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華區beta Buddhism 關於我們 聯絡資訊
第十五章 七菩提分 法增比丘 內容 七菩提分或七道品法1,即是七覺支(Bojjhangā),包含有念覺支、擇法覺支、精進覺支 、喜覺支、輕安覺支(猗覺支)、定覺支和捨覺支七個部分。 首先為什麼叫做覺支呢?佛開示說: 「比丘!資於覺故,說為覺支。……依遠離、依離貪、依滅盡、迴向於捨以修習念覺支… …依遠離、依離貪、依滅盡、迴向於捨以修習擇法覺支……依遠離、依離貪、依滅盡、 迴向於捨以修習精進覺支……依遠離、依離貪、依滅盡、迴向於捨以修習喜覺支……依 遠離、依離貪、依滅盡、迴向於捨以修習輕安覺支……依遠離、依離貪、依滅盡、迴向 於捨以修習定覺支……依遠離、依離貪、依滅盡、迴向於捨以修習捨覺支。 比丘!若修習此七覺支者,則由欲漏心解脫,由有漏心解脫,由無明漏心解脫。」2 佛言是為了證得正覺而修習七覺支;方法是﹕ (1)依遠離(vivekanissita),遠離凡夫常做的惡不善法,修淨戒; (2)依離貪(virāganissita),依法滅除惡不善法,調服和滅除貪等三毒煩惱和五蓋等; (3)依滅盡(nirodhanissita),是滅盡諸煩惱結,使它們於未來永不再生起,及滅盡對五 蘊的執取。 關於遠離這裏要稍微解說一下,這是出離之意;凡夫的生活,步步黏著,跟色(各種各樣 愛瞋執著的人、事、物)、聲(惡、妄、綺語、兩舌,歌舞娛樂)、香(香水、花、香粉)、味 (美味食物、飲料)、觸(衣、座、床、男女淫欲)等的五欲做了長久的好朋友,難分難捨。 佛法是要我們遠離這些的誘惑,方能入道,所以佛說遠離;而不是修行一定要跑到深山無 人處去,若到了那裏,心中還在思念五欲,那有什麼利益? 在《雜阿含》一零七一經裏佛教導一名喜愛獨住的比丘說﹕「然更有勝妙一住,何等為勝 妙一住?謂比丘!前者枯乾,後者滅盡,中無貪喜。是婆羅門心不猶豫,已捨憂悔,離諸 有愛,群聚使斷,是名一住。無有勝住過於此者。爾時。世尊即說偈言:悉映於一切,悉 知諸世間,不著一切法,悉離一切愛,如是樂住者,我說為一住(獨處遠離)。」 再舉《長老尼偈》裏梅達卡利長老尼的故事,她出家後仍貪著利養,後來明白貪欲的過患 ,決心斷貪,她證果的自說偈記載:「虔誠而出家,各地去遊行,雖已皈佛門,仍然貪利 養。拋卻高遠志,貪圖小利益;心中多污垢,不明沙門義。坐在修禪亭,心悲生苦楚,只 緣貪心重,導我入歧途。此生實短暫,老病多苦淒,身體因老毀,不容我放逸。五蘊本無 常,應作如是觀,遠離諸煩惱,實行佛教觀。」 依離貪是守護六根門,不令於觸境時生起貪、瞋、癡等煩惱,並依法調服諸結縛。依滅盡 是當根門調服後,心住於捨,只以涅槃為目標,依於滅盡五蘊,不更造任何新業。如此修 習的結果,迴向於捨,就是趣向菩提。則能由嗜欲的欲漏解脫,由執取於三有的有漏解脫 ,及由愚癡無明的無明漏解脫。 佛又說修七覺支的原因,是為了斷五蓋,這五蓋在第十章中討論過。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聖弟子,清淨信心,專精聽法者,能斷五法,修習七法,令其滿足 何等為五?謂貪欲蓋、瞋恚、睡眠、掉悔、疑,此蓋則斷。 何等七法?