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印順導師<妙雲集><華雨集>選讀 呂勝強編輯 第五章 空義之探討及思惟方法 乙、空義的思惟(修習)方法 第一項 思擇與現觀 佛法說空,有體驗的方法,這是屬於修行實踐的,也可說是「空的方法論」。學者每因所 用方法的不同,而對空也就說得不同,這可見方法論的重要。 先說現觀。經中說的知法、現法、入法,正見、正觀、如實知……等,都是現觀的別名。 現觀,是一種親切、直接而明明白白的體驗;是一種直覺到的經驗,不是意識的分別,不 是抽象的說明,也不是普通生活的經驗;它是內心深入對象的一種特殊經驗。拿個現代名 辭來說,就是一種神秘經驗。這種直覺的神秘經驗,本來為世界各宗教所共有,而且作為 他們的理想境界,所追求到達的目的,不過內容與佛法不同吧了。他們在狂熱的信心中, 加上誠懇的宗教行為,或祭祀、或懺悔、或禁食、或修定時,由精神的集中,迫發出一種 特殊的經驗;在直覺中,或見神、或見鬼、或見上帝,有種種神秘的現象。佛法中的現觀 ,也就是這種直覺經驗。如聲聞乘的「阿毘曇」,譯為對法或現法;大乘的般若無分別智 等,都是這類直覺。假使學佛法,但著重這直覺的現觀,容易與外道──其他宗教相混, 失卻佛法的特質,或不免走上歧途。因為這種沒有通過理智的直覺,混入由於信仰及意志 集中所產生的幻象,確有其內心的體驗,但不與真相符合。所以這種不正確的境界,是有 非常危險性的。得此境界的人,儘管可以發生堅強的自信心,但對身心修養、社會、國家 ,不能有什麼實際的利益,或者有小利而引起極大的流弊。佛法的現觀,與外道的不同, 是正覺,在乎特重理智,是通過了理智的思擇。佛法中,在未入現觀前,必先經過多聞、 尋思、伺察、簡擇種種的階段;這一切,此地總名之曰「思擇」。思擇,是純理智的觀察 。在思擇中,得到一種正確的概念之後,再在誠信與意志集中之中去審諦觀察,以達到現 觀。所以,佛法的方法,可說是信仰與理智的合一,一般知識與特殊體驗的合一。從現觀 去體驗空性之前,必先經過分別智慧的思擇,所以阿含中說:「先得法住智,後得涅槃智 」。從聞而思,從思而修,從修而證,這是佛法修行的要則,絕不容踰越躐等;踰越,就 踏上了錯誤的歧途。 現觀成就的結果,可得到一種離絕一切思惟分別、能知所知平等平等、融然一體的直覺, 這是大小經論所共認的。不過,在這以前的思擇,學派間就有所不同。佛說:人們種種思 想見解的不同,是為了界的不同。界,是類的意思;環境、文化、觀點、方法的不同,影 響到所得的結論不同。佛法中學派思想的分歧,也是因為方法不同,結果各走極端,到了 無可調和的餘地。在佛法「見和同解」的意義上說,思想見解是不容許混亂的;那麼,我 們對於方法也就不能不注意求其統一了。 第二項 阿含的觀察方法 阿含的觀察方法,最重要的一點,是以有情的生命之流為中心對象的。這生命之流有多方 面:一、身心相關,如經中說的六處,是說明這方面的。二、心境相知,有情是有意識活 動的;有能知的精神,就發現到所知的境界。經中說的五蘊,就是說明這差別的。三、業 果相續,從認識到發為行為的活動,影響於未來。將這身心相關、能所相知、業果相續各 方面的綜合,就是緣起法。緣起法是生命之流較具體圓滿的說明;佛法觀察的對象,就是 以此為中心的。所以佛法的探究,可說是對生命之流的一種觀察與體驗,故佛法是宗教, 也可說是徹底的生命哲學。假使忽略了有情本位的立場,便是破壞佛法的根本立場。 