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摘自:〈妙雲集中編之四『性空學探源』〉 印順法師 第三節 終歸於空  第一項 無為常住  第二目 涅槃   無為法中的擇滅無為,本就是涅槃。但因涅槃對空義的影響特深,所以特別來說明它 。涅槃是佛法的歸宿,雖大小各家對它的解說不同,但都承認是一種否定有為有漏的直覺 境地,本質上就必然的與空義有關,如實修行的佛弟子,都可能得到這種涅槃的直覺境界 ,所以佛法都傾向於空義。   涅槃,在後代的佛法中有著有與無、同與異的不同解釋。直覺體驗的這種涅槃境界, 不能從正面去具體說明,只可方便用世間言語形容;因它是世間無常紛擾諸般痛苦的否定 ,所以用「常」「寂」等詞句來形容描寫,這是大家共許的。如『順正理論』卷四十七說 : [P225] 「如正法中於涅槃體雖有謂實,謂非實異,而同許彼是常是寂故。」涅槃的有 無,固為諍論所在,但不是諍論有沒有涅槃,是說否定的當下是不是有實在的別體。這在 薩婆多部、犢子部等,都主張實有的,如『俱舍論』第六卷云:   「此法自性實有離言,唯諸聖者各別內證,但可方便總相說言:是善是常,別有實物 名為擇滅,亦名離繫。」涅槃,是聖者各別內證──內心直覺體驗到的,是離言不可說的 (大乘的離言法性,聲聞佛法是共許的。『佛本行經』說如來初轉法輪教化五比丘,阿若 憍陳如等所證悟到的就是無生智,就是第一義空。與大乘的「空性」、「離言法性」是一 樣的)。雖不可說,但有部他們認為是實有的;只是這種有,不是平常見聞覺知到而可說 的(後代發展為真常妙有),只能方便的用「常」、「善」、「寂」等來形容它。不像有 為世象之由關係而有,它是超越時間性的,證不證悟它都是本來如此的,所以叫常。世間 雖有善惡無記三性,但都是有漏雜染的,在勝義的 [P226] 立場都不是善,而唯勝義的涅 槃才是純善的,它與相對可記性的世間善有絕大的不同,所以叫善。寂,是不動亂;世間 一切動亂起滅相,到此皆風平浪靜,在生滅的否定意義上,名之曰寂。涅槃的建立,在學 派中有著假實的不同,而這離言常寂的意義則無不同。涅槃體性的擇滅無為,有部認為實 有,是說涅槃離繫,有漏法不生,不單是消極的不生,是另有擇滅無為的實法,有力能使 有漏法滅而不生。這思想,在大乘的某一種立場上看,是有意義的。   其次,經部譬喻師,認為擇滅非實有。表面上看,這主張似乎與大乘空宗相同;實質 上,終究是上座系的見解。大眾分別說系側重在理性的空義,譬喻者卻在常識法相的不生 面說明涅槃非有。重事相而忽略理性,雖主張無體,反而接近了薩婆多部。如『順正理論 』的兩段介紹說:   「煩惱畢竟不生,名為涅槃。由得對治,證得當起煩惱後有畢竟相違所依身故,名得 涅槃。」煩惱決定不生曰涅槃。所說的煩惱,不像有部的三世實有,是在有情六處中的煩 [P227] 惱功能。現在智慧現前,使煩惱功能不再潛動,決定不再生起煩惱,身心得到清 淨,叫做得涅槃。所以,譬喻者說的涅槃,專在煩惱的不生上安立,不是另有實體可得。 後來,大乘常用破瓶的譬喻說明這思想:如說破瓶,是在完整瓶子的否定上說,不是另有 一種叫「破」的實在東西。所以經部說的擇滅非實有,純粹從消極面,在事相的否定上說 ,幾乎沒有接觸到理性。他們思想與大乘宗空的距離,就在這一點。不過反過來說:四諦 之中有滅諦,諦的意思就是真實不虛。滅諦,即謂真實是滅;經中也常說:「此是滅,汝 (比丘們)應證」!這都說明有滅是無可否認的。體性非有,而又說有,這不矛盾嗎?譬 喻師說:這是佛陀為了顯示這最高境界的說法方便。如『順正理論』卷十七說:   「我(譬喻者)亦不說全無涅槃,但應如我所說而有。如說此聲有先非有,有後非有 ;不可非有說為有故,有義得成。說有無為,應知亦爾,有雖非有而可稱歎,故諸災橫畢 竟非有,名為涅槃。此於一切有非有中,最為殊勝,為令所化深生欣樂,故應稱歎。」 [P228] 涅槃是依現實生死之否定而建立的;從生死實事之有,到涅槃之滅,經過的這回 事情不能說沒有。等到生死不起,一切歸無,當然不會再有涅槃的實體。總之,涅槃本是 在否定煩惱生死之實事上建立的,它是湛然常寂的理性,在自己內心澄寂的直覺上所體驗 到的境地。經部偏重在生死實事的否定面而忽視了理性;有部偏重在離言所顯的不可說面 執為實有,而抹殺了空義。