謂念覺支、擇法、精進、猗、喜、定、捨覺支。 此七法修習滿足淨信者,謂心解脫,智者謂慧解脫。貪欲染心者,不得不樂,無明染心 者,慧不清淨。 是故比丘離貪欲者心解脫,離無明者慧解脫。若彼比丘,離貪欲心解脫,得身作證,離 無明慧解脫,是名比丘斷愛、縛、結、慢、無間等,究竟苦邊。」3 有淨信心的弟子,專心聽法時能斷除五蓋,同時修習七覺分,它的利益就是會由欲漏,有 漏,無明漏這三漏解脫。《法句義疏》卷一記載了一位名叫帝須的年青比丘,在病床上聽 佛開示佛法後,從凡夫直證阿羅漢果的真實故事。帝須證後就圓寂了。心離貪欲瞋恚者叫 身作證,或心解脫;而以智慧破無明者叫慧解脫。帝須是慧解脫。 修習 修習七覺支的先決條件是什麼呢?佛開示說: 「諸比丘!日輪上昇時之先驅,前相者,即是明相出。諸比丘!如是比丘,生起七覺支時 之先軀,前相者,為如理作意。」4 如理作意(即正思惟)是使七覺支能生起的前相。 要如何修習七覺支呢?前面提到一個先決條件,那就是要有正思惟或如理作意;還要依遠 離,依離貪(欲),依滅盡(煩惱),迴向(最終趣向)於捨。 除此之外,佛向毘達利耶開示時指出:「毘達利耶!修習,多習四念處者,則得七覺支圓 滿。」5 修習時要漸次修,從念覺支開始修到捨覺支。如下經中佛所開示: 「時有異比丘,來詣佛所;稽首禮足,退坐一面。 白佛言:世尊謂覺分,世尊,云何為覺分? 佛告比丘:所謂覺分者,謂七道品法,然諸比丘,七覺分漸次而起,修習滿足。」6 所以下面,我將漸次說明七覺支的修習。 一﹕念覺支(SatiSambojjhangā) 佛言:「有內法心念住,有外法心念住,彼內法念住即是念覺分,是智是等覺,能轉趣涅 槃;彼外法念住即是念覺分,是智是等覺,能轉趣涅槃。」7 內法指的是四念處的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和法念處的五蓋、五蘊、十二處的內六處 、七覺支、四諦。外法指的是十二處的外六處。培育對這些念處所起的正念即是念覺分, 是智慧的培育,是等覺的培育,能導向於涅槃的目標。 內法中最重要的是安般念,安般念修習圓滿則四念處修習圓滿,四念處修習圓滿則七覺支 修習圓滿,七覺支修習圓滿則明解脫圓滿。內外法都念住,去除五蓋(內外十種),培育七 覺支(內外十四種)。這是佛聽完比丘報告說外道比丘也說五蓋七覺支法後,向比丘們說的 。外道只說外法,不說內法,他們也不會說。 在《長老偈》五四七至五四九偈中摩訶迦匹那長老說出:「於所得之利,及所受之害,人 皆當明察,自己當明白。遵從佛所說,修入出息觀,如月破烏雲,照亮此世間。我心已清 淨,已證得涅槃,了知四聖諦,諸漏已斬斷,五蓋已揭除,光明普遍照。」 佛的眾多弟子中,安般念是最常用以證果的法門。修習安般念有十六行相,這在《清淨道 論》裡有很詳細的討論8,這裡只作簡單的介紹。 (一)知我長出息,長入息。 (二)知我短出息,短入息。 (三)修習我覺知一切身出息,身入息。 (四)修習我覺知寂止身行出息,身行入息。 佛強調修習安般念要有正知正念,正知是知道,以心觀察真相。正念是不糊塗,不散亂。 以這兩種心的狀態來觀察我們的呼吸。修習的時候不要給自己不必要的壓力,放鬆身心來 修習。因為進入定的境界對許多人來說是一種嶄新的領域,很多人怕入定之後,不能回來 了。這是沒有任何事實根據的無聊恐慌。