以有情生命為對象去觀察,其方法可以有三種:一、靜止的分析:將有情作一種靜的觀察 而加以分析,分析而又綜合它。這在因果事相的辨析,佛教做到相當的嚴密;西北印的佛 學者,於此用力最勤。二、流動的觀察:在生命不斷的發展變化中,作一種推理演繹的功 夫,去把握生命演變的必然法則,與因果的必經階段。這方法比較活潑,近乎推理派。 、可說是直觀的洞見:在有情生命和合相續中,去體察一一法的當體;在彼此相互的關係 中,前後相續的連絡中,顯露一一法的本性,這是一種直覺的透視(直觀有兩種:一、現 觀的經驗,一、思擇的體察。這是後一種)。所得的,不再是它的表象,而是深入它的本 性;直顯一切法如幻皆空的,就是用的這類方法。但這需要建立於前二者的基礎上,即依 時的彼此析合,前後的起滅斷續,否則,不過是孤立而靜止的神我見。 佛陀用這分析、推理、直觀方法來觀察,我們也應合理善巧的應用。依修學的次第可以這 樣:初學的,先作事理的辨析,然後推理以求其條貫之理則,然後去體驗當體的空性。大 體如此,而實際上仍須有機的適當配合起來。這些方法都是不可缺的,後代佛弟子也都應 用過,只因偏用不周,而致分化各走一端。我們應該善巧運用,勿再蹈前人的覆轍! ( 《性空學探源》p.26~30) 第三項 因緣三重觀 佛法的主要方法,在觀察現象而探求他的因緣。現象為什麼會如此,必有所以如此的原因 。佛法的一切深義、大行,都是由於觀察因緣(緣起)而發見的。佛世所談的因緣,極其 廣泛,但極其簡要。後代的佛學者,根據佛陀的示導,悉心參究,於是因緣的意義,或淺 或深的明白出來。這可以分別為三層: 一、果從因生:現實存在的事物,決不會自己如此,必須從因而生,對因名果在一定的 條件和合下,才有「法」的生起,這是佛法的基本觀念,也就依此對治無因或邪因論。如 見一果樹,即知必由種子、肥料、水分、溫度等種種關係,此樹才能長成開花結果,決不 是從空而生,也不是從別的草木金石生。不從無因生,不從邪因生,這即是因緣生。因緣 是很複雜的,其中有主要的,或次要的,必需由種種因緣和合,才能產生某一現象。佛法 依此因緣論的立場,所以偶然而有的無因論,不能成立。 二、事待理成:這比上一層要深刻些。現實的一切事象,固然是因果,但在因果裡,有他 更深刻普遍的理性。為什麼從某因必生出某果?這必有某某必然生某的理則。世間的一切 ,都循著這必然的理則而成立,這是屬於哲學的。佛法不稱此必然的理則為理性,名之為 「法」。經中說:「若佛出世,若未出世,此法常住,法住法界」(雜含卷一二‧二九六 經)。這本然的,必然的。普遍的理則,為因果現象所不可違反的。舉一明白的例子,「 生緣死」,這有生必然有死,即是本然的、必然的、普遍的原理。生者必死,這不是說生 下來立刻就死,有的長經八萬大劫,有的朝生暮死,或者更短命,但壽命雖有久暫,生者 必死的原則,誰也逃不了。為什麼一定要死?就因為他出生。既然生了,就不能不死。儘 管生了以後,活幾天,活幾年,幾百年,就是幾千萬年而暫時不死;儘管在果從因生的事 象方面,各各生得不同,死得不同;但此人彼人,此地彼地,此時彼時,凡是有生的,都 必終歸於死。這是一切時、地、人的共同理則。若無此必然的理則,那末這人死,那人或 者可以不死;前人死,後人或可不死;未來事即無法確定其必然如此,即不能建立必然的 因果關係。一切因果事象的所以必然如此,都有他的必然性,可說一切事象都是依照這必 然的理則而生滅、成壞。這必然的理則,是事象所依以成立的,也即是因緣。 三、有依空立:這更深刻了。果從因生的事象,及事待理成的必然理則,都是存在的,即 是「有」的。