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印順法師佛學著作集──成佛之道(增註本) http://www.yinshun.org.tw/books/10/yinshun10-11.html 第五章 大乘不共法   大乘不共法,是在人,天,聲聞,緣覺乘的共德上,進明佛菩薩的因行果德。人乘與 天乘,終究是有漏的,不能出離生死的。聲聞乘與緣覺乘,雖是無漏解脫,而偏於獨善其 身的。這都是善的,但不是圓滿的。依《法華經》說:如來出世的唯一大事因緣,就是使 眾生開示悟入佛之知見,也就是使眾生悟入佛的大菩提。所以,以發菩提心,修菩薩行, 成如來果的大乘法門,才是佛法的真實意義,如來教化的真正目的。成佛的法門,為什麼 稱為「大乘」呢,既稱為大乘,從立名來說,不外乎『待小名大』。這就是說:與小乘比 對起來,不同於小乘,所以名為大乘。這或者是超勝了小乘的,或者是廣大含容了小乘的 。無論是『殊勝大』,『含容大』,總之是對小立名的。然大乘法的超勝,是超勝到無所 對待的;大乘法的含容,是含容到無所不攝的。所以約大乘的意義說,實在是不可以大 [P256] 小的比對來表示的,是絕待的,不過強名為大而已。說到「不共」,也就有此二 義:一、是人,天,聲聞,緣覺乘中所沒有的。二、在佛菩薩的心行中,統攝一切功德, 無不成為大乘的特法。如《般若》的摩訶衍品,總一切功德而名為大乘 (1)。這好像鳥類 的高飛,如『高入須彌,咸同金色』一樣。 這是如來出世說法的本懷,所以在五乘及三乘共法以後,要敘說這成佛的不共法門。    戊一: 恥有所不知,恥有所不能,恥有所不淨,迴入於大乘。   修習大乘佛法,不消說,是以發菩提心為主的。但眾生的根性不一,所以引發菩提心 的因緣也不同;依此而表現的菩薩風格,起初也多少有差別的。為了避免專以自己的偏好 來衡量一切,自讚毀他,無意中損害佛法,所以對此不能不先有相當的認識。   上面說到的三乘共法,主要是聲聞(緣覺)乘。二乘的學者,也是會發菩提心而入大 乘道的:有的初學聲聞行,不曾決定,就轉學大乘;有的在聲聞中 [P257] 已得決定(忍 位),或是已證入法性而得初果(須陀洹)以上的;有的已證第四阿羅漢果的;也有入了 無餘涅槃,再發大心的。從佛法唯是一乘道來說,小乘本是大乘方便道,當然遲早要入大 乘道的。但在小乘行者的見地上,起初卻不免有點隔礙。拿阿羅漢果來說,他們自覺得: 『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2);已經到了學無可學,進無可進 的地步。佛是阿羅漢,他們也是阿羅漢;佛得解脫,他們也得解脫。自以為究竟了,那當 然一時不想修習大乘道,於大乘毫無興趣。然而,佛不是修菩薩行,廣度眾生而成佛的嗎 ?佛為什麼不教聲聞行者修菩薩行成佛,卻叫大家修自利行而了生死呢?這是一大疑問。 同樣的證入法性,同樣的解脫生死,聲聞阿羅漢果真的什麼都與佛平等嗎?比較起來,真 是『天地懸隔』了!所以在事實的經驗中,在佛的善巧教導中,阿羅漢們不免要從自慚而 到自怨,終於撤除了自以為究竟的心理障礙,發菩提心,重行走向佛道了!   有的是自己心生慚「恥」,覺得自己「有所不知」,不能如佛那樣的遍知 [P258] 一 切。大毘婆沙論說:佛曾與彌勒菩薩等說法,阿羅漢們都不能了解。從前,有人到祇洹精 舍來出家,阿羅漢們觀察他的根機,一點善根都沒有,這是不適宜出家的,出家也不能獲 得教證功德的。大家不肯度他,佛卻度了他出家,不久就證了阿羅漢果。