦。 又復彼苦生,亦苦住,亦苦滅,亦苦數數出生,一切皆苦。 若復彼苦無餘斷、吐、盡、離欲、滅、息、沒,餘苦更不相續,不出生,是則寂滅,是則 勝妙。所謂捨一切有餘、一切愛盡、無欲、滅盡、涅槃。 耳、鼻、舌,身觸緣,生身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此四是無色陰,身根是 色陰,此名為人……」 如上說,乃至「滅盡,涅槃。緣意,法生意識、三事和合觸,觸俱生受,想、思,此四無 色陰、四大,士夫所依,此等法名為人……」 如上廣說,乃至「滅盡、涅槃。若有於此諸法,心隨入,住解脫不退轉,於彼所起繫著, 無有我。比丘!如是知、如是見,則為見法。」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七)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異比丘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作是念:「云何知、云何見,名為見法?」 思惟已,從禪起,往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白佛言: 「世尊!我獨一靜處,專精思惟,作是念:『比丘云何知、云何見,名為見法?』今問世 尊,唯願解說。」 佛告比丘:「諦聽,善思,當為汝說。有二法,眼、色,緣生眼識……」如上廣說。 「尊者!如所說偈: 眼色二種緣,  生於心心法,  識觸及俱生,  受想等有因,  非我非我所,  亦非福伽羅, (補特伽羅、人、眾生)  亦非摩[少/兔]闍,  亦非摩那婆, ([阿含辭典 (莊春江)]:為音譯,義譯為「學童、青年」。)  是則為生滅,  苦陰變易法,  於斯等作想,  施設於眾生。  那羅摩[少/兔]闍,  及與摩那婆,  亦餘眾多想,  皆因苦陰生。  諸業愛無明,  因積他世陰,  餘沙門異道,  異說二法者。  彼但有言說,  聞已增癡惑,  貪愛息無餘,  無明沒永滅。  愛盡眾苦息,  無上佛眼說。」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三○八) 如是我聞: 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諸天、世人於色染著愛樂住,彼色若無常、變易、滅盡,彼諸天 、人則生大苦;於聲、香、味、觸、法染著愛樂住,彼法變易、無常、滅盡,彼諸天、人 得大苦住。 如來於色、色集、色滅、色味、色患、色離如實知,如實知已,於色不復染著愛樂住, 彼色變易、無常、滅盡,則生樂住; 於聲、香、味、觸、法,集、滅、味、患、離如實知,如實知已,不復染著愛樂住,彼色 變易、無常、滅盡,則生樂住。所以者何? "眼、色"緣生"眼識",三事和合觸,觸緣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此三受集,此受滅 、此受患、此受離如實知,於彼色因緣生阨礙,阨礙盡已,名無上安隱涅槃。 耳、鼻、舌、身、意法緣生意識,三事和合觸,觸緣受,若苦、若樂、不苦不樂,彼受集 、受滅、受味、受患、受離如實知,如實知已,彼法因緣生阨礙,阨礙盡已, 名無上安隱涅槃。」 爾時,世尊而說偈言: 「於色聲香味,  觸法六境界,  一向生喜悅,  愛染深樂著。  諸天及世人,  唯以此為樂,  變易滅盡時,  彼則生大苦。  唯有諸賢聖,  見其滅為樂,  世間之所樂,  觀察悉為怨。  賢聖見苦者,  世間以為樂,  世間之所苦,  於聖則為樂。  甚深難解法,  世間疑惑生,  大闇所昏沒,  盲冥無所見。  唯有智慧者,  發朦開大明,  如是甚深句,  非聖孰能知,  不還受身者,  深達諦明了。」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5.245.11
AHJKL:(三○八)篇蠻重要的,一定要看 12/16 2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