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正定構成了道的核心。聖道的其它要素,作用有兩個。一個是使你入定; 另一個是確 保你不滯留在那裏。換句話說,定本身是聖道上需要用到的一種“有”的狀態。即便你最 終要超越一切“有”,如果你不先把握這一個“有”,你就會在其它“有”的狀態裏漫遊 ,在那裏很難看見心的動態。正如佛陀所說,心在定中時,你可以親見四聖諦如實發生。 心不定時,這些東西你看不清。他說,非定是悲苦之道,不通往任何有用的地方。 因此定是關鍵的要素。只有當心穩定、寂止時,它才能真正看見裏面在發生什麼。爲 了進入正定,你需要道的其它要素: 從正見,一直到正念。正見的出發點是對業力原則的 信任,也就是善業、惡業給出善果、惡果——不僅此生,而且來世——有人從直接經驗中 真正知道這些事。它不只是一個理論。 這裏有趣的是,佛陀在引介他的業力教導時,專門講了兩種善業——感恩父母和佈施 ——以強調其重要性。父母生下了你,不僅僅是偶然發生,與個人無關的一組過程。在經 受分娩的所有痛苦把你生下來後,父母再把你養大,對此你並非是不欠任何恩情債務的。 那裏自己的確是欠了債的。他們作了選擇,有時是艱難的選擇,讓你活了下來。佈施是你 償付那筆債的方式之一,也是你與其他眾生之間互動的寶貴方式之一,在這個過程當中你 和他們都會受益。 佛陀對佈施的態度很有教育意義。當他告訴你應當做什麼時,這個“應當”是基於一 個條件[因緣],這一點他是很明確的。畢竟,佛陀並沒有創造你。也許你會對他的“應當 ”生起抵觸的想法: “他是誰,告訴我該做什麼?” 多年前,我旁聽了一堂講授慈經的課程。慈經的第一句是: “欲達寧靜者,應當如此 做。” 老師剛開始講那一句,馬上就有一只手舉了起來。有個聽課的人說: “我以爲佛教 裏沒有任何‘應當’。”於是剩下的那個上午,他們來來回回討論的就是那一個問題。 實際上,佛教的確有許多“應當”。你查一下法句經,就會看到裏面的“應當”俯拾 即是。不過,每一個“應該”都基於一個條件,就像慈經裏的第一句那樣: “ 欲達寧靜 者,應當如此做。” 佛陀並沒有告訴你,你必須追求寧靜,你必須想要真樂。那是你的 選擇。不過,假如那的確是你想要的,那麼這是你應當做的。根據因果性質,這些是你必 須遵循的修練。佛陀並不是說: “嗯,這對我是有效的,也許對你也有效,不過我不確定 ,因此你得去找自己的方式。” 他不會那麼說。他會說: “如果你想達到這個目標,有 效方式是這個。”然後由你決定是否想要達到那個目標。如果想要,你就得這麼做。 在一段經文裏,波斯匿王來見佛陀,他的第一個問題是: “一件禮物該送到哪裏?” 佛陀答: “凡是你的靈感所至。” 換句話說,除了你自己的靈感——你覺得這件禮物將 會被善加利用,或者你只是想贈送——此處沒有“應該”。這個佈施的動作沒有被賦予任 何限制。不過,接下來,波斯匿王發出另一問: “一件禮物送到哪裏時,結出大果報?” 於是佛陀說: “那是一個不同的問題。” 這就是因果法則進來施加必要條件的地方。 如果你想要禮物結出大果報,你應該贈給一個心純淨[清淨]的人,或者修練淨化心的一個 團體——也就是僧伽。 因此,佛陀的教導裏是有“應當”的,但是那些“應當”是建立在成就真樂之有效原 則基礎上的。至於你在自己的生命中想做什麼,那裏根本不存在什麼要求。它是你的選擇 。但是一旦你識得佈施原理,懂得它確有價值時,你已經作了選擇,開始走上聖道。正如 佛陀所說,吝嗇的人是不可能證得禪那、證得任何聖成就的。 因此,你從佈施是好事、你的業舉足輕重這個原則出發。等你對業力原則挖掘得再深 入一點,就會意識到,你的業當中,關鍵的是你的動機。這個洞見引生出聖道的下一步: 正志。你希望避開將會使心難以入定的那些動機,因此你想學會如何超越立志於感官欲愛 、立志於惡意、立志於傷害——因爲所有這些事攪動心,干擾它入定。 聖典中有一段經文講到,勝軍王子有一天在森林裏步行鍛煉,遇見居住在野外小棚裏 的一位沙彌。他對那位沙彌說: “我聽說比丘們真正用功時,可以使心進入一境。這是真 的嗎?” 沙彌說: “是的。” 王子說: “給我解釋一下。” 那位沙彌大概了解王子 的名聲,就說: “你不會懂的。” 王子答: “也許我會懂。” 於是沙彌答: “如此,我 就解釋給你聽,不過如果你不懂,不要再拿更多的問題來騷擾我,好吧?” 於是王子答應 了。 可是當沙彌爲他解釋之後,王子說: “那是不可能的。沒有人能夠使心那樣入定。” 他起身離去。於是沙彌去見佛陀,告知這件事。佛陀說: “你指望什麼? 那個人在感官 欲愛中沉浸,在感官狂熱中燃燒,被他的感觀欲念吞嚙: 他怎麼會懂得這件事——這需要 藉著出離才能證得的事?” 這就是爲什麼佛陀要你把感官欲愛放到一邊,因爲它妨礙心入定。它妨礙你哪怕思考 入定的可能性。惡意和傷害意也同樣如此: 如果你對某人持惡意,如果你想傷害那個人, 那麼心一旦在當下安定下來,那些想法一定會燃燒起來。