大家覺得希奇, 佛說:此人在無量劫以前,曾經因為虎難而口稱『南無佛』,憑這歸向佛的功德善根,現 在才成熟而得度。這可見,在佛智慧的深徹與廣大面前,阿羅漢們的智慧,簡直如日光下 的螢光了!還有,自己心生慚「恥」,覺得自己「有所不能」,不能如佛菩薩那樣的大能 。如舍利弗說:『嗚呼深自責,云何而自欺!我等亦佛子,同入無漏法,不能於未來,演 說無上道』(3)。其實,阿羅漢們不能的事太多了,如菩薩法的:『遊戲神通,淨佛國土 ,成就眾生』(4)等。還有,自己心生慚「恥」,覺得自己雖說斷盡了煩惱,而事實證明 ,還是「有所不」清「淨」的。如大樹緊那羅王彈琴,年高德劭的大迦葉,竟然情不自禁 的手舞足蹈起來。迦葉說:我雖能遠離世間的欲樂,但菩薩法的微妙欲樂,還有所染著呢 !又如天女散華,華到菩薩身上 [P259] ,不曾繫著;而落到聲聞阿羅漢身上,卻繫著了 ,這證明了內心的有所染著。又如小鳥通過舍利弗的身影,還不免『餘悸』;而通過佛的 身影,就一些恐怖都沒有了。阿羅漢們是『不斷習氣』的;這種習氣,便是菩薩所要斷的 煩惱。所以在事實的經驗中,自己感覺到有所不知,有所不能,有所不淨,不免要自己慚 愧,自己埋怨自己。一經佛的善巧教化,阿羅漢們就會「迴」自利的小心,發菩提心,而 「入於」自利利他的「大乘」道了。    戊二: 不忍聖教衰,不忍眾生苦,緣起大悲心,趣入於大乘。   發心向大乘道,並非一定要經歷小乘聖者的果證;相反的,修學大乘法的主機,都是 直從凡夫地而發心修學的。引起發心的因緣,種種不同:有的是親見如來(及菩薩)的色 身相好而發心的;有的是見如來的神通威力而發心的;也有見如來法會的莊嚴,聽如來的 圓音教化而發心的。有的生在佛後,聽見佛弟子的教化,或誦讚佛經的深義而發心的。或 有自動的,也有被勸而發心的。發菩提心,主要是以佛菩提為理想而誓願希求。著重在佛 德的崇高深妙而發心 [P260] 願求,當然是發菩提心的主要內容。但如缺少了另一要素─ ─悲願,那不是不圓滿的,就是容易退墮的。經上說:『菩薩但從大悲生』(5);所以發 菩提心,也是:『發心為利他,欲(求)正等菩提』(6)。這樣,前面所說的,不太著重 悲願的發心,可知是容易退失的發心了。著重於悲願而發心,略有二類:一、「不忍聖教 (就是佛法)」的「衰」微,著重於護法而發心:知道三寶的殊勝功德,有救人救世,引 生世出世間善法的力量。可是生在像末,佛法衰落不堪,為教內教外的邪惡所嬈亂,不能 達成救人救世的任務。知道這惟有發菩提心,上求下化,才是復興佛教,利樂眾生的唯一 辦法。這樣,就以不忍聖教的衰微為「緣」,而「起大悲心」,依大悲心而引發大菩提願 。二、「不忍眾生」的「苦」迫,著重於利生而發心:或有生在時勢混亂,民生艱苦的時 代,想予以救濟,而自己卻沒有救護的力量。深細的考究起來,知道惟有學佛成佛,才能 真正的救度眾生的苦迫。這樣,以不忍眾生的苦惱為因緣,起大悲心,依大悲心而引發上 求下化的菩提心。這二類發心,是出於深刻的智慧及悲願而自發 [P261] 的,所以是堅強 有力,容易成就。真能這樣的依悲願而發心,就能從凡夫地而「趣入」「大乘」道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8.99.10.118
joni51379:推印順~小時候有去福嚴佛學院看他^^+ 09/04 21:33
AHJKL:推 09/04 23:09
cool810:一樓的好福氣耶 :) 09/05 14: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