凡是存在的,必須依空而立。這是說:不管是存在的事物也好,理則也好, 都必依否定實在性的本性而成立。這等於說:如不是非存在的,即不能成為存在的。試作 淺顯的譬喻:如造一間房子,房子即是存在的。但房子的存在,要從種種的──木、石、 瓦、匠人等因緣合成,這是果從因生。房子有成為房子的基本原則,如違反這房屋的原則 ,即不能成為房子,這就是事待理成。房子必依空間而建立,如此處已有房子,那就不能 在同一空間再建一所房子,這譬如有依空立。又如凡是有的,起初必是沒有的,所以能從 眾緣和合而現起為有;有了,終究也必歸於無。房子在本無今有,已有還無的過程中,就 可見當房子存在時,也僅是和合相續的假在,當下即不離存在的否定──空。如離卻非存 在,房子有他的真實自體,那就不會從因緣生,不會有這從無而有,已有還無的現象。這 樣,從因果現象,一步步的向深處觀察,就發見這最徹底,最究竟的因緣論。 (《佛法 概論》p.139~142) 第四項 中觀之觀察法 體悟中道,要先有緣起空有無礙的正觀,這已如上所說。但於緣起正觀的修習,從來的佛 教界,有兩大類:一、『阿含經』等,要先於緣起因果,生死還滅的道理,有了深刻的信 解,然後從緣起相有而觀察性空。如經說:「先得法住智,後得涅槃智」。二、大乘佛法 以本性空為門,所以發心即觀八不,如禪宗有先悟本來的主張。大乘佛法的發心即觀八不 ,觀諸法本不生,依中觀者說,性空要於生死輸迴──緣起因果中去了解,要從即空的緣 起中去觀察即緣起的空,決非離緣起而談不生。若於緣起沒有深刻的了解,悟解空性是不 可能的,也必是不正確的,會發生極大的流弊。我在重慶,曾與太虛大師談及:一般學佛 者談悟證,每以為悟得清淨解脫,於因果事相,視為無所謂,陷於「不落因果」的邪見。 大師說道:普陀山從前有一田雞和尚,極用功禪觀,而每天必吃田雞。別人責他不該殺生 ,他即答以:我一跏趺坐,即一切都空。但田雞和尚到底是錯的,一切皆空,為何吃田雞 的惡習不能空?我說:依阿含經意:「先得法住智,後得涅槃智」,修行取證性空解脫, 必需依世俗而入於勝義,也即龍樹菩薩所說:「若不依世俗,不得第一義」。田雞和尚 緣起因果缺乏正確的勝解,所以不能即緣起而觀空,不能在空中成立因果緣起,墮於邪見 。他那裏能正見空,不過是落空的邪見。大師以為:確乎如此,但大乘者所以特地先修理 觀,因為生死輪迴的因果道理,不容易了解。如有相當禪定的體驗,即使不能正確,也可 以使之於因果緣起深信不疑。不過,弊從利生,一般從空而入,每每忽略緣起,流弊極大 。關於這,佛法的正常道,應先於緣起的因果善惡得善巧,再依緣起而觀空;或先觀性空 不礙緣起,即緣起而觀性空。總之,「不依世俗諦,不得第一義」。因此,『中論』的抉 擇道諦──二十六品、二十七品,詳談正觀緣起,遠離邪見。如離緣起而說修說證,必流 於外道的窠臼,失去佛教的正宗。 緣起法而觀空,中觀宗說,於一切法中尋求自性不可得為空。空性是一,因觀空的所依不 同,有人空與法空之分。於有情身中我性不可得為我空,於其他一切法上自性不可得為法 空。但我法可有二種:一、我即自我,有情直覺自我為主宰者,自我的所依或自我的對象 都是法。二、經中所說的我與世間,也即是我與法。我指一一有情,有情為精神與物質─ ─名、色和合而相續的存在者,即一般人所說的動物。有情所依的五蘊,與青、黃、赤、 白,乃至山河大地等無情器界為法。這二種我法,所說的我義極不同。你、我、人、畜, 都是有情,緣有情而起實有自性執,是人我見,又名補特伽羅我執。不得我空觀的,對這 凡是有生命的,都會生起此我執。 