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http://www.yinshun-edu.org/dynamicdata/flash/book/b04/b04_chap5_horngYinn.php 印順和尚 第一節初期大乘經 西元前一世紀中,「大乘佛法」開始興起,這是佛法而又大乘的;傾向於理想的、形而上 的,信仰而又通俗化的佛法。大乘經典的傳出,從內容的先後不同,可以分為「初期大乘 」與「後期大乘」。初期與後期的分別,是有經說可據的,如《解深密經》的三轉法輪: 初轉是(聲聞)「佛法」;二轉與三轉,就是「大乘佛法」的初期與後期。又如《大集經 》的〈陀羅尼自在王品〉:初說無常、苦、無我、不淨;次說空、無相、無願;後說不退 轉法輪,令眾生入如來境界,也表示了大乘有先後的差別。大概的說:以一切法空為了義 的,是「初期大乘」;以一切法空為不究竟,而應「空其所空,有(也作「不空」)其所 有」的,是「後期大乘」。「初期大乘」經的傳出,約自西元前五0年,到西元二00年 頃,傳出也是有先後的。也有思想與「初期」相同,而傳出卻遲在「後期」的,這如「部 派佛教」,是先於大乘的,而在大乘流行中,部派也還在流行發展一樣。 「初期大乘」經的部類繁多,在「大乘佛法」的傾向下,多方面傳出,不是少數地區、少 數人所傳出的。傳出的,或起初是小部,漸漸的擴編成大部,如《般若經》。或各別傳出 ,後以性質相同而合編的,如《華嚴經》。要確定「初期大乘」到底是那些經典,說明也 真不容易!鳩摩羅什譯經,雖遲在西元五世紀初,但所譯龍樹的《大智度論》與《十住毘 婆沙論》,是屬於西元三世紀初的論典。「論」中廣引大乘經,性質都是初期的,比西元 三世紀後半,竺法護所譯的部分經典,反而要早些。龍樹論所引大乘經,標舉經名的,共 二十六部;沒有標出經名,而內容明確可見的,共八部;可能沒有譯成漢文的,有三部; 還有泛舉經名的九部。先敘述於下,作為「初期大乘」最可信的教典。 屬於「般若部」的,有「上品」十萬頌,與玄奘所譯的《大般若經》「初分」相當;「中 品」二萬二千偈,與《大般若經》「第二分」相當;「下品」──《道行》,與《大般若 經》「第四分」及「第五分」相當。「中品」與「下品」,中國一向稱之為「大品」與「 小品」。屬於「華嚴部」的,有〈華藏世界品〉,〈十地品〉,〈入法界品〉。屬於「寶 積部」的,有與「第三會」相當的《密跡經》;與「第五會」相當的《阿彌陀佛經》;與 「第六會」相當的《阿粊佛國經》;與「第一九會」相當的《郁伽長者問經》;與「第三 三會」相當的《離垢施女經》;與「第四三會」相當的《寶頂經》,這是原始的《寶積經 》,《大寶積經》四九會,就是依此而彙編所成的。依《十住毘婆沙論》,今編入《大集 經》的《無盡意菩薩經》,早期也是屬於「寶積部」的。 不屬於大部的,如《首楞嚴三昧經》;《般舟三昧經》,後代作為「大集部」,與經意不 合;《賢劫三昧經》;《弘道廣顯三昧經》;《毘摩羅詰經》;《法華經》;《三十三天 品經》,即《佛昇忉利天為母說法經》;《放缽經》;《德女經》;《自在王菩薩經》; 《海龍王經》;《大樹緊那羅王所問經》;《文殊師利淨律經》;《寶月童子所問經》; 《三支經‧除罪業品》,與《舍利弗悔過經》相當;《智印經》;《諸佛本起經》;《諸 法無行經》;《不必定入定入印經》;《持人[世]經》;《決定王大乘經》;《淨德經》 ;《富樓那彌帝隸耶尼子經》。 還有但舉經名而不詳內容的,如《雲經》,《大雲經》,《法雲經》,都是「各各十萬偈 」的大部。曇無讖所譯《大雲經》,不知是否十萬偈《大雲經》的一分?《六波羅蜜經》 ,可能是《六度集經》。《彌勒問經》,可能與《大寶積經》的「四一會」或「四二會」 相當。《大悲經》,那連提耶舍也譯有《大悲經》,不知是否相同!《方便經》,《阿修 羅問經》,《斷一切眾生疑經》,內容不明。 龍樹所引的大乘經,不可能是當時大乘經的全部。