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www.bfnn.org/book/books/0014.htm#a69 和尚、尼姑、居士是甚麼? 對於和尚、尼姑、居士,這三種名稱的本意,能夠清楚的人,恐怕不會太多,雖然這已是 非常通俗的名詞。 和尚一詞,在中國人的觀念中,正像出家人的身分一樣:「上共君王並座,下與乞丐同行 」。既是尊貴的,也是卑賤的。大叢林的一寺之主,稱為方丈和尚,該是多麼的尊嚴;鄉 愚唯恐生兒不育,也給取名叫做和尚,把和尚一詞,看作阿毛阿狗同例,該是何等的下賤 ! 和尚是甚麼意思呢?一般人的解釋是「和中最上」,或者是「以和為尚」,因為佛教的出 家人,要過「六和敬」的僧團生活,那就是:戒和同修、見和同解、利和同均、身和同住 、口和無諍、意和同悅,這又稱為「六和合」。所以他們的解釋,似乎也有理由。 但是,當我們追根尋源,找出了「和尚」的出發點時,上面這一解釋,就要不攻自破了。 和尚一詞,純由於西域語言的音轉而來,在印度,通稱世俗間的博士為「烏邪」,到了于 闐國則稱和社或和闍(Khosha),到了中國則譯成了和尚(見寄歸傳及秘藏記本)。所以 在印度的外道也有和尚及和尚尼的(雜阿含卷九.二五三及二五五等)。 可見和尚一詞,並非佛教的專有名詞,但在佛教,確有它的根據,佛教的律藏,稱剃度師 及傳戒師為鄔波馱耶(Upadhyaya),「和闍踮」一詞,就是根據這個而來,「和尚」一 詞,更是漢文的訛誤,最早見於漢文中的,可能是石勒崇信佛圖澄而號佛圖澄為「大和尚 」。 但在律中往往不用和尚,而用「和上」以別於流俗的訛誤,因為,依照鄔波馱耶的原意, 應當譯為親教師,也唯有受了比丘戒十年以上,並且熟知比丘及比丘尼的二部大律之後, 才有資格為人剃度、為人授戒、而被稱為鄔波馱耶。這既不同於印度俗稱博士的烏邪,更 不同於中國誤傳的和尚──老僧是老和尚,小沙彌是小和尚,乃至阿毛阿狗恐怕長不大, 也可取名叫和尚。 在佛教的律制中,初出家的,叫做沙彌(意思是勤加策勵,息惡行慈),生年滿二十歲, 受了比丘戒,稱為比丘(意思是乞士──上乞佛法,下乞飲食。中國人誤傳為「德比孔丘 ,故稱比丘」,那也是笑話)。受了比丘戒的五年之內,不得做出家同道之師;五年之後 ,若已通曉戒律,始可以所學的特長作師,稱為軌范師,梵語叫做阿闍梨耶,受人依止, 教人習誦;到了十年之後,可作親教師;到了二十年之後,稱為上座;到了五十年以上, 稱為耆宿長老。 可見,中國對和尚一詞的運用,實在是不倫不類不合佛制的。 「尼姑」一詞,也是中國人的俗稱,並不合乎佛制的要求,所謂尼姑,是指佛教的出家女 性。 本來,印度以尼(ni)音,代表女性,有尊貴的意思,不限佛教的出家女性所專用。佛教 的出家女性,小的叫沙彌尼,大的叫比丘尼,意思是女沙彌及女比丘。 到了中國,每以未嫁的處女稱為姑,故將佛教的沙彌尼及比丘尼稱為尼姑,並沒有侮辱的 意思,所以在傳燈錄中,佛門大德嘗以師姑稱尼姑;但到明朝陶宗儀的輟耕錄中,以尼姑 列為三姑六婆之一,那就有輕賤的意思了。因此,晚近以來,尼眾姊妹們很不願意人家當 面稱她們為尼姑。 根據梵文,尼即女音,加上姑字,即成女姑,以文訓義,根本不通,女別於男,既有女姑 ,難道尚有男姑不成?如果一定要稱為姑,那該有個比例:女道士稱為道姑,打卦女稱卦 姑,女比丘當稱為佛姑;同時,耶教的女修士,中國人也該稱她們為耶姑,否則,就有厚 此薄彼之嫌了。 「居士」一詞,也非佛教的專有,在中國的禮記中就已有了「居士錦帶」一語,那是指的 為道為藝的處士,含有隱士的意義。 在印度,居士也不是出於佛教所創,梵語稱居士為「迦羅越」,不論信不信佛教,凡是居 家之士,便可稱為居士。 佛教對在家信徒尊稱為居士的由來,大概是出源於維摩詰經,維摩詰共有四個尊稱;方便 品稱為長者,文殊問疾品稱為上人及大士,菩薩品等則稱為居士。因據羅什、智者、玄奘 等大師的解釋,維摩詰是東方阿ㄔㄨ\佛國的一生補處菩薩,示現在家相化度眾生,所以 用居士一詞稱在家的佛教徒,也含有尊為大菩薩的意味在內了。 可見,一個名副其實的居士,便該是一位大乘的菩薩,決不是帶有灰色氣氛的處士或隱士 。 然在長阿含經中,唯將四大階級的第三階級吠舍種稱為居士,並將輪王的主藏(財貨)大 臣,稱為居士寶,那末居士者,相當於商人、經理或者是實業家了。 轉載註:「阿ㄔㄨ\佛國」的「ㄔㄨ\」應為「門」內三個「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29.12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