但此我執不是薩迦耶見,薩迦耶見是專在自己身心中,直感自我的實在。對其他的人畜, 雖見為實在的補特伽羅,不會生起自我的執見。故人我見與薩迦耶見,極為不同。佛法中 所說的無我,主要在不起薩迦耶見。但有薩迦耶見的,必起補特伽羅我見;起補特伽羅我 見的,如緣他補特伽羅,即不起薩迦耶見。薩迦耶見必依補特伽羅我見而起,所以『阿含 經』說我空,也即觀五蘊而說補特伽羅我不可得,也即能因此而破除薩迦耶見。補特伽羅 的我執既無,薩迦耶見即失卻依託而不復存在。要離薩迦耶見,必須不起補特伽羅我執。 要想不起補特伽羅我執,也要不起法我執,所以經中觀六處無我時,即明一一處的無實。 大乘法明一切法空,而結歸於「一切法尚空,何況我耶」?假名的補特伽羅,依假名的五 蘊法而安立,所以悟得法無性,補特伽羅的自性見,即隨而不起。依假名的補特伽羅(間 接依五蘊)引起取識相應的薩迦耶見,所以悟得補特伽羅無性,補特伽羅我不可得,薩迦 耶見的我執也即無從安立。根本佛教注重遠離薩迦耶見,與大乘的廣明一切法性空,意趣 完全一致。 (《中觀今論》p.242~244) 依『中論』說,初令菩薩廣觀法空,然後歸結到我空,以觀無我我所為證入空性的不二門 。因為若寬泛的廣觀法空,不能反求諸己,能所的知見不易泯除,故必須返觀自我本空。 由此可見『中論』與『阿含經』義,是怎樣的相符順。 (《中觀今論》p.247) 問題思考: 佛法的「空」最重要的意義是什麼? 體會了「空」,就自然會了解「有」嗎?為什麼? 「心經」及「金剛經」較接近「阿含」或「般若經」或「中觀」的空?為什麼? 試舉實例說明阿含、般若及中觀三者,在空義上之思惟修習方法。 摘自以下網頁 http://www.yinshun-edu.org/dynamicdata/flash/ book/b02/b02_chap5_lushch.html#subSection_23 縮網址 http://0rz.tw/create.php 與各位分享 阿彌陀佛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34.208.4.81
bobju:佛陀在地球上,卻可忉利天說法,這是具體描述 59.104.174.66 03/14 08:55
bobju:還是想像呢? 59.104.174.66 03/14 08:56
bobju:人的意識可以透過禪定進入另一個世界,這可信 59.104.174.66 03/14 08:57
bobju:否? 59.104.174.66 03/14 08:57
bobju:或許那位讀文學的學者表達的是類似這樣的意 59.104.174.66 03/14 08:58
bobju:思吧? 59.104.174.66 03/14 08:58
nknuukyo:如果是像小王子那類發生在其他星球的故事 140.127.196.52 03/14 11:36
nknuukyo:這個角度的確不在地球上 但不知提它何益 140.127.196.52 03/14 11:36
chitong:依O大需求把其推文刪除 134.208.4.81 03/14 11:40
※ 編輯: chitong 來自: 134.208.4.81 (03/14 11:40)
nknuukyo:我解釋一下 為何益是指那位老師 非指o兄 140.127.196.52 03/14 1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