從我國現存的譯本來看,漢、魏、吳所 譯的,如《文殊問菩薩署經》,《內藏百寶經》,《成具光明定意經》,《菩薩本業經》 (《華嚴經‧淨行品》的古譯)。西晉竺法護所譯的,如《文殊師利嚴淨經》,《文殊師 利現寶藏經》,《等集眾德三昧經》,《大淨法門經》,《幻士仁賢經》,《濟諸方等學 經》,《文殊師利悔過經》,《如幻三昧經》等;鳩摩羅什所譯的《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菩薩藏經》(《富樓那問》)等,也都是「初期大乘」的教典。大部、小品,部類是 相當多的! 「大乘佛法」興起的因緣,是多方面的。釋尊入滅了,在「佛弟子的永恆懷念中」,「世 間情深」,不能滿足於人間(涅槃了)的佛陀,依自我意欲而傾向於理想的佛陀,不過理 想的程度是不一致的。如說如來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無所不知,在大眾部系中,也不可 能起初就是這麼說的。佛是修行所成的,與聲聞弟子的修行,當然會有些不同。從不斷傳 出的釋尊過去生中的本生事迹,歸納出成佛的大行──波羅蜜多,波羅蜜多譯為「到彼岸 」,也是「究竟完成」的意思。說一切有部立四波羅蜜多。「外國師」立六波羅蜜多── 施,戒,忍,精進,靜慮,般若。又有別立六波羅蜜多,去「靜慮」而加「聞」的。赤銅 鍱部立十波羅蜜多。「外國師」所立六波羅蜜,是法藏部、說出世部等所用,也是一般大 乘經所通用的。六波羅蜜是成佛的因行,發心成佛而修行的,名為菩薩。佛是福德、智慧 都圓滿的,依因果律,一定是菩薩長期修集福慧的成果。所以菩薩修行,說一切有部以為 要經三大阿僧祇劫;「別部執有七阿僧祇」。龍樹評斥說一切有部說:「佛言無量阿僧祇 劫作功德,欲度眾生,何以故言於三阿僧祇劫?三阿僧祇劫有量有限」!無量阿僧祇劫作 功德,欲度眾生,所以說沒有一處不是釋尊過去生中,捨身救度眾生的地方。為法為眾生 而無限精進,忘己為人,不求速成──不急求自己的解脫成佛,而願長期在生死中,從利 他中去完成自己。菩薩修行成佛的菩提道,無比的偉大,充分的表現出來;這才受到佛弟 子的讚仰修學,形成「大乘佛法」的洪流。菩薩道繼承「佛法」,自利利他,一切都是以 般若為先導的。般若的體悟法性,名為得無生法忍;知一切法實相而不證(證入,就成為 聲聞的阿羅漢了),登阿鞞跋致位──不退轉。以前,名柔順忍。修菩薩行的,「以一切 智智相應作意,大悲為首,用無所得而為方便」。菩提心,大悲,(般若)無所得,三者 並重。如以般若為先導來說,般若於一切法都無所得,在聞、思、修、證中,是最根本最 重要的。「大乘佛法」的甚深,依般若無所得而顯示出來。菩薩行太偉大了!一般人嚮往 有心,而又覺得不容易修學成就,所以有「魚子、菴羅華,菩薩初發心,三事因中多,及 其結果少」的慨歎。恰好大眾部等,說十方世界現前有佛,於是信增上人,以念佛(及菩 薩)、懺悔等為修行,求生他方淨土,見佛聞法,而得不退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大 乘佛法」是多方面的,傳出也是多方面的,而「初期大乘」的主流,是般若為導的,甚深 廣大的菩薩行。 《印度佛教思想史》 p.81~p.86 第二節深智大行的大乘 「初期大乘」經部類眾多,法門也各有所重,而同以「發菩提心,修菩薩行,成就佛果」 為目的;與「佛法」的修出離行,以「逮得己利」,當然會有眾多的不同。然探究二者的 根本差異:「佛法」是「導之以法,齊之以律」,以達成正法久住,利樂眾生為目的;而 「初期大乘」,是重「法」的自行化他而不重「律」的。對於「法」,二者也不同。「佛 法」是緣起說,從眾生──人類現實身心中,知迷悟、染淨的必然而通遍的「法」,觀一 切為無常、苦、無我我所而契入的。「初期大乘」卻以為這些是世俗諦說,要依勝義諦說 。所以如說五蘊無常,「若如是求,是為行般若」,也要被斥為「說相似般若波羅蜜」了 。