修習我覺知長出息和長入息,短出息和短入息。 並修習覺知一切身出息,身入息。寂止身行是指心安定時無有熱惱,故身心寂靜,難辨出 入息。這四相是給初學者修習觀身念處而說的。 (五)知喜而修習我將出息、我將入息。 (六)知樂。 (七)知心行。 (八)知寂止心行。 這喜是二禪的禪支,必須出定,觀喜的特相,就會知它是會衰壞的,因而心不癡,而只知 喜。樂是指身樂與心樂,或身輕安與心輕安。心行是指覺知受、想二蘊。寂止心行是指粗 的心行止息。這四相是給證得禪那的人修習觀受念處。如在第十章裡佛教羅雲修安般念的 方法加了觀受的部分。 (九)知心而修習我將出息,我將入息。 (十)令心喜悅。 (十一)令心等持。 (十二)令心解脫。 知心是指從初禪至四禪而言。令心喜悅是指依止觀而生喜悅,觀後以與禪相應的喜為所緣 而生喜。令心等持是指令心住於禪那。令心解脫是指在初禪令心解脫於五蓋,在二禪令心 解脫於尋與伺,在三禪令心解脫於喜,在四禪令心解脫於苦與樂;或者在出定觀時,以無 常觀令心解脫於常想,以苦觀令心解脫於樂想,以無我觀令心解脫於我想,以厭離觀令心 解脫於愛想,以離欲觀令心解脫於欲想,以滅觀令心解脫於集(生起)想,以捨觀令心解脫 於執著。這四相是給證得禪那的人修習觀心念處。 (十三)觀無常。 (十四)觀離欲。 (十五)觀滅。 (十六)觀捨。 觀無常先知常,再觀五蘊的無常,及它們的生、滅、變、易。觀離欲這裡有兩種,即滅盡 離欲,指諸行的剎那壞滅,和究竟離欲。觀滅指滅欲與涅槃。觀捨有遍捨與慧捨,遍捨是 對諸蘊與諸行的捨,慧捨是見到有為的過患而作抉擇的捨。這四相是給證得禪那的人修習 觀法念處。 四念處的修習與實踐,就連已證果的阿羅漢,也天天樂住,如下經所示: 「尊者阿那律語比丘言:若比丘諸漏已盡,所作已作。捨離重擔,離諸有結,正智心善解 脫,彼亦修四念處也。所以者何?不得者得,不證者證,為觀法樂住故。」9 佛說過應以法及四念處為自己的歸依處,如下段經文所示: 「當知如來不久亦當過去。是故,阿難!當作自洲而自依,當作法洲而法依,當作不異洲 ,不異依。阿難白佛:世尊!云何自洲而自依?法洲而法依?不異洲,不異依?佛告阿 難:若比丘身身觀念處,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調伏世間貪憂;如是外身,內外身;受 、心、法法觀念處,亦如是說。」10 二﹕擇法覺支(DhammavicayaSambojjhangā) 佛說:「有擇善法擇不善法,彼善法擇即是擇法覺支,是智是等覺能轉趣涅槃,彼不善法 擇即是擇法覺支,是智是等覺能轉趣涅槃。」11 擇法覺支是屬於慧學,應用正確的方法以使三十七菩提分法修習圓滿。 善法予以抉擇,採納,實踐,以斷五蓋等煩惱,能作大明燈,能作眼以明辨是非善惡,能 增長智慧,能使覺悟,能漸趣涅槃。 不善法也予以抉擇,遠離,斷捨以斷欲及諸蓋等煩惱,能這麼以慧抉擇,伺察和觀察,正 念而住,以致修習圓滿,最終也能轉趣涅槃。 在《相應部》的覺支相應裡,佛陀曾指出對善、不善法之抉擇,對黑白法的抉擇,對訶責 、無訶責法的抉擇,對劣勝法的抉擇,在這每一種當中,都要有如理作意(正思惟)。 佛也指出擇法又可分為內法的慧抉擇和外法之慧抉擇兩種。內法主要是指自己內心的貪、 瞋、癡三不善根所生的種種不善心所或煩惱;外法主要是指促使不善心所生起的諸境與外 緣。 