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摘自:〈妙雲集中編之四『性空學探源』〉 印順法師 第三節 終歸於空 第二項 法性空無我  第一目 空與無我之定義   單依上面所說的實相假名,是在各別緣生法上遣除實在性,顯示其假名無實,沒有理 會到空的理性。單依上面所說的無為常住,偏於理性的直覺體驗,忽略了事相的分別說明 。都還不能圓見空義。現在這裡想把二者的綜合提出來談談。後代大乘的空,就是這種綜 合的。不過,綜合,不必是二者各別發展後再事綜合;根本佛法對於緣起理性與緣生事相 ,本就是綜合的。只是後代學者的觀點注重點不同,作為各種偏頗的發揮,才有了不同。   空與無我,聖典中說得很多。學派中對它的不同解說,大概可分三派。一、薩婆多部 的解說,如『婆沙』卷九云: [P237] 「空行相義不決定,以一切法有義故空,約他性故 ;有義故不空,約自性故。非我行相,無不決定,以約自他俱無我故。由此尊者世友說言 :「我不定說諸法皆空,定說一切法皆無我。」這意思說:這個法上沒有那個法,叫做空 ;空不是說此法的自性也沒有。所以說,約他性故空,約自性故不空。這是有部對空的基 本見解。由此,空與無我是不同的,空是不徹底,無我才是確實徹底。如說五蘊無我,五 蘊上確實沒有我。說五蘊空,則是說五蘊上他性的「我」沒有,叫做空,不是五蘊自性是 空。所以世友謂無我是決定說,空是不決定說。這顯然的是法有我無的思想。向後推,他 是後代中觀家所批評的「他空見」的本源;向前推,它是繼承『小空經』中鹿子母堂空無 牛馬的思想而來的。在真正的性空義上說,這是旁流,不過,是後代說空的一大派。空與 無我的不同,『婆沙』卷九有多種異解,其中的一種解說云:   「有說:觀自性空是非我行相,觀所行空是空行相。」這意思說:我空叫無我,我所 法空叫空。也即是說:五蘊等我所法,實際上是不 [P238] 空的,只是在我見所執著(所 行)的意義下說它是空。後代俱舍論主也是繼承這個見解。如云:   「違我所見故空,違我見故無我。」無我所,本有法空的意義,不過有部的解釋,所 無的只是我見所執著的一點,不是法的本身也沒有。若依真諦所傳的『隨相論』看來,經 部也是採用這思想的。這可說是西北印學者的共見。如云:   「世親所用經部自義:體所離故名空;一切諸法皆是假名,有名有義而無有體,無自 人故無我。」後代大乘唯識學家所說我空法空的思想,就是本此而來的。   二、東南印大眾系的解釋,如『增一阿含』「邪聚品」云:   「無我者,即是空也。……我非彼有,彼非我有。」我非彼有,是無我,是我空;彼 非我有,是無我所,也就是法空。在這裡,無我與空的定義完全是合一的。依此,流出大 乘中觀家在同一意義上建立我法二空的 [P239] 思想。   三、成實論師,學出入於南北兩流,折衷其間。它論中常說我法二空,故「空」可以 通於我空與法空,而無我只局限在無人我方面。不過,他在綜合說明空無我的時侯,對二 者的定義,卻正與有部相反。如論卷十六說:   「於五陰中不見眾生(我),是名空行;見五陰亦無,是無我行。」成實論師反而把 我空叫空,法空叫無我;是因為契經中常說到五蘊空就是五蘊無我的無我義,所以將我空 叫「空」;同時也常說獲得無我見就是證悟寂滅性,所以將法空叫做「無我」。後代的大 乘空宗,空與無我二名是可以互相通用的,說空則我法皆空,說無我則人法俱無我;這在 學派中就已有此傾向,而且它是根本聖典中本有的思想。   現在把上面三說中有部的解說拋開不論,單說大眾系的思想。  第二目 傳說中之法空論者   聲聞教中說空的學派,不大造論典,他們將思想融化在契經中。所以,他們 [P240] 的空義,沒有自己正面的論典可資研究,只能從向來的傳說中去探索。   