它們令你受到困擾。因此佛陀要 你立志把它們放到一邊。 當你想要按照上述諸項正志行動時,這就是正業、正語、正命發揮作用之際。有些人 覺得佛陀的戒律嚴格得難以持守,又有人說它們的內涵不夠廣泛。說戒律範圍不廣的人堅 持說,我們必須擔負起更多的責任。如果有一條戒殺生的戒律,則你不應食肉。如果有一 條戒偷盜的戒律,則你不應濫用地球資源。他們把戒律一直引申得越來越大,越來越大, 以至於不可能成就,大到不可能修練圓滿。或者在某些情形下,圓滿持守是可能的,但是 佛陀說,沒有必要走那麼遠。 我們修練戒律,是爲了助心入定,那就是爲什麼它只走那麼遠。換句話說,你不可按 照一個不善巧的動機行動,你不可唆使其他人按照那些動機行動。不過,在你不知情、或 並非有意的情形下,是不算破戒的。畢竟,動機是定的重要部分,你要在對自己的生命、 自己的行動[諸業]能夠有所掌控的那些地方訓練心,使它能夠把握它的種種動機。 一旦你爲修道造起這樣一個背景,奉行聖道中直接與正定有關的那些部分就比較容易 了。首先是正精進,它的意思是,制造這樣的欲求: 棄絕不善巧的心理素質——也就是諸 如五蓋等妨礙入定的東西——而後,生起諸如七覺知等善巧的素質。這就是欲求在聖道中 起作用的地方。它給你修練心所需要的能量,並且令你意識到,你必須作出種種選擇。 內心昇起的東西有的善巧、有的不善巧,然而正見——從業力原則角度出發的正見— —提醒你,不善巧的那些素質將引生不良果報,善巧的素質將引生良好的果報。因此,你 不能只坐在那裏,完全被動地看著它們昇起、消逝,因爲那樣不會引向定。你必須滋長好 的素質,棄絕不善巧素質。 聖道的下一步,佛陀把正精進用正念環繞起來——之所以說“環繞”,意思是,你把 另外兩個素質加入到正精進當中。正如經典中說到,要把三種素質運用到禪思當中:你必須 精勤、警覺、具念。這裏的精勤就是正精進。 念,意思是在心裏保持你的參照框架[念處]——就像我們現在,把氣牢記在心。警覺 的意思是,看見當下正在發生什麼,看見你是否真正與氣呆在一起,心是否安頓在氣中, 當你忘記時,馬上逮著。你在這裏是在嘗試確立一個參照框架[念處],因爲這四種參照框 架——身、受、心、法[心理素質]——是正定的主題、專題。 念的修練和定的修練在佛陀的聖道上是攜手並趨的。接下來,隨著你試圖使心在它的 框架裏安定下來,你必須開始評估它,看看什麼有效,什麼無效。隨著你的參照框架變地 越來越牢固,實際上你就進入了禪那的要素[禪支] 之中。因此,那就是進入禪那當做之事 ——假如你想要。再一次,佛陀並沒有說,你必須修禪那,不過假若你想修,這就是你應 該做的。 禪那本身不導致苦的終結。有許多經文段落描述了證得不同層次禪那並能夠維持在那 個層次上的人,但是假若不超越它,死時就會重生於各種梵天世界。然後,當他們從那裏 跌落時,誰知道會降臨到哪裏? 有一段經文講到有人從梵天界跌落下來,做一些極其愚蠢 的事。他們久住於禪樂之中,已經忘記自己的業是有後果的,於是在行事時肆無忌憚,草 率疏忽。 這就是爲什麼,一旦心牢固確立於禪那,你必須開始再次運用正見。只不過這一次是 從四聖諦角度的正見: 尋找你的動作中的苦,看看它來自內心的何處。換句話說,你單單 從因果角度、從善巧與不善巧角度,觀察心的事件、心的狀態。那是四聖諦所代表的基本 分類形式。 因此,隨著我們在這裏禪定,要提醒自己,我們在這裏追求的,我們在這裏專注練習 的,就是定。道的其它一切要素,目的或者是爲了助我們達到這個定,或者是爲了確保一 旦達到定,我們能夠最有效地利用這個機會,真正如實觀察事件的發生。特別是,我們要 看到,心是如何一直在制造所有這些不必要的苦,要看到,如何才能終止它。 當然,如果你只想走聖道的一部分,那是你的事。要記得,佛陀從未強迫我們做任何 事。不過,假若你想得到最好果報,這就是你必須做的。 (根據2008年1月6日開示錄音整理,本文來自坦尼沙羅尊者開示集《禪定——第四集》) http://www.dhammatalks.org/dhamma/Author/ThanissaroBuddha%27sShoulds2.htm 心得: 這篇文章簡單來說,佛陀勤修戒定慧,與八正道相應,所以應該從"八正道"去 理解、學習佛陀。另外,佛陀是靜慮(禪修)的大成就者,因此像佛陀這種修行 者的特質是喜歡靜,佛陀"應該"不會想要去跳舞XDDDDDDDD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92.192.87.229
yctsai:深思當中 10/02 13:06
yctsai:讚嘆 10/02 13:07
BeautyEgg:推 諄諄教誨 好受用 10/03 19:42
dansha:推好文 10/04 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