「初期大乘」的依勝義諦說,如《佛說文殊師利淨律經》(大正一四‧四四八下)說: 「彼土眾生,了真諦義以為元首,不以緣合為第一也」。 異譯《清淨毘尼方廣經》作:「彼佛剎土,不知(苦)斷(集),不修(道)證(滅,以 上是四諦);彼諸眾生重第一義諦,非重世諦」。文殊師利菩薩是從東(南)方世界來的 ,那邊的佛法,以了達真諦──勝義諦為先,不如此土的佛法,以緣起(四諦,世俗諦) 為先要的。「此土」,是釋尊以來傳統的「佛法」;文殊所宣揚的「彼土」佛法,就是出 現於東南印度的「大乘」。依「佛法」說:「不問汝知不知,且自先知法住,後知涅槃」 。如實知緣起的法住智,是修道的必要歷程,決不能離世間的如實知,而能得涅槃的。然 在「初期大乘」,無論是利根、中根、鈍根;初學、不退轉,都直從與涅槃相當的「甚深 處」入門。《般若經》是「初期大乘」的重要經典,充分表達了這一意趣,試引經所說: 1.「甚深相者,即是空義,即是無相、無作[願]、無起、無生、無滅、無所有、無染、寂 滅、遠離、涅槃義」。 2.「深奧處者,空是其義,無相、無作、無起、無生、(無滅)、無染、寂滅、離、如、 法性界、實際、涅槃。須菩提!如是等法,是為深奧義」。 這都是姚秦鳩摩羅什所譯的。1.是《小品般若波羅蜜經》;2.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 俗稱「大品」。經中列舉種種甚深義,唐玄奘譯本結論為:「如是所說甚深義處種種增語 ,皆顯涅槃為甚深義」。涅槃是聖者自證的,非一般的意識分別、語言文字所能及的。不 可說是「有」,也不等於「無」,《阿含經》只以遮離、譬喻,及「微妙」等形容詞為方 便來表示。大乘《般若經》中,所說種種深義,都是涅槃的異名。如無生,離,滅,是《 阿含經》常用來表示涅槃解脫的。空、無相、無願,是趣向涅槃的甚深觀行,大乘經也就 以此表示涅槃。(真)如、法界、實際,在《大般若經》中,類集為真如等十二異名。這 些名字,如、法界等,《阿含經》是用來表示緣起法的,但在大乘經中,都作為勝義諦、 涅槃的別名。「佛法」與「大乘佛法」的所重不同,依此而可以明了出來。 《般若經》等著眼於佛弟子的修行,所說的甚深義,是言說思惟所不及的。這是以佛及阿 羅漢的自證為準量的,如《大般若經》一再的說:「以法住性為定量故」;「諸法法性而 為定量」;「皆以真如為定量故」;「但以實際為量故」;量是正確的知見,可為知見準 量的。與《般若經》同源異流的,有關文殊菩薩的教典,也一再說:「皆依勝義」;「但 說法界」;「依於解脫」。這是大乘深義的特質所在,惟有般若──聞慧(音響忍)、思 與修慧(柔順忍)、修與現觀慧(無生法忍)所能趣入。由此可見般若波羅蜜在菩薩道中 的重要性,對經中所說:「一切法不可得」;「一切法本性空」;「一切法本不生」;「 一切法本清淨」(淨是空的異名);「諸法從本來,常自寂滅相」,也可以理會,這都是 「無所得為方便」的般若──菩薩慧與佛慧(「佛之知見」)的境地。 大乘甚深義,從「佛法」的涅槃而來。但在「佛法」,見法涅槃──得涅槃智的阿羅漢, 是「不再受後有」的,那菩薩的修「空性勝解」,直到得無生忍,還是不證入涅槃,怎麼 可能呢?我曾加以論究,如《空之探究》(一五一──一五三)說: 「眾生的根性不一,還有一類人,不是信仰、希欲、聽聞、覺想,也不是見審諦忍,卻有 《有[生死]滅涅槃》的知見,但不是阿羅漢。如從井中望下去,如實知見水,但還不能嘗 到水一樣。……(絕少數)正知見《有滅涅槃》而不證得阿羅漢的;不入滅盡定而有甚深 涅槃知見的,正是初期大乘,觀一切法空而不證實際的菩薩模樣。……有涅槃知見而不證 的,在崇尚菩薩道的氣運中,求成佛道,利益眾生,才會充分的發揚起來」! 「大乘佛法」的甚深義,依於涅槃而來,而在大乘法的開展中,漸漸的表示了不同的涵義 。起初,菩薩無生法忍所體悟的,與二乘的涅槃相同,《華嚴經‧十地品》也說:「一切 法性,一切法相,有佛無佛,常住不異。一切如來不以得此法故說名為佛,聲聞、辟支佛 亦得此寂滅無分別法」。