聲聞教中,確有明空的學派存在,這是不成問題。事實上並不像唯識家所說的小乘只 明我空,不了法空。龍樹『大智度論』分判聲聞佛法為毘曇門、空門、昆勒門的三門,其 中就有空門的一種。雖未明指何派,但有明空的學派存在,是不可否認的。我們上面分聲 聞佛法為舍利弗毘曇系與迦旃延昆勒系的二流,似乎看不到空門的地位。但,『舍利弗毘 曇』第五分每品的品名都加個「假」字,如明煩惱的叫「假結品」;可見分別說系學者說 因緣生法都是假,是接近空義的。不過,說後代性空大乘經純屬分別說系的,也有未妥: 分別說系究竟是上座分出的,且依現在南傳分別說系的銅鍱部的『解脫道論』看來,雖主 張見滅得道,卻未顯然的說到緣起即空的深刻而普遍的空義。所以,分別說系並不是學派 中空的主流,只是與空義有關吧了。據真諦舊傳『部執異論記』,以為大眾部中最初分出 的一說部主張世出世法皆假名,說出世部主張世間法皆假名,出世法是真實。如窺基『宗 輪論述記』所引述的(嘉祥三論玄義也引有此文): [P241] 「一說部,此部說世出世法 皆無實體,但有假名。名即是說;意謂諸法唯一假名,無體可得,……名一說部。說出世 部,此部明世間煩惱從顛倒起,此復生業,從業生果;世間之說法既顛倒生,顛倒不實, 故世間法但有假名都無實體。出世之法非顛倒起,道及道果皆是實有。唯此是實,世間皆 假,……名說出世部。」依此以觀『大智度論』的三門,一說部可說即是空門,說出世部 可說即是昆勒門;也就是後代大乘性空與大乘真常的肖影。不過,大眾最初的分裂,就有 這種性空與真常的明確理論的建立,時間上似乎嫌早。南傳對這兩部立名的解釋,就有所 不同:主張「以一音說一切法,一切法皆了義」的,名一說部;主張「一切佛語皆是出世 間者」,名說出世部。大眾系中有主張空的學派,是不成問題,不過,是否即一說部,是 有可疑的。西藏所傳,大眾部傳說的大眾系之分裂,本末八部(大眾、牛住、說制多、雪 山、東山、西山、王山、義成山),其中沒有一說部和說出世部,卻多了東山住部等案達 羅四派。中國向傳有一說及說出世部,卻 [P242] 沒有東山等案達羅四派。或者東山住部 等就是一說部與說出世部的合流,所以後代如西藏的傳說,有了東山部等就不用一說、說 出世的名字了。在案達羅四派中,東山住部是頂出色最主要的一部,執義特別與分別說系 相近,也多與向傳的一說、說出世部執相同。如東山部執「沙門道及果是無為」,近於說 出世部的思想;東山住部隨順頌「無名諸法性,以不思議名」(見下引),近於一說部的 思想(這隨順頌文可作兩種解說:法性是內在真實的不思議,則可與真常論合。現象一切 皆是假名,假名故空,故不思議,則與性空論合)。又南傳大眾系中有大空部,從它的立 名,就可以看出與空義有關的了。所以,大乘空義的發展,與大眾系最有密切關係,尤以 案達羅四派更密切;而案達羅四派有很多思想與分別說系相近,於是分別說系也與空義有 關。後代的性空大乘,即是將這各方面的思想綜合起來而完成的新體系。   大眾系中其他的部派,對空無我也都很重視。如大眾系誦的漢譯『增一阿含』,明四 法印,謂諸法無我印就是法空。大眾系多聞部「謂佛五音是出世教:一 [P243] 無常,二 苦,三空,四無我,五涅槃寂靜」(異部宗輪論),它在四法印中特別開出「空」為一種 出世教,說明了它對空義的重視。所以,重視空義,可說是大眾系各派共同的傾向。總之 ,推動空義發展的主力,在學派的上座大眾兩大系中是大眾系;在說一切有、分別說、大 眾的三大系中是大眾與分別說。   現在,我們知道了聲聞教中明空的學派就是大眾系;且一看向來傳說中的他們的空義 是如何。   第一、從有部的傳說中去看看。有部的論典中,也間傳有明空部派的思想,可惜都沒 有指出學派的名字。『婆沙』卷九說明「有」的定義時,舉有三種異宗的解說,其第二說 謂:   「有說三種:一相待有,謂如是事待此故有,彼待故無。