如《雜阿含》六一六經裡說明了要善於自觀心相。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取自心相,莫令外散,所以者何?若彼比丘愚癡,不辨,不善, 不取自心相而取外相,然後退減,自生障閡。譬如廚士愚癡,不辨,不善巧便調和眾味 ,奉養尊主,酸鹹酢淡,不適其意。不能善取尊主所嗜,酸鹹酢淡,眾味之和,不能親 侍尊主左右,司其所須,聽其所欲,善取其心,而自用意調和眾味,以奉尊主。若不適 其意,尊主不悅,不悅故不蒙爵賞,亦不愛念。愚癡比丘亦復如是。不辨,不善,於身 身觀住。不能除斷上煩惱,不能攝取其心,亦復不得內心寂靜,不得勝妙正念正知,亦 復不得四種增上心法,現法樂住,本所未得安隱涅槃。是名比丘愚癡,不辦,不善。不 能善攝內心之相而取外相,自生障閡。」 在《雜阿含》六二四經裡說明了先淨其戒然後修四念處。 「爾時。世尊告鬱低迦:汝當先淨其初業,然後修習梵行。鬱低迦白佛;我今云何淨其初 業,修習梵行?佛告鬱低迦:汝當先淨其戒,直其見,具足三業,然後修四念處。」 在《雜阿含》六三七經裡說明了學戒成就修四念處。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四念處。……乃至如是出家已。住於靜處,攝受波羅提木叉 律儀,行處具足,於細微罪生大怖畏,受持學戒。離殺,斷殺,不樂殺生。乃至一切業 跡如前說。衣缽隨身,如鳥兩翼。如是學戒成就,修四念處。」 因為擇法覺支是慧學的一部分,培育它的目的,是能應用正確的法門或修習正確的法門, 以便如實地知見諸名色法或五蘊。如此就必須用善法來修持,並捨棄惡法。 以下列舉一些: (一)飲食知量;以斷除對飲食的貪欲,或者修習食厭想的段食厭(食物厭)想,如思惟要行 乞,行乞路上要躲避蚊蟲,惡狗,惡象等,要遍求,要嚼爛,胃腸要分泌消化,要排泄, 食錯食物會致病等等。 (二)遠離惡知識;以斷除修習惡法之弊,思惟聞惡法起邪思惟,會生對正法的不信,起邪 見,不能生正念正智,就不會護根門,而會造作身口意三惡行,增長五蓋,加重無明,結 果輪迴將會苦長。 (三)制漏12的七種方法;有漏從見(正見)斷,有漏從護(護六根門)斷,有漏從離(離欲、 離惡不善法)斷,有漏從用(用正確的法門)斷,有漏從忍斷,有漏從除斷,有漏從思惟斷 。 (四)修慧清淨的五法;有慚,有愧,遍學,精勤與智慧。 (五)三種觀修;觀無常、觀苦、觀無我。 (六)十種觀智;生滅隨觀智,壞隨觀智,怖畏現起智,過患隨觀智,厭離隨觀智,欲解脫 智,審察隨觀智,行捨智,隨順智,明解脫智。 (七)修不淨觀對治淨想,念死來對治放逸,觀死屍來對治淫欲想,修安般來對治紛亂,念 休息來對治忙碌想,觀空來對治有想。 (八)修習四無量心;修慈心以對治瞋心,修悲心以對治害心,修喜心以對治妒心,修捨心 以對治我執。 (九)修十樂住想:白骨、噉、青瘀、壞、膨脹,這些指屍體;慈、悲、喜、捨與安般。多 修有大義利,得大安穩,得大果大功德。 (十)修十助樂住想:不淨、死、違逆、不可樂、無常、苦、無我,斷、離貪、滅有助十樂 住想,助大義利,助大安穩,助得大果大功德。 三﹕精進覺支(Viriyasambojjhangā) 佛說:「有精進斷不善法,有精進長養善法。