「般若」等大乘經,每引用二乘所證的,以證明菩薩般若的都無 所住。二乘的果證,都「不離是忍」,這表示大乘初興的含容傳統佛法。然菩薩是勝過二 乘的,菩提心與大悲不捨眾生,是殊勝的。智慧方面,依般若而起方便善巧,菩薩自利利 他的善巧,是二乘所望塵莫及的;《華嚴經‧入法界品》與《維摩詰經》,稱之為不可思 議解脫。發展到二乘的涅槃,如化城一樣,「汝所得非(真)滅」。這如一時睡眠;只是 醉三昧酒,佛的涅槃才是真涅槃呢!「大乘佛法」的甚深涅槃,與「佛法」不同;簡要地 說,大乘是「生死即涅槃」。 「佛法」的緣起說是:依緣有而生死流轉,依緣無而涅槃還滅,生死世間與涅槃解脫,同 成立於最高的緣起法則。不過敘述緣起的,多在先後因果相依的事說,這才緣起與涅槃, 不自覺的對立起來。「緣起甚深」,「涅槃甚深」,是經、律中一致說到的,也就以緣起 為有為,以涅槃為無為,意解為不同的二法了。「大乘佛法」中,空性、真如、法界等異 名的涅槃,是不離一切法,即一切法的,如《般若經》說:「色(等五蘊)不異空,空不 異色(等);色(等)即是空,空即是色(等)」,《智度論》就解說為:「涅槃不異世 間,世間不異涅槃」。涅槃是超越凡情的,沒有能所相,沒有時空相,沒有數量彼此差別 相(近於某些神秘經驗),是不能以心思語言來表示的。「佛法」重在超脫,所以聖者入 涅槃的,不是人類的祈求對象,不落神教俗套,但不能滿足世俗的迷情。「大乘佛法」的 涅槃,可說是超越而又內在的,不著一切,又不離一切。 《印度佛教思想史》第三章 p.91~p.96 第三節後期大乘經 「大乘佛法」後期,與初期的有了顯著的差別。後期的大乘經,雖也是部類眾多,而以如 來藏、佛性,及與如來藏思想接近的佛菩提、涅槃功德的闡揚,為後期大乘經的一般傾向 。大乘論方面,無著、世親造論通經,成立阿賴耶識為依止的瑜伽行派。瑜伽派的發揚, 中觀派也告中興;兩派的「相奪相成」,與兩派內部的論諍,使論議進入嚴密的思辨時期 。大概的說,經典是從南而北的,論書是從北而南的,相互交流,而中印度的佛法,從笈 多王朝(西元三二0──)起,再成為佛法的主流。 後期大乘經,從西元三世紀起,到五世紀末,大多已經傳出。六世紀以下,一則論議的風 氣高張,一則是一個新時代(「秘密大乘佛法」),正孕育接近成熟,將流布面目一新的 教典:所以「大乘佛法」的經典,傳出也就少了。這一時代(先後共三百年),起初,南 方案達羅王朝,於西元二二五年滅亡。北方的貴霜王朝,三世紀也日漸衰落,印度又是到 處分裂割據的局面。旃陀羅笈多第一,自摩竭陀興起,於西元三二0年,建立笈多王朝。 經薩母陀羅笈多,到旃陀羅笈多二世,國勢相當強盛,統治了東、西及北印度,南印度也 表示臣服。那時,梵文學大大的興盛起來(引起以後印度教的盛行)。到了鳩摩羅笈多末 期(西元四五五年前),北方受白匈奴,即我國史書中的嫢噠的侵入;不斷來侵,國力大 受損耗,終於在五世紀末,北印度落入嫢噠的統治。佛教受到嫢噠的摧殘,北印度的佛教 ,開始走向衰落。鳩摩羅笈多以後,笈多王朝分化了;中印度「大乘佛法」的兩大中心─ ─東方摩竭陀,西方摩臘婆,也因此漸漸形成。 《印度佛教思想史》第五章 p.153~p.154 「後期大乘經」中,明確闡揚如來藏法門的,《大般涅槃經》的前分十卷外,是:一、《 大方等如來藏經》,現存晉佛陀跋陀羅與唐不空所譯的二本。這部經,受到了《華嚴經》 思想的啟發。《華嚴經》初說毘盧遮那佛的華藏莊嚴世界海;世界與佛,都住在蓮華上。 華藏是蓮華胎藏:蓮華從含苞到開花,蓮實在花內,如胎藏一樣;等到華瓣脫落,蓮臺上 的如來(蓮蓬上的蓮子),就完全呈現出來。《如來藏經》就是以蓮華萎落,蓮臺上有佛 為緣起,以種種譬喻說明如來藏的。二、《大法鼓經》宋求那跋陀羅譯。《大法鼓經》與 《法華經》有關:《法華經》初說「會三歸一」,二乘同得佛智慧──一乘;說實相與《 般若經》相近。但「開迹顯本」,涅槃了的多寶佛塔涌現在空中;釋尊自說「我成佛以來 甚大久遠,壽命無量阿僧衹劫,常住不滅」;三變淨土;十方受化菩薩來集,意味著如來 常住。