二和合有,謂如是事在此處 有在彼處無。三時分有,謂如是事此時分有彼時分無。」時分有,謂某種法的存在(有) ,是因時間性而存在的,如春之紅花,秋之黃葉,某一個時期有,某一個時期不會有的。 和合有,謂這裡有,那裡不會有,是因 [P244] 空間性的關係而有的。相待有,謂與別的 事物對待之下才顯現其有,如眼根能見的作用,在對待其他耳根沒有「見用」的自他相待 中,才能顯出他特殊的形態與作用。這個學派,既主張「有」只這三種,就等於說:凡是 存在的,都是在自他、時間、空間的相對關係下出現的,沒有絕對獨立的存在。在有部看 ,這三種都是假有;實有的,不因自他時空之關係而有無。如果把握著這三種有的思想去 觀察,可以達到一切唯是現象假有的境地。『婆沙』卷一百三十八明白的說:   「謂有異宗說:內外法皆非實有。」『婆沙』在佛元五世紀間巳經結集完成,是很早 期的文獻。在當時,就有主張內情外器一切法皆非實有的學派,可見空義在聲聞教中是早 已存在的了。到『順正理論』時代,學派中的空義更是顯著了。如該論卷五十一說: [假 有論者(不但說過未法是假有),說現在世所有諸法,亦唯假有。都無論者,說一切法都 無自性,皆似空花。」假有論與都無論,照論文看,是不同的兩派。都無論者,連一切緣 生現象都一筆 [P245] 抹殺,當然是很危險的思想;不過龍樹也曾說過有這一種執著的人 ──方廣道人。主張一切法都是因緣假有,沒有實體可得,就是假有論者;所以『婆沙』 又說:   「說一切法自性都無,彼亦說言現虛妄有。」這簡直與大乘性空唯名論的思想一模一 樣。雖然這時代早已經有了大乘,可是正理論主批判的對象,永遠只限在聲聞學派,大乘 的主張,他是不大理睬的。所以這空義是聲聞學派中已有的。   其次,我們看看大乘唯識學者對小乘空義的介紹。世親『攝大乘論釋』第五卷,以為 聲聞學者說空無自性有三種。如云:   「說一切法無自性意,今當顯示:自然無者,由一切法無離眾緣自然有性;是名一種 無自性意。自體無者,由法滅已不復更生,故無自性;此復一種無自性意。自性不堅住者 ,由法才生,一剎那後無力能住,故無自性。如是諸法無自性理,與聲聞共。」 [P246] 「自然無」,謂一切法不離因緣,沒有離因緣而能自然生的,所以叫無自性;不是法的本 身沒有。這從法的自未來入現在的生起上說。「自性無」,謂法滅後不再生起,沒有更生 性,叫做無自性。是從法的流入過去說的。「自性不堅住」,謂一切法皆剎那滅,沒有堅 住性,故說無自性;是從法的現在位說的。總之,這三種無自性,是在無常義上,說明因 緣諸法未來無自然生性,過去無更生性,現在無堅住性,叫做空無自性,不是說法無自性 空。這思想,經部固然承認,有部也是認許的,所以,「如是無自性理,與聲聞共」。那 麼,大乘不共的無自性義是什麼呢?『釋論』接著說:   「如執取不有,故許無自性者,此無自性不共聲聞。」唯識家從認識論上說明,於自 心外執有能所取相,是應該要空的,不是自性有的,即是遍計所執無自性。所以,單從現 象法上,了知因果的無常性,是三時中的初時教,是共聲聞的空義。若能從認識論上,體 會能取所取不可得,才是大乘不共的空義。不過我們對這小乘唯有三種無常的無自性義, 不能完全信任。因為因 [P247] 果論的無常性與認識論的無能所取性,是有相互關係,不 能割裂開的。即因緣生滅以顯示空無自性,是空的本義;認識論上的空義,也還是依此建 立的。聲聞學者對於認識論上的空義,並不是毫無所知,不能說此為大乘的不共空義。如 『順正理論』卷五十三說:   「有懷僻見論中有如是頌:以有於一事,見常、見無常、見俱、見俱非,故法皆無性 。」這說:在一法上,可見為常,又可見為無常,甚或可見為亦常亦無常、非常非無常。 