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關於此經,個人又有一個新的譬喻。 首先, 錯誤和正確的看法並在一起比較一下 X O 在生死中 識為因緣所生 流轉的識, 離開因緣條件 是不變的。 就無所謂的識 -------------------------------------------------------- 綜合一下,究竟有什麼既符合「常、樂、我、淨」的如來藏我, 又符合三法印所說「諸法無我」? 這裡想到楞嚴經裡,憍陳如所說:[因悟客塵二字成果。] 我們是怎麼辨識眼前的虛空? 藉由充斥於虛空內的所有東西(客塵),間接得知這裡有一塊虛空。 舉個例子,請先看這張圖。 http://0rz.tw/KHwoC 看看那個浮在空中一座座的城堡,假設,眼前那一棟那就是你。 一開始,城堡窗明几淨,清潔芬芳,可能就吸引一些喜歡有香氣且 明亮空間的天使來寄居。 反之,如果城堡內陰鬱濁穢,一些喜歡這種環境的蟲蠅蛆怪就會進駐其中。 隨著時間過去,城堡會漸漸崩壞,於是住在裡面的房客,會依各自的習性 形成各自的環境。可能變成有著神聖氛圍的聖殿,也可能成為鬧鬼的凶宅。 一代一代的房客輪流住進來,身為城堡的你會成為聖殿還是凶宅呢? 在這當中,房客不是你,城堡本身不是你,房客所形成的環境氛圍也不是你。 真正妙淨明體的你,是城堡所在的那個空間。無所從來,亦無所從去的虛空。 這一塊虛空,和那一塊虛空是一樣的,就像你的佛性和我的佛性是一樣的。 這一塊虛空,和那一塊虛空不一樣的地方,在於所處的位置不同。 所以因果不虛,果報自負。 這個城堡所處空間的"氛圍氣場"(聖殿風或凶宅風) 就是嗏帝比丘所認為有一個恆常流轉的"識" 然而這個"氛圍氣場"也是由種種因緣所生 ==================================== 回到楞嚴經: 「阿難。汝猶未明一切浮塵,諸幻化相,當處出生,隨處滅盡。 幻妄稱相,其性真為妙覺明體。 如是乃至五陰六入,從十二處,至十八界,因緣和合,虛妄有生, 因緣別離虛妄名滅。殊不能知生滅去來本如來藏。 常住妙明,不動周圓妙真如性。性真常中求於去來迷悟生死,了無所得。」 一點心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12.219
hallcom:幫推~ 11/27 10:56
meblessme:你連那一塊虛空都不是 11/27 12:51
meblessme:我只是一堆識的組合體 11/27 12:51
bobju:我覺得即使嗏帝比丘所想的就如你所言的那樣,他還是被佛陀打 11/27 22:30
bobju:槍了,可見得這種解釋仍是錯的. 11/27 22:30
bobju:總之,只要有一個[我]的框架在,基本上都不符合佛說的[無我]. 11/27 22:31
bobju:只能說[緣起甚深]吧!先不管這種問題,老實實修到某個境地,自 11/27 22:32
bobju:然就能明瞭佛陀所說的[無我]是指什麼樣的一個情境吧? 11/27 22:32
pseudomoon:我也不知道怎樣的譬喻最貼近無我 這是目前最新想法~ 11/27 23:04
hvariables:其實"我"只是人為製造出來的文字概念, 11/27 23:12
hvariables:真實的情形是六根不斷接觸到各種訊號,然後訊號會不斷 11/27 23:13
hvariables:變化. 11/27 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