《法鼓經》提到了《法華經》的「化城喻」、「窮子喻」;《大般涅槃經》比喻佛 性的五味──乳……醍醐喻;說如來藏與一乘。三、《央掘魔羅經》,也是求那跋陀羅譯 的。《雜阿含經》中,央掘魔羅──鴦瞿利摩羅執劍追殺釋尊,怎麼也追不上,於是口呼 「住!住」!釋尊對他說:「我常住耳,汝自不住」。在大乘如來常住思想中,也就以此 為緣起,宣說如來常住的如來藏法門。《大般涅槃經》,《大法鼓經》,《央掘魔羅經》 ,《大雲經》,都說到正法欲滅時,法在南方。四、《勝鬘師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廣經》, 也是求那跋陀羅初譯的。勝鬘出嫁到阿踰陀,說一乘、如來藏法門。阿踰陀為笈多王朝的 文化發達地區,無著傳出《瑜伽師地論》,就在此地。《勝鬘經》分十四章,說到如來藏 與生滅識的關係。五、《不增不減經》,元魏菩提流支所譯。這幾部宣說如來藏的經典, 表示了眾生本具如來。這雖是「佛法」與「初期大乘佛法」所沒有的,但如來藏說對未來 佛教的影響,是極為深遠的!還有《解深密經》,《阿毘達磨大乘經》,《入楞伽經》, 《大乘密嚴經》,《佛地經》等,當別為論述。 如來藏說,是「大乘佛法」的佛道論,適應世俗而興的通俗說。《般若》等大乘經,修菩 薩行為主,以般若的解悟為先導。般若所體悟的,是「佛法」的涅槃,有法性、真如、法 界等異名。真如等不離一切而超越一切;超越一切,所以空性為其他經典所應用,被稱為 「空相應經」。然《般若經》初義,是自性空。自性空,形容自性的不落名、相、分別─ ─體悟的真實,不是沒有勝義自性。由於遮遣虛妄執著,對治部派的實有說,「無自性故 空」的思想發展起來;這是高層次的,但也是容易被誤解的。《般若經》等說「一切法空 性」,「一切法無生」,「一切法清淨」,重於般若的體悟,方便說明,有所證理性的傾 向,但也有傾向於能證智慧的說明。如釋尊證得無上正等菩提,由於眾生的難以理解,曾 經默然而不想說法。甚深而難解的,《阿含經》說是緣起與涅槃。但《小品般若經》說: 「般若波羅蜜甚深,難解難知,以是義故,我欲默然而不說法」。又如說:「諸佛依止於 法,……法者則是般若波羅蜜」。《般若經》所說的般若,是菩薩慧,成佛就轉名佛慧。 《法華經》正是以佛慧為主,所以說:「我所得智慧,微妙最第一!眾生諸根鈍,著樂癡 所盲,如斯之等類,云何而可度?……我寧不說法,疾入於涅槃」。眾生所難以信受的, 是佛智慧,也就是妙法──正法。經上說:「說佛智慧故,諸佛出於世」;「如來所以出 ,為說佛慧故」:這就是為了開示悟入佛之知見。《華嚴經》廣說菩薩大行,而也以佛智 慧為重。無二無相,不可思議的甚深涅槃,大乘經傾向於(菩薩及)佛智慧,其實《般若 經》中也已說到了,如《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二五(大正八.四0三上)說: 「第一義[勝義]亦名(本)性空,亦名諸佛道」。 諸佛道,是「諸佛所證無上正等菩提」的異譯,與勝義,性空同一內容。所以《智度論》 說:「諸法實相有種種名字:或說空,或說畢竟空,或說般若波羅蜜,或名阿耨多羅三藐 三菩提」。大乘法從共聲聞的涅槃,傾向於不共聲聞的(菩薩與)佛菩提。大乘法本從「 佛弟子對佛的永恆懷念」而來,修菩薩行,求成佛的等正覺,所以著重理想中的佛智慧, 也可說應有的事了。 《印度佛教思想史》第五章 p.156~p.159 如來藏說的興起,是「大乘佛法」的通俗化。如來,也是世俗神我的異名;而藏是胎藏, 遠源於《梨俱吠陀》的金胎神話。如來藏是眾生身中有如來,也可說本是如來,只是還在 胎內一樣,沒有誕生而已。大乘以成佛──如來為目標的,說如來本具,依「佛法」說, 不免會感到離奇。但對一般人來說,不但合於世俗常情,眾生身中有如來,這可見成佛不 難,大有鼓勵人心,精勤去修持實現的妙用。稱之為「藏」,又與印度傳統神學相呼應, 這是通俗而容易為人信受的。