一個法,從多方面看,可得多方面的結論,發現了緣起法的相待矛盾性,沒有獨立存在的 真實體。所見(認識)到的,都不是事物的當體或真象,故說一切法都是空無自性。這思 想與大乘空宗很相近;就是佛世時的六師外道,對這緣起法的相待性,也都多少接觸到。 所以,空無自性,一面從因果相生的無常性上建立,一面從認識論說,同一法既可如此認 識,又可如彼認識,可見是無自性;如果實有自性,就不該有見為如此見為如彼的不同。 這是佛法空義的基本論辨方式 [P248] ,不必要到大乘才有。   最後看看『成實論』中所傳說的「無論者」。成實論主訶梨跋摩,據傳記上說,他曾 在華氏城與大眾部的學者同住過,也曾看過大乘經,所以他論中所說的「無論者」,可能 是大眾部,也可能是大乘。無論者的見解,論中卷十三、十四都說到,現在歸納其論辨方 式為幾點:一、有分(總體)與分(別體)是無絕對性的,故真實不可得;這是提婆常用 的論式。二、誰不能取境,前五識雖接觸到外境,但他不能分別;等到第二念意識生起分 別時,他又是不接觸外境的;識不能取境,故無自性。三、因中有果因中無果都不能成立 ,故無自性。四、因果能所都不能成立;五、因果同時異時都不能成立;六、因果一性異 性都不能成立;七、自作他作共作無因作都不能成立,所以是無自性。用這種種論式成立 無自性,最後的結論說:   「一切根塵皆不可得,是故無法。」這些論辨方式,很多與大乘中觀家相同。聲聞佛 教走上空的論辨,不單在三世因 [P249] 果上說,而是從事實當體的矛盾性下手考察,指 出一切法的絕對自性不能存在。東南印學派空的理性,都是向這方面發展的。聲聞學派的 典籍中,對於空義都有傳說介紹,『成實論』算是最豐富的一書。當然,『成實論』中介 紹的「無論者」,理論上思想上還有很多缺憾;在認識論上指出事物的不決定,是空更重 要的論式,他沒有應用到。而且只能說無說空,而不能建立起緣起的假名有,是方廣道人 之流亞;雖然他可能是一個道地的聲聞學者。  第三目 大眾系之空義   大眾系中的部派很多,只是現在可以接觸到的文獻有限,且皆無法斷定其部屬,所以 現在只根據『增一阿含』作一種綜合的考察。在四阿含中,『增一阿含』出世最遲,帶有 濃厚的學派色彩。漢譯本中,蘊藏有多量空的思想,而且都是巴利文本所無;所以向來傳 說漢譯『增一阿含』是大眾部的誦本,應該是無可懷疑的(譯者是學有部的)。現在就根 據它來探討大眾系的空義。   大眾系的空義,並不離開根本教去另起爐灶,是根據『雜阿含』中原有佛所 [P250] 說的思想,以新的形式,加以引申發揮,推陳出新,而又很契合於如來本意的。這種引申 發揮,『增一阿含』中到處可見到,如「利養品」云:   「法法自生,法法自滅;法法相動,法法自息。……法法相亂,法法自息,法能生法 ,法能滅法,……一切所有皆歸於空。……法法相亂,法法自定。」這是對緣起因果法的 生、滅、動、靜,給予直覺的觀察;意義深長,很值得注意。存在,是緣起法的相依相待 ;因果法的生滅動靜,都是自他兩面的。一面看,法法是相動相亂的,沒有他法,自己不 會動亂起來;就是要靜止,也是有他法給予力量的,故是相靜相止。另一方面看,又是不 相動亂的,法法各住自性,靜止在自位上,互相動亂不到的。一面是自動自靜,一面又是 他動他靜,最好舉個例子來說。如三枝槍,交叉架立著,一面看,三枝槍各有一分力量, 才互相依倚架立起。另一面看,這枝槍還是這枝槍,那枝槍還是那枝槍,力量對消,各不 相犯。還是各住本位各持自體的。因為從緣起法的相互關涉,與法法的相續保持自身 [P251] 的傳統性,法爾是有這兩面性的。動靜如是,生滅也如是;法法各住自性,不涉 於他,所以是自生自滅;但離開了他法因緣,卻又不能生不能滅,故又是他生他滅。這不 是詭辯,緣起法的面面觀,確是如此。