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原始佛教的心-水野弘元  原始經典與日常用語 如前所述,原始經典是以所有階層的人們為說法對象,是用他們能直接理解的日常用語 而說的,因此很少有佛教獨特的用語。但是到了部派佛教的阿毘達磨,用語的概念規定 被嚴密地確定,在形式上加以統一而相當學術化,成為一般民眾所無法理解的專門用語 。例如,地、水、火、風,或眼、耳、鼻、舌、身、意等詞,本來在原始經典中,它們 是當時一般民眾所能理解的通俗性意思;但是,在部派的阿毘達磨中,由於這些用語被 嚴密地規定並抽象化,所以用語雖然相同,但是其概念內容已與阿含經中的完全不同。 又在阿毘達磨中,由於組織教理被全部體系化,所以也增添了原始經典中所沒有說到的 用語或概念。 因此,關於心的活動,原始經典和阿毘達磨在用語或概念上,產生了如何的變化,以下 就簡單做一考察。在原始經典中,把生起感覺或知覺時的心之活動,看成是「觸─受─ 想─思」的相續生起。此時的「觸」是指根、境、識三者和合,依於感覺或知覺而成立 認識的狀態;成立認識的最初剎那即為觸。「受」是生起於觸之後的苦樂等感受作用, 即對於認識對象感受好惡等。「想」是生起於受之後的概念或表象等作用,將認識對象 想成是「紅花」、「白雲」等。「思」是生起於想之後的善惡等意志作用,對於認識對 象產生愛憎取捨等意志。     觸─受─想─思 如此,從感覺或知覺的認識開始,相續生起一連串心的作用,這時的觸─受─想─思等 ,是個別個別的心理作用,那就是心,除了作用之外,並沒有心的主體(尤其是外道所 認為的主體)。但是,部派阿毘達磨則認為觸、受、想、思並非單獨的心,它們只不過 是構成心的部分要素,此名為「心所法」。主體的心同時包含了許多作為部分要素的心 所,主體的心名為「心法」。一個心與許多心所同時集合存在為一個心,稱為「相應」 。此處的「心所」(caitasika, cetasika)或「相應」(samprayoga, sampayoga)的 用語或概念在原始經典中是中是沒有的,原始經典中的觸、受、想、思等語,在阿毘達 磨中,以作為心所而有不同的概念內容。 如是,原始經典中,作為民眾一般用語而說的〔*語詞〕,在部派阿毘達磨中,成為具 有佛教獨特概念內容的用語,其教理組織被嚴密地體系化,概念規定地相當明確,成立 了所謂佛教的教理法相學,可說與西方科學相近了。關於心的問題,原始經典和部派阿 毘達磨之間,即已如前所述地完全不同。     佛教獨特概念內容 雖然原始經典所說的佛教用語,是依於民眾的日常用語,皆為當時民眾所使用,但是也 有不少是印度其他哲學或宗教所罕用,而具有佛教獨特概念內容的用語。這些是有關於 原始佛教的教理學說,可能是專為佛教的出家修行者而說的。具有這種意義的佛教獨特 概念的用語者,如:受、行、蘊等,以下就簡單做一說明。 受 例如,在五蘊中,色、想、識等詞,印度一般所用的與佛教所用的是同義,但是,「受 」和「想」二者則似乎含有佛教獨特的意義。首先,受(vedanā)一語是從語根vid(知 道,know)而來,一般是中性名詞,用來表示認識、知識等意思,但是在佛教則看不到 這種用法。佛教所用的女性名詞vedanā 是痛苦、感情等意思,這種用例在印度一般是 很少見的,只有在後期的文獻才看得到,或許這是受到佛教的影響之故。 附帶說明一點,受中的「捨」,亦即作為不苦不樂受之意,很可能也是佛教獨特的用法 。一般來說,捨是用來表示不關心、放置之意,此義的捨,在佛教中也被用於四無量心 (慈悲喜捨)中的捨,以及七覺支中的捨覺支。 其次,五蘊中的「行」也被作為十二緣起的「行」,或諸行無常的「行」而使用。但是 ,這些行的概念內容互相不同,有廣義及狹義的差別。「行」一語,在佛教絕大部分的 情況都是以複數型來使用。