彼斷不善法精進即是精進覺分,是智是等覺 ,能轉趣涅槃;彼長養善法精進即是精進覺分,是智是等覺,能轉趣涅槃。」13 不善法有以下的分類: (一)漏(āsava)---欲漏,有漏,邪見漏和無明漏四種漏。漏是指膿瘡所流出的膿。欲漏 是對欲樂之貪,有漏是對存在或生命之貪,邪見漏屬邪見,無明漏屬癡。 (二)暴流(oghā)---同上,有欲暴流,有暴流,邪見暴流及無明暴流四種。 (三)身繫(Kāyaganthā)---有貪婪之身繫,瞋恨之身繫,執著儀式(戒禁)之身繫,及武 斷地執取「只有這才是真實的」之身繫。 (四)取(Upādānā)---欲取,邪見取,戒禁取和我論取。對欲樂的強烈渴愛是欲取,任 何道德上的邪見是邪見取,戒禁取是執取實行儀式或修苦行及其他種種戒禁能導致解脫, 我論取是執著身見,或五蘊的任何一個是「我」或「我所有」。 (五)蓋(Nīvarana)---指貪欲蓋,瞋恚蓋,昏沉睡眠蓋,掉舉惡作蓋,疑蓋和無明蓋。前 五蓋是證禪那的障礙,無明蓋是生起智慧的主要障礙。 (六)隨眠(潛在傾向Anusaya)---欲貪隨眠,有貪隨眠,瞋恚隨眠,我慢隨眠,邪見隨眠, 疑隨眠和無明隨眠。 (七)結(Samyojanāni)---欲貪結、色貪結、無色貪結、瞋恚結、我慢結、邪見結、戒禁 取結、疑結、掉舉結、無明結。這些結把眾有情結縛在生死輪迴中。 (八)煩惱(Kilesa)---貪、瞋、癡、慢、邪見、疑、昏沉、掉舉、無慚、無愧十種煩惱, 它們使有情內心污染。 以上的這些不善法,要配合擇法覺支,精進覺支,正念覺支來斷除。 什麼是善法呢?如下經所示: 「如是比丘善修方便,正復不欲漏盡解脫,而彼比丘,自然漏盡,心得解脫。所以者何? 以勤修習故。……如是。比丘精勤修習隨順成就,不自知見今日爾所漏盡?明日爾所漏 盡?然彼比丘知有漏盡。所以者何?以修習故。 何所修習?謂修念處,正勤,如意足,根,力,覺(支),道。 譬如大舶,在於海邊,經夏六月,風飄日暴,藤綴漸斷。如是,比丘精勤修習隨順成就 。一切結縛,使,煩惱,纏。漸得解脫。所以者何?善修習故。」14 這裡說明了善修習三十七道法隨其時日自得漏盡。長養善法即是指三十七菩提分法。這些 善法以精進來配合,就能正趣涅槃。 四﹕喜覺支(Pitisambojjhangā) 佛說:「有喜、有喜處,彼喜即是喜覺分,是智是等覺,能轉趣涅槃,彼喜處亦即是喜覺 分,是智是等覺,能轉趣涅槃。」15 喜指五禪支的喜,亦即歡喜,以喜愛為相,身心充滿喜悅為味,雀躍為現起。它有小喜( 笑喜)、剎那喜(念念喜)、繼起喜(流喜),踴躍喜(越喜)和遍滿喜(滿喜)五種。 小喜或笑喜使身毛豎立;剎那喜或念念喜生起於剎那;繼起喜或流喜如波浪於身上數數現 起後消失;踴躍喜或越喜強大使身踴躍而起;遍滿喜或滿喜生起後遍滿全身。 喜成熟時使身輕安與心輕安成就。尤以遍滿喜為佳,它與定相應。 喜處指能生喜之處。有如下六處: (一)六隨念——佛隨念、法隨念、僧隨念、戒隨念、捨隨念、天隨念。加上念死,身至念 ,安般念和寂止(休息)隨念,也叫十念。念死要配合慈心觀來平衡消沉的心。 (二)十遍——地遍、水遍、火遍、風遍、青遍、黃遍、赤遍、白遍、光明遍、虛空遍。另 一說為十一切處為地、水、火、風、青、黃、赤、白、虛空、識。 (三)八解脫——也叫八背捨。內有色想外觀色、內無色想外觀色、淨解脫身作證、無量空 處遊。