西北印學者的涅槃義,都還不能與空義接近。略後的成實論師 ,立義於經部說,揚棄了有部,而又採取了大眾分別說者的思想,這才面向著空義跨進了 一大步。   這涅槃的有無二派,是在體性上說的。若從認識論上說,又有涅槃有相與涅槃無相的 兩派。說一切有部主張涅槃有相,他們說:智必有境,涅槃滅盡妙離的諦理,既是無漏智 慧的所緣境,當然是有相的。雖然契經中以「無相」兩個字來形容涅槃,當能緣智上浮現 起「無相」的概念時,無相還是成了相,為智的所緣。所以,儘管是緣無為,智上還是有 所緣的。這與大乘空義關係很疏遠。經部師及成實論師則主張涅槃無相,如『成實論』第 二卷說:   「諸法實相,離諸相故,不名為緣。」 [P229] 有部說,涅槃無相,但在能緣智的緣 慮下,已成為所緣相了,能緣的對象,不能說沒有。成論主以為:無相,不但一般的相不 起,連無相之相也不起。『成實論』所說的涅槃,有著三層,意義很寬泛。前二層從法之 有相及假名上說是空相,第三層所謂究竟現證、無願無欲、能所並寂,連空相也不起,真 正的得到滅盡涅槃。這涅槃,是徹底無相的。涅槃有相無相之辯,對後代大乘涅槃究竟是 妙有還是真空的分宗,也是有關係的。   其次,一談涅槃一多的問題。擇滅無為是一是多呢?如我於貪得擇滅,於瞋也得擇滅 ,這兩種擇滅是一是異呢?又如我對貪擇滅離繫,你也對貪擇滅離繫,兩個人的擇滅是同 是異呢?在理論說明上,這都成為問題。有部學者,認為一個人的各種擇滅是異體的,因 為擇滅不是一時得的,從見道到修道無學道,各階段有各階段不同擇滅,體性理應非一。 即在同一對治上,彼此兩個人雖同得擇滅,但也不應同體,不然,彼此獲證過程的頓漸, 就無法說明。在較古樸的有部義, [P230] 也有說彼此有情所得涅槃是同一的,如『婆沙 』卷三十一說:   「諸有情類,普於一一有漏法中,皆共證得一擇滅體,前說擇滅隨所繫事多少量故。 」一種有漏法,即有一種擇滅無為存在;你能離繫,你即能體驗證得;我能離繫,我即能 體驗證得;同一有漏的擇滅無為,是彼此共證的。不過,在一個有情上,則又因繫──有 漏法的眾多,而擇滅也別為眾多,因為一有漏法就有一擇滅無為。有部學者,不但是有為 的多元實在論者,在無為法上還是多元實在論。不過,這只是有部一家的見解,『俱舍』 卷一、『順正理』卷一,同說到有一家擇滅無為體性是一的主張。如云:   「有作是言:諸所斷法同一擇滅。對法者言:隨繫事別。」此擇滅是一論者,雖不知 部屬,以理推測,應是大眾分別說系的主張。就是純從有部立場上說,也還有一種不同的 思想,如『俱舍』引敘到「滅無同類」的主張,即等於說擇滅是一;因為如果擇滅是多, 就應該有同類了;正因為擇滅是一, [P231] 所以沒有同類。雖然後代以「無同類因」義 來解釋會通。有部的古義或許是主張擇滅是一的。主張擇滅同,謂是一味的;主張擇滅異 ,謂是差別的。後代大乘以虛空為譬喻來會通一味與差別:虛空,隨了器皿的方圓,而有 方圓之別,如這空茶杯中的圓空,與空箱子中的方空,此空不是彼空,方圓位置不能說無 別。但,空的體性,是渾然同一的,不能說有差別。擇滅如果決定只有一個,則一解脫一 切解脫,依次的修證是徒勞的了。擇滅如果說是眾多差別,難道直覺體驗下的涅槃性還有 差別相嗎?這是困難的。大乘虛空喻的會通,就是針對這困難而發的。   綜合的觀察一下:擇滅涅槃是佛法的究竟歸宿所在,是直覺體證的境界。如果從擇滅 是一、是無相、是常寂的離言理性上去體會,則與後代大乘所說的空性的含義更近。不過 ,空,乃即事相之有而空,有多少「有」,即有多少空。空,一面是遍一切一味的共相, 一面又可說是一一差別法的自相,如『般若經』上說的「色性空、受性空」,五蘊乃至一 切智智等一一法的自性空義,就是明白的文證。這後代大乘空義上的不自不共,與擇滅的 不一不異的思想,正是一樣的。不 [P232] 過,也稍有不同:擇滅是單在有漏法的否定上 說的,空則通於有漏無漏本性的否定,如道諦,縱是無漏,也還是空的。  第三目 法身   在大乘經中,處處可以見到空義與法身關涉的密切,故知學派思想發展中,空義與法 身也是有著密切的關係。大乘以佛果為重要對象,同時是依空義安立的,故大乘也可從法 身的開展中去研究。   佛的成為佛,不是以生身相好的圓滿而成為佛,而是「以法成身」,體悟於法而成為 佛的。