有部說,法的自體有作用;經部說,用是緣起和合 的,但有因果,實無作用;現在『增一阿含』的思想,是綜合而超越了他。法法一面相互 依待,一面又是各各獨立。這從緣起以顯示諸法的各獨與相待二性,是從直觀中去體認事 事物物的緣起網的自他無礙,動靜無礙,生滅無礙,緣起大用宛然,而當體的實動實靜實 生實滅又了不可得;這是極其深刻的真理。就是後代賢首家六相十玄的事事無礙法界觀, 也可說與此有關。   從緣起出發而明實在生滅動靜不可得的,在『雜阿含』有『勝義空經』。經中說有情 六處,生無所從來,滅無所從去,皆緣起不實,而顯示勝義空。這思想,『增一阿含』中 好多地方都在引申發揮它:如「非常品」云:   「眼起時亦不知來處,若眼滅時則滅,亦不知去處。無有而眼生,已有而眼滅,皆由 合會諸法因緣。……名為空行第一之法。」 [P252] 這從依因緣生滅,而悟入起滅無從, 名為空行第一之法。緣起諸行是空相應的,這『雜阿含』中已經說過,不過還很隱晦,不 如這裡明顯。又『增一』「六重品」云:   「因緣而有,此亦假號。要前有對,然後乃有。猶如鑽木求火,以前有對,然後火生 ,火亦不從木出,亦不離木。」因緣法,皆是因果關係相對相待而存在的,故都是假名不 實。如鑽木求火,須有二木相鑽的相對關係,才能生起火來。同時,「火不從木出,亦不 離木」,說明因緣相待不離因緣,而又不即因緣的深意。這是對『勝義空經』更深刻更明 顯的發揮。『增一』「力品」對勝義空經更直接的發揮說:   「(六入)非我,亦非彼有,亦非我造,亦非彼為,乃從無有中而生,已有便自壞敗 。亦非往世今世後世,皆由合會因緣……皆悉空寂。」這裡特別指出,因緣法雖依待因緣 而有,但是果性並不就是屬於因性(「彼」,指因性)。「非我造,非彼為」,說明因果 的不在自我執著中。如是一切法都是 [P253] 因果關係,非此非彼,發揮之下,自然而然 的要達到法空的結論。而且說明諸法「從無中而生,生已便自壞敗」,正是發揮勝義空經 生無從來滅無從去的思想。最後,總結說一切是因緣的,所以一切本來空寂,空是假名的 ,假名是空的。這是依『雜阿含』『勝義空經』六處中心的緣起觀而發揮的,顯然可見。   『勝義空經』,本是部派共誦的。「從無而有,有已還無」的經文,有部的解釋,是 說的世俗假名法;勝義法體是各各恆住自性,前後一如,既沒有「從無而有,有已還無」 的生滅現象,更不能說是空寂的。經中說空,是說五蘊勝義法中無有我性,並不是五蘊空 寂。經部也誦此經,他不許現象諸法是有實作者,有實作用,而以因果諸行的「界」是真 實;他認為因果假名的背後,有因果界的實性,所以也不能達到諸行皆空的思想。所以在 「名」「用」「體」這三者中,有部注重在體上,只說假名,而體用皆實;經部說名與用 都是假,而體(因果諸行之界)是實。現在大眾系了解因果的相對性,不即不離,不離開 這現象去另求實在,到達了名假用假而實在體性空寂不可得。它與有部經部不同,是立足 在現象 [P254] 上的;一面從緣起明空,一面從無常門而進入空門;對於釋尊本教,無常 故無我、無我故空的體系,確能圓滿的繼承著。   上面解說了依據『勝義空經』,從緣起論的立場安立空義,現在談談從認識論的立場 去安立空義。   在認識論上,說明所認識的不真實而歸於空,這是『雜阿含』『迦旃延真實禪經』就 已經有了的思想。『中阿含』卷二十六又繼承發揮它:   「於地有地想,地即是神,地是神所,神是地所;彼計地即是神已、便不知地。…… 計一切即是神已,便不知一切。」地(經中歷說四大及四空處)本是一種定中的所觀境; 只要對這定境的地,取著地想,這地就成了我(神)所取著的,就是錯誤的我執,一切對 象的真相,就都被我執矇蔽而不能了達。這我,顯然不是薩迦耶見所執的我;於法取相之 我,不就是法我嗎?