無量識處遊、無所有處遊、非有想非無想處遊、滅解脫身作證慧觀諸漏盡。 (四)七識住及二處——人及欲天(離欲)、梵天(離惡不善法)、晃昱天、遍淨天、無量空處 天、無量識處天、無所有處天;二處是非有想非無想天及無想天。 (五)九次第定(正定Samāpatti或三摩缽底,正定現前,等至)——四禪、四無色定和滅盡 定。 (六)八勝處——也叫八除入或八除處。內有色相,外觀色少,若好若醜,是名勝知勝見; 內有色相,外觀色多,若好若醜,是名勝知勝見;內無色相,外觀色少,若好若醜,是名 勝知勝見;內無色相,外觀色多,若好若醜,是名勝知勝見;青勝處;黃勝處;赤勝處; 白勝處。修習諸喜處,令心生喜,以致輕安成就,定亦成就。 若不修定,但能常生離欲喜,對欲常有憂心,於欲常住於捨,常喜於斷惡修善,常對不善 有憂心,亦能於喜覺支修習圓滿,即隨喜,歡喜,猗喜(輕安),樂,一心。如下經所示 : 「爾時尊者舍利弗……白佛言:……世尊!若使聖弟子,學遠離,喜樂具足身作證,得遠 離五法,修滿五法。 云何遠離五法?謂斷欲所長養喜,斷欲所長養憂,斷欲所長養捨,斷不善所長養喜,斷 不善所長養憂,是名五法遠離。 云何修滿五法?謂隨喜,歡喜,猗喜,樂,一心。佛告舍利弗:如是,如是。……」16 五﹕輕安覺支(Passaddhisambojjhangā)(猗覺支) 佛說:「有身猗息,有心猗息;彼身猗息即是猗覺分,是智是等覺,能轉趣涅槃;彼心猗 息即是猗覺分,是智是等覺,能轉趣涅槃。」17 身指色身,即是色法,心指意門,即是心法。猗是依,指身與心都已調服而得輕安,息指 已止息諸蓋與煩惱。這個覺支的生起的先驅前相是如理作意。不過佛也曾開示如下: 「比丘修習喜覺支時,於比丘喜覺支修習圓滿,達意喜者,則得身輕安,心輕安。」18 又說:「諸比丘!比丘意喜而身輕安,心輕安時,於比丘發輕安覺支。比丘修習輕安覺支 時,於比丘輕安覺支修習圓滿,身輕安者,則得樂,得樂者,則得心安。」 所以輕安覺支的發起,須賴喜覺支修習圓滿後才達到的。因為喜覺支與輕安覺支唇齒相關 ,而且兩者都是色界四禪裡的禪支,喜禪支在二禪才顯著,而輕安禪支在三禪才顯著。 身輕安是在呼吸調柔變得極微細之後意喜才能達到;心輕安是在心遠離雜念,通過業處如 安般念與十遍等的修習達到心生喜悅,不生諸念,欣喜於所修習的業處後,配合身輕安才 能達到。 又身輕安與心輕安的另一翻譯叫身猗息與心猗息,猗指依,息是指止息,平靜;所以身猗 息可以解釋為身依於平靜,心猗息可以解釋為心依於平靜,這兩者的調服是定的前行。它 培育的方法可參考第十章法念處的七覺支部分。 六﹕定覺支(Samadhisambojjhangā) 佛說:「有定、有定相,彼定即是定覺分,是智是等覺能轉趣涅槃;彼定相即是定覺分, 是智是等覺,能轉趣涅槃。」19 定,指三摩地;依修止法門修四色界禪從初禪至四禪,再到四無色禪,以及滅盡定。 定相,這跟修定取相(假想觀,勝解作意)有關,如八勝處,十遍處中的地、水、火、風、 青、黃、赤、白八遍,八解脫中的內有色想外觀色,內無色想外觀色,與淨解脫身作證三 解脫,這些都是緣欲界色和色界為境,或依色界來修定。 又二禪的少光天,無量光天是定中的光明相,三禪的少淨天,遍淨天是定中的淨相,這與 十遍處的前八遍相吻合。如此的精勤修習,能起智慧,能開悟,趣向涅槃。 