初期佛教所說的法身,除體悟真理外,還有二義:一說佛的種種功德為法身,如『 雜阿含』所說的五分法身;他所說的「法」,是指的道諦。一說佛的教法為法身,經典教 法的存在,等於佛陀親身的存在;所以在第一結集之後,經教可以保存流通於人間了,就 說是「法身尚在」。這兩說,與現在所論的空義,關係都不密切。在學派中,大眾系的學 者,對於佛身有崇高的看法,如說「如來色身實無邊際,如來威力亦無邊際,諸佛壽量亦 無邊際」等(異部宗輪論 [P233] ),這是承襲功德法身的思想而來,與後代大乘的報身 思想相近,都也不切近空義。不過,佛教思想的發展是錯綜關涉,不能機械地割裂開。羅 什法師『大乘法義章』也就是綜合的說兩種法身。如云:   「法性者,有佛無佛,常住不變,如虛空無作無盡。以是法,八正道分六波羅等得名 為法;乃至經文章句亦名為法。如須陀洹得是法分,名初得法身,乃至阿羅漢辟支佛名後 得法身。」 這將功德身與聖教身融化在理性身中。   根本佛法中,就說佛有生身與法身的分別,最初的法身根本義,是在見緣起寂滅性, 依所證悟的法,稱之為身。不過,引申之下,有時也旁及功德身與教法身。對於根本教中 理性法身之義,到了『增一阿含』,有重大的開展。這些開展的思想,在『雜阿含』裡是 找不到的,『中阿含』裡曾有一頌似說此義,而意思不顯著。在『增一阿含』就常常看見 。依成立的時代說,四阿含中『增一阿含』是最後起的。在學派中說,漢譯『增一阿含』 是大眾部所誦的。所以『增一阿含 [P234] 』的法身思想,可說是經過一番發展後的大眾 部的法身思想。理解明白了這一點,才能將根本佛教的法身義與大乘的法身空義連接起來 。   『增一阿含』「聽法品」(卷二十八)敘述佛從三十三天為母說法後,回閻浮提來, 四眾弟子都去見佛,須菩提也想去見佛,忽然想到:什麼是佛,我若見了佛之為佛的所在 ,不就等於親見了佛嗎?於是觀佛所說的一個偈頌說:   「若欲禮佛者,及諸最勝者,陰持入諸種,皆悉觀無常,……當觀於法空,……當計 於無我。」這說:在蘊處界諸法,觀察它的無常性、空性、無我性,才是真正的見到佛。 這種看透了佛的內在本質理性,叫做見佛的思想,佛在世的時候,應該已經存在了。蓮華 色比丘尼先見到佛的生身,卻被佛呵斥,而說偈曰:   「善業(須菩提)已先禮,最初無過者,無無解脫門,此是禮佛義。」佛之所以成為 佛,就是因為觀察到空、無相、無願(解脫門)諸空理,體證到這諸法的究竟義;那末, 這諸法空性,就是佛的身命所寄,就叫做法身。依著這個 [P235] 思想進展,則如『瑜伽 』「思所成地」所引的體義伽陀:   「若以色量我,以音聲尋我,欲貪所執持,彼不能知我。」這,很自然地使我們聯想 到『金剛經』噲炙人口的『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的一個 頌子。『瑜伽』「聞」「思」「修」所成三地,全部立本於聲聞乘教,都是引的『雜阿含 』或『經集』、『法句』為教證。這偈頌是聲聞佛法所本有的,不成問題。『瑜伽』對這 偈頌的解說,雖不盡合大眾系的見地;但我們直接從文義上看,這明明是說:佛陀無漏無 為的法身,超越於色聲,是當體空寂的理性。這種法身,與『異部宗輪論』中大眾部從色 聲上所描寫的功德佛身不同,這是在諸法的空寂理性上說的。就是後來大乘的法身也有兩 種,一是從道諦開展出來的,接連著『宗輪論』所說的功德法身。一是從滅諦開展出來的 ,接連著『增一阿含』的理性法身。南傳『論事』謂大眾系大空部執:「佛不住此世間」 ,「佛不說法」;就是約空性法身佛說的。不然,依功德身說,「佛身遍住一切處」,為 什麼不住此世間?「如來一音遍說一切法」,為什麼 [P236] 不說法呢?從佛陀的理性法 身上說,它是超越性的,所以不住此世間;它是離言性的,所以不說法。這理性法身義的 開展,是空義開展中最重要的一門。 http://www.yinshun.org.tw/books/07/yinshun07-10.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1.13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