傳說南印度的毘土耶那竭羅地方,如來藏的偈頌,童女們都 會吟詠歌唱呢。 如來藏、我的思想,適合世俗常情,一般人是樂意接受的,但對「佛法」來說,是一更大 的衝擊!部派佛教也有立「不可說我」、「勝義我」的,但只是為了說明流轉中的記憶與 作業受報,不是所迷與所證的如實性。而且,(胎)藏與我,都從婆羅門教的教典中來, 這不是向印度神教認同嗎?依佛經說,當然不是的。我,是過去佛所說而傳來的,世間雖 聽說有我而不知我的真義。現在說(眾生位上)如來藏我,(佛果位上)常樂我淨的我, 才是真我。《楞伽經》也明白的說:「開引計我諸外道故,說如來藏」。為了攝化外道, 所以說如來藏我;如來藏我與印度固有宗教,是有關係的。依佛法說,這是適應世間的妙 方便,但在一般人,怕有點神佛莫辨了!其實,流傳中的「大乘佛法」,融攝印度神教的 程度,正日漸加深。後期大乘重於如來,所以從「初期大乘」的「天菩薩」,進展到「天 如來」,如《入楞伽經》卷六(大正一六.五五一上──中)說: 「大慧!我亦如是,於娑婆世界中,有三阿僧衹百千名號,凡夫雖說而不知是如來異名。 大慧!或有眾生知如來者,有知自在者,……有知仙人者,有知梵者,有知那羅延者,有 知勝者,有知迦毘羅者,有知究竟者,有知阿利吒尼彌者,有知月者,有知日者,有知婆 羅那者,有知毘耶沙者,有知帝釋者,……有知意生身者。大慧!如是等種種名號,如來 應正遍知於娑婆世界及餘世界中,三阿僧衹百千名號,……而諸凡夫不覺不知,以墮二邊 相續法中,然悉恭敬供養於我」。 依《楞伽經》說:如來(佛,不一定是釋尊)的名號,是非常多的。梵天、帝釋以外,如 自在是溼婆天;那羅延,也就是韋紐──毘溼笯天;日是日天;月是月天;婆羅那或譯明 星:這都是印度神教所崇拜的神。迦毘羅,傳說是數論派的開創者;毘耶婆──廣博仙人 ,傳說是摩訶婆羅多史詩的編集者:這都是印度神教傳說的仙人。印度的群神與古仙,都 是如來的異名。一般人恭敬供養梵天等,卻不知道就是如來。天神(與仙人)與如來不二 的思想,非常明顯。又如《大集經》的「寶幢分」,說到如來入城時,「若事(奉)象者 ,即見象像。……有事魚,龍,龜,FKNWU,梵天,自在(天),建陀(天),八臂(天) ,帝釋,阿修羅,……四王(天),夜叉,菩薩,如來,各隨所事而見之」。如來在不同 的宗教信仰中,就是他們平時所信奉的神。這是泛神的,也就是一切神是一神的,與《楞 伽經》相同。「天佛不二」,不只是理論的,更是信仰的。這一發展,印度佛將到達更神 秘的境地。 《印度佛教思想史》第五章 p.162~p.164 附錄建立大乘三系之根本意趣 一 論前泛論 虛大師立大乘三宗,我又別稱為三系(三論)。內容大體是相同的(不過大師著重中國宗 派,我著重印度經論),為什麼要另外建立?關於這,我認為有三點是先要注意的。一、 大乘三系,都是無限的深廣。著重某一角度而說,立名即會有不同。論說:「名義互為客 」,一義可能有多名,何況義海汪洋的大乘三學?二、大乘是無限的深廣,用三五字來表 示他,每每不免有例外。如勝利前夕,我發表「法相是否必宗唯識」。從全體佛教去看, 有的從法相而歸宗唯識,也有不歸宗唯識的。虛大師評語,也沒有否認此一事實。這雖有 例外,但大師著重於大乘,所以「法相唯識」的名義,依然有他的價值。三、大乘三系, 都是從大處著眼,從某一角度的特義而立名。所以首先要研尋安立三名的意趣,而不可拘 於名字的推敲。但求闡義有獨到處,立名不太濫,就有參考的價值。名言本是世間法,雖 說「約定俗成」,其實是從來就不能免於歧義的。 二 成立三系的根本意趣 大乘三系,即性空唯名論,虛妄唯識論,真常唯心論,創說於民國三十年。……我的意趣 是:凡是圓滿的大乘宗派,必有圓滿的安立。一、由於惑業而生死流轉,到底依於什麼而 有流轉的可能。二、由於修證而得大菩提,到底依於什麼而有修證的可能。這二者,有著 相關性,不能病在這裡,藥在那邊(念佛、持律、習佛,都是大乘所共的行門。著重某一 行持,在印度是不成宗派的)。