四禪那(Jhana)是根本定,要進入須以修止法門或業處培育五禪支才能進入,要多修習 定才能認識禪支,發現禪支。若不認識禪支,修定的人會生許多疑問甚至邪念,定也不能 持久。 所以要以正確的方法修習,善知識是很重要的。前面法念處章裡定覺支的培育方法應該注 意。 這四禪那依經所說如下: 「復此四禪支,是佛所說﹕ 謂若苾芻,已能離諸欲不善法,有尋有伺,此名第一離(諸欲)生喜樂定。 若復苾芻,止息尋伺,內心清淨,安住一想,無尋無伺,此名第二定生喜樂定。 若復苾芻,不貪於喜,住於捨行,身得輕安妙樂,此名第三離喜妙樂定。 若復苾芻,斷除樂想,亦無苦想,無悅意,無惱意,無苦無樂,此名第四捨念清淨定。 如是等名為四禪定。」20 這裡所討論的初禪禪支有尋、伺、喜、樂、定,二禪有清淨,一想、喜、樂(輕安)、定, 三禪有捨、樂、定,四禪有捨、念、清淨、定。 討論光相與淨相的經文有:「世尊告諸比丘:有光界、淨界、無量空入處界、無量識入處 界、無所有入處界、非想非非想入處界,有滅界。彼光界者,緣闇故可知,淨界緣不淨( 不淨觀)故可知。無量空入處界者,緣色故可知。無量識入處界者,緣內故可知。無所有 入處界者,緣所有可知。非想非非想入處界者,緣有第一故可知。滅界者,緣有身可知。 諸比丘白佛言:世尊!彼光界,乃至滅界。以何正受而得?佛告比丘:彼光界,淨界,無量空 入處界,無量識入處界,無所有入處界,此諸界於自行正受而得。非想非非想入處界,於 第一有正受而得。滅界者,於有身滅正受而得。」21這是跟色界禪乃至滅盡定有關的。 又在《中阿含。長壽王品。天經》中提到佛過去時修光明相的紀錄:「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我本未得覺,無上正真道時,而作是念,我寧可得生其光明,因其光明而見形色。如是 我智見極大明淨,我為智見極明淨故,便在遠離獨住,心無放逸,修行精勤。……我復作 是念,我寧可得生其光明,因其光明,而見形色,……即得光明,便見形色,及與彼天, 共同集會,共相慰勞,有所論說,有所答對,亦知彼天如是姓,如是字,如是生,亦知彼 天如是食,如是受苦樂,亦知彼天如是長壽,如是久住,如是命盡,亦知彼天作如是業已 ,死此生彼。亦知彼天,彼彼天中,亦知彼天上,我曾生中,未曾生中也。」這是修色與 光明遍,也是色界禪。 這也說明佛如何成就無上正等正覺,於此世,諸天,魔王,梵天,沙門和婆羅門之中,無 能超越於佛。亦說明為何佛得解脫種種的繫縛,顛倒想,而能作獅子吼,並說我生已盡, 所作已辦,不更受有。 七﹕捨覺支(Upekkāsambojjhangā) 佛說:「有捨善法,有捨不善法,彼善法捨即是捨覺分,是智是等覺,能轉趣涅槃;彼不 善法捨即是捨覺分,是智是等覺,能轉趣涅槃。」22 捨是指無有取著,對善法與不善法,不予取著,捨棄而歸於寂靜,最後般涅槃。 所以這七覺支的每一覺支,都是「依遠離,依離貪,依滅盡,迴向於捨。」23 金剛經也提到:「法尚應捨,何況非法?」為什麼善法也要捨呢?若一個行者遠離惡行後 尚執著於善行,那個‘我’還沒有捨棄,這是不可能證得無上菩提的。 五上分結是阿羅漢道要斷除的五結:色(貪)愛,無色(貪)愛,掉舉,我慢,無明。若一個 ‘我’還在的話,色愛也在,無色愛也在,我慢也在,無明也在。 