從此語的概念內容含蓋範圍來看,諸行無常的「行」,意思 的範圍最廣,五蘊的「行」﹝蘊﹞其次,十二緣起中的「行」範圍最狹隘。首先,諸行 無常的「行」,和「有為」一樣,是指生滅變化現象的一切法。因此,五蘊、十二緣起, 皆為行所攝,這是行的最廣義者。 行 其次,五蘊中行蘊的「行」,是包含除受、想、識三蘊之外的一切精神作用。包括作意 、觸、思、欲、念、定等心理作用,而此中也有以「思」(cetanā)作為行蘊的代表而 定義者。若將行當成「思」(善惡的意志作用),此即是行的最狹義者,但是,除思之 外,行蘊的「行」尚包含許多心理作用。又在部派阿毘達磨中,說一切有部對於行蘊, 除了設立作為心所法(心理作用)的心相應行之外,也設立心不相應行(不屬於物或心 ,但是會驅使物或心的力量),將行蘊的概念擴大,這在原始佛教是完全沒有說到的。 最後,十二緣起中的「行」,比五蘊的「行」更狹義,與「業」相同。亦即十二緣起的 「行」,被說明為身、語、意三行,此與身、語、意三業相同。業是以作為意業的思為 根本,由此產生身語業。身語業等在其行為之後,大多會留下行為的習慣力。如此,業 包括了意業(思)、身語業及身語業的習慣力,這些都應被看成是「行」;因為行的概 念內容比五蘊中的行範圍更狹隘,所以思(意業)是屬於最狹義的行。在佛教以外,也 有將「行」用來表示行為的習慣力(潛在力)之意。行(作用)之語一般在印度被用來 表示各種意思,佛教以各種廣義或狹義的意義使用之,其中有不少是佛教獨特的概念內容 。尤其是將「行」當成現象法,與「有為法」視為相同而使用,這是別處所未見的。 蘊 其次,五蘊的「蘊」(skandha,khandha)是「群、眾、集合體」之意,但是作為五蘊 的色、受、想、行、識,也就是以身心諸要素的集合體之意,而稱之為「蘊」者,也是 佛教獨特之處,乃教外所未有的。在原始佛教中,"khandha"一語也用於表示印度一般的 「肩」或「幹」之意;而與此語有關的律之犍度部的「犍度」(khandhaka)也有「章」 之意,此與一般的用法相近。 總之,原始佛教各種用語,有很多是以印度一般的意義而使用,但是有時也以佛教獨特 的意義使用之。除了前面所介紹的之外,也可見到像這樣的例子,不過,這些都是為佛 教進階行者所說的佛教獨特術語,並未用作對民眾的初機說法。 識有三種 例如:在巴利《長部》150《大緣經》的緣起說中,說明識與名色的關係。謂此時的識 有三種: a. 入胎剎那的結生識, b. 在胎時的胎兒之識, c. 出胎後作為幼兒的認識主體之識。 此中,胎生學緣起說的識是a的結生識,b也與胎生有關,c則是日常的認識關係之識。 最為普通存在的識,是作為認識關係的c之識,亦即《六六經》等中所說的識。若是作為認 識關係的識,則識─名色時的名色,[39]可看成是作為識的對象的六境(色、聲、香、 味、觸、﹝*法﹞)。緣起經中對於識與名色的關係,以所謂「緣於名色而有識,緣於識而 有名色」說明二者相互的關係,又說如同蘆束同時存在。此外,也有經典以「內有識身 ,外有名色」說明識與名色的關係,將名色作為識的對象。 由此可知,識是認識關係的識,名色是作為識之對象的六境,「緣於名色而有識,緣於 識而有名色」是說明認識關係的識(六識)與名色(六境)相互依存的狀態。但是,根 據原始經典中緣起支的說明,對於名色的定義是:名者,謂受、想、思、觸、作意;色 者,謂四大種及四大種所造色。這是名色的一般定義,並未將名色說明為六境。或許是 因為把識分成如前所述的入胎、在胎、出胎三種,所以對於與識相關連的名色,不得不 加上前述這種一般的定義。 但是十二緣起說的識、名色、六處,本來就是從認識關係的根、境、識而來,由於三者 是同時存在的,所以其列舉順序不論是識、名色(境)、六處(根),或者是根、境、 識,皆是一樣的。