『金剛般若』所說的「若取法相者,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不正是這 個意思嗎?到了『增一阿含』,就直接從正面去開示,如「勸請品」云: [P255] 「知一 切諸法空無所有,亦無所著;……都無所著已,不起世間想,復無恐怖,已無恐怖,便般 涅槃。」這意思說:認識了對象的空無所有,便不執著一切法想,於是悟入無相而般涅槃 。這裡特別以「無相」來顯示涅槃,是多麼重視認識論上的空義。由此可以知道,依緣起 論顯自體空,與依認識論顯所取空,在阿含經中是綜合的。   空、無相,是說所認識的體性不真實;反面,也就是說緣起現象的存在是假名的。以 假名說緣起,『雜阿含經』本就開示過。了達一切諸法唯假名,就可以成就「無諍行」。 無諍的本義,是說語言名稱的缺乏確實性固定性,了知它是假名如幻,不應固執。這在『 中阿含經』已經被重視了。如卷四十三說:   「隨國俗法,不是、不非耶,……此法無諍。」無諍是建立在假名上,所以與空義有 密切的關係。傳說須菩提尊者是無諍第一,『中阿含』明無諍行的時侯就讚歎他說:此行 真實空,捨此住止息。 [P256] 須菩提尊者,能夠捨離「此」語言戲論,安住無諍(止息 ),就是行真實空。無諍就是空,不是很顯然的嗎?這意思,『增一阿含』「須陀品」有 著解釋:   「有字者,是生死結;無字者,是涅槃也。……有字者,有生有死,有終有始;無字 者,無生無死,無終無始。」有名言,是生死法,就有生死始終;無名言,是涅槃法,一 切生死始終皆無。這說明了涅槃的離言無諍。假名是空的,空是假名的;能夠了達空性的 假名離言,就可以安住無諍,也就可以獲證涅槃。所以空的假名,不但可以安立緣起世間 ,也可以經過無諍的修證,走向解脫還滅,而獲得離言涅槃。   唯假名的思想,不但是在顯示假名不實,而且是從名言的隨方域而變異、無固定性上 說明的。後代大乘所共同應用的「名義互為客」無固定性的思想,即從此而來的。諸法唯 名的思想,大眾系中東山住部即有明確的發揮,如它的隨順頌說:   「若世間導師,不順世間轉,佛及佛法性,誰亦不能知。雖許蘊處界同屬一 [P257] 體性,然說有三界,是順世間轉。無名諸法性,以不思議名,為諸有情說,是順世間轉。 由入佛本性,無事、此亦無,然佛說無事,是順世間轉。不見義無義,然說法中尊說滅及 勝義,是順世間轉。不滅亦不生,與法界平等,然說有燒劫,是順世間轉。雖於三世中不 得有情性,然說有情界,是順世間轉」(入中論卷二)。   總結一句,空義,從體性上說曰「空」,從認識上說曰「無相」,從名相上說曰「離 言無諍」;能體悟空的無相無言,就能超越生死世俗的有相有言,而達到涅槃解脫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1.130.107
Bonaqua:無相即空性之相,空性即無相之性。一體同觀,無二分別。 11/09 21:42
Bonaqua:如果把體性錯當 "相" 解。就落入恆常斷滅論了 ~ 11/09 21:43
cool810:眾生本具之法界光明如來藏即是空性。 11/09 21:45
cool810:體若虛空朗昭昭,寂滅性中莫問覓。 11/09 21:45
Bonaqua:所以版上有人一直堅持如來藏是永恆就是錯把體性當"相"解.. 11/09 21:48
Bonaqua:如來藏只是無相的代表詞,本就無相又何來永恆實體可尋。 11/09 21:48
Bonaqua:談"真常"也是就這無相來形容,並不是真有個 "相" 可尋。 11/09 21:50
Samus:版上部份實在bug很大 很難破 囧 辛苦各位 破妄顯真 的大大了 11/10 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