當我們心從貪欲和瞋恚解脫後,得心解脫,若慧觀諸漏(五上分結,有漏,無明漏)已盡, 則慧解脫。對純觀修而解脫的阿羅漢是慧解脫阿羅漢,那些定、慧俱修的阿羅漢道行者, 在解脫時是俱解脫阿羅漢。 如下經所示:「……謂聖弟子止觀俱修,得諸解脫界。阿難復問上座:云何諸解脫界?上 座答曰:尊者阿難,若斷界,無欲界,滅界,是名諸解脫界。尊者阿難復問上座:云何斷 界乃至滅界?上座答曰:尊者阿難,斷一切行,是名斷界,斷除愛欲是無欲界,一切行滅 是名滅界。」24 諸行無常,我們的根門在接觸境時所起的思惟造作,都是屬於行,因為是因緣和合,故是 無常。但我們卻對這根境的和合,起心動念生愛恨,招受眾苦。正確認識它們(行)是無常 ,是苦,才能捨,才能斷除愛欲,一切行滅時,心已寂靜,故名為滅。如此做,可以免除 四有(Upadhi或譯生存因素,執著):即欲有,染(煩惱)有,業有和蘊有。 在《雜阿含》七四零經中佛開示說﹕「若比丘修習此七覺分,多修習已,當得七果。何等 為七?謂現法智;有餘涅槃;及命終時,若不爾者,五下分結盡,得中般涅槃;若不爾者 ,得生般涅槃;若不爾者,得無行般涅槃;若不爾者,得有行般涅槃;若不爾者,得上流 般涅槃。」故七覺支的修習有大功德﹐能得大果。 又在《增壹阿含》等法品六經裏提到七覺支治病的功能:「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汝等受持 此七覺意法,善念諷誦,勿有狐疑於佛法眾者,彼眾生類,所有疾患,皆悉除愈。所以然 者,此七覺意,甚難曉了,一切諸法,皆悉了知,照明一切諸法,亦如良藥療治一切眾病 。猶如甘露,食無厭足。若不得此七覺意者,眾生之類,流轉生死;諸比丘!當求方便修 七覺意。」 七覺支的圓滿修習 這是以正思惟來觀察七覺支。要知道這是成佛的七大步,每一個解脫道與菩薩道行者都須 走的七大步。修習四念處來培育念覺支;修習正見正思惟四正勤來培育擇法覺支;修習四 正勤來培育勤覺支;修習與喜處相應諸法來培育喜覺支;修習意喜而身輕安心輕安來培育 輕安覺支;修習止禪法門從四色界禪至四無色禪以及滅盡定來培育定覺支;修習捨不善法 及捨善法來培育捨覺支。它的貫徹是以遠離惡法,斷除貪愛,滅盡諸煩惱結,最後連所證 悟的也捨棄而達到諸行寂靜的涅槃。 註: 1.《雜阿含》,七三三經。 2 《相應部》,覺支相應,第五經。 3.《雜阿含》﹐七一零經。 4 《相應部》﹐覺支相應,第十三經。 5.《相應部》﹐覺支相應,第六經。 6.《雜阿含》﹐七三三經。 7.《雜阿含》﹐七一三經。 8.《清淨道論》﹐第八章,二四五頁。 9.《雜阿含》﹐五四二經。 10.《雜阿含》﹐六三八經。 11.《雜阿含》﹐七一三經。 12.三漏:欲漏,有漏和無明漏;遍指煩惱和生憂戚之法。《中阿含》﹐《漏盡經》。 13.《雜阿含》﹐七一三經。 14.《雜阿含》﹐二六三經。 15.《雜阿含》﹐七一三經。 16.《雜阿含》﹐四八二經。 17.《雜阿含》﹐七一三經。 18.《相應部》﹐覺支相應,第一,戒。 19.《雜阿含》﹐七一三經。 20.《大集法門經》卷上。 21.《雜阿含》﹐四五六經。 22.《雜阿含》﹐七一三經。 23.《相應部》﹐覺支相應,山品一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