著重這一意義去研求時,發見大乘經論宗派的不同說明, 有著所宗所依的核心不同。如把握這一基本法則,核心的根本事實,那對於大乘三宗的理 解,便能以簡馭繁,綱舉目張。我於大乘三系的分別,重心在此。 三 怎樣來分別三系 現在,先申明大乘三系的意趣,……。 【一、性空唯名論】 一、性空唯名論:依《般若》等經,龍樹、提婆、清辨、月稱等論而安立。依這一系說, 一切法無自性空,為最根本而最心要的。離卻性空,生滅無常,不外是斷見。真常,更是 神我的別名。惟有從性空中,貫徹常與無常,才能契三法印即一法印,安立佛法,開顯佛 法的深奧。 性空,「非作用空無之義」。依中觀者說,現證法空性,雖都無所取(與唯識者根本智證 大同),而實不破壞一切。所以「畢竟空中不礙生死」,「不壞假名而說實相」。這點, 不曾為問者所注意,所以說:「性空則一法不立矣」。「性空,而又何所謂唯名耶」。不 知道,性空不但不破壞一切法,反而一切法由性空而能成立。龍樹說:「以有空義故,一 切法得成。若無空義者,一切則不成」。「若誰有此空,彼有一切義。若誰無空性,彼一 切非有」。性空不是什麼都沒有,反而能善巧安立一切,此為中觀學者唯一的特義。 因為無自性,所以從緣而起;如有自性,即不成緣起,這是中觀者所常說的。緣起是沒有 自性(空)的緣起,也就是假名的緣起。因眾生無始以來,無明所蔽,不達緣起的假名即 空,執著自性有,自相有,便是生死根本。所以說:「諸法無所有,如是有,如是無所有 ,愚夫不知,名為無明」。如依緣起假名而達無自性空,即得解脫。所以說:「離三解脫 門,無道無果」。提婆稱此為:「無二寂靜門」。 生死流轉的惑業苦事,生死還滅的涅槃如來事,如執有自性,即是什麼也不能成立的,如 《中論》等廣破。反之,「以有空義故,一切法得成」:三寶、四諦,世出世法,一切都 能善巧安立,決非破壞因果染淨(不空論者,是誤以為是破壞的)。由於性空而有修有證 ,如說:「以一切法不可得故,乘是摩訶衍,出三界,至薩婆若」。 性空是不礙緣起的,緣起的即但是假名,這又是中觀的特義。唯識者析別為假名有的(遍 計所執性),自相有的(依他起性)二類。中觀者的世俗安立,雖有正倒二類,但都是假 名有(即是無自性的)。如說:「云何不壞假名而說諸法相?……如佛所說,諸法但假名 」。所以,「以世間名字故有知有得(證),世間名字故有須陀洹乃至阿羅漢、辟支佛、 諸佛,第一實義中無知無得,無須陀洹乃至無佛。……六道別異,亦世間名字故有,非以 第一義。……第一實義中,無業無報,無生無滅,無染無淨」。世間名字故有,是說:染 淨因果,凡聖迷悟,這一切,惟有世俗名言識(通後得智)所得的假名;如以正理觀察而 求自性有,自相有法(勝義有),即都不可得。如以為非假名有,經過智慧的抉擇,完全 不能成立。經說「唯名,唯表,唯假施設」。假名,梵語本為假施設義。不由自性自相而 有,依於因緣觀待,現為如幻如化的假有。假名有,並非說實有此名,是說:「如是一切 ,但以名字故說。是諸名字,亦不生不滅,非內非外非中間住」。問者疑為「唯名之執實 說」,出於誤會。此絕無自性的但有假名,在世諦中法相條然,所以「名假施設(名句) ,受假施設(如人如柱),法假施設(如十八界),應當學」。 其他學派,除假名有外,別有自相有或自性有的,才依以成立一切。唯有中觀者,在法法 性空的基點,宣說一切但有假名,所以以「唯名」來表示他。至於即空即假的空有無礙, 都是依此而成立,而通達。 【二、虛妄唯識論】 二、虛妄唯識論:唯識,大家都同意,不消多說。這是彌勒、無著、世親以來的大流。何 以立名為虛妄?這並非抹煞法相唯識,而是從另一角度來說。也不是遵從安慧及《中邊論 》意,而是唯識學的通義。 唯識學,於三性中,著重依他起性,說依他起是實有唯事。依他是自相有,不是假名有; 假名有是無自性的,空的──遍計所執性,這不是因果法,不能安立世出世間因果。依他 起性是有為生滅(無常)的,不是無為真常法;圓成實是空性,是不生滅的無為性,平等 性,不能依此而立染淨因果。