因此,也是說明與觸、受、愛等《六六經》同樣的過程。 又,之所以在 十二支緣起的識、名色等之前,加上無明、行二支,是因為流轉迷界的識,受到無明─ 行等影響,而含有煩惱、業之習慣性格之故。即如原始經典所說:「愚夫為無明所覆, 為渴愛所繫,而生此識身。」 總之,在緣起系列中,不論是一般的十二緣起說之系統,或者是從認識關係的《六六經 》開展而成的緣起說系統,二者可說皆是從認識關係而來。以下就簡單考察第三種系列的 緣起說。 例如,在巴利《相應部》中,提到從欲、瞋、害三不善界或出離、不瞋、不害三善界, 分別產生不善或善的想─思惟─欲─熱惱─遍求;從劣、中、勝的無明界,分別產生想 ─見─尋─思─望─願─人─語。 亦談到從四食(段食、觸食、思食、識食)分別產生貪、喜、愛─識住、增長─名色的 顯現─諸行的增大─再有的發生─生、老、死的愁、苦、惱。 又於巴利《增支部》中,則說六界(地、水、火、風、空、識)─入胎─名色─六處─ 觸─受,認為「入胎」是指識的結生。因此,這可能也是胎生學的緣起說。此經典在受 之後又接著說受─苦,對於苦則說明「苦」、「苦集」、「苦滅」、「趣向苦滅之道」 四諦,並解釋苦是八苦,苦集是指十二支緣起的流轉,苦滅是十二支緣起的還滅,趣向 苦滅之道是八正道。 又,在《相應部》中,雖然有「所緣─識住─名色的顯現─六處─觸……生─老死」的 緣起說,但是,這應該與敘述「緣於名色而有識,緣於識而有名色,緣於名色而有六處 ……」說明識與名色的蘆束關係之十支緣起相同。因為若將該經的「所緣」看成名色, 則名色與識即為蘆束關係。又前述《增支部》的六界─入胎─名色……之關係,應該也 可以看成是名色(六界)─識(入胎)─名色……。因為六界可以是作為識之所緣的名 色。在此意義之下,這些經典的說法,或許可以被算是a 一般緣起說的系列。 同樣地,也有由二十三支組合而成的緣起說,這是敘述從一般系列的十二緣起說的流轉 關係,向上轉換成為生起自覺,發起宗教之心,朝向還滅關係的緣起。如下所示: 無明─行─識─名色─六處─觸─受─愛─取─有─生─老死─信─悅─喜─輕安─樂 ─定─如實智見─厭離─離貪─解脫─盡智。 在原始經典所說的緣起說中,除了以上所介紹的之外,還有多數的緣起說,在此無法一 一說明。總之,它們皆是以心的活動為中心而開展其關連。 不只是緣起說,在原始經典所說的用語中,有許多意謂現實之心的狀態。前述之無為、 涅槃等語即是如此,此外再舉其它的例子,如:欲界、色界、無色界三界,或者世間、 出世間,以及四禪、四無色,這些並非意指如部派阿毘達磨所說的,地方性、空間性存 在的客觀世界,而皆表示作為心理狀態的主觀性立場。 在部派阿毘達磨中,將世間分為空間性存在的國土世間(器世間),以及以心情為中心 的有情世間;但是,在原始佛教所說的「世間」一詞皆意指有情世間。欲界等三界皆非 客觀性、空間性的存在,而是心理狀態的三種區分。所謂「色界四禪」或「四無色」, 也是禪定的狀態,而不是指得到禪定果報的四禪天等地域性的世界之意。尤其所謂「無 色界」或「出世間」,完全不被視為客觀性的空間存在,這些詞皆是描述主觀性的心情 世界。 -- 願此功德,漏盡愚昧。 願此功德,領至證悟涅盤。 願我們的功德,與一切眾生分享 願一切眾生安康快樂,善哉!善哉!善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2.64.159
noreen:請問出處? 219.70.177.210 05/20 17:21
※ 編輯: yggdrasils 來自: 123.192.64.159 (05/20 17:34) ※ 編輯: yggdrasils 來自: 123.192.64.159 (05/22 1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