所以,惟有有為生滅的依他起性,才有成立染淨因果可能。 這是不可不有的,沒有就一切都不成立。如說:「彼於虛假處所實有唯事(依他),撥為 非有。……彼於真實及以虛假,二種俱謗」。「若無依他起,圓成實亦無;一切種若無, 恆時無染淨」。 依他起性是染淨依,在宗歸唯識時,依他起即虛妄分別的心心所法。依此說三性,即「虛 妄分別有,於此二都無;此中唯有空,於彼亦有此」;也即是「境故,分別故,為二空故 說」。依他起有,等於說內識是有;遍計性空,等於說外境是無。唯識無境與三性有空, 是這樣的一致。 心心所法中,阿賴耶識是根本依,所知依,這是種現熏生,心境緣起,隨染轉淨的樞紐。 而阿賴耶識是有漏有為生滅的妄識(不一定是妄執);玄奘所傳的護法唯識,也確切如此 。有有漏的雜染(虛妄),才能說到無漏的清淨。引生無漏清淨現行的種子,不論是本有 、新熏,雖不是賴耶自性所攝,也還是依附阿賴耶識而轉。著重虛妄的依他起性──識而 成立一切,豈非是唯識宗的通義! 我不是不知道,識通於不虛妄,依他通於清淨,但總是依虛妄分別識為本,安立染淨因果 ,依此而明唯識。如「無始時來界」頌,本可作如來藏釋,但奘譯的《攝大乘論釋》,《 成唯識論》,還著重於虛妄雜染的識種。 【三、真常唯心論】 三、真常唯心論:這是依宣說如來藏,如來界,常住真心,大般涅槃等一分大乘經而立; 攝得《起信論》。這是把握真常為法本的,與性空唯名論不同:「空者,即是遍計所執性 」(與唯識學同),這是不可依據而成立染淨因果的。又與虛妄唯識論不同:生滅無常, 不能成立染淨因果。因為,「譬如破瓶不作瓶事,譬如焦芽不作芽事。如是若陰界入,已 滅今滅當滅,自心妄想見,無因故」。明白的說:如真的剎那滅了,染淨縛脫就都不能成 立。所以,「七識,不流轉,不受苦樂,非涅槃因」。為什麼不是?只因為「其餘諸識, 有生有滅,意意識等,念念有七」。有生有滅, 七識所以不成流轉涅槃的因依,難道阿賴耶識有生有滅,就可以成立嗎?當然不會的。這 非真常不可,惟有「離無常過」的如來藏,真常清淨,才有可能。所以說:「如來藏是依 ,是持,是建立。依如來藏故有生死,依如來藏證得涅槃」。如來藏是真常本淨的,但無 始以來,為「若離若脫若異一切煩惱藏」所覆(或說「陰界入所覆」,「貪瞋癡所污」等 )。這是說,有與如來藏不相合的有為雜染熏習,無始來依如來藏而現有雜染生死。所以 如來藏「離有為相」,而「變現諸趣,猶如伎兒」。《楞伽經》總是說「如來藏藏識」, 不但說藏識,與唯識學不同,應從此去理解。此真常的如來藏,有「過於恆沙不離不脫不 異不思議佛法」。《楞伽經》也說:「有漏習氣剎那,無漏習氣非剎那」。如來藏性具無 漏非剎那的功德,為無漏功德因,所以是涅槃依。成佛,也只是如來藏出纏,無漏淨能的 圓滿顯發而已。 真常論,也可能不唯心。但真常大乘一致的傾向,是「自性清淨心」,「常住真心」,「 如來藏心」,「如來藏藏識」等。本淨真性,總持於心性;以此真常心為依而有生死、涅 槃事,為流轉、還滅的主體,所以稱之為真常唯心論。 《無諍之辯》第六章 p.125~p.133 -- 以慧體為根基,航行法海而不懈, 以慈悲為彼岸,終其一生而不毀。 人間佛教的菩薩行者 印順和尚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64.159
jellinek:大推本文!! 203.68.107.2 08/26 23:17
cool810:推 小訂正一下簽名檔的終生不毀是否誤字XD 58.99.10.46 08/26 23:43
buddhanature:只推樓上說簽名檔有錯字。 "而不悔"122.123.195.190 08/26 23:58
yggdrasils:http://blog.udn.com/upatissa/2843515 123.192.64.159 08/27 08: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